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家园·收获】杯酒情深(小说)

精品 【家园·收获】杯酒情深(小说)


作者:张哲 童生,840.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9发表时间:2025-11-11 12:46:22


   徐振国出事了!
   刚满二十四岁结婚不到半年的徐振国出事了!这消息像寒冬腊月里凛冽的西北风,裹着血腥气与萧瑟寒气,转眼就刮遍了村子的每一个角落。寒彻入骨,让这座平静山村里的人们,心里都沉甸甸地装着叹息与惋惜。
   村里盖房,必先扎根基,扎根基就离不开石头。村南有座碗架山,远远望去,一层层的山石就像个古老的碗架。每到夏季,山丹花如烈焰般漫山遍野,可再烂漫的山花,也都是从石头缝里钻出来的——嶙峋的山石明明白白地告诉人们,这是一座石头山。
   碗架山西山脚,散落着一个个石头坑,坑里积满了碎石。每年冬天,村里人总爱来这儿刨石头,备着盖房用。徐振国虽已结婚,却还没盖起自己的房子。他盘算着一两年内总得盖,便趁着冬日农闲,来帮村里人一起刨石头。村里有句老话,“毛驴啃脖锅换锅”,他想着,等自己盖房时,大伙儿也能来搭把手。
   刨石头偏选在寒冬腊月,就因天寒地冻,石头坑里的石头才不易松垮下落。可世事难料,正应了那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那天,徐振国抡着铁锤砸向铁撬棍,想把坑里两块大石头撬出来,不知是山石没冻实,还是他用力太猛,头顶两块石头突然震落下来。旁边的人来不及施救,徐振国急忙往后躲,却忘了脚下还堆着一堆没清理的碎石。上半身堪堪躲过,身子却被脚下的石头绊倒,摔在石堆上,那两块石头不偏不倚,正砸在他的下半身。石头坑里有五六个人,一时间都傻了眼。仔细查看,上方再无石头落下,也没见松动的缝隙,只见徐振国咬着牙,额上冒冷汗,眼角滚出疼极了的泪水。几人这才上前,小心翼翼地把龇牙咧嘴的徐振国抬了出去。
   外面天寒地冻,整座碗架山都盖着厚厚的积雪,雪地上的车辙,是几家刨石头的人刚压出来的。好在来的时候,农用四轮车上放了一张破棉被,几人用棉被把徐振国裹得严严实实,开着车往村里赶。
   到了村里,家人又找来两张棉被,徐振国的父亲跟着,再次开车往县医院赶。
   大腿骨折,阴囊破裂。就连急诊科的医生都觉得诧异——那么柔软的地方,竟能被砸裂。细问才知,石头落下时,徐振国上身躲开了,摔倒后,下体和大腿正夹在脚下的石堆与落下的石头中间,阴囊生生被砸裂。主治医生不忍再细问,光想想,都觉得钻心的疼。
   命保住了,腿也保住了。伤筋动骨一百天,徐振国年前年后一直养着。等开春能下地时,他彻底成了瘸子,更要命的是,他不能人道了——用村里人的话说,彻底成了个废人。
   去年秋收后刚娶的媳妇,这才过了半年……更让人唏嘘的是,新婚典礼后,是徐振国说两人还年轻,家里没盖房,暂时不准备要孩子,所以做了避孕措施,如今……
  
   二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徐振国成了不能人道的瘸子,这残酷的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在村里、甚至十里八村传开了。人们议论着他的遭遇,更议论着他家那个漂亮的媳妇。
   人言可畏!村里人三五成群,东家长西家短,没事都能嚼出事儿来,更何况徐振国这事,就像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徐振国的新媳妇每天在家闲着,他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什么也做不了。
   春天刚种完地,徐振国经过深思熟虑,终于跟媳妇提了离婚。他和李霞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结婚就像水到渠成的流程。可现在,他给不了媳妇想要的生活,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我不离婚!”李霞眼神倔强,语气毅然,“大不了我们领养一个孩子,日子总能过下去!”“村里人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人,你想让我被大家伙的唾沫淹死吗?你才二十四岁,一辈子刚开头,就准备守一辈子活寡?”徐振国痛心地说。
   “反正我不离婚!”李霞红着眼眶,态度依旧执着。
   这么僵持着不是办法,徐振国迫不得已,把两家老人都叫了来,商量离婚的事。
   婆家人、娘家人,满满坐了一炕,你一言我一语,众口一词劝说李霞离婚。
   “你们就是说塌了天,我也不离婚!”李霞态度坚决,寸步不让。自己从小爱着的男人,出了点事,怎么就非得离婚呢?就不能将就着过一辈子吗?
   最后,还是李霞的父亲出了个主意:让徐振国一家在他的宅基地上盖五间房子,然后招一个男人上门,三个人一起过日子。
   “不行!我宁可打光棍,也不让别人进我家!”徐振国厉声反驳。自己守了二十多年的白菜,怎能眼睁睁看着被别的猪“拱”?这不是埋汰人吗!
   “那这样,你和小霞先不离婚,招个男人来,先生的第一个孩子,不论男女都归你。之后你们再离婚,让他们俩结婚,再生的孩子归他们。三个人住一个院子,想一起吃饭就一起吃,晚上怎么过,你们自己商量着来!”李霞的父亲想了想,又说道。他不想让女儿守一辈子活寡,可女儿不愿离婚,也只能出这么个主意——不得不说,高手真的在民间。
   看着父亲都这么说了,李霞再反驳就显得有些矫情,只好默默点头。反正,看不顺眼的人,她绝不会招进家。她和徐振国在一起,就算不能人道,不能生孩子,又有什么关系!
   徐振国的父亲心里满是愧疚。如果当初早早给儿子盖好房子,也许就不会出这档子事了。虽说是亡羊补牢,老人还是很快张罗着给徐振国盖房。李霞的父亲拿出了徐振国家给的彩礼,李霞也掏出了自己的全部存款。没多久,五间崭新的砖瓦房就盖起来了。
   秋收过后,徐振国和李霞搬出了父母的院子,住进了新房子。
  
   三
   李霞要招赘的消息,在村里传了小半年。就在他们搬进新房的第二天,还真有媒人上门说媒了。
   要来入赘的是个木匠,正是给徐振国盖房子的张才。他刚从口里出来一年多,三十二岁,比李霞大八岁。
   他奶奶的!是不是这小子盖房子的时候,就打上老子老婆的主意了!徐振国只觉得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可他又不能让李霞别找——毕竟,自己给不了她想要的生活。好在张才长相周正,身材结实,看着就身体好,就是性子木讷,话不多,干活却勤快,木工活做得又好又细致,村里不少人家的木工活都找他。
   徐振国再次把两家老人叫到一起,说了张才托人说媒的事。
   “我觉得不错,张才人挺老实,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就是年龄大了点。”李霞的父亲说,“可话说回来,村里的年轻人,只要没病没灾的,谁愿意沾咱们家这事儿!”大家最后一致决定,把张才招进来。
   张才住进来后,和李霞住了东边三间房,徐振国自己住西边两间。刚开始,徐振国真是恶心到家了——自己的老婆和别人睡一个被窝,有好几次半夜想起来去揍张才一顿,可终究还是忍住了。
   果不其然,年底的时候,李霞怀孕了。第二年秋天,生了个男孩,上了户口,取名徐鹏程,算是徐振国的儿子。之后,李霞和徐振国办理了离婚手续。
   一开始,徐振国很不适应,心里也膈应。可慢慢地,他竟然和张才相处融洽了,还成了酒友,常常一同进出。徐振国想出去打工,可身体不允许——哪个工地会要一个瘸子?更何况,他越来越离不开儿子徐鹏程,每天晚上搂着儿子睡觉,是他最幸福的事。
   村里人起初还议论纷纷,日子久了,也都习惯了。看到张才和徐振国一起干活,地里的活、木工活,张才总带着徐振国,两人就像亲兄弟一样。
   徐鹏程两岁那年,李霞又生了个男孩,这次户口上在了她和张才名下,取名张鹏杰。李霞在家照顾两个孩子,张才和徐振国在外干活挣钱养家,日子平淡,却也安稳。
   日子一天天过去,两个孩子都很聪明,相继考上了市里的教育学院,后来都分配到县城教书。供孩子上学、在县城买楼房、给孩子结婚成家,几乎掏空了家里的积蓄。就在两个孩子都成家不久,徐振国旧病复发。张才和李霞带着他去张家口医院检查,原来是之前的手术没做好,接骨处错位,导致大腿根部发炎,拖了太久,已经转成骨癌。这两年,徐振国一直强忍着疼痛,以为只是后遗症,没想到这么严重,拖到最后,已经无法治疗了——医生说,只能回家养着。
   什么叫回家养着?就是回家等死。徐振国回到家,基本生活不能自理,都是张才端屎端尿伺候他。病情恶化得很快,回家不到两个月,徐振国就撒手人寰,离开了亲人。
   送走徐振国,张才和李霞再也不想住在这个院子里——到处都是徐振国的影子。一家人商量后,含着泪把门窗堵上,告别了双方父母,跟着两个儿子去了县城。
   到了县城,徐鹏程和张鹏杰给父母租了房子,徐鹏程还在学校给张才找了份修理桌椅的活。徐鹏程虽然和徐振国感情极深,却也知道张才是自己的亲生父亲。自小在一个院子里长大,一家人并不生分。
   成家后,徐鹏程和张鹏杰先后有了孩子。两人夫妻俩都有工作,妻子休完产假,就把孩子交给李霞带。
   李霞每日含饴弄孙,逢年过节,一大家人聚在一起,只是总觉得少了徐振国的身影。徐鹏程给儿子上户口时,想让孩子改回张姓,被张才拒绝了。李霞想着,日子终于好起来了,可那个相伴了四十多年的人,却不在了。就连张才也觉得,没了徐振国这个酒友,喝酒都少了些滋味。
   “振国,咱们再喝一杯酒吧!”又是一年清明节,张才和李霞再次来到徐振国的坟前。孩子们上班,小孙子也送了幼儿园,两人抽时间回村,给徐振国添坟。
   坟前的石台上,放着两杯酒、一只烧鸡、一盘花生米。张才含着泪举起酒杯,想着坟茔里的男人——从一开始的仇视,到后来的依赖,他们的关系,就像一杯酒,起初又涩又辣,慢慢适应了,入口圆润,如今再品,只剩弥久留香,回味无穷。可惜,还没处够,徐振国就先一步走了。
   痛饮一杯,张才把酒瓶里剩下的酒倒进杯子,缓缓洒在坟上。
   细雨霏霏,凉风习习,酒香在空气中慢慢弥漫。张才和李霞相互搀扶着,凝视着面前的坟茔,心里都在默默念叨:振国,你放心吧,我们都很好,孩子们也很好,我们会带着你的心意,把日子过踏实,把生活酿出酒香……

共 382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小说,生动的叙述,感人的人物故事,农民徐振国的悲惨人生确实很感人。徐振国帮村里人一起刨石头受伤致残后,他的妻子李霞和新丈夫张才再婚还生了两个男孩,一个姓徐,一个姓张,一家五口人,日子平淡,却也安稳。最后,徐振国的骨伤已经转成骨癌,病情恶化得很快,徐振国就撒手人寰,离开了亲人。又是一年清明节,张才和李霞再次来到徐振国的坟前。孩子们上班,小孙子也送了幼儿园,两人抽时间回村,给徐振国添坟。张才含着泪举起酒杯,想着坟茔里的男人——从一开始的仇视,到后来的依赖,他们的关系,就像一杯酒,起初又涩又辣,慢慢适应了,入口圆润,如今再品,只剩弥久留香,回味无穷。可惜,还没处够,徐振国就先一步走了。张才和李霞相互搀扶着,凝视着面前的坟茔,心里都在默默念叨:振国,你放心吧,我们都很好,孩子们也很好,我们会带着你的心意,把日子过踏实,把生活酿出酒香。感人至深的小说,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1111002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5-11-11 12:49:16
  这篇小说,生动的叙述,感人的人物故事,农民徐振国的悲惨人生确实很感人,妻子李霞和新丈夫张才再婚后还不忘与徐振国的亲情,浓浓的亲情就像一杯酒。
秋觅
2 楼        文友:张哲        2025-11-11 19:22:48
  谢谢老师的点评!
3 楼        文友:秋觅        2025-11-12 19:19:26
  祝贺精品,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回复3 楼        文友:张哲        2025-11-12 19:46:43
  谢谢老师的推荐,谢谢平台的认可!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