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小事】姥姥的煮鸡蛋(散文)

精品 【晓荷·小事】姥姥的煮鸡蛋(散文)


作者:何叶 榜眼,25543.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7发表时间:2025-10-31 14:01:31

这次姥爷来北京,旅行箱里还有几个姥姥给他煮的鸡蛋。出门途中饿了吃煮鸡蛋,这是我们家历来的传统。
   “路上有煮鸡蛋吃,出门在外不想家。”这是姥姥经常说的话。
   大舅高中毕业后,有商业头脑的他开始东奔西走做买卖。每次出门姥姥都会给他煮一些鸡蛋拿着。装好鸡蛋临行前,姥姥会千叮咛万嘱咐:“路上注意安全!饿了鸡蛋垫补一下,少吃餐车上的食物。那些食物都是速食半成品,质量日期没有保证,也没啥营养。”姥姥说完,还会补充一句:“鸡蛋是自己家鸡下的,新鲜着呢,吃着放心。”
   大舅属于大大咧咧讲义气的人,每次姥姥装的鸡蛋,从来不会自己吃,都会分给同去的做买卖的人,他说,好东西就得大伙一起吃,这样才有家的味道。有一次,他和同村的王金城一起去外地进货,钱夹子不小心遗失了,里面有一万块进货的钱。大舅下车后在整理物品时,才发现钱夹子不见了。他慌忙地跑上火车去找,钱没找到车却开了,大舅失落地坐在车上,心里想钱肯定是一准找不回来了。这时大舅的手机响了,是王金城给他打的,说大舅的钱夹子找到了,是被大舅装在了进货的样品袋子里了,他整理袋子时看到了。大舅接到电话哽咽了,他不知道说啥好。过去那一万块钱可是个不小的数目呀!况且王金城家里还有一个瘫痪在床的老母亲,需要长年吃药治疗。他还有两个弟弟也由于家庭太过于困难,上不起学,在地里干农活。如果换做别人或许这钱就不会给大舅了。而王金城却说:“就凭你领着我出外做买卖,经常给我吃你家带的鸡蛋,这钱我也不能要呀!”
   还记得那年,我们一家人来承德,临上车前大舅和姥姥急匆匆地赶来了,大舅把一个鼓囊囊的小碎花的布口袋,递到母亲手里说道:“妈给你刚煮好的二十个鸡蛋,留着路上吃。”母亲接过那袋子鸡蛋,眼泪瞬间夺眶而出叫了一声“妈,大弟”然后就放声大哭起来。姥姥强忍住眼泪,把母亲紧紧抱进怀里,拍着她的肩说:“火车方便,想家了就回来看妈。”大舅也说:“吃咱妈煮的鸡蛋,你就不会想家了。等过些日子,我去承德跑买卖了去看你。”
   是啊,姥姥说的火车方便,是因为,那几年老叔正是跑东北承德这趟列车的火车司机,那时,铁路职工的家属坐火车,有几次不花钱这一便利条件。
   二十个热乎乎的鸡蛋,是姥姥对母亲的牵挂。母亲是姥姥的大女儿,母亲的下面有两个弟弟。姥姥之所以同意母亲嫁给父亲,只因为父亲和母亲,同是东北人,两家住的也不远。而且,当初父亲也表示以后就守在东北不远行。姥姥经过认真了解后,才勉强同意了我的母亲嫁给我的父亲。为啥说勉强同意呢?奶奶家的孩子实在多,奶奶生育了六个子女,父亲是奶奶的二儿子,下面的几个弟妹,种地的种地,上学的上学,可以说上有老下有小,家里生活很困难。母亲嫁过去之后,可想而知以后的日子不会太好过。母亲从小到大一直在姥姥身边长大,可以说是生活无忧。卫校毕业后,姥姥舍不得让母亲出去工作,在家待了一年。那年姥姥开了一个饺子馆,而且生意兴隆。姥姥忙不过来了,母亲会过去帮忙。本来姥姥打算以后饭馆挣钱了,让母亲接管经营的,但母亲喜欢护士工作。所以,就在家附近的卫生所做了一名护士。但母亲也说了,等以后结婚了,就在家附近住,不离开姥姥和姥爷。姥姥和姥爷也说,两个儿子可以放开养,但闺女一定要留在身边。
   但结果事与愿违,父亲工作调动,我们一家只好跟随着父亲来到承德。离别是痛苦的,但还好的是有姥姥煮的热乎乎的鸡蛋。一路上母亲都紧紧抱着那袋子鸡蛋,没有撒手。但倒了两趟车后,也到了夜间九十点钟了,我们上车后都困得不得了,就坐在座位上迷糊睡着了。母亲上了趟厕所的时候,把鸡蛋落在厕所。等想起来去拿,就不见了。母亲急火火叫醒了奶奶和我们。奶奶听说鸡蛋丢了,便领着我们挨个车厢找了起来。找到六节车厢时,奶奶发现了我家那个装鸡蛋的碎花布袋。只见一个十七八岁的男孩,正把手里扒好的鸡蛋递到一个瞎眼奶奶手里。奶奶见状,大喊着冲了过去,一把抢过那个碎花布袋,然后去抢那个男孩子手里的鸡蛋。男孩子死死攥着那个鸡蛋不放手,并喊着:“我给我奶奶扒的鸡蛋,我奶奶饿了。”
   后来经过了解我们才知道,那个男孩是领他的瞎眼奶奶来承德上大学的。男孩的家是铁岭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在下井时发生事故去世了,母亲改嫁他人。男孩子是瞎眼奶奶一手抚养大的。奶奶每天靠捡破烂供孩子上学,男孩子也努力学习,考上了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接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奶奶也说了:“你自己去上学就行,我在家里等你回来。”
   但男孩子,哪能放心得下自己的奶奶呢?所以,他执意要带着奶奶来承德。他说,如果奶奶不和他一起来承德,他这个学就不上了,他要留在家里当奶奶的眼睛,种地养奶奶。奶奶只好同意了和他一起来承德。他们在家带的几个饼子,在一次换车时跑丢了。他上厕所时,看到了母亲丢的那袋子鸡蛋,就给拿走了……
   男孩看奶奶我们来认领鸡蛋了,但他也还是倔强护着鸡蛋。他对奶奶说:“就给我奶奶留一个鸡蛋吧,我奶奶年纪大了,她不能饿着。”奶奶被男孩子的孝顺感动了,眼眶突然湿了。她轻轻松开手,把碎花布袋往前推了推:“孩子,这鸡蛋……你们留着吃吧。”
   我母亲也默默走上前也说:“孩子拿着吧,路上有煮鸡蛋吃,出门在外不想家。这是我母亲说的话,现在传给你们。”
   男孩愣住了,瞎眼奶奶颤抖着手接过鸡蛋,但又说:“我吃了你们鸡蛋,那你们吃啥呀?”我和哥赶紧说:“我们不饿!奶奶你吃吧!”瞎眼奶奶听后喃喃道:“遇见好人了……”
   后来我们一家在承德安顿下来后,奶奶还帮那个男孩子,在他们学校附近租了一个便宜的民房,也离我们住的地方不算太远。坐公交车只坐两站地。奶奶说,这样的话,我们还可以帮忙照顾一下男孩子的奶奶。以后的日子,母亲常会去男孩子的租住房看望他的奶奶,帮他们干一些家里活。有时还会邀请男孩和他的奶奶来家里吃饭。那袋丢失又找回的鸡蛋,像一颗温暖的种子,在陌生的城市里生根发芽——它原本装着姥姥对女儿的牵挂,如今却延续成了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关怀。后来,我们每次回东北看望姥姥,姥姥都会给我们煮一袋子鸡蛋,让我们路上吃……
   掏出姥姥给姥爷煮的还带着余温的鸡蛋,我和姥爷一起扒着吃,由衷感叹:还是那个味。

共 249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鸡蛋的温度,家的重量。一枚煮鸡蛋,在寻常人眼中或许微不足道,但在本文中,它却串联起几代人的情感记忆,承载着沉甸甸的亲情与乡愁。文章以“姥姥的煮鸡蛋”为线索,勾勒出一幅朴素而温暖的人生画卷。鸡蛋,是姥姥表达爱的独特方式,它伴随着大舅走南闯北,在分享中成就了好人缘;它承载着母亲远嫁他乡时的不舍,成为母女间最深切的牵挂。更令人动容的是,这袋鸡蛋在旅途中意外传递给了陌生祖孙,让姥姥那句“路上有煮鸡蛋吃,出门在外不想家”的朴素哲理,跨越血缘,温暖了另一对艰难求学的祖孙。这不仅仅是一袋鸡蛋的故事,它是中国式亲情的缩影,那份藏在行囊里的牵挂,那份“临行密密缝”的担忧。同时,它更展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姥姥对子女的爱、大舅的慷慨、母亲的理解、陌生祖孙的孝心与坚韧,最终在承德这个陌生城市里,交织成一张温暖的网。鸡蛋会吃完,但爱会延续。从东北到承德,从血缘到陌路,这种朴素的关怀如同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它提醒我们:在这个步履匆匆的时代,最温暖的慰藉,往往就藏在那些最简单、最质朴的事物里。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陌小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1031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10-31 14:01:52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10-31 14:02:05
  不错的文章,学习欣赏!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