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南疆之旅的“狂飙”(散文)

精品 【东篱】南疆之旅的“狂飙”(散文)


作者:石叶六 布衣,302.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20发表时间:2025-11-01 07:08:59


   南疆之行的群里,领队开始发送接机的名单,藏在我心里的那份“飙”瞬间被点燃。其实我选择了乘软卧,本不在那份名单里,但丝毫不影响“飙”的沸腾。想着我即将奔向那狂野的西域——帕米尔高原、喀什古城,塔克拉玛干沙漠……心情很激动,任何细节,都无法干扰我的出行心情。曾从孩童时代就在书本上邂逅的缥缈如云雾,遥远似天际的名字,就要从梦幻走向真实,清晰地呈现在我面前,任谁能不心中“狂飙”?还有一个小窃喜,到达酒店后,我要报上“西域狂飙”作为接头暗号,这大概是地陪导游的名号吧,简直与此刻心境契合得天衣无缝!
   今夜我就蜷在软卧车厢里,耳边传来铁轨与车轮亲密的互动声,棉麻的窗帘裹挟着秋意拂过我的脸庞,我期待着、揣摩着,随着车厢颠簸着、奔赴着!梦里,烈马嘶鸣,在丝绸古道上一路狂飙,铁蹄似要凿穿时光的隧道,回到那二千年前的风沙岁月……
   软卧的门忽地被拉开,走廊的强光骤然涌入,惊醒的我忙用手挡住了眼睛。适应了几秒钟,才看清进来的是对面床铺的女士。在她来之前,其他三个床铺都空着,我是独享单间的清静,被打扰的不舒适感很快被她的话语冲淡了——她带着八十岁的母亲上车的,因床铺离得远,她担心老人夜间行动不便,商量着和我换个床位。听着她夹杂着西域味道的普通话,我莫名地感动!她可以带着自己的老母亲远行,是多幸福又惬意的事啊!母亲离开我六年了,每每看到中年人陪伴在白发苍苍的母亲旁,我都格外的羡慕。尽管我已经“安营扎寨”了,但还是决定收拾行囊,甘心地成人之美。重新入睡,半梦半醒间,苍茫的大漠上,依稀是我和母亲同骑在一峰骆驼上,母亲仍如儿时教我背诗的样子,大声吟诵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二
   火车从京城出发,淋了一夜的绵绵秋雨。晨光漫浸时,它已驶入了甘肃境内。起床后我拉开了窗帘,放松了眼波,远处的山因雨雾的缠绕而愈加显得神秘莫测,缤纷的果树林来不及招手就“呼”地过去了,火车仿佛变成了穿山甲,在大山间的隧道里钻个不停,每次甩脱幽暗,都能撞见那雨后奋起的朝阳。瞥见窗外浑浊滚滚的黄水流,就以为是黄河奔来,请教列车员才知道,是连日的雨浇透了西北的黄土地,冲得泥沙翻涌成了我眼中的“赝品”黄河。西北的鲜活,就这样被揉进了旅途的光景里。
   同包厢的三位河南大姐,早起后就叽叽喳喳地一直说个不停。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那我干脆就当个观众吧!门轻轻滑开,又走进来了一位,原来是四位结伴而行的,这下包厢里的烟火气更浓了!豫腔说得慢时我也能听懂些,她们聊着家常里短,也分享着去各地旅游的见闻,其中一位说到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壮观,手舞足蹈,激情澎湃!大有“三亚归来不看海,登黄山天下无山”的豪气,还有惊喜获得的幸运。另一位大姐随口说了一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顿时引来一片赞叹。听着这句耳熟能详的老话,品着其中潜藏着的豁达与通透,忽然想起了习主席曾说的“中国是唯一将五千年文化传承下来的国家”。文化的传承从不止于书本与课堂,有些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液,随口道出、自然流露,这种接地气的相传,反倒更具感染力。
   我只带了一个24寸拉杆箱和一个双肩包,这引起了她们的注意,笑着打趣,说我带的东西过于简单了,再看她们的随身行囊,每个人都超大箱配着大包小裹的!哦,出门时我还嫌行李沉呢,这时从心里都感觉轻松了!
   她们的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我,我的家乡哈尔滨与旅行的目的地南疆,都勾起了她们浓厚的兴趣。这几年,哈尔滨得天独厚的冰雪文化火爆全国,走向世界,我颇为得意地向她们讲述冬天的冰雪童话:中央大街上晶莹剔透的冰雕、浪漫纯净的雪乡、如梦似幻的冰雪大世界,热气腾腾的铁锅炖大鹅……那一刻自己仿佛成了哈市的旅游代言人,读出了她们眼神里的向往,我立刻发出邀请,相约要来哈尔滨,我可以给他们做免费地陪导游。聊起她们的行程,此次是去内蒙古的额吉纳去看胡杨林,我又把来之前学的小知识爆料了一下:世界的胡杨林百分之九十在中国,中国的胡杨林百分之九十在新疆,新疆的胡杨林百分之九十在南疆!哈哈,那一刻,她们笑着说想放弃额吉纳,有了转去新疆的冲动,其实仔细想想,旅游不需极致完美,就如每个人都有独具的个性一样,每个地方都有它专属的魅力,各有各的精彩。
   时间在热聊中飞速滑过,几位亲切的河南姐妹在兰州下了车,把爽朗的笑声和满满的热情留在了流动的包厢里。
  
   三
   只要有新上车的乘客,列车员、乘警就会职业性地一番叮嘱,话语间是满满的关怀。虽为“他乡之客”,列车上的温暖使人在松弛中又有了归属感,“萍水相逢”又如何,有他们的保驾护航,也就有了行万里路的底气!
   我乘的这趟车到达兰州时晚点了,迟到了一个半小时,当时心里暗做准备:这下到乌鲁木齐怕是得晚点两个小时打底了。没曾想反转来了,火车如撒缰野马般一路狂飙,半夜到哈密时居然还早了四十分钟!也许是调度管理的需要,还特意停了半小时“等时间”,最后稳稳地提前十分钟到达了乌鲁木齐。列车员笑着说:“在内地,晚点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在新疆前面的车少没阻挡,火车不会晚点,只会提前!”瞧,“狂飙”在这地儿都成了标配!我带着一路的温暖和新奇下了火车,直奔酒店去联络“西域狂飙”,开启我的南疆之旅!
  

共 211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笔下的“狂飙”,是一阵愉悦的大风,是一次心情的释放,是一次长旅的歌唱。作者一想到西域的那些经典城市和景点名字,心情就沸腾了,狂飙的心情糟就飞向了目的地。还有一个接头的暗号“西域狂飙”,多么神秘而浪漫。曾经的风沙大漠,此时的一车穿行,心情狂飙起来。可突遇换铺位的旅客,短暂的不适,马上平复,深切理解女儿带着老母亲旅游的情境,想起自己的离世的母亲,遂有了和人共有的幸福感。一路观西北风景,穿行在风景里,时间谁知为何物!更有三四个女人一台戏,也混了自来熟,听着她们将旅途所见,还不忘作者这个“外人”,作者要为家乡哈尔滨代言,邀请她们去看哈尔滨。作者也是胡杨树的代言人,连着三个90%,已经勾起了旅人的急切心情。列车上的语言温暖,赶走了旅途的疲惫和枯燥,尤其是对抗西域狂飙的列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原来在西域,列车永远不会晚点,时光总是忠诚地把人送抵目的地。一般地说,乘车旅途往往是枯燥的,因为“狂飙”的心情,让这一路,有了美好。更遇到美好的人,打开了心房,畅所欲言,释放了心情。文章语言生动,很有张力,打破了流水式,有波澜起伏的动感。尤其是作者善于捕捉旅途的细节,写出了遇见的美好。如果只是一途观光,可能就肤浅了,作者努力开掘散文的表现空间,使散文身份饱满。文章传达的主题是狂飙的感受,这种狂飙,往往难以驾驭,而丰富的场景,使狂飙有了更丰满的意义。下笔触题,行笔恣肆,收笔扣题,章法井然。【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1101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1-01 07:43:33
  美妙的南疆之旅,火车在狂飙,心情在狂飙,一路风景,一路的故事,一个有着文学情怀的人,她出行,行李箱都装满了情怀,火车为她装载着故事和风景。石叶老师旅游归来,给我们奉献佳作,力荐赏读,感受这份美好。感谢石叶老师投稿东篱,希望精彩不断,谨祝创作快乐!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石叶六        2025-11-01 08:17:34
  谢谢怀才社长给小文的精心编校与润色,给落笔匆忙的小文增色焕彩。南疆丰富的地貌与深厚的人文,给了我极大的视觉冲击与心灵滋养,也让我重新拾起停滞了半年之久的笔,去勾勒心中的那份意境。再次谢谢怀才老师,祝老师秋安,敬茶!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1-01 15:35:53
  选一个准确表达心情的词,还能双关,狂飙对预计本文内容很合适。石叶老师的散文是严谨的,也颇有情感力量。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石叶六        2025-11-01 16:49:24
  谢谢怀才老师再度留墨!坐着火车咣当咣当的,心情又很“飙”,就即兴记录了下来,在火车上发的文,有些匆忙,想要表达的是南疆之行前夕的心情!这两天收拾收拾东西,沉浸沉浸,真正的旅途才刚刚开始!
3 楼        文友:金刚狼        2025-11-01 18:28:47
  美丽的南疆,那是一种向往,狂飙的火车,飞驰的心情,一路风景,一路故事。风景与故事柔和为生命的美好。点赞学习,祝老师开心快乐!
回复3 楼        文友:石叶六        2025-11-01 20:24:36
  感谢金刚狼老师的暖心留言!狂飙的火车载着期待与热爱,路上的风景与故事都为生活的馈赠,愿我们都能邂逅美好!祝老师秋安,开心快乐每一天!
4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11-01 19:46:17
  该文以旅途为舞台,以“狂飙”为灵魂,将个人情感与风景、人文关怀巧妙融合。笔触细腻,色调饱满,让一次普通的列车旅行变成了充满诗意与温情的文学之旅。读完不禁感慨:或许旅行的意义,不仅在于抵达目的地,更在于途中那些不期而遇的风景与人心。
回复4 楼        文友:石叶六        2025-11-01 20:25:06
  感谢莲香才女的用心解读!旅途的美好本就藏在不期而遇中,也是风景与人心的碰撞,被您精准捕捉到了文字里的心思,特别温暖! 祝老师秋安,开心快乐每一天!
5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11-02 20:49:23
  这次“狂飙”,既是坐在火车上,火车带着狂飙,也是作者的内心在一路“狂飙”。火车上的故事同样也在一路陪着“狂飙”。老师的文章就是写的非常好,学习了,祝福老师!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