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远去的乡愁(散文)
在异国他乡,每个夜深人静的夜晚,躺在床上反复想这件事。原来,当我们这些人,离开黄土地的那一刻,远去的游子,已被故乡疏远了,黄土地上、小山村里的同龄人,都是在故乡的黄土里一起玩大的,都是喝着故乡的黄泥水、吃着五谷杂粮长大的。故乡,不能割舍的血脉;故乡,斩不断、理还乱的乡愁!
当哭啼的女儿被一头毛驴驮上山梁或者走下沟坡的时候,全村的老人小孩一直默默地目送送亲的队伍,变成黑点最后消失。当迎娶的姑娘走进小山村,走向村子里的时候,全村的老人、小孩们,早已等候在村口。谁家过喜事,全村人欢乐,小孩在门里门外欢快奔跑,等先招待了娘家送亲的客人,小孩也可以吃一半碗放了自制凉粉和两片猪肉的烩菜,那泡进碗里的花卷或者馒头的香呀,香了二十年,那永远是故乡的味道,那永远是心地善良、憨厚朴实、与世无争的父老乡亲,无私的对天真无知、贪玩少年的馈赠!记忆中父老乡亲们的生活,并不是那么的富有,但他们却又一颗宽大、无私的胸怀,真诚的对待村里的每个人,不管年过花甲、老弱病残的老人,还是天真无知、贪玩懵懂的少年,在村里过红、白事情的时候,只要踏进他家大门的那一刻,就是客人,一定让吃饱肚子。
村里谁家的老人与世长辞,两杆唢呐吹着,悲凉的声音在小山村的沟坡间起落,村里能走动的男女、老少默默地走在山路上。他们把去世的老人的遗体,吊进山坡上黄土地里挖的土坑里,黄土掩盖,孝眷哭声震动九重天,他们搀扶着悲痛哭泣的家属孝眷,默默搽试着自己同情的泪滴,让逝者安息、生者坚强!焚烧的纸火、纸钱的灰尘,漫天飞舞着守候,他们悄悄地转身,这是故乡安置亡魂不变的习俗。
故乡的日子,就这样简单地周而复始,故乡的亲人就这样悲喜相加地忙碌。当外乡的陌生人,走向村子时,谁家大门前拴的花狗,警觉地一叫,家家户户没栓的大狗,奔出木门,冲向哪家狗叫声传出来的方向奔去,围堵那人,叫声山响。直至这家的主人出来吆喝,才停止了叫声,四处散开。鸡鸣三更天,当村里谁家养的大公鸡,先啼出第一声的时候,全村的公鸡比赛亮开嗓子,宣告黎明悄悄向暗夜伸过手来。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撒进小山村的时候,吆喝耕牛的声音;牧羊儿童清脆的口哨声;大人清切呼唤自家孩子的乳名声。还有家家户户屋顶升起的袅袅炊烟,随之夹裹着五谷杂粮、天下最熟悉饭香,绘成了一副如梦如幻的丹青水墨画,慢慢地铺平、展开……
是啊!山风鸟鸣,故乡原始的音乐;鸡鸣狗叫,故乡最亲的声音。耕牛、童音,是乡村最淳朴的味道。但,这一切成了往昔的追忆。对于我这些常年在外、拼搏的游子,和并不熟悉的人不时同桌吃喝,弄得肠肥脑胀三脂升高;我和并不交心的同事虚虚喧喧,只有公事少有真情。我们这些出门人,精神漂泊,浪迹在异地的边际。当我满头白发该做的事情已歇,走向村口的时候,还有多少熟人?当我年事已高生命终结的时候,哪里有一方栖息的土地?我这些常年出门人,行走在生命的边际,早与故乡疏离,哪里置放乡愁呢?故乡是一棵大树,我们都是树上的孩子,一阵阵霜风吹过,我们蝴蝶般飘向四方,故乡水远牵扯着我们的心绪,但我们早已是回不去的孩子!呀,乡愁,游子心底的硬伤!呀,乡愁,不能挥去的思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