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宁静】文章是写出来的,更是“做”出来的(随笔)

编辑推荐 【宁静】文章是写出来的,更是“做”出来的(随笔) ——读武兴华老师的《成果也是写出来的》有感


作者:生命运动 白丁,0.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9发表时间:2025-11-08 10:39:26

我们常常羡慕文采斐然的作家,认为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但你是否想过,那些真正打动我们、影响我们的文字,其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
   近些日子,偶遇了太多的写作大咖,一直被温暖和兴奋包围着。早上在上班途中,发现自己的公号小文《拆解〈偏爱之殇〉——拆解精进写作(6)》被《偏爱之殇》的作者陈娥老师点赞并留言,感到万分荣幸!一种莫名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其实陈娥老师这个故事“原本的结局”在我们普通老师眼里是“失败”或“无能为力”的无措。
   而陈娥老师在质疑自己做法的同时,能主动出击攻破,用她睿智的双眼从一本本心理学书籍中寻找答案。最后,她明白了真正给予她深刻成长的,恰恰是“这次充满挫折的陪伴”。可以说,陈老师的这篇文章是写出来的,更是“做”出来的。是她,给兄妹俩添新衣的钱;是她,提前把牛奶钱转给家委会;是她,自掏腰包给兄妹俩报名亲子夏令营;是她,特意带纪念品给小光;是她,做了好吃的,送过去,或过来拿。
   陈娥老师的“四年真心付出”,再加上她爱思考爱读书,让她破茧成蝶,涅槃重生,逆风翻盘,向阳而生,换来了她三十多年来“最深刻的成长”。拆解《偏爱之殇》——拆解精进写作(6)
   文章是写出来的,更是“做”出来的。就如章丘第五中学的赵娜老师所言:与其绞尽脑汁地“写”文章,不如脚踏实地地“做”教育。这个“做”是实践,是躬行,是经历,是磨砺,更是创新。
   我曾拜读过赵娜老师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的一篇文章《雕刻春天》,读后受益匪浅。文中讲的是她上的一堂木艺课。她的课,上得炉火纯青,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令人惊叹。连平时文静内向的男孩也展现出惊人的创造力,而且能深情地说出很富有哲理的话语。赵娜老师写的是亲身经历、亲自实践的事,有感而发,写起来自然如流水潺潺,源源不断,给人启迪,又滋润心田。当然,更离不开她多年的语言积累和文化沉淀。
   赵娜老师是一位高中“副科”老师。她不仅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还把木艺课堂上成了“心理+艺术”的生命成长课。与其说她在写文章,不如说她在踏踏实实“做”教育。
   一说到“做”,忽然又想起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想起了他“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还有“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主张。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他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每一位教师。
   这一阵子,我每天坚持敲击键盘,文字如泉水般汩汩冒出,也都是自己经历或是“做”后的正确复盘和有价值的反思。
   回头再看武兴华老师的《好成果也是写出来的》,其实更是他(暂且这样称呼,不知这位老师是女还是男)“做”出来的。因为文章开篇就指出,他从事中学思政课教学。作为思政课教师,他始终立足课堂开展法治教育研究,发表相关研究文章;再以研究成果反哺教学,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逐步深化对案例教学、渗透教学、情境教学的理解运用,开展法治教育、弘扬法治精神的实践方案,凝练形成“弘扬法治的思政课”教学主张与实践总结。他反复强调“实践、认识”的过程,充分表明“做”的重要性。在文中,他还强调:成果是从教育本土中“长出来”的,与申报人的成长时空相一致;成果是在教育实践中“做出来”的,挥洒着实践者奋斗的汗水。
   老师们,如果您也想在教育这片沃土上行走得更远,那么不妨试着让自己从“0”开始,先“做”起来,行动起来!我们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让行动助力自己成长!
  
  

共 141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阐述的是文章是躬耕实践做出来的,人们常叹服于文字的力量,却易忽略文字背后扎根生活的厚度。本文作者偶遇写作大咖的温暖经历,恰似一把钥匙,打开了“好文章从何而来”的答案——真正动人的文字,从来不是绞尽脑汁的“写”,而是脚踏实地的“做”。从陈娥老师四年陪伴的真心付出,到赵娜老师木艺课堂的生命滋养,再到武兴华老师思政教学的实践深耕,无不印证着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箴言:教育的成果,在实践中“长”出来;文字的力量,在行动中“炼”出来。愿每位教育者都能以“做”为笔,以实践为墨,在教育沃土上躬耕不辍,让成长的足迹与文字的温度,一同绽放光芒。佳作欣赏,推荐阅读!【编辑:秦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秦安        2025-11-08 10:45:44
  文章以事例说理,揭示了“教学做合一”的道理,令人信服,感谢投稿宁静。
2 楼        文友:单培文        2025-11-08 10:58:44
  讲得很透彻,提醒我们所有老师,给了我们启迪,方法很正确。
-刻画心灵的印记
3 楼        文友:明镜亦非台        2025-11-08 21:32:14
  很好的分析文字,唯爱成文。
文学爱好者,工作之余,曾在许多文学网站发文交流,乐在其中。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