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韵】雪月雅集(古韵) ——多体裁诗词注释意解集
一、绝句类
五绝・雪月
檐雪凝千户,银环缀布依。
掌间盈素月,犬尾扫寒晖。
注释
凝:凝结成固态,凸显雪的厚重与静谧。
布依:指布依族,此处以民族服饰特色代指人物。
银环:布依族传统银饰,体现民族风情。
素月:皎洁的月亮,“素”突出月色清澄。
寒晖:指月光带有的清冷光泽。
意解
全诗以白描手法勾勒雪夜月色图。首句铺陈雪景,“千户”见雪势之广;次句点出人物与民族特色,银环与白雪相映成趣。后两句转入细节,“掌间盈月”以小见大,将月色的柔婉具象化;“犬尾扫晖”则添灵动,冷景中藏暖意,寥寥二十字,意境清雅又不失生活气息。
七绝・冬隅
雪落鼓楼秋未远,银钗轻颤鬓边风。
掬来月色温寒犬,一巷炊烟火软红。
注释
鼓楼:布依族标志性建筑,兼具实用与文化意义。
银钗:女性银饰,与前文“银环呼应,凸显服饰细节。
掬:用手捧取,动作轻柔,传递对月色的珍视。
软红:原指繁华红尘,此处借指烟火气中的温暖色调。
意解
诗中藏“冬秋交织”之妙,雪落是冬景,“秋未远”却留余韵。“银钗轻颤”以动写静,风的轻柔与人物的温婉跃然纸上。后两句转折见暖,“掬月温犬”将虚幻月色化为可触的温暖,“烟火裹软红”收束全篇,冷雪、清风与暖巷烟火形成对比,让冬隅场景既有清寒之美,又有人间温情。
二、律诗类
五律・雪村(新韵)
雪覆黔山静,楼檐叠瓦明。
环珰摇素响,辫发绾秋晴。
掌月温霜色,犬声融冷晶。
风停烟火处,岁暖一冬宁。
注释
黔山:指贵州境内的山脉,布依族多聚居于此。
环珰:环形银饰,行走时会发出清脆声响。
绾:盘绕打结,此处形容布依族女子盘发的样式。
冷晶:指积雪,以“晶”突出雪的洁净透明。
岁暖:年岁安稳温暖,传递对生活的美好期许。
意解
全诗结构工整,层层递进。首联写远景,雪覆群山、楼瓦映雪,勾勒出雪村的静谧轮廓;颔联聚焦人物,“环珰响”“辫发绾”,声色兼备,再现民族风貌。颈联以“温霜色”“融冷晶”将月色与犬声的暖意具象化,冷暖交融;尾联收于“烟火”“岁宁”,由景入情,点明“雪村虽寒,人心自暖”的主旨,意境浑成。
七律・雪月人家
霜染层楼木叶黄,银环垂领鬓丝长。
掬来素月温寒犬,抖落秋光入暖裳。
巷陌风轻凝玉屑,檐牙烟软裹柔香。
金毛尾扫阶前雪,犹盼春阳盛阁廊。
注释
层楼:多层楼阁,比“鼓楼”更侧重居住场景。
玉屑:比喻细碎的雪花,凸显雪的洁白轻盈。
檐牙:屋檐翘角,古建筑特色,此处增添画面层次感。
柔香:指烟火中夹杂的饭菜香或草木香,暗合“暖”的基调。
金毛:指黄色毛发的狗,比“犬”更具体,增添亲昵感。
意解
这首七律对仗工整,意象丰富。首联以“雪压层楼”“木叶黄”点出秋冬交替之景,人物形象鲜明。颔联“掬月温犬”“抖落秋光”构思巧妙,将月色、秋光与人事相连,虚实相生。颈联描摹巷陌雪景与檐下烟火,“风轻”“烟软”尽显柔媚;尾联以狗的动作收尾,“偷把温柔”拟人化手法让画面活脱,全诗从景到情,从人到物,处处透着温馨,将“雪月人家”的闲适与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词牌类
清平乐・雪间月
霜凝檐角,木叶捎秋魄。寒颤银珰风初弱,掌底月华如灼。金毛尾扫寒轻,巷头烟火温晴。抬眼云边雪落,吻开颊上春星。
注释
秋魄:指秋夜的月色,“魄”字添几分清灵。
如灼:此处反用“灼”的炽热之意,形容月华明亮耀眼。
温晴:温暖晴朗,既写天气,也写心境。
春星:指脸颊因暖意或羞涩泛起的红晕,如星辰般明媚。
意解
全词上片侧重写景与人物情态,“霜凝檐角”“木叶捎魄”勾勒清寒之景,“银珰轻颤”“月华如灼”则显人物灵动与月色之盛。下片转入抒情,“金毛扫寒”“烟火温晴”承接暖意,最后一句“吻开颊上春星”是词眼,将雪落的轻柔、心境的愉悦融为一体,冷景与暖情碰撞,余味悠长。
四、散曲类
【越调・小桃红】雪村月
鼓楼檐雪弄云轻,木叶歌秋咏。银饰叮当鬓边静,掌盈盈,月华裹暖金毛应。雪停风宁,烟柔岁更,一吻落春屏。
注释
弄云轻:形容檐上积雪厚重,如云层轻叠,却显轻盈之态。
掌盈盈:形容手掌小巧饱满,传递出温柔的质感。
裹暖:将月色拟人化,仿佛能包裹住温暖,笼罩金毛犬。
岁更:“更”字化抽象为具体,形容岁月安稳柔和与变化。
意解
散曲语言通俗灵动,兼具诗词之美与口语之趣。首两句写景,“檐雪叠云”“木叶摇影”,动静结合;“银饰叮当”与“鬓边静”形成声静对比,凸显环境的清幽。“掌盈盈”三字刻画人物神态,“月华裹暖构思新颖,将清冷月色与犬的暖意相连。结尾以“风停巷宁”“烟柔岁软”铺陈氛围,“一吻落村屏”收束,春与村谐音,与词牌呼应,却更显直白洒脱,贴合散曲的豪放与柔情兼具的特点。
五、古体诗类
诗经体・雪月
雪之雱雱,覆彼高堂。
有女绥绥,佩玉将将。
掬彼明月,照此温黄。
犬尾摇摇,其暖扬扬。
风其静矣,烟火未央。
与月与犬,岁以永康。
注释
雱雱:雪下得盛大的样子,出自《诗经・邶风・北风》。
高堂:此处指高大的房屋,也可引申为村落中的公共建筑。
绥绥:缓步慢行的样子,形容女子仪态端庄。
将将:玉石撞击的清脆声响,通“锵锵”。
未央:未尽、未已,指烟火依旧旺盛,生活气息浓厚。
永康:长久安康,传递祈福之意。
意解
全诗仿《诗经》四言体例,句式整齐,韵律和谐。开篇以“雪之雱雱”起兴,铺陈雪景之盛;“有女绥绥”刻画人物,“佩玉将将”以声衬形。中间四句转入核心意象,“掬月”“犬摇”,一静一动,一虚一实,温暖感渐浓。结尾以“风静”“烟火”收束,直抒“岁以永康”的祈愿,既保留了《诗经》的古朴典雅,又融入了独特的生活场景,韵味悠长。
楚辞体・雪月谣
霰纷其覆于层楼兮,木叶陨而辞秋。
珮琼琚之琳琅兮,辫垂垂而曳风柔。
掬素月以盈掌兮,暖寒犬之呦呦。
风弭节于巷陌兮,烟袅袅而裹乡愁。
望云边之雪落兮,吻芳颊以忘忧。
伴月犬以永晏兮,岁静好而长留。
注释
霰:小冰粒,此处泛指雪,比“雪”更显细腻。
琼琚:美玉饰品,与前文“银环”“银钗”呼应,泛指佩玉。
琳琅:玉石碰撞的声响,形容佩饰繁多精美。
曳:拖曳,形容发辫随风飘动的轻柔姿态。
呦呦:犬的叫声,出自《诗经・小雅・鹿鸣》,此处借指犬吠。
弭节:停住脚步,“弭”有停止之意。
永晏:长久安宁,“晏”指平静、安逸。
意解
此作仿楚辞体例,以“兮”字衬韵,气势舒展。开篇“霰纷覆楼”“木叶辞秋”,营造出秋冬交替的苍茫意境;“珮琼琚”“辫垂垂”刻画人物,尽显柔美。中间四句情感递进,“掬月温犬”是温情,“烟裹乡愁”添一层怅惘,“吻雪忘忧”则实现心境的释然。结尾以“伴月犬”“岁静好”收束,将个人情感升华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既保留了楚辞的浪漫瑰丽,又融入了真切的生活感悟,文辞华美而情感真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