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遭遇(散文)

编辑推荐 【东篱】遭遇(散文)


作者:枫桦 举人,3614.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3发表时间:2025-10-31 05:55:12


   李政与老程的关系好,是因为他们平时在一起勤走动。他们的事情,我听说了些,都是腻在一起的各种传闻。上班和休息是可以隔绝和屏蔽所有的,这样的听说,就好像中间隔道墙的两个房间,声音模糊,有多少真实性还需要去确认。老程是站长,谁放着站长不去相处,来接触你这个站员,是不是差点儿事?这样的事情就不必去扰心。
   有年秋季里的一天,局里防火办的车从管护站门前经过,一直开往山里,我们发现时,忙出门观察,只看见了红彤彤的车影。不来管护站检查,怎么去山里了?让人摸不清头脑。防火办的车是很有权威性的,里面所乘坐的人员,大多是头头面面的人物,我们可不敢怠慢,唯恐伺候不到位,会有厄运临头。
   以前防火办来管护站检查是没有什么征兆的,都是突然间造访,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手忙脚乱地整理自己的仪表,紧忙出门迎接。这一次却发觉不是针对我们时,不免有一张热脸掉到地上让人踩的感觉。没办法,人家是主管领导,我们就得这样伺候着,不然没有什么好果子吃。这是一种心理,谁也不会表白出来。
   车上去了,我们不敢在屋里坐着,一起来到院子里恭候着。一直等到太阳西下,大山投下了一块巨大的阴影,才见到这久违的车慢悠悠地下来。
   车没有停,透过车窗里可以看见里面端坐的两个人,其中一位就是防火办的王主任。王主任是位女主任,只见她面目有些苍白,目不斜视地望向前方。入秋以来天气尚暖,她那里仿佛提前蒙上了一层早霜。
   没过多一会儿,李政便骑着摩托车下来,在管护站门前停下。我接待了他,他要我给他开个林区用火证。我不禁有些犯难,以前没有开过这个东西,不知道该怎么去开。他说,就你开的入山证就行,老程也是这么给开的,就这么个玩意。他的神情有些沮丧,把头盔摘下来,脸色有些泛红,长长出了一口气,就不往我这里瞅。
   我不好去询问什么,只能按照他的要求开出入山证。他看了看,仔细叠了一下,小心地放入上衣口袋里,并扣上了纽扣。他像是自言自语着——
   “有这个我就不怕了,他们不让我在沟里住,凭什么?是嫌沟里的人少吗?当年满满当当一村子的人,没听说过还得开什么用火证。真欺负人啊!”
   我不由地愣住了。难道他和防火办吵了起来吗?看他的样子是这个结果。我不便言语,他也没有太多的话,把摩托车帽子戴好,一脸是笑地邀请我去他那里做客,并一再说,啥都有,去了就好。说着,登上了摩托,一溜烟又返回山里去了。
   以后的日子里经常看见他,摩托车载着老伴,直接送下去,而后又看见他返回来,回到山里去。那天我在上班的路上遇到他,他告诉我,给我送了两罐蜂蜜,见站里没有人,就放到了院子里。
   我们没有交流几句,路上行走的车辆多,便很快各自分道扬镳。回到管护站,在院子里走了一圈,什么也没有看到,不禁有些犯寻思。放哪里去了?怎么看不见呢?难道来了外人给拿走了?不能啊!
   我打开仓房门,却发觉他已经把两罐蜂蜜放进仓房里。以前曾经养过狗,在仓房门的旁边开了一个狗洞,他竟然从狗洞把蜂蜜罐送进仓房里,可是够小心谨慎的。
  
   二
   在这样的交集中,我和李政慢慢地熟悉了起来。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一个住山里,一个住山外,飞驰的车轮就如同一个个日子在旋转之中飞逝而去。他的甜蜜日子是靠自己酿造,而我的日子要靠自己的脚步去丈量。这天的天气不错,我踏着轻松的脚步走在崇山峻岭之中。都说巡护的路上漫无目的,其实是不对的。行走的路线基本都是事先规划好的,从哪里进山,然后从哪里走回,尽量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返回管护站。
   我沿着上下二道沟之间的山脊向上走,目的是走到山顶即可四下瞭望,然后可以任意选择下山路线,再去做是否继续前进还是回转。
   山脊的上端有一小片崩松,这种松树是长白松的一个科属,是很接近长白松的。枝干虬劲,树冠高挺,精短而干燥的松针,如男性固有的苍劲、古朴与严肃。这一大片的松树,就像一群精壮的山里汉子,在精神抖擞地屹立于天地之间。
   我从树丛间穿行,受它们的荫蔽,一股阴凉让人心爽,这是行走在这条路线之中所能享受到的福利,燥热很快被一下子横荡而去。我正在全身心地陶醉着,却有一阵杂乱的声音把我的目光吸引去。只见在十几米远的树根处,有一只庞然大物赫然出现在面前。它有两三米长,周身呈棕褐色,脖颈的鬃毛像一根根钢针一般直立着,有些消瘦的肚腹,愈发凸显出四肢的强健。头部为楔形,两根尖利雪白的獠牙向外伸展着。天哪!竟然是一头野猪!我不由地倒吸一口凉气,下意识地后退两步,紧靠在一棵大树旁。我惊惧于这个遭遇,是如此的突然,让人没有一点点的防备。防范意识的浅薄,才置身于危险的境地。我来不及去懊悔什么,下意识地抱住松树,却发觉这棵树有些过于粗壮,搂不过来,而且过于光滑。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途的。忙迅速往旁边扫一眼,一米多远处有棵细长些的树,是可以为我利用的。
   我做好了心理与行动的双重准备。可是,对面的狠角色却迟迟没有发动攻击。我忙仔细看看,发觉它之所以没有发起攻击的原因。它的身前挂着一根一米多长的木杆子,它的长嘴上竟然缠住了坚韧的钢丝……这是什么情况?没想到,它的嘴上怎么会缠上了这样的套子?想是它在觅食的过程中,不幸中了捕猎者的圈套。这是一根活杆儿,上面绑着一个套儿,是极其灵活的,能抓住野猪的行走特点,放置于行走路线上。
   怪不得它迟迟没有发起攻击,是因为最锐利的武器卷刃,让攻击生出变数。野猪慢慢地转身,阴鸷的眼睛一时一刻都没有离开我。它大概很久没有进食了,肚腹有些干瘪,它在靠体内的脂肪度日,一旦没有了脂肪,它终将难逃死亡的命运。它无法解开套子,相反,越是挣扎套子会勒得越紧。没有人类的帮忙,它最后的结局是不会好的。可是,这个穷凶极恶的家伙,谁敢靠近呢?
   我放心地转过身来,一颗心也放下来,以一颗平常心去观看野猪的一举一动,反而觉得是那么的壮美。不过,这只野猪没有给我太多的观赏机会,它闪身隐入树丛之中,一步步地,不紧不慢地沿山脊行走了一段路,然后淹没的山脊那边的乌蒙山色之中。
   我伫立在原地一动不动,耳畔还在聆听着踏叶的声音,慢慢远去。它走去那边,我便只有走来这边。别看那野猪没有了强劲的攻击力,可依旧不可小觑。我不敢沿着它行走的路线行走,连那个方向都不敢去想。今天能全身而退,得益于野猪的攻击力下降,不然还真不好说。我朝这边的山坡走下去,快到山底,听见了一阵狗吠,还有一股烟火的气息,涌进鼻腔,才慢慢地恢复了意识,突然发觉,自己刚才的经历,仿佛是在远隔人烟的蛮荒之地,此时又重回烟火缭绕的温暖人间。
  
   三
   山下是一片开阔地,一大片蒿草被割倒,齐刷刷的茬子很矮,一抱一抱地堆在一边,而一人多高的蒿草像屏障一样立在四周,给人有说不清的感受。一个个蜂箱排列整齐,黄色的油漆让小小的木箱是那么的醒目。一栋茅草房顶的草屋在不远处,烟囱冒着白烟,一道木杆栅栏围绕着,豌豆花和芸豆花攀上了架,开出清淡的小花。
   一只小白狗在不停地狂吠着,我站在那里,它与我保持着距离,一边叫,一边往回缩。狗叫引来主人的现身,一声呼唤,让小狗转身跑回去。那人出门来,是李政。
   想不到无意间竟然来到了他家,真的如做梦一样。从没有想过要来他家,可是鬼使神差又稀里糊涂地来了,让人哭笑不得啊!李政看见是我,怔了一下,马上面露笑容,一边招呼着,一边走过来,把我往屋里让。
   我小心翼翼地从蜂箱前走过,蜜蜂在眼前飞舞,还算是很友好的。只有小狗还是充满了敌意,从李政的身后窜过来,一下子咬住我的裤脚不放,让李政踢了一脚,才松开,悻悻地跑去一旁,看着我们一起走进院子。
   茅草屋很低矮,我站在屋檐的下面,差不多就顶到了耷拉下来的茅草。茅草都是新的,是山里常见的小叶樟,这种野草矮些的有几十公分高,高的却有一米多高,而且,这种草会形成大片的面积,汇聚成一个大大的草塘。以前东北人家都是用这个来苫房顶,只是这些年还有谁住这样的房子,此时,我反而觉得新鲜。
   屋里迎出个女人来。胖胖的脸,胖胖的身子,走路缓慢,一条腿迈过高门槛来,显得很笨拙。
   “这是你嫂子,唉,咱俩也没论一论,到底谁的岁数大……老程比我小,你和老程谁大?”李政一脸的歉意,我没有多想,忙尊称嫂子,以示尊敬。他又提到了老程。我立刻表示,还是你的岁数大。
   “不客气不客气!”大嫂有些慢吞吞地让开被她堵得有些严实的门口。
   其实,我们之间也认识,李政骑车带她,从管护站一闪而过,总能看见她,她也能看见我,毕竟是见过面,不算陌生。
   房子里陈设简陋。弯腰迈过门槛,感觉往下走了一步,我一下子直起腰来。脚下还是泥地,有一口锅和一口缸,上面扣着木板锅盖和缸盖,年代久远了,已经泛出暗黑的色泽。泥地中央有一张桌,上面有个不锈钢小盆,一副碗筷还有一把菜刀。一道间壁墙隔开一间是卧室,里面有一铺炕,老式的木质炕沿,上面放着一个烟笸箩。墙壁和天棚都糊着报纸,崭新的白还是很亮色的,让屋里显得亮堂堂的。
   我有些拘谨地坐下来,李政忙从兜里掏出一盒烟,抽出一根来,直接递到我的面前,我忙摆摆手,他的手却不收回,依旧那么的坚持着,好像不接过来,是不给他这个面子。我没有办法,只好解释:“已经戒掉十几年了……”很歉疚的语气,让他也停了一下,只好抽回来。
   我提出要回去,巡护路过,来这里坐一坐,认识个门,就挺好了。李政很惊异地说:“都到家里了,哪能不吃饭就走呢?”
   我有个很坚强的理由,是要回去刷脸,不然要罚款。他不由一愣,转瞬间却这么说,要是罚款由他负责掏这份钱。我忙推辞着,大嫂看我们争得不可开交,便说了一句。
   “不然,就骑车带着兄弟去刷脸,反正也就几里地。”
   李政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我们便一起出门,乘坐摩托车向山下赶去。
  
   四
   李政这个人真够犟的,我说已经回来了,就不上去了,可是他却不干。这顿饭是必须吃的,不然他会过意不去的。也许是在我的面前承诺太多回了,这一次一定要兑现自己的承诺。
   为了一顿饭彼此争来争去,让人觉得很没劲。我有些垂头丧气地跟他上了车,老祝笑呵呵地看着我俩,好像在看人间活剧一般有兴趣。
   李政这样跟他打了个招呼。“你就带不上去了,哪天你去啊!”我听了这话,心里怎么就那么别扭。
   我们返回去已经中午时分,进门来,见桌子上已经摆上了吃食。一盘玉米面发糕,一碗大酱,还有一把白净净的大葱,另外有一锅小白菜汤。
   李政看看这样的吃食,面子有些挂不住。
   “你怎么就不弄点儿菜?老蒋第一次到咱家来,就这菜招待人家呀?”他有些恼。
   “我……我不是看你们走了,以为不会回来吗……”大嫂嗫嚅着。
   “不错了,不错了,很好很好了。”我对他们夫妻俩说,边说边摆手,将要坐下时,屋外传来狗吠声,并且一路退到院子里,声音充满无限的惊惧。李政忙出门探看,没有几步远,他便慌张张地疾步返回,眼睛在屋里扫视了一圈,看见灶台上的不锈钢小盆,忙摸起来跑出去。
   “来了个黑瞎子,来了个黑瞎子。”他一步窜出门,把声音丢在屋里,因惊恐让声音颤抖着,也让我不由地哆嗦了一下。
   “咣咣咣”的敲盆声立刻响起来,并伴随着大声的吆喝。我忙冲出门去,便看见一个黑乎乎的家伙,在扳倒的蜂箱里,胡乱地舔舐着。它哼哧的声音很大,一边掰开蜂箱。无数只蜜蜂围住它,纷纷去蛰它的脑袋,黑瞎子用爪子抹抹脸,细声细气地哼哼着,倒在地上打个滾,接着又起来,忙活自己喜欢的事。
   我们的出现,它并不惊慌。李政拼命地敲盆,声音不可谓不大,它怎么就充耳不闻呢?我见门口有一堆柴禾,忙去里面抽出一根有三米多长的杆子,充当武器,便挺身上前,一边用杆子砸地,一边大叫,来恐吓它。
   它转头看看我,扭转身,爬走了两步,竟然直起了身,像人一样行走着。它已经心存忌惮了,只是蜜糖的诱惑,让它没走几步,又耍起熊脾气,去扳倒蜂箱,捣弄里面的蜂坯。
   我想靠近,可是疯狂的蜂群已经好坏不分了,我的脸上被蛰了两下,立刻便受不了,忙往后退去。李政看我不敌,猛然想起什么,一拍大腿,忙跑回去取来蜂帽,给我套在头上,他也套上了一顶。
   黑瞎子的抗蛰能力太强了,皮糙肉厚,根本就不在乎。我们再一次逼近了它,才一边叭哒着嘴,晃悠悠地爬走了。
   看见它消失在密林之中,我们才长舒一口气。李政不禁哭丧着脸,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回来看看被破坏的蜂箱,足有十几个,破坏的程度也大小不一。好在他有备用的蜂箱,把散落的蜂坯放进去,而被抓坏的蜂坯只好收拾一堆。
   一共有五十多箱蜜蜂,此时它们全部飞出来,围绕着我们进行声讨,要求坚决反击,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默默无语,只能把它们的仇恨记在心里,先退回到院子里,再从长计议。
   我问他,“这样的事情多吗?”
   “哪里有啊,是第一次!”他有些垂头丧气。这十几个蜂箱的破坏,让他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大嫂手里拿着已经被敲瘪的破盆,不无痛惜地说:“刚买的,可惜不可惜?”
   “那才几个钱?你知道一个蜂箱多少钱?一个蜂坯多少钱?看见小钱了,没看见大钱!”他有些气急败坏。
   一时间,两口子沉浸在无边的痛苦之中。黑瞎子还能不能再回来,还是个未知数。万一要是回来怎么办?我们突然想到了这个问题。李政找来劈柴禾的大斧子,只是,这斧子常年干粗活,也不避讳什么,斧刃砍到石头,砍得豁牙露齿,刃已经钝了,用它去砍黑瞎子连他都不信。
   他叹口气,把它丢到一边,又去寻找锋利的东西。他从里屋拿出一把刀子,这是他常常带在身边的防身武器,是完全可以用的。又找来一把小斧子,这个也可以,斧刃很锋利,他把这两样家伙放到灶台上。然后又从里屋提溜出一个塑料桶,里面装满了白酒。
   “你要干啥?”大嫂万分惊恐,一把拉住他。
   “我要干啥?有打虎艺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打虎胆!”他一脸的正色,目光冷峻得吓人。大嫂松开手,眼里噙着泪花,再也说不出什么了。
   几口酒下肚,我们两个的胆气也慢慢地上来。有大山在侧,夜的阴影像一块黑布很快便拉起来,先蒙住山脚,再一拉扯便蒙住了整个房舍。
   李政想起我回管护站刷脸的事情。大嫂一下子跳了起来。“我跟你们去,我跟你们去,我可不敢一个人在家。”
   我忙安慰他。不怕不怕,少刷一个脸不怕。真不怕吗?他喃喃地说着,低下头,陷入到茫然的混沌之中。他有些喝多了,语无伦次地嘟囔着什么。
   我轻轻地叹了口气,把目光投向渐渐黑暗下来的野外。脸上被蜜蜂蛰了两下,此时正鼓胀得难受。
  

共 582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长白山是我国的著名的自然保护区之一,这里猛兽种类繁多。作者是长白山的一名巡山员,遇到突发情况,是常事。本文以作者几次所经历的“遭遇”为脉络,而每一次的“遭遇”都打破了日常,让人心惊,也让人胆寒。文章从防火办的车辆引发作者的猜想、李政办理用火证的沮丧开始着笔;从巡护时与被中套的野猪偶遇,作者与它惊险的对视;然后重新选路往回走,误闯到李政家;又遇黑熊肆无忌惮地到李政家扳倒十多桶蜂箱,李政的惊恐与“我”的心慌等,故事情节是一环扣一环,环环精彩。既写出了山野的危险,也隐藏着对生命的悲悯。从一天所经历的“遭遇”中,透出了山林生存的不容易——防火办的权威压力、野猪中捕猎者的圈套、黑熊摧毁蜂箱的损失等。文章没有直接评价李政这个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却是通过一个个的动作、语言让他鲜活起来,他的谨慎、细心、倔强等,将他的质朴、坚韧与重情重义都跃然纸上。作者既写出了自己作为管护者对职业的谨慎与责任,也写出了人与自然、人与规则的微妙关系。一篇非常接地气的文章,也是一天的山野日记,语言幽默风趣,令人捧腹;遭遇惊心动魄,让人揪心;画面感十足,文章的艺术性强,情感表达细腻又真挚,读来亲切又耐人寻味。佩服老师深厚扎实的文学功底。美文佳作,力荐各文友欣赏,感谢老师投稿东篱,希望精彩继续,祝老师健康快乐每一天!【东篱编辑:红花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10-31 06:06:02
  文章写得非常精彩,故事情节很吸引人,想想这一天下来的“遭遇”,够惊心动魄的。在山林里工作,危险也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老师辛苦了。好文章,值得一读,学习点赞!祝老师健康快乐,平安幸福!
回复1 楼        文友:枫桦        2025-10-31 13:36:21
  山里的奇闻是很多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不容易做到的,总是以为人的私心,在改变着自然的格局。谢谢红花老师的精彩编按,谢谢精彩解读,编辑辛苦了,敬茶!
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10-31 07:45:35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精彩,有散文和小说共振的良效,使人欲罢不能,要一口气读完。有散文的抒情,有小说的高潮,比如战黑熊一段,让整个文章波澜起伏,场面震撼。通过几个小故事,将李政这一养蜂人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文章堪称写人散文的典范之作,大赞!拜读学习,写作愉快!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2 楼        文友:枫桦        2025-10-31 13:43:38
  人物是我所熟悉的,差不多经常见面,是个豪爽之人。他在我们的管护沟里,养了差不多有十几年的蜜蜂,经常吃他送来的蜂蜜。在写上一篇的时候,就已经想好要写他了。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谢谢一如既往的支持,遥握秋祺!
3 楼        文友:金刚狼        2025-10-31 08:49:33
  这是一篇小说体散文,极具细节,人物塑造惟妙惟肖,环境描写十分深入环境的契合点,极具生活的烟火气息。足以可见老师的构思谋篇与文字的凝练、幽默风趣。人物性格在行为、语言中凸显出来。点赞学习大作,问候老师创作愉快!
回复3 楼        文友:枫桦        2025-10-31 13:47:33
  来自于生活,还原于生活,文章的起点就在生活之中。非常有幸认识了这些人,让我的生活充满了阳光。这些人都是非常淳朴的人,有着山里人的豪爽,与他们相处少了算计,少了很多油滑。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谨祝文丰笔健,事事顺心!
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0-31 10:20:00
  我相信了,一个人只有在故事里,才是生动的。平凡的人,其交往,一开始就是故事,而不是利益。每一项工作,都需要耐心用心。李政,一个在深山里讨生活的汉字,他是甜蜜的,因为有蜂箱,也是幸运的,遇到了老蒋。枫桦老师的散文,写出了生活和人性的本色真实,给我们如何处世,提供了教科书般的典范。遭遇的是故事,也是一次温暖的烤火,火候正好,被枫桦老师捕捉到了,就像山间林间,绕着一堆篝火在用文字和感情起舞。怀才抱器拜读,谨祝创作快乐!
怀才抱器
回复4 楼        文友:枫桦        2025-10-31 13:52:23
  山里人都有一种诚实的秉性,有什么就说什么,不会藏着掖着。这些人是可以放心的,他们不会去算计别人。关于二道沟村,在前边写过几篇,都有些潦草,现在看来是有些稚嫩的。那个村庄早已经没落了,只有他一个人在那里养蜂。当然,这里的自然资源还是很好的,也是他始终在那里养蜂的主要原因。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秋祺!
5 楼        文友:佳华        2025-10-31 10:33:28
  散文的故事性很强,抓人心,动人魄。对于没有在山林里生活过的人来说,野猪、黑瞎子还有在山林深处的养蜂人李政等等,一切都让人感觉新鲜和好奇。莽莽苍苍的大森林,究竟有多少故事,愿意听老师一一道来。
回复5 楼        文友:枫桦        2025-10-31 13:55:01
  这是我的系列文章中的一篇。《山中笔记》已经写了有许多年了,最近要重新翻写,只是不知道能写成什么样子。还好,我还有一颗诚挚的心。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秋祺!
6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10-31 12:52:29
  此篇叙事散文非常精彩,作者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讲述了在长白山林区工作中几次令人印象深刻的“遭遇”。文章情节环环相扣,语言生动质朴,人物形象鲜明,充满了山林生活的独特气息,折射着人与自然的微妙关联。词句灵动,斐然成章,问候枫桦老师,深秋愉悦!
回复6 楼        文友:枫桦        2025-10-31 13:58:26
  长白山地区的原生态,一直都保持的不错。禁止采伐已经有些年了,这项政策真的太好了,森林得到了休养生息,生态也越来越好。最近,我们这里出现了东北虎,谁也不敢上山去。我想,如果老虎多起来,可怎么办?谢谢罗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秋祺!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