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缅怀原武大校长刘道玉先生(古韵)
摘要:我并非武汉大学学子,也未曾有幸成为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先生的门生,仅曾以接待方身份,邀请刘先生莅临我校,作《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专题报告。作为参与推动高考制度恢复与改革的重要发起人,他躬身投身大学改革实践,深耕科研领域,敢于破格启用年轻人才,创新性地推行了学分制、导师制、插班生制、转学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六项教学制度,让珞珈山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块重要试验田。 刘先生秉持纯粹的学术初心,不屑于官场的圆滑世故,始终以学术逻辑为先。这份执着也让他的改革之路遭遇重重阻力,受到来自教育部、湖北省及武汉大学校内保守势力的联合阻挠。1988年,国家教委人事部门负责人奉命宣布免去其武汉大学校长职务。尽管仕途戛然而止,刘道玉却以其锐意改革的魄力与深耕教育的赤诚,被广大知识分子与人民群众誉为 “永远的校长”“武汉大学的蔡元培”。 如今刘校长已然远去,但他的教育精神永垂不朽,学术思想历久弥新。他的著作《拓荒与呐喊:一个大学校长的教改历程》,因承载着深刻的教改思考与实践感悟,一版再版,持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教育从业者与追梦人。
意难忘·缅怀刘道玉先生
江汉之滨。记黉门振铎,革故图新。
丹心倾武大,热血沃芳尘。
除锢弊,破重阍。曾逐梦粼粼。
学风蔚、偏遭梗阻,壮志难伸。
千秋自有公论。看政令星转,耀眼旌甄。
樱花凝浩气,楚地颂清芬。
遗志在,泪沾巾。青史耀精神。
望珞珈、东湖岸涌,万古思君。
(词林正韵 第六部)
念奴娇·颂刘公学术拓荒
珞珈文脉,拓荒和呐喊、零散知觉。
破却陈规兴学术,敢领杏坛先铎。
格物创新,知行合一,慧眼知珠珏。
立名扬外,历经磨难求索。
曾历风雨侵凌,初心未改,经历沟千壑。
纲举目张言自论,民主开明和绰。
论著生辉,真知灼见,读者皆收获。
儒林标范,千秋长颂阡陌。
(词林正韵 第十六部)
沁园春·敬仰刘公人格风华
珞珈晴岚,楚水汤汤,武大圭璋。
忆黉门掌舵,心倾教化,革新破壁,志在兴邦。
纲举分明,政通人和,一片丹忱对梓桑。
经风雨,纵偏颇有别,德誉昭彰。
先生风骨轩昂,引万众,倾心唤校长。
赞襟怀坦荡,不忧谗谤,胸襟磊落,只念民望。
宽厚仁慈,心无旁骛,亮节高风世所扬。
千秋后,看樱花凝翠,长颂遗芳。
(词林正韵 第二部)
【编者按】刘道玉先生以革新之志深耕教育,以拓荒之心振兴学术,以磊落之品立世垂范。先生执掌武大期间,破陈规、除锢弊,以丹心沃桃李、以热血兴教化,让珞珈文脉焕发新机;学术路上,他秉持 “格物创新、知行合一”,真知灼见启迪后学;人格风华更是如楚水汤汤、晴岚映翠,坦荡胸襟与高风亮节赢得万众敬仰。三阕词作,或忆先生革故鼎新之壮举,或颂先生学术拓荒之初心,或敬先生人格风骨之轩昂,字字凝情、句句含思。江汉之滨的弦歌、珞珈山的樱花、东湖岸的涛声,皆成缅怀之语;青史中的功绩、儒林里的标范、后人心中的敬仰,尽是传世之音。这三阕词,不仅追思先生遗志,更有传承先生精神,确实是悼念之佳作,特推荐欣赏。【编辑:快乐永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