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东篱】经历堵车(随笔)

编辑推荐 【东篱】经历堵车(随笔)


作者:加朋 布衣,297.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1发表时间:2025-10-31 07:13:26
摘要:堵车是一件让人心烦的事情,小长假特别是高速免费政策的实行,让堵车成了一道中国特有的假期风景,我就有幸曾在其中走过。


   小长假高速堵车的消息太多,给人造成了一个假期出行的心理阴影,但由于特殊情况,这个小长假还是选择了出行,想从提前量上试试能否走出堵车的困局。
   以往提前在高速收费口等到零点出发的那个招法,已经被大部分人认同了,可惜的是我的朋友竟然在那个时段中等到了第二天早晨四点仍没有向收费站挺进半步,看来真应了那句“英雄所见略同”的俗语,聪明的人都想到一块了。于是,这次选择了小长假的第三天出行,再提前两天返程,打一个短平快。出行十分顺利,高速上基本没有拥堵,回程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
   从小城出发上沈海高速,没上高速在小城里就进入了拥堵模式,看来又与聪明人想到了一起。于是不断地从百度导航上查询和调整路线,以便找到一条最快上到高速的捷径。但是几经辗转,几乎城内所有通向高速的道路都处于拥堵状态。继而在导航上开始精心计算各条路线的长度与堵车路段的长度,查询堵车的原因,经综合考虑选择一条自己认可的路线,再心甘情愿地去体验堵车吧。
   在城里不宽的路上,几行望不到头的车辆长龙缓慢地蠕动着,不断地还有从两边路口汇入和从后边对向车道强行超过夹三的车辆插挤进来,这种情景时时触动着并考验着人的耐心,当然一是埋怨文明的缺失,二是埋怨交通管理者的无能,因为基本看不到交警。好在这条长龙它在动,虽然停的时间长走的时间短,但只要它在动,就给人以希望。原本二十分钟的车程足足走了四个小时才挨到高速入口。而高速入口才显示出了沧海横流的味道,四面汇入的车辆在两百多平方米的空间里满满地挤成了一大片,没有了车道的限制相互挤挨着,向入口慢慢地磨蹭着,在这里才看到有一两个交警在指挥着车辆。而他们的行为又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好容易上了高速混入望不到尽头的车流,包括应急车道都是排满了车,车速最高只能达到三十公里,对于高速而言,只能算得上龟速行驶,虽然是走走停停,但走多于停,已经让人十分满足了。看来体验堵车是需要一个好的心态,明知着急也没用,但心理上的平静才是应对拥堵境遇的最佳选择。
  
   二
   堵车虽然在近些年成了热点,但它早就存在了。十年前进京的拥堵,已经深有领教,虽然你在六环上但与高速衔接之后,那个车辆的洪流,会让你感觉心烦意乱,原本环路上就不畅快,再加入汇入的车流,拥、挤、插、夹的字义会让你有更充分更深刻的体会。北京的朋友也习惯了避让高峰的出行潜规则,否则堵在环路上就无处可逃了。再有,三十年前的上海,地铁没通,高架末建,地面道路又窄,加之车辆太多,堵车成了家常便饭。那个出租车更是计程与计时并用,计价表上的数字不停地跳动,让你坐得心惊肉跳。看着那位高跟女郎打着阳伞胳膊上挎着精致的包包,扭动腰肢不紧不慢地从你车边走过,真是觉得坐车不如走得快。看看又到了下一个红绿灯,车还没有停稳,那位女郎又卡的、卡的从车边走了过去。
   当然还有更早的堵车案例。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在农场开车,那年通往煤城的路被大雪厚厚地封住,用推土机推出了仅容一车通行的车道,道旁是一米多高的雪墙,并在相隔不远再推出一个临时会车区,也不过仅为一两个车位的距离。这个“单行路”长达四十多公里,将通行时间延长了两倍以上。冬天抢运粮豆和煤炭化肥是农场车队的主要任务,面对这样的路况只有走得更早或是更晚才会通畅一点。但聪明人总能想到一块,那天因为两车争道相撞,将路彻底堵住了。我到那个路段的时候,也只能看到望不到头的车辆长龙,也不知堵了多久。那时还没有便捷的通信工具,无法联系交警,只能协商,两个司机又争执不下,叫上了劲,让堵在路上的车辆无法通过。在车里等了几个小时之后,才决定上前去看看究竟。走到事发地点竟然用了半个多小时,看到两辆事故车还可以开动,于是先请了几个司机就事故车司机责任进行了评理,让两个司机认可责任,让出道路,又与在近的司机们商量,确认靠自己才能解决问题,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先行拓宽车道,司机们当然都想尽早回家,于是一呼而百应,都拿出自备的铁锹开始清理车旁的积雪,每个司机的工作量只是一个车的长度和宽度,工作量并不大,当东方泛白之时,这条长龙活动起来了,我还真的为那次行动感动了很久。
   还记得六年前与朋友走青甘环线的那次堵车,过了日月山去茶卡盐湖,中间一条小河正在修桥不能通行,河对面的道路正在加高路基,只在路基旁边开出了一条单行便道并留出了几个会车点。但因为抢行,互相不让,河的两边堵了一大片的车,是否联系了交警没有明确信息,但没有人去做疏导,都在耐心等着,甚至有的一家人在小河边戏水抓鱼,还有的席地用餐。我们车到的时候一打听已经堵了几个小时了,并没有缓解的迹象。于是找了几位热心的司机一起权衡了整体车流的的堵点,确定了疏导办法与通行规则,确定这边的指挥人。于是分头开始行动。先在这边河滩上动员司机们为对向车辆让出一条通道,再将堵在便道上的对向车辆一一调进会车点(因为便道上的对向来车少于去向车辆),再一一说服堵在便道出口的车辆让出车道,并请排在对向路上的司机拦住后边硬性闯入的车辆,走了几公里,说了不少话,大多司机一拍即合,疏通完成用了不到三十分钟,整个车流动起来了。看来只有积极地解决问题才是解决堵车的关键所在,但大多数人往往选择等待别人去解决问题而自己坐享其成,这或许是造成长时间、大面积堵车的精神因素吧。
   当然还是要说说最惊险的一次堵车。那年去九寨沟,当时还没建黄龙机场,从成都坐大巴去九寨,路上遇到险情,车辆被预警人员叫停。下车看到前方站满了人,并且在慢慢地后退,山上的落石也逐渐增多了起来,打听了一下前车的乘客,说是等了两个多小时了,落石不断,一直不敢通行,说话之间一声发闷的巨响带着大地的震动,围观的人闻声情不自禁地向后逃跑,巨大的泥石流滚滚而下,只是一瞬间阻断了一百多米宽的路段。一会平静下来,站在泥石流两边的人被惊得目瞪口呆,等缓过神来才意识到此路不通了。但在极短的时间里就有了决定“小车调头,大巴换客”,很快就解决了通行的困惑,显然应对这种情况对于这条路上的老司机而言早有成策。当我拎着行李箱小心翼翼地从乱石上走过的时候,才觉得解决这么大的堵车问题竟然如此痛快、神速。
  
   三
   想来造成堵车的因素并不多,一是自然,二是人为。自然的因素可以理解,需要积极面对。这里重点说说人为因素,目前看,高速堵车的人为因素包括了驾驶员素质与管理能力两个方面。当下堵车在驾驶员的因素表现为“抢”和“慢”两个点上,抢行出事,慢行阻路,成为堵车的基本原因。司机的礼让素质的养成是减少事故的重要基础,也是减少拥堵的重要基础,据说在某国发生堵车时都自觉排在通行车道的后边,即使对向车道没有车辆,也不会有乘机从空着的车道超车的现象发生。国人的礼让素质的养成还需时日,虽然在北上广等大城市礼让行人已经形成了风气,但大多数地方的司机还有差距。慢的问题在于驾驶技术和驾驶心理,在高速上不敢开快、不敢超越大型货车,又不愿意让出占用的车道,这“三不”是高速堵车的又一个原因。那么重点来了,如何通过管理促进驾驶人员良好素质的养成,就成了重要的一环。一方面交通事故的快速处理,是管理者的重要责任,特别是高速路上的事故,交警是否可以及时赶到现场,是否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疏导通车;小长假在高速路口前的堵车症结如何解决,这些都是管理要面对的课题。在长假高速免费通行期间,交通提示了应急车道亦可通行,那么高速上一但发生事故,交警如何赶得到现场?另一方面高速车道的管理上还有短板,首先,需要标明超车道、快车道与中速车道(100公里为限)的时速限制,并沿途设置提醒标志;大型货车包括客车必须在固定的中速车道行驶,不允许长时间占用快速车道。对不按车道车速行驶要进行处罚,特别是对低速行驶的车辆要通过处罚让其加速或是退出高速路。其三是要用科技手段包括低空技术对高速交通进行管理,其中也包括对高速事故进行远程处理,提高对高速交通的管理效力。当然对于在小长假期间的城市交警,更应当熟知造成堵车的原因和堵点,用特殊的对策去疏导车辆,保证道路的畅通。还有一点建议是调整高速免费的政策,以限制免费里程,不限免费时段来解决小长假扎堆出行的问题,通过国家关怀与个人选择的有机结合来平易长假出行拥堵,让节假日的出行更平顺丝滑。
   堵车是个让人闹心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实在常见,虽然道路建设改变和改善了城市的交通状况,但车辆增加的速度更快,堵车、停车的问题在各个城市越来越突出,这不是人们生活好起来了吗?这不是人们手里有闲钱了吗?这些发展中的问题,自然要通过发展去解决,也许需要一些时间,可那是个有盼头的事情,不妨静下心来,去面对它。其实堵车也是一个生命中的一段缘份,理智地对待和处理,它也许它是一个帮您提升心智的机会吧。
  
   2025年10月21日
  

共 355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古人好像有一个办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水流的问题,有泥土对付,可车流呢,车不流,堵住了,怎么办,这是这些年制约我们出行的老大难问题。等在高速路口,等免费通行的时间生效,造成拥堵。在免费通行的前后时间段走高速也是拥堵。作者就选择在假期中间段上高速,但也有小堵,“小堵”也糟心呢。好在有导航,临时寻找好走的路,但同样是拥堵。拥堵,不是今天才出现的问题,作者回忆起自己经历的四次拥堵。一是进京拥堵,感觉开车根本没有那位浪漫的女郎走得快。第二是作者1七十年代在农场遇到拥堵,是因为一起事故,彼此不相让,事没有解决,道路却造成长时间拥堵。第三是作者走青甘先环线的拥堵,人们对拥堵的处理解决很消极。第四次是在九寨沟,遇到险情,无法躲避。作者以严谨的态度,清晰的思路分析解决拥堵的办法,其建议具有建设性,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我觉得,如果在高速路隔一段,就设计智能监控及播报或电子屏显示,对大货车占道,小汽车在快速道上炮龟速进行当场通报和处理,或许会好。写关于拥堵的随笔,一是要有责任心,为了解决问题。二是要有切身的体验,才能提出办法。作者的文字态度认真有益。在行文上,从当下的现状,到历史的经历,再进层分析原因,寻找方法,有条不紊,写得也极有分寸和参考价值。【东篱编辑:怀才抱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0-31 09:07:15
  特别是堵车,有时候真的很堵心,作者经历了几次堵车,看到了各种堵车现场,也不断思考解决堵车的方法,这篇随笔,有串联时代的作用。不管怎么样,拥堵的另一面是繁华。作者善于捕捉文学题材,开掘生活的深度,写出生活的美感。感谢作者投稿东篱,希望精彩不断,谨祝创作快乐!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加朋        2025-10-31 15:03:29
  感谢社长对小作的推荐和点评。如今出行遇堵是常事,记下了心情的变化得到社长的肯定,是社长眼光独到。再谢!
2 楼        文友:佳华        2025-10-31 09:37:20
  几乎所有人都经历过堵车,遇见时很烦躁也很无奈,特别是需要赶时间的时候。老师通过几次遭遇堵车的经历,用心分析了堵车的原因和堵车人的心态,很有见地,耐人寻味。
回复2 楼        文友:加朋        2025-10-31 15:05:13
  感谢先生莅临小作,顺祝先生秋安!
3 楼        文友:金刚狼        2025-10-31 14:53:38
  堵车已经成为目前的另类风景,其产生的原因诸多,但打破规矩是主观,属于认为。堵车是堵的大家,具象与内心的纠结和愤懑。随笔跨越时空,挖掘深度,写出美感。点赞学习。
回复3 楼        文友:加朋        2025-10-31 15:08:10
  感谢先生为小作留墨。先生的点评让小作也有了诗意,再谢了,远握!
4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10-31 15:52:07
  作者记录了一次个人经历,折射出一幅中国交通变迁的画卷。作者笔触坚定,呼吁个人素质与管理水平均需提升,在琐碎的日常中挖掘出深刻的社会命题。读完不禁感叹:堵车虽烦,但若能从中看到时代的变化与人性之光,或许也是一种别样的“旅途风景”。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