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微型小说 >> 【春秋】幻觉

编辑推荐 【春秋】幻觉


作者:寸心知 白丁,33.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2发表时间:2025-10-27 19:34:45


   (一)
   那时,牯子还在宣传部上班,他历来做事认真负责,从不敷衍应付,但老是事必躬亲、亲力亲为也不好,主要是弄得自己身心俱疲、力不能支。那天牯子正忙得脚不沾地,原来在X中比自己高一个年级的同学邓天明找来了。
   邓天明穿着花衬衣,是那种非常鲜艳、刺眼的牡丹花,衬衣表袋里插着一支钢笔,现在已经很少见了,这就让人觉得不伦不类,他手提一个人造革的公文包,包里鼓鼓囊囊的不知是些什么东西。他大摇大摆走进办公室,开口就大呼小叫:“李铁牛呢,他在吗?”同事们看他着装和神色都有些古怪,不禁哑然失笑。特别是听他指名道姓叫李部长,很鄙夷,质问道:“你是谁?有什么事找李部长?没看到大家都在忙着吗?”申媛在一旁禁不住小声嘀咕:“什么人啦,大呼小叫的,没素质!”大家都不愿意搭理邓天明,把他当作空气一般。邓天明的气焰顿时被压下去了,他有些尴尬,坐立不安。
   这时,牯子进来了,同事们一齐打招呼:“李部长好,您来了?这里有人找您。”牯子一看,是许久不见的邓天明,就叫:“老同学来了,坐啊,快泡茶。”邓天明改口叫道:“哦,你当部长了?大领导啊。我正要找你呢。”牯子回道:“我不是领导,有什么事,你说吧。”申媛泡茶,把一杯双手端给牯子,另一杯就放在了办公桌上。牯子只好对邓天明示意“老同学喝茶”,邓天明端过来就喝,被烫得伸出舌头,狼狈不堪,办公室里几个人看在眼里,差点笑出声来。
   牯子说:“老同学,慢点喝。到底有什么事?”
   邓天明这才回过神来,说:“哦,是这样,省里搞了个现代卓越文学研究会,发来邀请函,要我参加。我认为是因为我在县里的《永春江》杂志发表了好几篇文学评论,质量比较高,还发了几篇微型小说,自认为水平可以,才被邀请的。老同学,你觉得我要不要参加呢?”
   牯子说:“这个我不便给你拿主意,主要还是看你是不是感兴趣,能不能拿出精品力作来。决定吗,还是你本人作比较好。”
   “我是想参加,跟专家学者切磋切磋,有利于提高自己。”
   “那就行了。祝你在学术上卓有成就。”邓天明起身告辞。
   牯子很清楚,邓天明只比自己高一个年级,最多读了一年高中,功底不过尔尔,一直在教小学,能搞什么学术研究?自己只是不忍心泼他冷水而已。
   有他当地的同学提醒牯子:“铁牛啊,邓天明头脑有些问题,别听他的。”牯子认为他不至于太出格,对同学的提醒半信半疑。
  
   (二)
   过了一段时间,牯子下乡调研,来到了邓天明任教的小学。他的同事晚上来找李部长汇报,牯子感到有些蹊跷,就安下心来听,过后不禁大吃一惊。
   那同事是郑老师,他字斟句酌地告诉牯子:
   “李部长,我在这个小学任教多年了,跟邓天明老师也同事好些年了。听说您是他的老同学,我更觉得有些事应该汇报,一吐为快。邓老师教书是不错,但有些行为我是不能理解,又不好在老师中说出来。”
   “什么事啊?”牯子觉得忐忑不安,马上追问。
   “邓老师除了白天上课,有时候晚上也把学生叫来,在房间里搞什么活动。为什么要躲躲闪闪,避开其他老师和同学呢?我是大惑不解。”
   他在干什么?牯子不由得警觉起来,接着问:“具体是搞什么?”
   郑老师靠近牯子,近乎耳语小声说:“我私下问过学生,说邓老师晚上组织他们几个同学躲在楼上学习团章,培养入团积极分子,经过考验合格,就会由他批准,领着宣誓、入团。特别交代学生要保守组织秘密。就是这么个情况。我想不出他为什么要搞得那么神秘兮兮的。”
   牯子也觉得不可思议:“郑老师,入团年龄不是规定要15岁吗?现在的小学生有15岁的?不可能吧。小学生应该入队才是。邓老师是怎么想的?再说,发展团员是团组织的工作,光明正大的事,怎么搞成了地下工作?还有,你们学校有团组织吗?”
   郑老师苦笑:“哪有啊,只有少先队。”
   牯子要郑老师先别惊动他,自己找天明说说看。
   邓天明正在办公室奋笔疾书,见牯子来了,赶紧请坐。
   天明的办公室相当凌乱,办公桌上横七竖八堆着教科书、作业本、备课本、参考资料以及团章、登记表之类,显得杂乱无章。而且没经常搞卫生,隐隐有一股霉味。牯子皱了皱眉头。忍着笑了笑,没话找话般说:“老同学忙着呢。不会打扰你吧?”天明说:“怎么会呢,我也是瞎忙。”牯子单刀直入:“都干些什么呢?”
   “还不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涛声依旧’,没什么新鲜事。”
   “除了这些常规动作,就没干点份外之事?”
   “也有,就是加入了研究会,写写小说、文学评论啥的。”天明刻意回避了入团的问题。
   牯子追问:“有没有什么社会活动?比如入队、入团之类的?”
   天明开始吞吞吐吐:“基本上没有。”
   没办法,牯子只好点其要害了:“天明,我可听说你在发展共青团员呢。”
   天明一下子慌了:“谁说的?”
   “不要管谁说的,你只说有没有?”
   “有这回事,是过去的事。”天明心虚,遮遮掩掩的。
   这回,牯子不好视若无睹了,开诚布公地提醒他:
   “天明,我们是老同学,这没错。既然是老同学,我就要告诉你,你在小学搞什么发展团员,是不应该的,是错误的。你想,第一,团员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年满15岁,你们这些小学生哪个有15岁?第二,发展团员是团组织的工作,你们学校有团组织吗?没有。第三,你还组织他们宣誓、批准入团,谁给你的权力?你能代表团组织吗?第四,入团是光荣的光明正大的仪式,怎么能偷偷摸摸、神秘兮兮的搞?说轻点,你这是乱弹琴。说重点,你这是成立伪组织、败坏团组织的形象,是要被追究、被查处的!你在初中就入团了,总知道共青团是党的有力助手、是先进青年的组织吧,怎么能乱来一气呢,莫名其妙!”
   一番话训得邓天明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牯子苦口婆心劝说:“天明,我看你还是沉湎于初中时入团的情况,那已经过去了,不要还生活在幻觉中。赶紧把实情跟同学们说清楚,做好善后工作。再不要沉湎于过去,还是努力把教学工作搞好是正事。有时间写点拿得出手的东西,不要想那些虚无缥缈、不着边际的东西,好吧?”
   天明如梦初醒,唯唯诺诺答应了。牯子希望他回头是岸,不要再搞出什么幺蛾子来。
  
   (三)
   公园里,清晨,太阳还没起床,鸟儿却已经在树木间飞来飞去,叽叽喳喳欢唱着它们自己的歌。小草上挂着晶莹的露珠,满眼翠绿。空气清新,带着一丝丝甜味。信步走着,牯子感到自己被惬意包围着,心旷神怡。也是啊,眨眼又是几个月过去了,宣传部组织的形势政策宣讲活动告一段落,可以稍微松口气了。
   这天,牯子正在办公室细读《人民日报》的一篇评论员文章。内心实在佩服作者眼光的敏锐、看法的犀利、措辞的严谨、思维的缜密、水平的高超,确实称得上大手笔!
   “咚咚咚”,有人敲门,牯子放下报纸,说了声:“请进。”门推开了,进来的又是邓天明,老同学。寒暄过后,牯子发现天明变了,又换了打扮:初夏时节,他还是穿着那件花衬衫,短裤,赤脚套着凉鞋,最亮眼的是他脖子上系着一条花色领带,手里仍然提着那个鼓鼓囊囊的人造革公文包,整个人看起来滑稽可笑。牯子忍住笑说:“老同学别来无恙?”
   天明开门见山地说:“铁牛,今天是来向你报告一个好消息。不影响你工作吧?”
   “没事,今天不忙,你快说说你的好消息吧,让我也高兴高兴。”牯子答道。
   “前次不是跟你说过省里成立卓越文学研究会,我加入了嘛。无非是写写文章、发发评论,也算是英雄有用武之地了,你知道的。”难道天明还是说那件事?牯子催问:“是的,你说过,我知道了。还有别的?”
   天明有些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口若悬河吹开了:
   “是啊。在研究会,我舞文弄墨,写了不少文章,基本上文不加点、一挥而就,领导看中我的率性而为、独辟蹊径,采用了好几篇。所以我也算资深会员了。这个还不是重头戏。前几天,我意想不到啊,意想不到!”
   牯子嘀咕:“什么意想不到啊,老卖关子!”
   天明继续滔滔不绝大吹大擂:
   “我意想不到的是,经卓越文学研究会推荐,我成了院士!院士呀,你能想得到吗?”
   院士?!那可是学术殿堂神一样的存在,只能仰视呀,自己这位老同学能当院士?牯子吃了一惊,这天明是不是走火入魔,疯了?
   天明抖抖索索从公文包里小心翼翼掏出一张白纸,递给牯子:“你看,这就是他们寄来的荣誉证书。”
   牯子接过来,认真观看。白纸上工工整整印着:
   “邓天明先生,由于您对文学研究的巨大贡献,成就突出,屡创佳绩,经省卓越文学研究会推荐,我会审查,批准您为我院荣誉院士。特颁此证。”落款是中国未来文学普及研究院,最后是颁发时间年月日。并且盖着“中国未来文学普及研究院”的大红印章。
   天明补充说:“研究院还给我寄来了院士徽章,并说明实行会费自愿缴纳制,每年500元,上不封顶。我当然愿意。”
   “你交了多少钱?”牯子问。
   天明有些得意地答道:“我刚评院士,又是第一次交会费,不好意思小家子气,就交了2000块钱。还行吧?”
   牯子突然为他感到可怜:“当然行,太行啦!不过,你听说过这个研究院吗?在哪里,有些什么人,做过哪些学术研究,有没有公开出版什么刊物,研究院没有财政拨款要收会费,院士还要交会费吗?”这一连串的逼问,让正洋洋得意的天明蒙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看着天明一脸茫然的尴尬相,牯子不忍心再“痛打落水狗”,于是循循善诱地告诫天明:
   “老同学呀,我们都是一大把年纪的人了,要成熟点了。你也不想想,别说你算个高中肄业,就是我大学毕业,也就那么点水平,能当院士吗?写点东西能达到顶级水平?不可能嘛!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好高骛远,图那些花里胡哨的虚名。我在宣传部,知道现在鱼龙混杂,假冒伪劣盛行,基本上每天都收到信件、邀请函,要我做中国著名学者、世界名人、青年才俊、特约作者的,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我一律不理。因为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不愿意成为那些假冒伪劣的赚钱机器。人嘛,无欲则刚。他们就是迎合你想出名的欲望,骗取你的钱财。快醒醒吧,我们国家只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有院士,那是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你说你是院士,我看你是‘怨鬼’还差不多!”
   天明张口结舌,呆若木鸡,任牯子劈头盖脸数落了一大通,刚来时的自鸣得意荡然无存。
   牯子暗暗思忖:自己这位老同学是不是一直生活在虚幻的世界里,才有那些不可理喻的举动?希望他能幡然醒悟,从让人啼笑皆非的幻觉中走出来。
   而让牯子松了一口气的是,天明同学退休了,离开了学校,回归了乡下老农的队伍,成天闲聊的是种菜、养猪一类话题,没想到竟然返璞归真、不药而愈,与常人无异了。
   牯子很诧异,很庆幸,也很欣慰。
  
  

共 415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改革开放以来,类似的“荣誉骗人”的把戏很多,我见识了许多,觉得好笑又茫然:好笑的是,这样的地方,老是封人高大上的名誉,到后来就是要钱;茫然的是:我见了好几个“沾沾自喜”的人拿着那“证书”炫耀,他们自以为成名人了,其实根本没有可以拿得出的成绩单。这篇文章写了“一个同学”被名誉骗着的全过程,要不是作者真诚地点拨,这位“天明同学”,或者真的要成为“昏天院士”了。文章写得符合实际,把如今社会上这方面事说得很清楚,认真阅读,或者能让读者明白什么是真实的好名誉。谢谢作者。【编辑:河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寸心知        2025-10-28 18:27:40
  谢谢编辑老师!真有一些人相信自己能力很强,水平很高,能当名人、院士,还自鸣得意,误人误己,何苦呢?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