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云水·忆】红蓼(散文)

精品 【云水·忆】红蓼(散文)


作者:春草葳蕤 探花,15100.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04发表时间:2025-11-08 12:35:59

那一方水湄上,生长着一片片红红的植物,叫蓼子,我们喜欢叫它河蓼子,也有叫它蓼花,叫它水红花子。无论,叫它草儿,还是叫它花儿,它都不会恼,不忧亦不喜。依旧开在河岸边,寂寂的,静静的,盛开着或凋落。
   我总是惊奇着蓼花的红,很鲜亮,有种动人心魄的一种艳,叶子也格外的绿。它想要表达什么呢?默默的样子,有些令人心疼。
   在秋天的蓝天白云下,很有诗意的,有人吟到:“秋到梧桐我未宜,蓼花何事已先知。”有人颂出:“红穗已沾巫峡雨,绿痕犹带锦江泥。”也有人吟诵着:“晶晶红染累垂糁,袅袅凉摇软弱枝。”
   无论如何吟诵,也无论怎么入诗词,而蓼花呢,它总是连成片儿,红艳艳地盛开着,腰身低向秋水,随着清风儿,飘逸,沉醉。
   小时候,我家住在小河旁,小河里的水,清澈见底,总是哗啦啦地日夜流淌着,小河的两岸总是生长着红红的蓼花。我当时,就是一个小小的女孩儿,当时弟弟太小,我每天都要看着弟弟,母亲担心我们去小河边玩很危险,总是嘱咐我不要去河边,要去她带着我们去。
   还有我的伙伴,红儿,我们喜欢一起到处玩耍,特别喜欢去小河边采红蓼,捉小鱼小虾,听着青蛙在歌唱。
   这不是,母亲带着我去河边,弟弟定是跟着的,红儿也定会跟着的。红儿家离我家不远,她几乎每天到我家玩。
   因为红儿母亲一直生病,不能带红儿去往河边或山林,红儿因此总是孤孤单单的。别看她有好多姐妹,但是,她并不开心,好似她多余似的,姐姐们都怪她是女孩,要是个男孩,他们的母亲就不那么辛苦了,也就不再受罪了。
   至于我呢,是幸福的,因为母亲从来没有把男孩看得重,也没有轻视女孩,反而感觉女孩更好,更听话,也懂事。因此,我每天都很欢快,尤其是,母亲会常常带着我们姐弟,去往山间,去野外玩耍,一起去采野果子野蘑菇或是割野草……
   那时,刚好是秋天,也就是树上的叶子刚刚落下,蓼花渐渐地盛开了。沿着河岸,蓝蓝的天,清清的河水,一穗穗的红艳艳的花儿,在秋风里摇曳着,格外鲜艳,惹眼。
   每次,看到河水中蓼花的红艳,我就会自然想起红儿来,说起红儿,也是很可怜。红儿的母亲身体不好,一直在生病,也不知怎么,我记事儿起,就没见红儿母亲好过似的。每一次去他们家找红儿,都是看见红儿母亲卧在病床上。
   红儿母亲,总是一张脸蜡黄蜡黄的,一双手枯瘦,似树枝一样,眼睛无神,空洞得能掏出什么来似的。她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望着屋梁,自言自语,也不知在说什么。
   我有些怕她,她却每次见到我,都要拉我在她床前,问:“玉儿,你弟弟呢?怎么没有带你弟弟来呀?”其实,我弟弟很害怕红儿母亲,许多小男孩子,都害怕红儿母亲的一双眼睛,好似要把小男孩子看到眼睛里去,也许她太希望能养下来一个男孩子吧。
   红儿有好多个姊妹了,却一直没有弟弟。因为超生,父母带着姊妹几个,一直到处躲藏,家里也因超生,东西罚得所剩无几了。可是,红儿母亲还是要生的,因为红儿父亲很想要个儿子,因此红儿母亲就得生,非生不可的,要一直生出儿子为止。
   然而,红儿母亲的身体却越来越不好,医生多次建议不要红儿母亲再生了,何况计划生育也是抓得越来越紧。无论红儿母亲的身体还是目前形势,都不允许红儿母亲再生了。
   村里大喇叭,天天不停地在宣传着计划生育,村妇女主任也好多次去红儿家找红儿母亲去做手术,红儿母亲就东躲西躲的,后来就不再躲了,因为红儿母亲的身体已经承受不住手术了。
   秋天,红儿母亲强撑起身子,伸出头来,向路过家门前的我和母亲挥手:“玉儿妈妈,你要上山呀?带上红儿吧,替我带着红儿去吧。”
   每一次去山间,红儿母亲就会叫母亲也带上红儿一起去的。
   她大喘着气,平复一会又说:“无论采点什么都行的,别人带着去,我是不放心的,玉儿妈呀,带着红儿,我放心呢,去吧,去吧。”她边说边喘着粗气,缓好几缓,才又说:“秋天了,记着哈,采一把蓼花回来给我吧,我好久没有见到蓼花了。”因此,母亲只要带上我,就会带上红儿的。每次都不会忘记带回一把红蓼花儿给红儿母亲。
   记得,红儿母亲身体越来越不好了。那时,她已很久没有带红儿去山里,没有亲手采一捧蓼花了,没有用蓼花装扮一下自己,尽管她也如人们一样喜欢蓼花。
   母亲常常对我说:那时候,我们一起来到这里,一个个年轻着呢,红儿母亲也和我们一样的,喜欢打扮,喜欢蓼花。在秋天里,红儿母亲穿着一件月白衣服,同我们一起去山里采山货,每到小河边,她就采一把蓼花,借着波光粼粼的河水照着,将头发扎起来,可好看了。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唉,生儿养女,走进婚姻,女人不易呀。母亲每每说到这里,就会为红儿母亲叹惜好一阵子。
   母亲带着我和红儿进山,总是一步也不敢放手,紧紧牵着红儿的手儿,或是,稍一松手,就大声喊着:“红儿,红儿……”叫不到红儿,就会大声喊着我:“玉儿,玉儿,看见红了吗?”秋草已长,树木也已走进尾声,叶子在凋零,枯黄。
   果实已经成熟,飘着芳香。母亲的声音穿过秋草秋花,在林间跳跃着,回荡着,好似一串串蓼花在簌簌风中。蓼花随风摇曳,恣意盛开着。
   我,一个小女孩儿,穿着粉色的衣裤,小小的粉色凉鞋子。女孩儿,扎着一个马尾辫在脑后面,袅袅的身影,马尾在轻轻摇动,好自在,好美丽呢。弟弟,简单的孩儿头,短衣长裤,脚下也是一双粉色的小凉鞋子。忽闪着一双大眼睛,小小的嘴儿,活泼,神气着呢。
   我总是笑嘻嘻地望着母亲,心里充满了快乐。母亲拎着袋子,提着篮子,忙着采摘野果子,拾捡着草蘑木耳。其实,这种时节,还有许许多多的母亲,或是女孩男孩,半大的男孩女孩子来到山想借着秋水蓝天,给我们几个,洗一洗脸儿,涮一涮小小的鞋子,拢一拢散乱的头发。每次,我一想起母亲说的红儿母亲,就看着红儿,心里酸酸的感觉。
   别看家里人谁也不喜欢红儿,可是红儿母亲却很是喜欢红儿的,每次红儿挨了爸爸的打,或是受了外人的欺负,红儿母亲都会将她拉进自己怀里,一遍遍抚摸着红儿,一遍遍问着:“红儿,疼吗?来,妈妈给你上点药。记着,以后躲着点,看事儿不好,早早跑,往玉儿家跑,玉儿妈会护着你的,妈妈护不住你了,妈妈可能要走了,撑不住了呀。”小孩子,就是小孩子,刚刚想起红儿母亲的话,心里不好受呢,此刻,低头,看着照着清澈秋水里自己的小模样儿,又什么都给忘记了,看呀:清水里的自己,红扑扑的脸儿,忽闪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发辫绳儿早就跑飞了,刘海儿粘湿在前额。
   母亲给我和红儿梳头发,弟弟就伸手,去采下红蓼递给母亲,母亲就给我扎起头来,又给红儿扎起头来,看着说:“红儿真漂亮,随妈妈呢,是个美人胚子,真好看。”
   粼粼的碧波,游鱼在潜游,几只白鹭,被惊起,飞在头顶,白色的翅羽,慢慢飞旋,最是,那一只只蜻蜓儿,忽忽地也飞起,近近远远,起起落落。
   母亲将弟弟采下的蓼花儿,轻轻扎束在我和红儿的马尾辫儿上,立时一抹红艳色彩,现在眼前:那绿绿的叶子,红红的小穗花儿,缠裹着黑黑的头发。如此靓丽,绚烂。阳光下,小河边,小小女孩,被衬托得更加活泼美丽。仿佛这一刻,红儿才是最快乐的,她采着红蓼,她嘻嘻笑着说:“采一把红蓼回家,给妈妈,妈妈好久没有梳洗打扮了呢,让妈妈也扎一个马尾,也利索利索,漂亮漂亮。”
   我和母亲听了,就将我们采到的,一起送给红儿,母亲还夸红儿真懂事呢,是个好孩子,要多多照顾妈妈。让妈妈心情好起来,人儿也就好起来了,并自然就会慢慢好了。
   母亲看着红儿,很是心疼地给红儿捋了捋前刘海,将我们采的野果子,又分给红儿一些,牵着红儿的手,看看天色将晚,催着我们一起往家里走去。
   此刻夕阳的余晖洒在河面上,河水潋滟出五光十色,蓼花愈加美丽,红艳艳,秋风中摇曳。鸟儿们飞去林间,鱼儿们深潜水底,牛羊儿牧归途中,我们唱着歌儿,蹦蹦跳跳往家里赶着。
   可是,红儿却失去了母亲,她的母亲实在撑不住了,在一个夜晚永远地去了。那个清晨被红儿撕心裂肺的哭声扯碎,我看见红儿在一辆拉着她母亲的车子后面痛哭着,车子行走在小河边,车轮碾碎了那一片红蓼,一滴滴红蓼的汁液,好似一个女人的泪珠儿。我知道,红儿母亲最放心不下红儿,她的母爱会永远围绕着红儿的,不会走远的,无论天堂还是人间,她会永远在的。
   我的母亲搀扶着红儿,母亲也在流泪,还有村子里好多母亲都在流泪。母亲不止一次地嘱咐我:“玉儿,记着,以后多让着红儿,没娘的孩子,最可怜呀。”我点着头,心里想:是呀,谁能如母亲一样来疼孩子呢?世上只有妈妈好,再也不错的。
   也不知什么时候,自己就长大了,不知觉间离开家乡,红儿也离开了家乡,各自去了一个个远方。突然间,才发现,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家乡的红蓼了,还真的很想很想那红蓼了,也很想念红儿了,不禁轻声问着:红儿,过得好吗?。
   于是,又一次想起那一方水湄上,生长着一片片能开出一穗穗花来的红蓼来,那般红,那般艳。
  

共 349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描写红蓼的精彩散文。文章以红蓼为意象,讲述红儿及其母亲两代女性的遭遇,深刻揭示了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农村女性的生存困境。文章展现了重男轻女观念对女性身心的摧残,以及计划生育政策下农村家庭的生存压力,塑造了在困境中依然坚韧绽放的农村女性群像。作者以自然景物隐喻人物命运,将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表达了对农村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与关怀。蓼花不仅是自然景物,更是承载主题的象征物。文章开始描写蓼花鲜亮红艳,结尾再次强调红蓼花开得红艳,首尾呼应,使意象贯穿始终,强化了主题表达。蓼花的"红"与"艳"与女性命运的"悲"与"苦"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文章构思精巧严谨,风格独特,笔触优美细腻,人物形象立体,情节生动。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淡淡的云彩】【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110800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贵州晨华        2025-11-08 13:14:43
  文笔细腻,风格独特,意境深刻,学习了!
   看来重男轻女那里都一样。
2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11-08 15:13:16
  文章采用了双线并行的叙事结构。明线是"我"与红儿在母亲带领下去河边采蓼花的童年回忆,暗线是红儿母亲卧病在床的现状。通过"我"的视角,将两代女性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女性困境的代际传递。这种结构使文章在有限的篇幅内包含了更丰富的内容。佳作,再次欣赏学习。
淡淡的云彩
3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11-08 15:16:22
  作者以蓼花为媒介,将自然之美与人性之痛完美结合,使文章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而且将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并赋予自然意象深刻人文关怀,意义深刻,发人深思。感谢春草老师带来的精彩美文。
淡淡的云彩
4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11-08 22:36:47
  作者善于通过细节描写传递情感。如描写红儿母亲"一张脸蜡黄,一双手枯瘦,似树枝一样","眼睛无神,空洞的能掏出什么来似的",这些生动的细节刻画了一个被生活摧残的农村妇女形象,引发读者深切同情。而"母亲的声音穿过秋草"的描写,则营造出一种悠远、苍凉的意境,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恭喜春草葳蕤老师佳作收获一枚鲜亮的红豆!问好老师。
淡淡的云彩
5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5-11-08 23:07:02
  感谢云彩老师编审,辛苦老师了。葳蕤问好老师,祝福老师写作愉快,工作顺利!
春草葳蕤
6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5-11-08 23:07:46
  感谢贵州晨华老师留评,葳蕤问好老师,祝福老师写作愉快,事事如意!
春草葳蕤
7 楼        文友:乡笛        2025-11-10 16:31:10
  文章以物寓事,物事相融,引人入胜。文章构思严瑾,风格别具,情节感人,无愧精品之作。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