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微型小说 >> 【春秋】好消息

编辑推荐 【春秋】好消息


作者:寸心知 白丁,39.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4发表时间:2025-11-11 18:54:47


   一个出人意料的信息在大街小巷风传,L县沸腾了!
   这个信息说,省地质勘探队在该县发现了金矿,而且品味高、储量大,前景好,简直是前途无量,怎不令人欣喜若狂!
   要知道,L县原来是国家级贫困县,人们穷怕了,对富裕望眼欲穿;要知道,黄金是财富的象征,是财富的实物表达,是实力的具体体现,谁不趋之若鹜?!
   马克思有一句至理名言“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不管是不是,县里有这么储量丰富的金矿,老百姓富起来就指日可待。连向来稳重的徐校长也特意把信息转发了一次又一次,还喜气洋洋地告诉牯子:“李部长,这个信息振奋人心,我们县有希望了!”8000吨,价值8000亿,都是天文数字,让人沉醉在无可言说的美梦中。
   牯子的老同学更是一个个欣喜若狂,在微信群里转来转去,声势越来越大,宛如排山倒海。一个个以为自己成了黄金的主人,似乎马上就要实现财富自由,可以一夜暴富、可以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了!
   牯子理解大家的狂喜,却抱着理智的态度。因为他虽然对法律不是非常知晓,但毕竟是考古出身,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之内的地下、水下的文物都属于国家,不属于个人所有。他知道,从国家考古所到地方,当年都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瓜田李下各避嫌疑,文物考古工作者个人都不收藏文物。那么,储藏在地下的黄金也就应该属于国家,何况它还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呢!不过,无论如何有黄金是好事,应该高兴,那是为国家高兴、自豪,跟个人关系不是很大,应该公私分明。但牯子看到同学们很久没有这样都那么高兴,知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就没有大煞风景地泼冷水。
  
   大众狂欢之后,终于有人出来说实话了。他们从专业的角度分析说,这个金矿的金品位据说最高达138克/吨,估计实际上金品位有个零头就不错了,要知道有一些矿品味达到0.5以上就具备了开采价值。他们还振振有词地举出实例:前段时间紫金矿业在哥伦比亚的金矿被盗抢,其品位大概是 9.3 克 / 吨,已经算是高品位金矿了(富矿的标准是:超过 5 克 / 吨)。 所以本县这个金矿的138克高品味,实在太夸张了。他们甚至怀疑会不会是一场黄金骗局。之前就发生过有些人为了商业目的,吸引一些公司去投资开发,然后虚报品位,就是前车之鉴。
   他们强调,这个金矿主要作用还是在战略储备上。挖金矿不是那么简单的,投入非常高,只有大型矿业公司才有那个能力。开采这个金矿,要深入地下 2000 米到 3000 米,这个作业面对于技术和成本要求都非常高。而且涉及到环保等问题。这个金矿也不是说挖就挖的,很多储量也是远期可利用而已,并不是直接就能够开采出来。如果将来采矿的技术大幅提升了,成本费用大幅下降了,这类金矿的价值就高了。 作为战略储备金矿,对未来还是有重大意义的。
   在初中教过他们的周老师,是一位资历深且水平高的老教师,对事情总有独特的见解。虽然现在快九十岁了,仍然耳聪目明,神采奕奕,反应敏捷,不输学生。当学生们一个个兴致冲冲地向他报喜时,他不为所动,以智者的心态谆谆教诲道:“同学们,你们都年过古稀,过了天真烂漫的年代,不要‘童言无忌’了。我认为,你们是想多了。我们县发现金矿当然是好事,开国老将军写诗说我们县‘遍地黄金遍地银”,这话是有根据的。但黄金是国家的,跟我们个人关系不大。何况它还埋在两三千米的地下,就算那里有大把的黄金,要你去背,你吃得消吗?我看,大家还是当没这个事一样,每个月领退休金就够了,照常过日子,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欢度晚年最好!你们说呢?”听了老师这一番话,学生们一个个如醍醐灌顶,都说:“老师还是老师,说得有道理,活得通透、敞亮,希望您能超过百岁,一直教诲我们就好啦!”
   周老师珍视师生情谊,很感动,真诚祝愿大家都能健康长寿、永远教学相长。
  
   其实,前些年,L县因为穷,曾发生过一场波及全县的抗议活动。
   那个时候,L县还戴着贫困县的帽子,到市里、省里开会,县领导总是自卑,有些抬不起头来。殊不知,事物都是两面的,贫困县虽然穷,但也有争取外援的优势。人们更不知道的是,这个贫困县的帽子,还是当时的县领导三上北京,四处游说,求本县籍的老领导、老将军出面,几经波折才争取来的。有了这个看起来并不那么光彩的帽子,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向上面争取项目和资金,从而使全县各项事业正常发展。但老靠它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县里积极想办法,正好国家实施能源战略,要在南方建火力发电厂。各地围绕其落户何处展开了争夺战。众所周知,这是一个有利可图的好项目,每年可以给县里增加几十个亿的财政收入,谁不垂涎欲滴?
   好消息是,上面有意落户L县。天大的好事来了,自然是万众欢腾。不久,风云突变,人们传言说这火力发电厂污染严重,后患无穷,不能饮鸩止渴。一时间,欢迎变成了抵制,抗议活动风起云涌,反对之声不绝于耳,群情激奋,好端端的项目看来就要花落他处。县领导心急如焚,焦头烂额,无力处置,最终引咎辞职。老同学王峰不无得意地找到牯子说:“部长,抗议活动胜利了,群众力量大呀!”
   牯子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事是好是坏,还不好说。你想,既然是国家战略,就应该服从国家安排。火力发电固然有污染,还是要搞,说明国家有需要。什么叫战略?我个人认为就是从长远考虑、从根本上考虑的重大决策。两利相权取其重,说明目前火力发电还有必要。国家需要,总要在国内搞吧,不在L县,就要在其他县。现在国家决定建在我们县,我们就应该无条件服从。何况现在科技发达了,据说可以达到零排放、零污染,不需要过分担心、杞人忧天呢。”王峰觉得牯子说得不无道理,但还是半信半疑。
   几个月后,果然火电厂仍然选址本县,正式开工建设。经过三番五次的解释说明、组织人员到外地参观学习、发动有威望的人士有的放矢做工作,终于解决了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没人示威游行进行抗议了,工程进展顺利。经过近两年施工,火电厂建成发电,效益明显。L县财政状况大为好转,经济建设突飞猛进。
   有一天,牯子的同学们聚在一起,决定去火电厂实地考察,一探究竟。一眼望去,建在山头上的发电厂焕然一新,高高矗立的两个高炉,真是庞然大物,雄伟得很,从烟囱冒出一股淡淡的白烟。发电厂负责人介绍,那不是烧煤冒的烟,是水蒸气,没有污染。现在的科技可以基本实现零排放、零污染,不会影响周边环境和群众生活。走出发电厂,环顾四周,树木葱茏,绿草如茵,也闻不到一丝一毫的不适、刺鼻的气味。同学们纷纷赞叹这个工程建得好,用活生生的事实给大家上了一堂环保课、科技课。
   发电厂为县里增加了财政收入。L县也自强不息,大力发展工业、生物科技、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合力齐发,把贫困县的帽子扔到爪哇国里去了——多好!
   这是比金矿还实在的好消息。牯子高兴,老同学们也高兴,都异口同声地说:“真希望经常听到这样的好消息,我们这些古稀老人自然会身心愉悦,能够乐享晚年、长命百岁!”
  

共 277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从L县发现金矿说起,再说到发电厂,两个好像不相干的事,却有着很深的内容:金矿虽然好,但属于国家控制的矿产,于个人关系不大;发电厂不再排放污染物,才是对人们的直接关系。文章构思巧妙,值得一读。【编辑:河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寸心知        2025-11-12 06:51:30
  谢谢编辑老师!对群众生活关系密切、有直接利益的消息,才是好消息。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