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收获】在秋雨里(散文)
这才刚刚进入暮秋,节令应该是舒畅的时候。一场绵绵秋雨,不请自来,飘然而落。这雨哟!一天天地下着,一连好几天了,似乎没有尽头,仿佛非常地亲近与留恋我们这儿,来了就不想离开了。
光是下雨,倒也不是什么大了的事。问题是……头两天,我还穿着背心裤衩呢。随着雨的降落,倒穿上厚厚的绒衣了。
早晨出门散步,行进在翡翠湖的大堤上,一股股寒风裹挟着一阵阵的冷雨,旋转着向我扑来,弄得我浑身直打哆嗦,裸露在外的双手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了。随即,我将雨伞罩住头和脸,暂时让身体有个安全的空间。打开手机一看天气预报,明白了,温度只有8摄氏度,与前几天相比,像是跳崖似的跌了个大跟头,能不冷吗?
立马,我给儿媳妇打电话:“两个孩子上学,要多穿点衣服,别冻着!”
儿媳妇则回道:“还好呀,我感觉不冷!”
“不冷!”我吼道:“你出来试试!”
儿媳妇倒笑了,说:“爸,没事的。就是少穿了,不正是锻炼他们的好时机吗!”
一时间,我倒找不出合适词汇回答了。
我的大宝贝孙子上七年级了,学校距离家里有好几站路的行程。他上学,或乘车,或骑车,都得靠他自己了。我很想送他、接他,与他一起战天斗地。可惜了,我们居住在两地,还有一定的距离,接送是不现实的。再说,半大不小的少年了,确实不能太惯着。若上学、放学都不敢放手让他自己践行,将来又会怎么面对社会呢?
道理都对,我的心里就是记挂着,总感觉儿子儿媳妇做事不牢靠。下雨了,降温了,他的衣服穿得暖和了吗?他带雨伞或是穿雨衣了吗?若是骑车,这雨衣能盖住身上的衣服吗?要是衣服湿了,一天的时间,不是冻坏了吗?
湖边的柳树,在秋雨的洗刷下,看起来还是绿盈盈的,俨然少却了一种昂扬的精神。水一浪一浪地向着湖边推来,即便没有吞没小草与乱石,溅起的水花倒把一丝丝的凉气推到了岸上。
我一只手撑伞,一只手抱紧前胸,沿着湖堤向前走去。只是这身体不太听话,有些瑟瑟发抖,双脚也有些蹒跚了。
回到家里,看到她还在家。我问道:“没有出去?”
“你怎么知道我没出去?”她反问起我了:“我不仅出去了,还看到了最美的风景呢!”
我下意识地看一眼她的身上,衣服并没有被雨水淋湿的痕迹。再看一眼门口鞋垫上,她的鞋子是湿的。她出去了,可能是尾随我之后,我没注意而已。或者……
我说道:“什么风景?”
“你看到湖里那帮游泳的人了吗?”她说。
“看到了。”我说:“他们天天早晨都在湖里游泳呀!”
“今天,他们改跳水了。”她说道:“这群人可真厉害,男男女女,十好几位呢。从湖里游上来,爬到湖边的那几块大石头上,站直了,纵身一跃,跳到水里去了。接着,再爬上来,再跳,像是在进行一场比赛。”她说着,手一比画,仿佛她也在跳水了。
“你想啊!”她又说:“风这么凉,雨又一直下着。那雨,从头到脚地淋着,居然毫不在意。身上的皮肤哟,就跟铁皮似的,真结实。”
我轻舒一口气,说道:“冰冻长江,非一日之寒呢!”
她也点着头,一脸羡慕。
这个时候,倒感觉不冷了。她弄早餐,我打理卫生。然后,一个鸡蛋,一碗面条下了肚子,身上的热乎劲跟着也就上来了。
坐到书房里,眼睛无由地向窗外看去,雨丝斜斜地飘洒着,虽然很细,却清晰可辨。几片枝叶从窗边伸过头来,摇晃着,还未看明白呢,又缩回去了。楼顶上没有云彩,只是灰蒙蒙的一片,好似一个混沌未开的空洞。
每天的这个时候,我都会打开电脑,做一些常规的工作。比如,浏览一下几个网站的网页,看看应该看的东西。然后,要么写点东西,要么编辑微刊《淝上文学》。怪哉!今天既无写东西的欲望,又无来稿可编,倒无事可做了。干什么呢?坐着,坐着,发起呆来了。
忽然,心头一热,冒出了一个念头。既与秋风、秋雨相伴,何不填上一阕词呢!
打开电脑上的文档,面对一张白纸,眼前便浮现了早晨的漫步,与儿媳妇的对话,与她关于跳水的讨论,还有……
折腾了一个上午,敲一句,删半句。敲十句,删五句,没有多少句是合适的。好在,折腾多了,折腾够了,倒真的引出了一个思路,一首《沁园春·看秋》被敲出来了:枝梗稍横,白雾犹稀,细雨未干。扫篱边落叶,飘飘冉冉。亭旁羽翼,楚楚攒攒。随性挪腾,逐缘匍匐,总也迷离不欲迁。思量后,任车鸣鸟叹,自主回旋。因谁默语凭栏。往昔事,如云亦若烟。纵半生荒诞,已然沉寂。西梁幻影,一箭归闲。午夜听风,清晨论月,岂肯无由复旧寒。诗何在,看鲲鹏万里,就请樽前。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有了这一组句子与词汇。想要说什么呢?想要表达心中的什么愿望呢?想要……皆无语定评,根本就没有明确的指向与定义。只不过,成篇以后,胸口憋着的一股长长的气吐出来了,浑身也轻松了许多。从书房里出来,觉着脚步在飘。
回首再看窗外,风没有停息的迹象,雨也下得大了些。有意思的是,传入耳际里的声音倒变得好听了,像是一组轻快的音乐。
2025年10月23日写于合肥翡翠畔
(原创首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