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秋光编织了锦色的梦(散文)

精品 【东篱】秋光编织了锦色的梦(散文)


作者:金刚狼 童生,648.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1发表时间:2025-11-01 07:11:37

一个诗人说,琉璃般的秋光,是编织梦境的好手。把梦放进秋天,最是丰硕……
   诗人,给我提供了旅秋的攻略,谢谢,我挤出时间,挽住秋光几缕,也来编织我的锦色的梦。
  
   1
   秋雨收住脚步,于这个周五的下午,云缝里偶尔挤出一丝阳光,照在窗前,暖暖的。我护送学生安全上车之后,我就进入了忽明忽暗的秋光。
   年前治理好的河道,水汽氤氲,秋光在开阔的淌出河里欢快。水花澹澹,人工拱起的河床的齿轮里泛着光。两岸的桂树、玉兰、竹子、垂柳和矮形的绿化带,在雨幕骤歇的午后,吐翠拥绿,鲜活着深秋最后的绿。
   忽然传来“嘀嘀咕咕”的鸟声,随着我回家的脚步和鸣。或许是雨下得太久了,憋了二十多天的嗓子早就痒了,在云去远山,水流泛波,树韵青绿的午后,聚集在一起,诉语它们的离愁,和谐而热烈。我站在堤岸的栏杆处,看紫红色的栈道在沿着水流委婉的弧度穿梭,栈道上人影欢欢,似乎是鸟吟唱而唤醒了一切。我寻着水汽而去,想在某一棵叶光里看见几只鸟,相处此时的美好。
   我拿出手机,查看天气预报,还好,未来的几天时间都是向晴。心中计划着,周六是不是该开着车,一个人与早就吸足水分的泥土之间,展开一次孤独而祥和的倾诉。
   我是在第二天一早,第一个站立在3500年的那棵树下,仰望湿漉漉的黄叶堆满树,叶尖上聚集的露珠,在等待朝阳的临幸,在光圈穿透的瞬间,幻化成大地的眼睛。
   3500年,我在思绪里找寻那个时代。经过推演,足迹导航到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黄帝后代的周是“华夏”一词的肇造者与最初指代。周王朝一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约八百年。周王朝继承了夏、商两代,是上古社会制度的鼎盛王朝。
   史料记载,周族是居于今陕甘黄土高原、渭水流域一带的古老部族,相传因“姬水”而得姓为姬。周的始祖名弃,为有邰氏女姜嫄所生。《诗经·大雅·生民》记述了弃降生的神话传说。商朝初年,后稷的后代公刘率族人从邰迁到磁。周人早期居于陕西武功一带,到公刘时,周部落则已迁居于豳。由耕牧部族渐变为农耕为主的城邑居民。这些,印证了《诗经》那些国风篇章所记,让我耳畔的秋风变成了遥远的国风。
   周原物产丰富,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农耕条件优越,经济发展快速。或许,就是在这样一个盛世的雏形里,有一只鸟衔来一颗银杏果,滴落在田河这一处沃土中,成就被中国林学院授予“中国最美银杏村落”的称号。我十分喜欢“村落”一词,充盈着烟火味道,是以农业生产者为主的定居场所,主要指大的聚落或多个聚落形成的群体,常用作指现代意义上的人口集中分布的区域。包括自然村落、自然村、村庄区域。透着厚重与虔诚,蕴藏史话与传说,在风雨里解读人类文明的进程。
  
   2
   看着植物王国的“活化石”“植物界的大熊猫”——已经挂了金色的银杏树,我的心中也一片流淌的暖色,在满溢,在荡漾。
   银杏树,在还带着淡淡烟雾迷蒙的清晨,晕出含羞的光。似一名闺阁中待出嫁的女孩,脸颊的那份红晕是对未来初为人母的期待。
   此刻,已经有不同的车辆三三两两停留,从车门里走出端庄、走出轻盈、走出风情万种。大人、小孩、老人,一下子获得宽广的自然,眼眸里溢出的浪花是对于这个深秋最美的憧憬。我收回目光,低眉于一片叶黄。阳光穿透叶片,叶脉清晰,叶片中残留的一丝绿意,在刻画生命的脉络,那是银杏在金秋十月致以大地最隆重的盛装。
   倘若,叶片依然属于绿意的深沉,那么,人生许多的过往就是一幅幅未完成的画幅,调好的颜色早就干枯,画笔挥举之时,那份曾经的思绪已经落满尘埃,再也无法完成最初的畅想。尘衣褪尽显龙纹,但人生,就是这153棵千年银杏树点燃的金黄,与十月柔情蜜意,与十月坚贞如初,与十月迎接朝阳。视野转换,思绪流转,总会在深秋的阳光里觅得一帧暖阳。初晴的阳光照耀在一叶叶蝴蝶般的叶片上,我们看到树叶褪去夏日的盛装,在以金色的颜色给岁月穿上戎装。岁月在风霜雪雨中,在同样集满水色的泥土里,以迥然不同的态势,活出十月的从容。
   我沿着早就走过的路,再一次重复十月,重复银杏叶片化石的史话。只不过,脚下的路不在泥泞,是宽绰的水泥铺成的冰凉。所有的琐碎都沿着石子的坚硬,化作一片树叶,翻飞在时光的故事里。纵然是站在时间的端口,这一处旅程,这一处风景,这一处千年风雨兼程留下的金黄,似乎都可以找到原乡的归宿。
   千年古银杏,早就在这一片沃土上植入千年的根,站在道路边,站在荒山上,站在田间地头,梳理着几千年来这个村落的兴衰,在秦岭南麓成长三千多年的史话沧桑。那株挂着树龄3500年的古树,遒劲苍髯,枝繁叶茂,从商朝的繁茂一路走来,随着麦熟稻黄,随着小径通幽,随着鸡唱瓜落,一直站立成今天举世无双的风景。在近的、远的的眼眸里流光溢彩;在闲散的、慕名的脚印里熠熠生辉。随着CCTV13的新闻,一枚枚银杏独有的黄色叶片飘向五湖四海,三山五岳。视频里、照片文字中,以及现实山水特有的独特,在金秋十月写意“金色”的光芒。
  
   3
   景色无限,而脚步有限。我也是这一棵棵千年银杏铸就的辉煌里的一名过客,总是匍匐于一朵花的灿烂、一座山的巍峨、一条河的永久,一座城的诗韵,和从3500年而来的一树金黄的呼唤。
   晨曦在山尖孕育清晨,慢慢褪去的雾色还天空一片蓝,我希望时间在此刻静止,让我的脚步穿过每一个千年。
   群峰挂艳,猎猎作响。人流的欢笑声注定这个晨曦的欢快,比水流荡起的浪花更加精彩。
   人是群居动物,对于我,却喜欢一份独处的清欢。在一处鸟鸣的深山里,看山峰险峻,看瀑布跌宕,看绿树环绕,看栈道幽深。似乎,所有的归宿,就在一棵树行走在岩石之上,沿着石缝深入的根,触动内心的柔软。我沉醉于这大好的秋光里,不仅是背景,也是心情,也是诗意的享受。
   我驱车而去,告别千年古树,以及那一棵棵在树下欢乐的快门,叩敲一颗颗心脏的律动,沿着大地的脉搏而起。
   江陵江大峡谷的神秘,使我所要追寻的极致。我掐着时间的秒表,不愿错过雾气氤氲的悬崖峭壁上飞流的瀑布,和从深山处奔涌而来,撞击在岩石上碎成银玉的河流。秋风猎猎,雾锁重影,一棵棵流淌绿色的树在岩石上布满血液,尤其在秋雨缠绵了二十几天的初晴,那种朦胧山色再添峡谷的神秘。
   月亮峡谷是江的心脏。蜿蜒如练,浓绿漫过绝壁,树枝苍劲强健,像一位位透着八块腹肌的汉子,把“连峰去天不盈尺”的诗行,演绎成桃花源的模样。虽然缺少鸡鸣在野,阡陌交通,但嘉陵江在此挽住青山,把月亮峡的温柔酿成了绵长的诗行。碧波绕着岩脚轻吟,像母亲哼过的童谣,每道涟漪都漾着故乡的温度;两岸青山吐翠,绝壁上的虬枝是岁月的笔触,一撇一捺都深入石缝,画成游子梦中最清晰的轮廓。在这里,水不是过客,是浸润山石的柔情——秋雨初晴的瀑布奔涌时带着雷霆的力量,落入深潭又化作琉璃般的静;山也不是屏障,是守护乡愁的脊梁,每片绿叶都藏着三国栈道的故事,每缕清风都裹着祖辈留下的传说。不必说远方有多辽阔,当碧江映着山影,当山风拂过衣襟,便知嘉陵江峡谷群的青绿深处,就是心灵安放的地方。
   此刻,最为宁静。
   山间的雾,像刀子一样把险峻劈成两半。一半在水流碰撞的河道里映着的庄严,一份在雾锁重楼中海市蜃楼。迷蒙带着山的厚重屹立,头顶迷雾,峡谷就是风穿越的甬道,水花荡起的层层雪浪,透着远古的冰凉。总有一种感觉,或者错误的执念,这初晴的浓雾里,一定含着将士的血骨,流传那份纷乱的峥嵘。似乎,我看见安庆公主 的眼泪滴落的神泉里漾着凄凉。
   五徵窑(现名天音寺)是位于甘肃省徽县东南部嘉陵镇严坪村的一处天然溶洞佛教寺庵,大殿供奉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三大金身佛像,右侧石窟为安庆公主修行地,左侧为瑶池金母等道教神像供奉处。我一直在想,这是一躯怎样的瘦弱,在深山的溶洞里觅得晚年的凄慌。是否,帝王将相的温床里早就为亲情留下一把剑,剑尖汩汩流淌着红。一介全身鎏金的衣衫塑造的灵魂,以怎样的山毅决绝,消去一缕缕青丝三千。是滴血杜鹃哀鸣的凄苦,还是抽离红尘的那种安宁,我们没有找到安庆公主浴火重生的魂。仰或,月亮峡横挂的浓雾,就是她无法散去的痛。
   我也听见,绍兴四年二月,金军大将金兀术率兵十余万,铁骑铮铮,震撼山河,直逼仙人关,企图突破蜀门,沿长江南下包抄临安。吴玠率宋军精兵锐卒三万余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奋勇杀敌,仙人关大战告捷。那份血雨腥风里淬炼的一颗颗灵魂,站立成嘉陵江大峡谷唯有的史话。以此,吴玠在徽县的吴山站立为一座碑。
  
   4
   我喜欢这样的独行,可以在不打扰任何人的环境里驰骋,别人亦不打扰自己。把一颗心脏的跳动交付大地,在一片绿叶,在一座座山的罅隙间,灌注风的狂傲。
   月亮峡的山和树木,以及一簇簇挤着韵脚的绿草,在这个漫长的秋季,吸足水分,恣肆春与夏的吐青堆绿。只是在这份绿色中,倍添了些许成熟与厚重,稳健与豁达。使得秋之山,秋之水在一种更加洁净中与云雾缠绕千年以前仰或千年之后的丰功伟绩。
   时间提醒,已临近中午,只是,在这里少了雄鸡的啼鸣。不然,漫山遍野,就会升腾袅袅炊烟。我从副驾的靠背后,取下早就储存的一份宝鸡擀面皮,一只手托着,一只手小心翼翼的调和味道。白的面皮,白的豆芽,松软的面筋,绿色的葱花,红艳艳的辣椒油里浸泡着白芝麻,搅拌均匀,入口的色香味入喉、入胃、入心。丝丝滑滑,Q弹劲道,不由得狼吞虎咽起来。本来面皮是没有葱花作调料的,但老板还经营着麻辣烫,自然就有现成的。这是我喜欢的独有的一种味道。记得二十多年前,和几位朋友相聚,就点了一份汤——猛龙过江。那汤汁的味道与色泽我自然忘得干干净净,唯独这份创意记忆犹新。或许就是一个“龙”字,我竟在汤汁里喝出了龙的图腾。至此,独享一味,在万丈尘埃里跪拜,向往图腾的禅韵。目光透过车窗,在极远的山崖上,有着点点红艳艳。我知道,那是黄栌在秋风的缠绵中羞红了脸。在山雾渐淡之间,阳光从山顶斜斜的落下来,光线在雾气中折射出赤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显得峡谷安静而具有色彩。我把“万绿丛中一点红”送给黄栌,它在秋风的缠绵中享受独有的温柔、温度、温暖。
   原来,生活也是有弹性和色彩的。
   我仰起头,看见每一个石缝吐着清韵,欢快的汇集在一起,入一条小溪的,潺潺的演奏峡谷至深的明丽。水花如银,有光线透过树缝,映照出飞溅的落英缤纷。在某一处山梁的凹陷处汇聚力量,一跃而起,义无反顾,在断崖上演绎毕生的飞流直下。月亮峡属于江陵江大峡谷的要塞,集齐溶洞、史实与美景,汇集险峻、清流与奇峰。瀑布从山顶飞落,撞击在岩石上,飞落起万丈玉珠,吟唱“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诗韵平仄。漫山的青黛,尽显山水的厚重与厚植,凸起的山峰,凹陷的溶洞,交织出月亮峡自古以来顺应天道的留白,史诗般雄宏壮观,沿着一块砖一片瓦的足迹,沿着石头磊筑的城墙厚度,在古建筑飞檐翘脚中直指苍穹。一星一月,坐落于峡谷之巅,流淌亿年的光灿。峡谷接纳土壤,塑造坚毅的生命,霞催雾染,杂木丛生。清润的水流,顺江而下,浪花朵朵,沿着蜀道开辟的航程,一路向南。带着生命的弹性与色彩,融汇天地气场,荡漾出以史蕴今的神话。历史的、现实的、峡谷的、江流的、绿韵的相互交织,绘尽今朝美景万古情。
   游览者在自愈,在鸟语葱绿中获得欢乐,换取心灵涤净的图腾。对诉百里峡谷的幽深,对诉漫长生长的铁匠树的执着,对诉三国栈道的铁马冰河,对诉五徵窑历史的写真,对诉“仙人关”大捷的护国情怀,在一弯新月起,一抹清韵流中,怀古,释今。
  
   5
   我不是旅游者,不会沿着历史的滚滚车轮,在一山一河之间架构起天堑,也不会像大禹那样跋山涉水,治理河川;更不会像徐霞客那样足迹遍河山,留下《水经注》的经典。我只是在秋雨初晴间,寻访游着光晕的雾在峡谷深处舞蹈,欣赏石缝溢出的水流泛出的浪,触摸自然的动态写下的诗篇。山在雾中行,雾从山中过。清流环山绕,谷在水底游。
   我是开车徐步,自然自己所需要获得的景致已尽收眼底。我也不是一位婆娑着,调转车头,一路向北。与水流南辕北辙,回归一份初心。
   车辆路过嘉陵镇,恰巧迎娶了宝鸡至广元的绿皮火车到站。出站口蜂拥而出的人流,是常年的数倍,源源不断,不断源源。客人走出出站口,在专人的引导下,在百米台阶上排着队。我把车停在路边,向行人一打听,原来是一辆“宝之旅”的专列,他们将随着汽笛长鸣,开启嘉陵江大峡谷的探险之旅。那一线天的峡谷,那一棵棵吐韵的铁匠树,和一个个透着神秘色彩的溶洞,将迎接有史以来的千人游。

共 613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当秋雨初歇的暖阳穿透云缝,一场兼具自然之美与人文之厚重的旅程便已开启。跟随作者的脚步,先邂逅3500年树龄的古银杏——这历经冰川浩劫的“植物活化石”,在金秋铺展满目金黄,见证着周原沃土的千年烟火与岁月沧桑;再深入嘉陵江大峡谷,看月亮峡的绝壁飞瀑、三国古栈道的遗迹回响,听五徵窑里安庆公主的传说与仙人关大捷的史诗,于山光水色中触摸历史的温度。作者的文字兼具诗意与力量,既以细腻笔触描摹“水花澹澹”“叶尖凝露”的自然之趣,又以厚重笔触勾勒周王朝兴衰、古战场风云的人文脉络,字句间满是对自然的敬畏与对历史的追思。更动人的是字里行间流淌的赤诚情感:既有独行于山水间的清欢与宁静,也有面对千年古迹的虔诚与自豪,更有在自然与历史中安放心灵的通透与豁达。这场旅程,是视觉的盛宴,更是心灵的洗礼,邀你一同踏入这藏着岁月秘语的秋日秘境。感谢老师投稿东篱,问好工作顺利,创编快乐!【东篱编辑:欣然花开】【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1101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11-01 07:14:19
  金刚指老师的文字兼具诗意与力量,既以细腻笔触描摹“水花澹澹”“叶尖凝露”的自然之趣,又以厚重笔触勾勒周王朝兴衰、古战场风云的人文脉络,字句间满是对自然的敬畏与对历史的追思。老师笔耕不辍,是东篱园那朵欣然怒放的花,拜读学习,问好老师创编快乐,生活幸福。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1 楼        文友:金刚狼        2025-11-01 18:32:46
  的确,一路风景的美丽,是金秋十月独自的风骨。一个人,在初晴的清晨,追雾而去,赶着时间,就算看到了自己想要的风景。感谢老师精彩点评,辛苦了。问候老师开心快乐,敬茶以致谢!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1-01 09:11:37
  以诗意的笔墨,再为这多彩的秋光着色,编织一个自己在秋光深处的梦。只有诗人才有的强调情怀,在这篇散文中,尽情释放,将我们的眼光带到了迷人的风景,那些历史铿锵着诗人的脚步,笔下的秋光成色甚浓,脚下的风景,一路随行,这是多么浪漫的独旅!怀才抱器拜读,点赞作者的文笔和情怀。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金刚狼        2025-11-01 18:35:42
  今天有点忙,没有及时回复老师的点评,辛苦老师了。感谢老师对我的关心呵护。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试着把风景与历史融合,找寻一份独特而厚重的美。感谢老师对小文的润色提纯。问候老师开心快乐,敬茶以致谢!
3 楼        文友:千里寻梅        2025-11-01 10:15:26
  狼狼老师的文章虽说是散文,但充满诗情画意,这大概是诗人的特质,细腻动人,无论写景或是叙事,别具一格。一个人自驾赏景弄墨也是需要勇气的,需要忍耐的,钦佩老师的才情,钦佩老师的耐力,也钦佩老师的笔墨,向您学习!
回复3 楼        文友:金刚狼        2025-11-01 18:37:15
  感谢老师对小文点评,更感谢对我的鼓励和关心。对于散文,我是门外汉,也就胡乱的写。问候老师开心快乐,敬茶以致谢!
4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11-01 11:39:03
  不是旅游,才能觅得秋光和诗意,老师一个人开车徐步,走走停停,尽将秋色铺展笔下,编织成锦色的梦。景色迷人,感悟迭出,一篇情思交融宏阔大气的散文诗,拜读学习,秋安,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4 楼        文友:金刚狼        2025-11-01 18:40:20
  感谢老师对小文点评,我学着写散文,还十分稚嫩,总是在布局上会有许多漏洞,在细节描写方面不够精准,还得好好向老师学习。祝老师开心快乐,远握敬茶!
5 楼        文友:枫桦        2025-11-01 13:08:04
  老师描写银杏树的章节,我非常的喜欢,我们这里没有银杏树,可是往海边,丹东却有,而且还那么的光彩照人。“银杏大道”,是不是够神奇?老师的文章一如既往的精彩!拜读!
6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11-01 18:33:56
  这是一篇意境优美、情感细腻的游记散文。作者以一场秋雨初晴后的独行之旅为线索,将自然景观、历史人文与个人哲思巧妙编织,呈现出一幅深邃而绚烂的秋日画卷。文章以“旅秋”为主线,结构清晰而富有层次,文字行云流水,场景转换自然,思绪在古今之间、天地之间自由驰骋。盛赞文思泉涌,问好!
回复6 楼        文友:金刚狼        2025-11-01 18:42:16
  感谢老师给予这么高的评价,过誉了。谢谢老师的鼓励和支持。的确,我是想借助初晴,寻觅一种云雾缭绕的秋色。问候老师开心快乐,远握敬茶!
7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11-02 21:01:39
  3700年的银杏树,那是什么概念啦,想想在这秋日里该美成什么样了。江陵江大峡谷只听说过,没看过,从老师的文中可以感受到此此的历史文化的底蕴。老师一路开车徐步,沿途的风景尽收眼底,真是美哉。好文章,学习了,祝福老师!
回复7 楼        文友:金刚狼        2025-11-03 07:02:00
  的确,三年多年的一颗古树,郁郁葱葱,那种概念,总是让人痴迷。疑惑是不是世间真的有着不老。科学是不会骗人的,这些树都是评估过的,树龄在千年以上的就153棵。这样的种群,值得敬畏。“活化石”一词,是对其具体的解释。感谢老师对小文的关注,远握敬茶!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