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洋辣子(散文)
洋辣子,在辽南地区,大伙习惯叫法:波揪毛。洋辣子是波揪毛的学名之一,大凡在村子里生活过的人,想必都有被洋辣子蛰过的经历。七八岁时,家里有一个梨园,梨树不是很高大,夏秋季节,一群孩子爬到梨树上,登树远望。叶片密密麻麻,十分茂盛,不知道树叶背面,还寄生着洋辣子,裸露在外的皮肤,一旦碰到洋辣子,立即起了一层红彤彤的云彩,肿胀痛,尤其是天气一热,洋辣子蛰的地方,巨疼。苦不堪言,一时半会消不了肿。严重影响心情,我记得那阵子治疗洋辣子蛰的方法是,到诊所买一瓶碘伏,碘伏和大蒜涂抹,疼痛依旧,碰冷水时疼痛加剧,无法安稳入睡。时常被疼醒,还刺激到脊椎神经。母亲听邻居成子大哥说了一个偏方,捉来一只洋辣子,用它的绿色汁液涂抹伤口。起初涂抹时疼痛难忍,不过,很快疼痛感减轻,临睡前疼痛几乎消失,第二天伤口完全康复。这个偏方虽然听起来有些奇特,它的效果却让人惊喜。后来,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就采用这个方式,以毒攻毒,的确减轻不少被洋辣子蛰得痛楚。
洋辣子的成长很有故事:洋辣子(学名褐边绿刺蛾)是完全变态昆虫,其生长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这一生命周期特征在多个权威来源中均得到一致确认。洋辣子的生命周期遵循完全变态发育模式,各阶段特征:卵阶段。成虫产卵于植物叶片背面,卵呈扁鳞片状,常排列成鱼鳞状或块状,表面覆盖胶质物。卵期持续约3-18天,孵化率超过90%,环境温度与湿度影响发育速度。幼虫阶段。幼虫俗称“洋辣子”,体表具瘤突和有毒刺毛,接触人体可引起皮肤红肿、瘙痒。幼虫期持续1-2个月,经历5-6次蜕皮,取食叶片(低龄啃食叶肉,老龄造成孔洞或缺刻),是主要危害期。蛹阶段。老熟幼虫在叶片背面、树枝或土壤中结茧化蛹,茧呈暗褐色椭圆形,形似树皮。蛹期约15-20天,期间幼虫在茧内分化出成虫器官,此阶段不进食。
成虫阶段。羽化为刺蛾,体长约16毫米,翅展38-40毫米,头胸背绿色,前翅基部具暗褐色斑纹。成虫寿命仅7-10天。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初生牛犊不怕虎,读小学三年级,班主任老师偏心,喜欢文文静静的女生,我粗枝大叶,不讨喜,嗓门也洪亮。高老师看不上我,数学题做错了,他站在讲台,右手食指和拇指捏一支粉笔,瞄准最后排的我,一个直射,正中我脑门。全班学生哄堂大笑,我脸臊得通红通红,地上有个缝儿,就能钻进去。我也不哭,心底暗暗发誓,倒霉鬼,你等着。我非报这一箭之仇,怎么报仇?我手无寸铁,拿什么报仇?走在放学的路上,好巧不巧,一个学生在路边撸杨树叶,被洋辣子好一顿蛰,疼得哭鼻子。我心生一计,回家吃了午饭,返学时,摘了几枚树叶,背面聚集着好多洋辣子,初秋时节,人们穿得普遍少,高老师经常是一身中山服,大肥裤子,薄薄的。我猜想,如果洋辣子放在他的椅子上,他坐下去会怎样?我想一想,高老师被洋辣子蛰得嗷嗷叫,就开心的想起飞。我不就是错了一道题吗?至于高老师甩粉笔打我?不是体罚,和体罚有什么区别?
到了教室,学生们在自习,我该如何将洋辣子放在高老师的木椅上?有了,同学们中午做完的语文作业,要交在高老师办公桌上,我借着交作业的空隙,把已经放在一个空药瓶的洋辣子,偷偷倒在高老师的木椅,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出,回了课桌。
我的一颗小心脏在噗嗤噗嗤跳,面前是高老师被洋辣子蛰得画面,刺激,新鲜,痛快。
一点十五分,上课的铃声响了,学校顿时从沉闷中苏醒,我双手捧着一本书,用眼睛的余光,扫射讲台旁边,高老师的椅子。内心在五味杂陈,有一刻钟,我想撤走洋辣子,我的善良提醒我,不该有伤害人的心。思前想后,我决定在高老师没进教室前,撤了作案工具。
没等我付诸实施我的计划,高老师穿着那套朴素的,土了吧唧的灰色中山装,一脸疲惫的走了进来。我这颗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要是高老师被洋辣子蛰了,他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到时候我不得还挨粉笔头?说时迟,那是快,我也不清楚自己哪来的勇气,忽的站起身,红着脸说,高老师,先别坐椅子,上边有东西。
我的一声断喊,不亚于往人堆里扔了一颗手榴弹,炸的整个教室,骤然紧张起来,高老师不亏是成年人,遇事波澜不惊,他一看,六七只洋辣子,绿油油的趴在他的木椅上,一动不动,高老师没像以前,对我横眉冷目,招招手,示意我坐下。他找来一个圆规,轻轻夹起洋辣子,放在一张白纸上。我做了最坏的打算,忍受高老师的教鞭抽,或者到教室外站一节课。
高老师很冷静,沉吟了一会儿,说,洋辣子是个好东西,秋后啊,它把自己装在壳里,你把洋辣子请回家,一缕烧草,点着燎着锅底,洋辣子罐儿盖在锅里,锅一热,辣子罐儿就蹦蹦跶跶,跳出罐儿,黄灿灿一只洋辣子,炒好后,在唇齿间一撂,牙齿一碰撞,那叫一个香。余香持久,高老师清了清嗓子,今天这事儿,一阵风吹去,张某某,你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该谢谢你。
我觉得无地自容,不应出此下策,我嗫嚅着说,老师,我错了。高老师走了过来,将一只手按在我肩膀,没事,没事。坐下吧,好好读书啊!
洋辣子事件以后,高老师对我的态度来了三百六十度大转弯,不再用粉笔打我了,数学这方面也给我开了小灶,来我家补课。我的作文,也是在高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几乎篇篇作文是范文。以至于现在,我矢志不渝深爱着文学。
每年秋天,我和一帮孩子,上山采洋辣子罐儿,霜一打,落叶纷飞,洋辣子罐就陆陆续续出现,枝条上,树干上,结着一串串洋辣子,我们一棵一棵树攀登,一个果园一个果园穿梭,一座山坡一座山坡走来走去,采一上午,或者一下午,采满满一罐头瓶子,母亲一看收获,很高兴,攒了许多次,上大铁锅炒,炒好了,码在一只碗里,父亲倒一杯酒,洋辣子罐儿是极好的下酒菜。
我嫁给老刘,我们家分了一块山场子,冬天砍柴禾,准能采一些洋辣子罐儿,老刘戏谑的说,生吃洋辣子不尿炕,我小时候生吃过,母亲说,生吃了,就不尿炕。我隔三差五尿炕,褥子都是湿漉漉的。老辈人说,生吃洋辣子罐儿,治疗小孩尿炕。不好使,我试过。现在回忆起来,也挺有意思的。
住到城市后,与村庄的生活拉开了距离,洋辣子也好久没看到了。
前天去西大山走一走,在柞树林子,终于发现洋辣子罐儿,一阵窃喜,我踮起脚尖,采了几颗洋辣子罐儿,咬开一个洋辣子罐儿,软乎乎的洋辣子,我牙齿上下一合,甜兮兮的,一种久违的味道涌上心头,细细咂磨,原来是远去的乡音,乡情,乡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