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韵】石泉古城印象(散文)
汉江穿城而过,石泉坐落在江水两岸。新城包裹着老街,叫石泉古城。古城如蚕,卧在江北高岸上,拾阶而上,只是一条不长的街,南北走向,东西各有一座城楼,雕梁画栋,绿萝盈墙,城楼上挂着红灯笼。如今是石泉的旅游景点。全国大抵如此,以此烘托着一地的经济。今天来到这里,假日已过,霜降已至,这城也就显得空荡的萧条。
自秦统一六国,实行中央集权,推行郡县制,古城便有了县衙。县,古义乃“悬”也,“天下地方千里,分为百县而系于国”,法治止于此。往下,便是乡绅的乡治了,宗法治理。
石泉设县很早,汉置安阳县,西魏更名为石泉县。本是三进院的县衙,千年以往,如今只剩下一院一庭了。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勿用,地方全靠一官。”这副楹联悬挂于石泉古城旧县衙大门前,石阶前是两尊威武霸气的石狮子。大堂内依旧一张条案,一把椅子,依旧,一排“肃静”“回避”的红色招牌,这是县老爷出行时,衙役们鸣锣开道举着的东西。依旧,庭案的上方高悬“明镜高悬”四字的匾额,其下的墙壁画一幅蓝海湧潮红日中天的图,两边有着另一副楹联:“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此楹联据说是为清代顺治朝进士、监察御史魏象枢所题,现悬挂于各地古城古街的旧县衙内。以此为警,以此为戒。其实,看看过去百姓的说法,“自古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别进来”,还有那么一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就知道旧时官场的黑暗和虚伪了。想想清同治年间的浙江余杭那桩“杨乃武和小白菜”的大冤案,就知道草民有多委屈了。如今,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以这些旧时县衙做摆设,千篇一律冠冕堂皇得吸引游客去怀旧,似乎在彰显,或是作秀,我们的父母官总是要“明镜高悬”,我们百姓也总是有着“青天大老爷”的情结。
生存的权利,民主的根基,法治的底线,是现代文明的共识。我们不再在衙门口畏缩了,我是要去坐在那条案后的椅子上拍个照,当一回“县老爷”。
入得石泉古城城门,两边是一家挨着一家的青砖的街铺,多是卖石锅鱼的,青石的路面,城是古的,而街市却是新的,新的如同水洗一般。
挨着汉江,自然有鱼,也就自然吃鱼。石锅鱼采用石泉特制烹饪方式制作,鱼肉嫩滑,麻辣味足,加上当地酸菜,味道回味无穷。我多次吃过石锅鱼,讨教过女婿,选鱼便有了些窍道,花鲢和草鱼味美但多刺,黄腊丁小,肉糟,且有土腥味,江团似鲶鱼,肥腻。这次,我们弟兄姊妹一大家八人,进了“第一家”石锅鱼店,秤了条九斤二两的花鲢,一斤35元。因着口味各异,要了一辣一鲜、一红一白的鸳鸯石锅,锅也是35元。石锅如盆,架在火上,大火炖煮,配以豆腐和蒿菜,佐以麻油蒜蓉和醋,热气腾腾,肉嫩汤鲜,麻辣爽口,大快朵颐,不忍停箸。问店家,说这石锅是用当地的一种麻石刻出的,奶白的汤色说是加了鲜奶……听得大家不禁咂舌。鱼尽,汤锅里下入两指宽面条,滚熟,一根根捞在吃鱼的料碗里,如蒜蘸面一般劲道可口,大家直呼吃得过瘾。大弟说,记住这一天:石泉,石锅鱼,10月27日。
石锅鱼,可以说是汉江一带的一种很有特色的饮食,却没想到如今这么的满街成了气候。我并不知道,这鱼,是从什么时候吃起的,終是要吃下去。
“第一家”这石锅鱼店,二楼雅座可以凭栏眺望江景的。
古城的西门江边的广场上立有鬼谷子的铜像。我来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他,匆匆忙忙进了古城。出来时,看见了……我却不知道,他,为何在这儿?且,是这高大的塑像。
鬼谷子,名王诩,战国时人。
鬼谷子,人如其名,在中国历史上是“鬼”般的存在。生卒不详,籍贯无考,被称为“鬼谷先生”、“王禅老祖”,道号曰“玄微子”。世誉“智圣”。鬼谷子留世有《鬼谷子》三卷,八千余字。
神龙见首不见尾,这是个谜一样的怪老头。
鬼谷子,你不知道他是谁,没有关系,你只要知道孙膑、庞涓、张仪和苏秦就足够了,他们都是鬼谷子的学生。他们学成出山,辅佐王侯,在乱世里纵横捭阖,撒豆成兵,名留青史,就知道鬼谷子有多厉害了。
可以说鬼谷子是巫,是思想家,是谋略家,道家,纵横家,是兵家之祖……明代宋濂曾有言:“鬼谷子所言之捭阖、钩钳、揣摩之术,皆小夫蛇鼠之智。用之于家则亡家;用之于国,则偾国;用之于天下,则失天下。”说他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但,“诡者,兵之道”,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左右,产生着实实在在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他的智慧也是比肩老子孔子的,虽然,他一生隐居,不出山,却“搅得周天寒彻”。
石泉为何有鬼谷子?因为,石泉有座鬼谷岭,传说,就是2000多年前,鬼谷先生在这里出生、成长、隐居并修炼授徒的地方……鬼知道呢。
拉虎皮,做大旗,其实,这多年来,为旅游开发,突然都想起了老祖宗。各地争名人、争地望,立牌楼,塑金身,编故事,忙得不可开交,让人目不暇接,譬如,诸葛亮的隆中是在南阳还是襄阳?李白故里是在四川江油还是湖北的安陆?老子是哪里人?西施是谁家的闺女?苏轼呢,生于四川,死于江苏,葬于河南,似乎,人杰便会地灵,大家都要立碑纪念的。潘金莲呢?也在争着,狮子楼在上演着武松斗杀西门庆呢……于今,我只看到了鬼谷子独立寒秋,寂寞无聊地望着滚滚而东去的汉江。我默默望着这个老头。
汉江两岸,层峦叠嶂,时隐时显,隐匿于云雾之中。此处有半边亭,亭有一联,曰:“汉江明月照归人,万里秋风一叶身。”出自明诗人边贡的诗作。
2025。10。28。于石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