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岸】雨(散文) ——春雨 秋雨
一、春雨
杜甫在《春夜喜雨》中以“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描绘春雨默默滋养万物的喜悦,既体现对自然的赞叹,也暗含对国家安宁的期盼。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展现春雨细腻无声的滋养。
“小楼一夜听春雨”展现江南春雨连绵特色。
“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滑倒解学士,笑坏一群牛”,以生动语言形容春雨的珍贵与过量时的诙谐场景。
小时候,我们一起的小朋友随口就能倒背如流的诗句。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以早春细雨象征新生事物,既展现对自然规律的感悟,也暗含人生机遇的哲理。
春雨的情感倾向取决于心境,既有生机盎然的希望,也有孤寂惆怅的寄托。
一天带孩子去公园,看到路旁的两行柳树,柳树芽露出芽,风儿肆虐吹着,柳树那一根根柳条也尽情的摇曳着,就像穿着珠子的窗帘,美丽极了,会让人想起“大风狂吹柳树摇,千条万缕舞轻飘”的画面。可惜的是风中带着黄沙还有一股土腥味儿,喉咙感觉有些干痒的不舒服。女儿说回家吧,风太大了,我眼睛不舒服。我心里期盼着春雨的到来。
记得!打小从农村长大的自己,又何尝不清楚春雨过后,地上的草慢慢的变绿了,柳树发芽了,农民们开始忙活着种地,怎不知春雨的美妙绝伦,惟妙惟肖,天真无邪,可爱无比美丽无限。
春雨有情,百花有意,细品未尽曲中意,往事已入相思。2025年,不寻常的一年,今年的春天,期盼一场春雨,带来无限生机,可是无尽的风沙大风席卷不停以及干旱带来的灾难,春播延迟,影响果树花果质量。呐喊和哀怨声不断,人们期盼的风调雨顺是多少年不曾经历的。
二、秋雨
“雨色秋来寒,风声清夜烦。”写出秋夜风声引发的烦扰情绪,核心是秋夜风雨中的孤寂与愁绪。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杜牧《秋浦途中》。以二十八字的精妙构图,将秋雨行旅的孤寂与宦海沉浮的苍凉熔铸于山水之间。
“疏雨敲窗入夜凉,残荷凝露坠寒塘。阶前梧叶随风落,半卷清愁伴夜长。”《秋窗听雨》勾勒出秋夜雨景的清幽与怅惘。
“夜山秋雨滴空廊,灯照堂前树叶光。”王建《秋夜对雨》雨夜空廊的光影交织。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晏殊《踏莎行》,昼雨打梧桐的孤独守望……等等,这些诗句总会让人想到,秋雨最易勾连落寞。淅沥的雨声像慢镜头,放大了独处的安静,也让心底的愁绪慢慢渗出来——也许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离愁,也许是“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的孤寂,也许是“淮秋雨夜,高斋闻雁来”的羁旅漂泊。此时的秋雨,是愁绪的“催化剂”,把细碎的烦恼酿成绵长的怅惘,却又带着一种“哀而不伤”的诗意,让人愿意沉湎其中。
2025年,从9月份以来,这个雨啊,淅淅沥沥,滴滴答答,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晴天,就像到了南方的梅雨季节一样,甚至有些可怕。这个雨啊,让人可以说不太喜欢,似乎有些恐怖。道路断裂,到处都是潮湿的霉菌味,秋收季节,无法收割秋本无情绪,有的人拿着大盆,像小船一样,漂浮在地里的水面上,收玉米的景象,真是头一回见到。
国庆节放假,在家里,那是5号晚上,我打开强光手电,出门时手电光打在上,突然发现窑洞墙面湿了一大片,就照在墙面细细的看着,发现墙面上一处,有一条条一串串如针丝般的水往下流,似乎担心这雨下的让人无奈。但愿这秋雨停下来,再下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我清楚!秋雨它本人没有心情。只是人的心事,给了它千万种思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