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家园·收获】父母和子女到底啥关系?(随笔)

编辑推荐 【家园·收获】父母和子女到底啥关系?(随笔)


作者:太行飞剑 进士,6590.3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4发表时间:2025-10-29 20:29:01

【家园·收获】父母和子女到底啥关系?(随笔) 父母和子女到底是啥关系?(随笔)
   张凤英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总是听见有些家长说:“不听话的孩子是来讨债的。”甚至有些所谓的专家学者也说:“孩子有两种,一直是来报恩的,一种是来报怨的。”作为一个孩子的妈妈和教育工作者,我十分反感这句话。以为这是一种反人类的思想模式。是一种伪学者的谬论。那么,我是怎么看待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呢?
   从佛学的角度来讲,我们每一个人来到人间都是来修行的,我们要不断地改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克服自己的贪念和自私,不断地在人生中修行自己的品德。而每一个子女都是上天派来的,他们是有使命的,他们的使命就是来出些难题考验我们、历练我们,使我们的心态更平和,心地更善良,性格更完美,人性更优秀。所以不管男孩子,或者女孩子,都会有点逆反心理,有时候听不进去爸爸妈妈的话,有的孩子还会厌学、淘气、撒谎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历练爸爸妈妈的耐心、宽容心等。我感觉自己就是这样的,没有生孩子的时候,我是一个假小子的性格,在连队的时候曾经是铁姑娘班的副班长。杀鸡宰羊不在话下。可是当我的怀孕以后,宝宝在我腹中经常蠕动,让我感觉到生命的可贵,生命的来之不易。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忍心杀鸡宰羊了。开始认识到它们也是一条生命,我不能亲自杀死它们。这就是宝宝给我的第一个人生感悟。
   以前我自己没有孩子的时候,对孩子淘气是很反感的,弟弟妹妹做错了事情,甚至是作业出现了错误,我就拳打脚踢,气的妈妈爸爸经常为此事责骂我。可是当我生下小宝宝,我感觉他是那么可爱,尽管做错了事情都令我心疼。宝宝四岁的时候,家属楼停水了,我从很远的井里打了一桶水,我准备用他做饭吃,我用瓢舀了一下子,放在锅里煮米饭。一回头,看见宝宝将他的小鸡鸡掏出来,往水桶里撒尿。要是小时候弟弟这样做,我肯定揍他一顿。可是现在是我的宝宝,我就不生气,还感觉很好笑,因为那个水桶和我们给宝宝接尿的水桶长得很像。我理解到,宝宝不懂事,弄不明白两个桶有什么区别。于是我自言自语地说:“童子尿,不脏。”于是用那个水桶里的水洗了菜,炒炒吃了。那一刻,我内心深处感到宝宝是来渡我的,他使我认识到宽容孩子是妈妈的美德。这是儿子宝宝给我的第二个人生感悟。
   后来,我给宝宝讲解了,两只桶的功能,宝宝就再也没有这样做了。由于我对宝宝的爱,是发自内心的,于是有时候我看见宝宝由于天真不懂事犯了错误,或者由于没有生活经验犯了错误,我从来不打骂他。总是好言好语的劝诫他。在儿子很小的时候,我一直将其叫做“宝宝”。内心深处也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宝贵。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儿子慢慢长大了。儿子喜欢拆玩具,家里的玩具几乎没有完整的,都被他拆的缺胳膊少腿的。有一次我下班回来,发现儿子把闹钟拆了,我说怎么回事?儿子说:“妈妈零件多出来了”。我一看零件都不够装回去了,什么多出来了?那是少了很多。就这样,好好的闹钟被儿子弄坏了。我和老公不但没有批评而儿子,还鼓励他学习学习闹钟的工作原理,并且告诉他以后不要乱拆了。这是儿子给我的第三个人生感悟,这件事让我认识到儿子的好奇心是很重的,我们做父母的,要保护好这个好奇心,还要告诉儿子危险的电器不要动。要对未知的世界有一份敬畏之心。
   到了小学三年级,男孩子的自我表现意识开始懵懂了。儿子喜欢上了打游戏,为了弄点钱打游戏,他撒谎,不好好作业,得到了老师的批评。我当时也很生气,把老师的话告诉了孩子爸爸,结果孩子爸爸揍了他一顿。我有很心疼,但是我没有去阻止爸爸,我想:如果我组织爸爸,孩子就弄不清楚对错了。这顿揍就白挨了,汲取不了教训。但是事后我和他爸爸谈了这件事,并且提出:“以后不许打孩子,只能说服,不能压服。”这件事也是我成长了,我认识到,一个孩子成长的道路是曲折的,犯错误是难免的。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有这样那样的错误。孩子不懂事,应该好好教育,不能大惊小怪。
   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偶然间发现儿子喜欢一个小女孩,开始的时候有些担心,怕他影响学习。后来发现两个孩子你追我赶,并没有影响学习。然后我就放心了,他爸爸说要教训他。我说:“你偷着乐吧,谢天谢地,我们的儿子很正常,他知道喜欢女孩子,说明他发育正常。”我以为他那是懵懵懂懂的喜欢,根本谈不上是早恋。过了这个阶段,他的审美观念就变了,注意力也变了,作为妈妈不要那么太在意。默默地祝福他快乐成长就行了。
   高中以后,学业压力增大,儿子却越来越懂事。他全身心投入学习,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即便考试成绩偶有起伏,我们也总是选择鼓励和肯定。在家庭聚会上,每当有人问起儿子的学习,我都会自豪地说:"我们从来不用为他的学习操心。"
   我渐渐领悟到:父母的评价就像给孩子念咒语。我们念表扬的咒语,孩子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总念批评的咒语,孩子可能真的会越来越差。这不是什么玄学,而是期待效应在教育中的体现——你相信孩子是什么样的人,他往往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今,儿子已经长大成人。回首这二十多年的养育之路,我最想说的是感谢。感谢我的儿子,是他让我懂得了慈悲。那个曾经杀鸡宰羊都不眨眼的"铁姑娘",如今连一只蚂蚁都不忍伤害。
   感谢我的儿子,是他教会了我宽容。从对弟弟妹妹的拳脚相向,到理解每个错误背后的原因,我学会了用温柔的目光看待世界。
   感谢我的儿子,是他让我明白了好奇心的珍贵。在陪伴他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我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的热情。
   感谢我的儿子,是他让我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为了做一个合格的母亲,我不断学习、反思、改进,最终成为了一个更完整的人。
   世人常说,子女要感恩父母。但作为一个母亲,我想说:其实最该感恩的是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是孩子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无条件的爱,是孩子让我们的人生变得完整,是孩子让我们在养育的过程中完成了自我的蜕变。
   如果说父母是园丁,那么孩子就是那些花儿。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都有自己的姿态。园丁要做的,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修剪花枝,而是提供适宜的土壤、阳光和水分,然后静待花开。在这个过程中,园丁自己也得到了成长——他学会了等待,懂得了欣赏,明白了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丽。
   所以,父母与子女到底是什么关系?我想,那是生命中最深刻的相遇,是彼此成就的修行,是爱与被爱中最完整的循环。我的儿子不是来报恩的,也不是来讨债的,他是来渡我的——渡我越过自私的河流,渡我穿过偏见的山谷,最终抵达更开阔、更明亮的人生境界。
   谢谢你,我的孩子。谢谢你选择我做你的母亲,谢谢你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共 26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随笔,内涵厚重的文字,关于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的思考,有着独特的领悟。文中叙述了自己孩子的成长经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从来不是简单的“报恩”或“讨债”可以概括。这篇随笔,以细腻温润的笔触,记录了一位母亲在养育之路上的三次重要领悟——从对生命的敬畏,到对错误的宽容,再到对好奇心的呵护。她让我们看到,那个拆闹钟的“熊孩子”背后,藏着探索世界的热忱;那个往水桶撒尿的稚童,正考验着为人父母的智慧。文章最动人之处在于视角的转换:不是孩子在单方面索取,而是他们在引领父母成长。那个曾经杀鸡宰羊的“铁姑娘”,因孩子的到来变得柔软;那个对弟妹严苛的姐姐,学会了用温柔理解世界。这恰如作者所言,子女是来“渡”父母的——他们磨平我们的棱角,丰富我们的生命,让我们在爱与被爱中完成自我的蜕变。若说养育是场修行,那么孩子就是最好的引路人。这篇随笔,值得每一位在亲子关系中思索的读者静心品读。 回首这二十多年的养育之路,我最想说的是感谢。感谢我的儿子,是他让我懂得了慈悲。内涵厚重的随笔,真情的诉说,深刻的感悟,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5-10-29 20:29:47
  内涵厚重的随笔,关于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的思考,有着独特的领悟。
秋觅
回复1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25-10-30 06:02:36
  感谢您和文友们的一直鼓励和鞭策,我一定好好写作,争取不用AI润色,保持原汁原味的自己操作。争取获得更多进步。让我们互相帮助一起努力进步
2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25-10-29 20:36:04
   A感谢编辑老师和文友们的一直鼓励和鞭策,我一定好好写作,争取不用AI润色,保持原汁原味的自己操作。争取获得更多进步。
太行飞剑
3 楼        文友:张哲        2025-10-29 22:45:15
  没有什么物质的东西比人更重要,看懂了,要宽容,看不懂,更要宽容、包容!只要是我们所珍惜的,亲情、爱情,永远都是最珍贵的!只有孩子,才让我们学会了接纳,好与坏都接纳,然后试着说服与改善,不是让孩子觉得大人是对的,而是觉得他们没错,只是立场或者处境不同而已!老师文笔细腻,观点纯粹,勇于接受自己的不对和孩子的无知,用知识与爱和孩子交流,一点一点体会着自己的成熟与孩子的长大!
回复3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25-10-30 06:02:12
  感谢您和文友们的一直鼓励和鞭策,我一定好好写作,争取不用AI润色,保持原汁原味的自己操作。争取获得更多进步。让我们互相帮助一起努力进步
4 楼        文友:杨忠文        2025-10-30 16:32:33
  这篇随笔用亲身的经历和有说服力的事例,阐述了自己对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的看法,见解独到,有启示作用。
回复4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25-10-31 09:12:13
  谢谢杨老师的评论和鼓励,我应该向您学习,好好写文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