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篱】吐月山记(散文)
一
我对吐月山是很熟悉的,虽然不是明月镇人,可这种熟悉还是熟稔于心。
每一座山都有自己的历史。吐月山就像一位慈爱的母亲,一直在呵护着怀抱之中的小城,见证着荣辱与兴衰。她沉稳而宠辱不惊,默默矗立着,岁月沧桑,世态炎凉似乎都与她没有太多关系,不管怎样对她,都能不动声色。相反,她把自己所能给予的,没有一丝的隐藏,都奉献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吐月山不是很高,抬抬头就能望见山顶。不同的季节来到这里,会有不同的感受,我是深有感悟的。春天万物萌发,一山的灌木与乔木新萌发的叶子,如一层清淡的雾,给山野笼罩上深浅不一的绿色。落叶松针的新绿与柞木叶子所闪烁出的蜡质光芒,是有所不同的,这些都是春天赐予这座山的可以自由变换的色彩。
最让人感到欣喜万分的当是杏花。一夜春雨过后,山野的晨光,是在鸟儿啾啾的鸣叫里幡然醒来的。适时而来的雨,催开了一树树杏花。在山下看,绯红万点,流光溢彩,被刚刚露头的太阳一照,像一点点燃起的火苗。一步步走进山中,放眼望去,一团团、一簇簇、一层层,点缀在山岭各处,绝不扎堆儿,也保持着一个适当的距离,自成风景。近前看,三五棵树木抱成一团儿,好像几个喜笑颜开的孩子,手拉手,无拘无束地笑着。不知道怎的,我被这份天真无邪给感染到了。春天在这里绝对是个动词,如同一颗响炮“砰”的一声,满山的春意便炸裂开来,散落得漫山遍野都是。
走去一棵棵树前,花绽得尽兴极了,即使那靠近老枝的几朵没有完全绽开瓣儿,可花蕊也绽开了一条缝儿,有娇嫩细小的花蕊从里面吐出来。风儿轻柔,不停地颤动,好像那是女孩子的睫毛眨呀眨,充满了无限的灵动。
我一直都受困于这座山名字的起源,来自于哪里呢?此时杏花的娇艳恰恰迎合了这个“吐”字。刚刚的好,以花色的艳美来定义一座山,无疑是最光鲜亮丽的。吐露芬芳,争芳斗艳,将深藏在心底最美的情结,展现给这个世界,体现出一座山的美感,这当然是这座小城地方史最为精彩的一部分。
徜徉于山间,被地面袒露的枯黑树桩吸引,这是当年人们为了取暖所留下的。多年过去,陈旧的伤口已经结痂,而且更新换代得这么完美,真的让人意想不到。天空里的绚丽多彩,是地层深处所积蓄的力量,托举起的美丽雕塑。受感于这娇美而典雅的仪态,醒悟于此山的沉旧往事。此处的杏花不同于别处的杏花,如此低矮的树木,都是近些年才萌发出来的。别处的杏花都是高大粗壮的树干,把整个花集成一束,应该是都是奉献给天神级别的人物去观赏的,哪里有如此亲民的杏花?只有走进万千百姓的心中,才会被人们奉为神。我想,这里的杏花该有这样的礼遇。
这里的杏花,让人觉得美轮美奂,好像是特意设置的花场,无意间的创造,不免让人为之注目。
二
秋天最能体现一座山的壮美。无风时节里的天空,一块巨大的湛蓝投影而下。光艳艳的天地,让面前矗立的这座山,变成了一个调色板。看啊,那一大块的红,中间还夹着一小团一小团的艳黄。绿色是慢慢地淡化着,有粉红来搭配,还有那铺展开来的褐色做底色,这些色彩都集中在一起,真是有的看啊。
起风了,山与山之间宽大而漫无边际的平阔原野是风儿的游乐场,横荡而过,又撒欢而来,搅动着流水,并掀动着森林。让河水卷起千层波,让林海翻起万重浪。枫、椴、柞、杨、桦、榆,不同色彩的树木被搅动在一起,并发出盛大华美的色彩交响。
风越发大起来,树上的叶子可劲地旋,满山都是充满奇异色彩的舞者。红衫绿裙,黄衣褐裳,一山的狂舞,狂啸刺耳,这是真正的大风歌吗?大风起兮云飞扬,白云飘来,彩叶纷飞,云就是叶,叶就是云。一山的叶子都欢腾而起,鼓起最后的一口气,向天空吐出最大的一份华美。
纷纷扬扬,哗哗作响。走在山道上的时候,会觉得这种声音是雨滴拍打在树叶时发出的。叶子飘飞得再高,都要归于大地的。在吐月山的红里走,在吐月山的风里去,竟然能看见一对对的青年男女,迎着风迎着叶,穿梭于山间。我一时间呆立在那里,极其贪婪地观赏着这般美妙的瞬间。风景最终是要以人为基点的,风景最终的目的也是服务于人,我从不排斥这种说法。
被风吹动的爱情,最终要以无限的落叶加以佐证。男孩子的手里捧着一大把红叶,女孩子则捧着一大把黄叶,红黄相间,色彩相宜,是这座山最美好的留念。
只有到山里,一个人的自然性才会慢慢复苏。与一座山相融,是依据山的脾性,心性的澄明会让人祛除不必要的欲念,独自对山。自然之道,犹如在不同季节里的选择。春天里登山,会被清新的气息填满胸腔,在内心深处,确实已经得到了整个春天。秋季入山,一山之辉煌落叶,仿佛是历尽沧桑,终于站在生命的巅峰。此时成全了自己,忘掉那一点点的忧患。不管怎样的人生结局,都有落叶一样的归宿,就是最圆满的结果。与山川同在,便到达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一路前行,山路崎岖,像极了人生之路。沿途尽是柞树,看不见开花的树木,却以满地的橡子示人。不见得见花就好,无花亦安一生。花开固然荣耀一时,花落不见影踪。去林中寻那热闹春天的杏树在哪里?秋气渐起,泛白的树皮也把沉底之气,释放了出来,与这柞有何不同呢?混杂在树丛之中,谁人可认出?
阴阴的树木之间,偶尔间杂着两棵白桦,我远远地望,远远地望,蓦然感受到一棵树的幸福。那两棵白桦树,如同被一群树呵护着,爱护着,珍惜着。看吧,它们一定是两棵女孩子树,被众多的男孩子树簇拥着,爱戴着,喜欢着,不是一种幸福吗?生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要知足啊!我心中有渴念,一会儿便又擦肩了。擦肩是错过,一次错过就是一生错过!一路行来,都是声声的叹息。
三
那一天是腊月十六,渐渐黑下来的时候,我走在明月镇的街头,不自觉地又望向吐月山。周边已经很黑了,而有一圈的光亮在笼罩着山顶。要月出了啊!我不由地满心欢跃起来,目不转睛地望向那里。
起初,一个白白的银边,仿佛是一个圆圆的盖子,在慢慢地冒出。银白的光向上照射着,一点点的亮光把山顶给镶了个光闪闪的边边。山的轮廓在这时候是那么的清晰,棱角分明的样子,让大山显得特别的青春俊朗。
半个月亮露了出来,好像大山有非常强的粘合力,是不容易脱离开来的。这月儿的挣脱,是能感受到这份力的,我在暗暗地为它加油。它在一点点地上升着,更像是一步步地往上爬,真的够艰难。终于,它冲破了最后的束缚,一下子弹起在空中。
升起的瞬间,怎么会这么快?它脱离开这份束缚,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吗?究竟是弹起的,还是大山吐出的呢?我一时有些茫然了。大山的力量是很大的,托起的动作是很迟滞的,当然是吐出的,绝对是吐出的,这时候,真的感觉到了这个“吐”字的真正含义。
月亮无语,静默之中有着一种博大与恢弘。月光流泻下来,山谷的幽暗之处已经幻化成一片大海,我此时就站在海岸上,看波澜壮阔,涛走云飞。月光在流泻到人间的每一个角落。这一夜的月是满满的,映照下的宇空,仿佛有许许多多的飞霜,在慢慢地落下来。
远远近近的山都笼罩在冰凉的银白之中,近处的雪野被月光覆盖,让这一夜更加的清明。散落的灯火在炫耀着温暖,让我想起那山上的那些曾经的树木,一根有一根的温暖,一根有一根的皈依。是温暖让人觉得这个世界是那么的可亲可敬,也让人滋生出热爱生命的思想。那一根根的树木,在此刻已经幻化成一个个窗口透出的灯火,何尝不是一朵朵花在寒夜里绽放呢?此时,我理解了人们的所需,不仅仅的肉体上的,更是精神层面上的。
黑暗里有哭声,但黑暗里也有笑声和歌声。有温暖相伴,让一座山的价值被人们所认可,我觉得是空前的增值。有些事物的非凡,就在于它隐藏的非凡之中。当你领悟到这份价值存在,便在心中陡然树立起一个伟大的形象。
我觉得在黑暗之中说光明,有着不为人知的逍遥,同时能获得极大的自由。这一夜的花朵,都开放得如此温馨,散发出应有的芳香,让人怡然自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