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遇】作茧自缚(随笔)
唐朝诗人白居易有诗云:“虎尾忧危切,鸿毛性命轻。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由此形成了一个成语“作茧自缚”,用来比喻弄巧成拙、自作自受。蚕茧自缚是生物的习性,人家不单自缚,而且还有化蛹为蝶的高光时刻。然而人类一旦作茧自缚,那就注定是自作自受了。身边人,甚至我自己,都有或轻或重的“自缚”行为,且都遗憾地未能羽化。
就在昨天晚饭后,我闲来无事,坐在小区门口,与众人闲聊。一位六十余岁的阿姨,面色忧虑,站在那儿,双脚都在颤动,看上去紧张兮兮。一聊才知道,今儿是星期三,正是六合彩开奖的日子,晚上九点四十左右开奖。她下注数千元,正在忐忑不安中等待开奖。她看着漆黑的天,不住地摸着额头,嘴里念叨:“今晚再不出,包了多期,就要输掉近一万元了。”
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打六合彩的人都有一份迷之自信,总觉得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一定能赢。他们言之凿凿,只要坚持,肯定有得赚。我提出疑虑:“如果一直不出,怎么办?前些年,大家包红波,38期没出,多少人倾家荡产,大家还记得吗?”
“记得。”大家纷纷附和道。看来此事太大,所有人都记忆犹新:“印象中,那年跳楼的最起码七八个,上吊的也有,输得惨不忍睹。”虽然他们说得有些夸张,但与事实也相差不大。
那年,我母亲也是跟许多人一起日夜研究六合彩,购买各种图文,听各种消息,就为了打中特码。他们觉得红色号码20多期未出,不久之后必然出现,所以商量着包。包一次翻一次,母亲输了将近两万。当时是2005年前后,人均月工资千元左右。母亲一生务农,两万元需要流多少汗水,熬多少苦才能挣来!她内心不甘,不愿放弃,夜不能寐,食不知味,最后只能无奈放弃。
如今,母亲已经故去,面前的这位阿姨却陷入同种境况。她包六合彩的单双数,抱着必出的想法,想着一直往上翻,铁定赚钱。按照理论讲,这赚钱的概率为百分之百,但事实恐非如此,因为我们并没有足够的本金。可翻到一定倍数时,我们还能拿得出钱吗?
阿姨勉强挤出笑容说:“没事,庄家一直让我欠着,欠了几千元都没问我要。”虽然我知道劝人难,但出于好心,避免她陷入万劫不复的状态,我还是继续劝道:“你再打下去,人家还让你欠吗?几千有可能,一万有可能,几万恐怕庄家要让你付钱吧!那些人都是人精,怎么可能做只赔不赚的生意?”
“对,他不会让你欠那么多的。”旁人附议。
阿姨的脸黑乎乎的,不见一点笑容,嘴唇一直颤抖着,沉默一会,又引开话题:“我啊,就是底气不足,只要一直打,一直翻,绝对要出。”
虽然与阿姨不熟,但救人于水火也胜七级浮屠。我继续劝阻道:“幸好您底气不足,要是底气足的话,你的家都要败光,甚至几个家都要被您一起扯入水火之中,完蛋啊!”
一个“啊”字,我拖出长长的音,以此来警醒她。可是,她能醒悟吗?恐怕不可能。因为去年阿姨就遇过同样的事。
那次,她胆战心惊,下注一万多元,最后被她扳本,只付了少量手续费,因而万分自信,这一次才敢继续下注,金额巨大。
阿姨有收入吗?没有。她在家带娃,一边种菜,一边烧饭。要问金钱的来源,全靠家人给。给得不多,她却用来打六合彩,生活就变成格外节俭,三天都不见一丝肉。如此,她还要痴迷六合彩,已经有了一个赌徒的心理特征。
世间多少聪明人,智商高超,能力出众,极具魄力,试问在六合彩上赚到钱了吗?没有。即使有赚的人,一定是违法做庄所赚,并非下注得来。正如何鸿燊之所以成为澳门赌王,靠的不是一流的赌术,而是先后建立皇宫赌场,开启澳门博彩业,竞得澳门娱乐场经营权……才开启传奇的人生。
阿姨这种行为,无异于作茧自缚,将自己圈在牢笼之中,最终自食苦果,愁容满面,无法感受到快乐的滋味,体验不到生活的从容。
身边这样情况的人并不少见,比如我的母亲。2021年,母亲关节疼痛,一旦走路,膝盖就像针扎一般。此病,在医学界,被称之为不死的绝症。虽然难以根治,但缓解并没有多大问题。只要谨遵医嘱,配合治疗,按时服药,疼痛情况就会大为好转。曾经与母亲同病房的一位老人,儿子从外地买回药物,遵医嘱服用后,情况明显好转。
在老人的帮助下,我在京东大药房买来正品药品,花费一千多元。然而,我特意骑车下乡,将药带给母亲,她却拒绝服用。她对治疗已失去信心。一年内,她先后住院四次,从人民医院到中医院,结果病情并没有好转。她心痛医药费,慢慢失去信心,想着一死了之。她买老鼠药,想从楼顶跳下,终究没有勇气。但不吃药十分简单,于是,哪怕我不远千里买来药品,都成为一堆废物。
我生气,不解,埋怨道:“妈,您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我们孩子考虑。一旦瘫痪,死又死不了,活又活不好,就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母亲没好气地回答:“这是我的事,不关你们啥事!”
2022年,正如我所担心的一样,母亲瘫痪了,再也无法离开那个三平方米的房间。她画地为牢,拿老年生活的苦不堪言、吃喝拉撒要人服侍来为代价,完成一次不堪的“自缚”。代价之高昂,真是难以估计。
扪心自问,我自己也是如此。在某些事情上,也是作茧自缚,困住自己无法自拔。我爱跑步,也爱写作,两项爱好坚持了二十多年。虽然这是好事,但过于执著就成了隐疾。无论是下雨,或是下雪,我都要外出;无论是身体健康,或是病患缠身,我都要写啊写。如果某日没有达成既定目标,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辗转反侧,整夜睁眼数羊,导致精神涣散。如此,我饱受其害,过犹不及。
从对外界诱惑的沉迷,到对自身困境的逃避,再到对“完美”的偏执,“作茧自缚”以不同面目困住我们的手脚,更是困住我们的心志,我们总在自设的牢笼中挣扎。生活本有万千可能,何必囿于一隅?若能破壁而出,方见天地辽阔,像蚕茧那样挣脱束缚,化为彩蝶翩跹于鲜花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