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鲢鱼饺子(散文)

精品 【东篱】鲢鱼饺子(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40652.6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0发表时间:2025-11-14 06:37:34
摘要:写过鲅鱼饺子,那是大海赐予海边人的鲜美食物。威海地区的鲅鱼饺子在山东美食榜上,人见人爱。遇到了鲢鱼饺子,我觉得可以平分天下,平分秋色了。


   朋友推荐去吃鲢鱼饺子。告诉我,饺子店老板娘,徐娘半老(这是俏皮话),热情招待,厨艺十分好。我说,30多岁的女人,就有这等功夫?我不信。
   朋友说,是50左右岁的年纪,包的饺子很有姿色。这“徐娘”本指南朝梁元帝妃子徐昭佩,古人称60岁为老,“半老”就是30岁。人们大都误解了这个词,弄错了年龄。能够把鱼饺子包出“姿色”的不多,因鱼馅儿吃水,不易成型,包出来的饺子多是长条猪的样子,并不美观,影响食物的色香味形感的“形”。多年未吃淡水鱼饺子了,我有一看一吃的兴趣了。
   还别说,在我居住的城市荣成,三面近海,在城区各处,找家鲅鱼饺子馆吃,满大街都是,甚至饺子香都是弥漫在大街小巷,饺子味真鲜,可任意挑选;而要吃鲢鱼饺子,则是在城区北大街独一份,独家经营,无可挑选。
   进店找一张饭桌坐下,没有网络点餐,老板娘姗姗而至,喊着“大哥是想吃白的还是花的?”一头雾水,显然是把我视为常客了,有一种自来熟的亲切。何为白,何为花?原来是白鲢和花鲢的称谓,真是好修辞,就像苏东坡说自己牵着黄狗擎着苍鹰,就在词中写成“左牵黄,右擎苍”,一下子就生动起来。
   先问问清楚“白”和“花”的区别。老板娘简单说,白鲢饺子,肉质松软,口感清淡些;花鲢则肉质细腻,口味肥美。要看你喜欢什么口味……看来,也分重口味和淡口味。有时候是难以凭借经验和喜欢取舍了,取舍之难,成为生活的综合征了。年轻时喜欢重口味,年老了选择淡口味,吃一顿,就分轻重,显然也难以取舍。我说,各来一份吧,轻重不分。老板娘表扬我说,大哥这才是懂得口味,挑肥拣瘦,挑三拣四,没有不犯难的。我们居然谈起了生活情调和原则了,其实,原则不都是写在纸上,心为准绳而已。在有些事情上,随心而动,随心而为,可能胜过什么原则。
   我觉得老板娘是一个懂得人情美学和饮食美学的人,美的原则,入骨变成她的语言,怎么说都是得体唯美。让我想问一下各有什么缺点的话也吞回去了。想想,这不是给自己添堵吗?很多事情,只问其好,不纠结其次,真的是一个生活原则。
   从店内弥漫氤氲的饺子香去分辨“白”和“花”是不能的,一缕缕鲜香,哪能让人有机会细分,看来我是选对了,兼容并蓄,在很多的场合是最好的“选择”。
  
   二
   这不是百年或五十年的老店,一切都是新的,新的饭桌,特制的新盘子,连老板娘身上的围裙好像也是新做的,印着“鲢鱼饺子”的红色字迹还鲜亮,是刚刚穿上身的样子。给我的观感是干净纯粹,连空气都好像被洗濯了一番才放进了店内。
   胶东半岛的荣成,吃鲜,多指海鲜,包饺子的鱼类也来自大海,一般用鲅鱼包饺子,鲅鱼肉细腻,绵软,很吃水,一斤鲅鱼馅,要兑一斤的净水搅拌才出鲜汁,否则吃起来很“柴”,鲜度就释放不出来。也有用小黄鱼肉包饺子的,肉质稍硬,吃起来有点小劲道。如果想吃更离奇的,那就自己去海上“漂线”,从水面钓小针鱼,顾名思义,如针那般粗细,肉质特别鲜香。这些鱼饺子,只要是荣成人,都吃过,没吃,那就难说是地道的荣成人了。
   吃惯了海鲜鱼馅儿饺子,也想猎奇,尝尝淡水鱼馅儿饺子,淡水鱼可能只有鲢鱼包饺子好,未见其他淡水鱼类当馅儿。习惯也需要改变更新一下,尤其是饮食习惯,可以让人有更多的回味空间,一旦比较,更有滋味,不仅仅在吃上。
   吃鱼饺子,都必须趁热,不像人们说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南方人吃不了“热糍粑”。最好是饺子温度在七八十度,端上来,热气腾腾的,香气扑满脸上,然后把头伸进热气,但要夹一只,吹口气,降降温,这个过程就是表达热爱的时候。吃饺子,无论嘴大嘴小,饿了还是不饿,都要咬下一半,否则就是没了吃相。当然,热得很的饺子,要避免一口下去就烫了口腔和舌头。大快朵颐这个说法,不涉及吃相,只是形容吃得快乐和饱腹,但用在吃热饺子上,不合适。
   我不能被老板娘对“白”和“花”的分析先入为主,要品出自己的感觉。一口白鲢饺子,乳白的汤汁,漫溢而不淌,都被鱼肉收敛着,轻轻地咬,仿佛一粒绵软的丸,在舌尖上转来转去,一点儿鱼腥味儿也无,淡水鱼,胶东人吃的感觉就是鱼腥甚重,或许因为还有点烫热,又是弹来弹去的,爽滑在此刻,它不似纯粹的水煮鱼丸,Q弹而稍有硬度,而是有入口齿合即开,菜香佐料香,均被吸收,是一种不失清淡而香气恰好的口感。老板娘也知趣,绝不来讨好地问,求一个赞美的句子或形容词。
   我还是喜欢花鲢饺子。鲜嫩而香滑,感觉凉热最合适,入口即有爱不释口的感觉,舌尖上玩味着,不肯吞下。其层次感清晰,外表丝滑,咬开就见鱼肉弹糥,就像汤圆一般。
   我明白,我这种外行人只能自我感受,怕是内行人见笑,总之,吃鲢鱼饺子,好像并不为了果腹,首先在于享受,我吃饭向来以狼吞虎咽为主要特征的人,居然慢条斯理起来,仿佛是在品一道佳肴必须给出分数。怎么比较呢?就好像是我写一篇文章,有时笔下流淌着文字如溪流,如瀑布,有时又回望,去复原这个吃的过程。我要的是山西老醋,我觉得可能山西老醋就是为了淡水鱼鲢鱼饺子而制,但不敢蘸醋很多,生怕夺走了鲢鱼饺子的本色鱼香。
   尽管吃饭出汗可能是脾胃有问题的表象,但我还是认为,不出汗,就是一个吃饭态度问题。我冒汗了。我居然还忘记了山东人每顿饭,特别是吃饺子,都有有一头大蒜,大蒜会干扰味道的纯粹,这是我忘记的理由。可惜没有一壶酒,我不喝酒,这是一个缺项,人家说,吃着饺子喝着小酒,越吃越喝越有,这是助兴的话,是弥补没有炒菜的缺憾吧,我倒觉得酒气会冲淡了我品味鲢鱼饺子的准确性。很多事情,都是自己找一个理由去想开,世上的事,之所以挠心烦心,有一多半是自己没有给自己找一个理由,哪怕不怎么成立,如果有点闲工夫,不必按照吃饭的三顿规律,就去找一处饭馆,用美食战胜那些琐事吧。
  
   三
   吃完,当然是趁着老板娘不忙了,要闲话,要说些废话,废话在这个时候是有温度的。
   鲢鱼多刺,宰鲢去刺,是精细活,熟能生巧,掌握规律,哪些部位刺多,怎么避开,是靠“庖丁解牛”的工匠精神的。要做一个纯鲢鱼饺子饭馆,也不是那么简单,鲢鱼头也是一道鲜美的好菜,我也曾到“阿瓦山寨”饭馆专门点鲢鱼头一道菜,原以为是店主物尽其用,可没想到,这是人家的拿手菜招牌菜。配上宽粉条,粉香鱼香,在一个大瓷碗里顿时蝶变。原来老板娘早就和市区几家专做鱼头生意的饭馆拉上了关系,一点不必担心浪费。这叫生意联动,有别于连锁形式。现代经营方式,早就不是封闭的,成本核算不到位,亏本就是必然。
   我佩服老板娘的经营意识,连声赞叹“滴水不漏”。一句好话,居然得了个“好再来”,不是空话送我,下次来,以后都是,九五折。有些食物,打折是难以吸引人的,常常没有回头客而维持不下去,不是心不够诚,态度不够热,方式不够好,而是不合口味,就像我们轧朋友,不是对方不好,而是不投机吧。
   我佩服老板娘有眼力,选择做鲢鱼饺子的生意,硬是要打破当地人吃海鲜饺子的良好习惯,要给当地人换换口味。她说,起初也是担心,习惯了的东西,要改变,往往失败,就像我戒烟一样,曾经戒烟两次,最终还是复辟了。当然是个人意志力薄弱,无法抗拒那种尼古丁的诱惑和麻醉。她说,很多食客是来尝鲜的,第一口鲜,不能征服食客吃海鲜饺子的习惯,可能就没有第二次了。我在我们的茶舍喝茶,中午来兴,有人就说去北大街吃鲢鱼饺子。一旦培养了自己的食客口味,那就用不着吆喝,人们自然就走熟了门槛。酒好不怕巷子深,可能就有这个道理。
   老板娘说自己是逼上梁山了。我觉得是要养家糊口,其实并不是。她做了半辈子卖菜的生意,突然被他老父亲改了行当。
   父亲在乡下承包了一个水库做鱼塘养鱼,主要就是鲢鱼,拿到鱼鲜市场,不好卖,父亲愁白了头,本来就有白发,一下子就成了“雪翁”,总不能让父亲“独钓寒江雪”,于是就开了这个鲢鱼饺子。人家做的是“家族产业”,她说自己的也是,也算是父亲的鱼给了他再创业的启发。
   老板娘也宣传她的鲢鱼饺子特色,但不是好吃,而是富含营养,她强调三条:低脂、高蛋白、无激素。低脂可以预防肥胖,尤其是那些男人们,这里是男人的体重管理第二门诊。高蛋白,营养不胖人。无激素,无污染,不伤脾胃。他父亲也喂鱼,都是割草喂鱼,稍微懂得鲢鱼生长特点的,都不会担心这个问题。她正在筹划另一家店,不连锁,就是想增加收入和就业,让她的几个穷亲戚自己撑起一家店。
   她特别补充说,有了这三个好处,尽管吃不担心发福,倒是她遇到几个经常来吃鲢鱼饺子的胖食客,有的就瘦成了一道闪电……
   这是夸张,但我不反感这个说法。
   老板娘还偷偷称赞我,说我选择吃鲢鱼饺子是对的,有眼光。此话就有点华而不实了。但她有口诀:鳙鱼头草鱼尾,鲢鱼肚皮鲤鱼嘴。鲢鱼饺子馅儿就是鲢鱼肚皮肉做的,柔软无刺。这令我想起老一辈人说起海鱼的顺口溜——嘉鱼头鲅鱼尾,黑鱼肉儿可满嘴。这水产的滋味,真的是各有千秋。我又学到了一个民俗知识。
   我说吃一顿鲢鱼饺子,就是跳了一场“肚皮舞”?
   老板娘不姓徐,姓“连”,是荣成人和镇人。我说是不是因为连字少了个鱼字的偏旁,感觉没有味道?
   那是!生活的味道一定要感觉新鲜,没了新鲜,就要学会自己制造新鲜。她很健谈,再说几句,我会输给她的。
  
   2025年11月14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37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此文以寻味为引,展开了一幅充满生活情趣与人情温度的市井画卷。作者从朋友对“徐娘半老”的考据谈起,巧妙地牵引出对北大街独一份鲢鱼饺子的期待。文章脉络清晰,三段式结构如品饺过程,层层递进:初入店时,与老板娘关于“白”与“花”的生动对谈,尽显饮食美学与处世哲学;细品饺子时,对白鲢的绵软清淡与花鲢的香滑弹糯极尽描摹,笔触细腻,令人口舌生津;餐后闲话,则深入挖掘了饺子背后的经营智慧与家庭温情,使老板娘“连”姓的出场,成为点睛之笔。全文语言鲜活,典故信手拈来,俗语恰到好处,在“肚皮舞”般的轻松幽默中,将一顿寻常品味特色美食升华为对生活新鲜感的追寻、对习惯的突破以及对人间烟火的深刻体悟。这不仅是味蕾的探索,更是一场心灵的漫步,余味悠长。构思奇特的美文,布局精致,作者运笔灵动娴熟,将鲢鱼饺子写得色香味俱全,那份鲜美的口感,那份浓郁的人情味,令人沉浸其中,怎一个“浓醉”了得?感佩作者文采了得,诗意盎然,倾力荐读!【东篱编辑:罗莲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111400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11-14 08:06:07
  此文堪称饮食文学的隽永之作。作者以舌尖为笔,蘸着生活的墨,在味蕾的宣纸上勾勒出比美食更诱人的人情画卷。当老板娘道出“连姓少鱼”的妙语,当热饺子的白雾模糊了海鲜与河鲜的界限,我们会顿悟:所谓新鲜滋味,从来不只是食材的本味,更是我们对待生活滚烫的态度。我们能在此文氤氲的香气中,照见自己与世界温柔相处的模样。问候怀才老师,浅冬安好!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1-14 11:01:08
  谢谢罗老师的精彩编辑,谢谢精彩留墨,辛苦了。说实话,吃饭已经不光是为了填饱肚皮的,还应该有一种精神的享受,对于喜欢文学的人,还有一种难得的文学审美愉悦,如果身份美妙感没有了,食物再好也要打折扣的。就像罗老师说的美感可能食物占很小一部分,真正的鲜度是再食物之外的。这个老板有着经营头脑,那些细节让我重新回味,她真的做得很好,没有学什么经营学,但骨子里懂得食物审美,人情美学,她可以给我们上一堂很好的经营课。我想把这次吃饺子的快感写出来,我是一个不大懂得享用美食的人,但喜欢美食,喜欢美食带来的故事。一次试笔。远握,期待罗老师的佳作,谨祝创丰!
2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11-14 08:41:52
  山东荣成的鱼饺,花样多多,这是海边的特色,而在皖南山区,只有菜饺、肉饺,没有鱼饺。作者笔下的鲢饺,竟有花、白两种。且肉质、口感均不一样,若酌上小酒,就更有别样的滋味了。经作者精彩的介绍,都有飞过去尝一尝的欲望了。好文笔,拜读学习了,祝社长冬安!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1-14 11:04:59
  来吧,吴老师,我请你吃鲅鱼饺子和鲢鱼饺子,海鲜的,淡水鱼鲜的,都有了。在胶东,农家吃饺子,也有素馅和肉馅的,但之外时常改善一下,就有了鱼鲜馅儿的。有小酒,家鱼鲜饺子,那的确是一种享受,你来我陪你喝几杯。这个文,我想写出吃饭的好,开心一下。文化也是吃饭的重要元素,否则就是填饱肚皮的事儿了。谢谢吴老师的精彩留墨。看了老师写的三角梅,风格特别,很深刻,非常喜欢。远握,谨祝创作快乐。
3 楼        文友:金刚狼        2025-11-14 08:43:43
  这是一篇关于美食的美文,鲢鱼饺子,还真没有吃过。在为变成小糖人之前,我是是个小馋猫,对于鱼类有着特备的喜好,尤其是麻辣之类,不论是水煮还是油炸,总得又麻又辣。而老师笔下的鲢鱼饺子,的确是舌尖上的舞蹈,低脂、高蛋白、绿色,那是食物的极品。文章种在挖掘和弘扬中华美食背后的经营智慧与家庭温馨,这是庞大的话题。以小见大,立意新奇,弘扬正能量。点赞学习。尤其是细节,是我学习的必由之路。问候老师冬祺,加衣保暖哦!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1-14 11:13:43
  我总觉得,吃一顿饭,为了充饥,有是常态,有时候遇到故事,处于和谐之中,滋味就不一样了。各地有各地的美食,不可替代,走遍天下,吃遍天下的美食是极难的,但怀着热爱,遇到就不能缺席。老板娘说的鲢鱼饺子的三个好处,真的是简洁,很会做生意。尤其说到她的父亲养鱼,她在这个产业链上做饺子生意,这是时代的特点,必须写到这一点。老师客气了,写文章要互相学习,保持自己的特点,吸纳优秀文章的长处,如此才能不断进步。谢谢金刚狼老师的精彩留墨,共同进步!
4 楼        文友:枫桦        2025-11-14 09:39:15
  我吃过鲢鱼丸子汤,却没有吃过鲢鱼饺子!特色食品往往是一家饭店的招牌!吃客会因此络绎不绝!文字细腻而详尽,对人物与制作的描写可谓精彩万分!极具地方色彩!好文!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1-14 11:18:45
  在胶东,鱼丸子和鱼饺子,是佳品,饭店几乎都有。饺子除了全国一样的素馅肉馅的,还有特色就是鱼饺子。我文章提到的鲅鱼饺子,黄鱼饺子,针鱼饺子,都是海鲜饺子,非常好吃。鲢鱼饺子是新兴产品,也有特别的味道。单纯吃饭,少了滋味,去这家饺子店,遇到故事,有滋味,于是记。鲅鱼饺子和鲢鱼饺子,是饺子中的绝品,应该尝尝。吃饭,一旦投入了文学审美,就不一样,我觉得,生活就深刻了,精致了。谢谢枫桦老师的精彩留墨。读《埋伏》深有感触,丰收来之不易,小人物的生存,什么样的社会都有,但在今天 的时代,更有生活的意义。远握,继续期待枫桦老师的佳作,谨祝创丰!
5 楼        文友:岚亮        2025-11-14 09:44:18
  Al对兄长的文章有评价,说怀才抱器是一位擅长创作散文的作家,其作品多以生活感悟、自然观察和人生思考为主题,风格平实而深沉,善于从日常生活提炼哲理,语言质朴却充满感染力,适合在闲暇时光细细品味。此文如是,鲢鱼饺子味道好,但更值得回味的,是美妙的文字。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1-14 11:21:54
  AI善于说好话,很会鼓励人。写散文是一种享受,这方面我要向岚亮老师学习,你的散文布局和语言风格,都是我学习典范。生活是我们文学创作的源泉,生活必须不断提升,文学的人物就是这样,为生活注入理性的感性的哲学的力量,变得精彩。邀请岚亮老师来胶东,吃鲅鱼饺子吃鲢鱼饺子,外加小酒。谢谢岚亮老师精彩留墨,继续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丰!
6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11-14 11:04:38
  老实说,鱼馅的饺子我还没吃过,想象着应该味道不错。超市里鲅鱼馅的饺子,我蠢蠢欲动,下次买回来尝尝。说到鲢鱼,我相对比较熟悉,北方和上海都比较多,分花鲢和白鲢,但感觉刺比较多,做鱼馅饺子看来要很细心,否则,容易扎到嘴巴。老师的文,及时推出了一种美食,令人垂涎。文章入理入趣入味,令人不舍掩卷。拜读学习老师精彩佳作,冬暖,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1-14 11:28:24
  各地的饮食习惯不同,食物不同,所以我们有了想吃遍天下美食的欲望,这也是生活的涵义。鲢鱼饺子,我是第一次吃,口感不错。韩老师来胶东我领你去吃。鲅鱼饺子,还是吃新鲜的好,超市的可能都是冷链处理的,买点尝尝,味道不能差太大。我们这里,都是个人家庭包,有时候懒得包饺子,就去饭店吃一盘。鱼饺子,一般都要在冰箱速冻一下,不过,在胶东,速冻的是馅儿,这样包饺子就好操作了,这是技术细节,我没有写进去而已。专业的人处理鲢鱼的刺儿有一套,不必担心。我想写出一点趣味,饺子,应该成为饮食的重要文化载体,吃饭遇到故事,有个好心情,那就不一样了。我喜欢这样的事情,去遇到人物,获得故事。谢谢韩老师的精彩留墨,辛苦了,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丰!
7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25-11-14 11:54:15
  鲢鱼饺子里的鲜醇味道,现在到了吃饭时间好饿呀,看到饺子和饭菜都流口水。秋天鲢鱼最是肥嫩吧?剖洗干净后剔骨取肉,用刀背细细捶打成泥,拌入切碎的葱姜末,淋上少许熟猪油,盐与白胡椒调味便足够。饺子皮要擀得薄而有韧性,裹进饱满的鱼馅,捏出匀称的褶子,一个个圆鼓鼓卧在案板上,像缀了层薄霜的白玉。沸水翻滚时下锅,饺子浮起又沉落,待个个鼓胀如小元宝,便捞出沥水。咬开一角,鲜汁先涌出来,带着鱼肉独有的清甜,肉质细嫩无渣,裹着薄皮入口,不油不腻,只余纯粹的鲜醇。屋内热气氤氲,一碗鲢鱼饺子下肚,舌尖留着河鲜的甘美,连时光都变得温润起来,这便是寻常日子里最动人的滋味。正啊!问好老师,冬天来了,饺子是最合适的,我也包过,但很麻烦,搞一个上午才搞过几十个出来皮是外面买的线自己弄新鲜可口。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1-14 11:58:26
  吃饺子,在今天,已经不是改善生活了,而是章丘一种口感和享受。在我们这,鲅鱼饺子和鲢鱼饺子是咸水淡水培育的两个最好的饺子品种。我火烧吃淡水鱼饺子,这次是开荤了,尤其遇到善言的老板娘,这顿饺子就别有风味了。谢谢蓝色老师的精彩留墨,期待你的美文,谨祝创丰!
8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11-14 21:12:51
  前天的苹果,今天的鲢鱼饺子,我怀疑怀才老师在做兼职,写文的同时给打广告,这是双赢的节奏啊,哈哈。鲢鱼饺子,无论白的花的,我想肯定都是非常美味,好想吃上一碗哦。美味美文,学习了,祝福老师!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1-14 21:19:22
  必须尝鲜,尝鲜数得上的是鲅鱼饺子和鲢鱼饺子。好吃不如包着,说的就是饺子,当然要吃各种口味的鱼鲜,也可以叫上几盘。红花草老师馋了吗?来吧,怀才请你吃饺子。谢谢红花草老师的精彩留墨。期待你的美文。
9 楼        文友:玫伟        2025-11-14 21:43:31
  昨晚,我刚在学校食堂吃饺子,那是吃了很多年的猪肉馅儿的饺子。厨师为了让教师们吃得更有味道。就用了两种煮法,一种是水汽蒸的,一种是汤里煮的。有些老师喜欢蒸笼炊的,说饺子皮韧劲十足。有些老师喜欢水煮的,说不油腻点。我两种都吃了点,感觉各有特色。我没尝过鱼肉饺子,估计更不油腻点,多的是蛋白质。而怀才老师比我内行,不仅品饺子的形、色、味和今古不同的质内在的与外在的质,真厉害!品出生活的乐趣及真谛。特别喜欢后面的口诀。拜读美作!向怀才老师学习!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1-15 07:47:59
  只要有饺子,就是改善了生活,就给我们带来食欲的快乐。各地的饺子花样很多,饺子,也是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其创造性应该得到尊重和认可。我觉得,饺子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在引领口味上,发挥了独到的作用。我写这顿饺子,偏重于饺子之外的饮食文化和人性、生活等,也隐含了时代的一些东西。谢谢玫伟老师拨冗为小文留墨,辛苦了,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10 楼        文友:我是塞翁        2025-11-14 22:44:16
  作为南方人,我不爱吃饺子。在食堂就餐时,我大多会避开。近些年,只在春节时,妻子会自己动手包些肉馅的饺子。但鱼馅的饺子,却是头一回闻听,看来是我孤陋寡闻了。拜读老师的大作!遥祝老师冬安!敬茶!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1-15 07:50:01
  每个人的饮食偏好不同,无法因为不喜欢吃饺子就判定一个人的饮食文化是如何。我还算喜欢吃饺子的人,过去吃饺子是过年的事,现在吃饺子,随时可满足,这也是一个值得回味的点。鲢鱼饺子味道不错,且这顿饺子我也收获了快乐,于是记。谢谢塞翁老师的精彩留墨,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