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幸福标签(散文)
今天很冷,据天气预报,说是寒潮来袭,早晨温度只有可怜巴巴的1度。冬天终于露出了狰狞的面目,不好意思再延续似乎已经错乱许久的节气了。我破例早饭后气温稍高时信马由缰,去烈士公园散步。
公园里当然没有早晨那么多晨练者疯狂跑步,但在此活动的还是大有人在。一个少妇袅袅婷婷跑过我身边,散发出一股浓浓的脂粉气,她把头发高高卷起,在头顶挽成丸子头,显得干净利索。她身材苗条,凹凸有致,嘴微微抿着,嘴角上扬,浅浅的微笑着,一路迤逦绝尘而去,给我留下一个美丽的背影。她跑得快,似乎是要紧紧跟上女人们减肥的潮流。我看她现在身材刚好,再流大汗减肥是多此一举。真减下去成了白骨精、成了太平公主不见得更漂亮。但是我只能心里嘀咕,不能善意提醒她。不然很可能被她痛骂一顿,说我老不正经,幻想老牛吃嫩草呢。那我就憋在肚子里保持沉默为好。不是说“沉默是金”吗?!
很快,一位中年男士闪亮登场,他后来居上,又跑到了我前面。仔细一看,他身着西装,打着领带,板正得很,足蹬皮鞋在慢跑。我很诧异:跑步就要有跑步的样子,穿运动服装、运动鞋才好舒展手脚,取得好的锻炼效果嘛。你这样跑步,明显不伦不类,是不是“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是不是应付了事、为了让自己觉得不至于慵懒而自责啊?
在公园柏油路两侧的好几个小广场,我看到了好几拨也忙着锻炼的人群。一拨女同胞随着音乐在打太极拳,站在前面的稍年轻,应该是“领打”,大家都跟着她一招一式在比划着,有的动作快些,有的总要慢半拍,所以整个表演略显参差不齐,呈现出“多样化”的包容特点。但每个人都很认真,很努力,很从容,很宽心。而她们的伴奏音乐竟是那幽怨低沉、如泣如诉的《二泉印月》。让我欣慰的是,这帮女同胞不受乐曲感染,没有被音乐带偏,仍然跟着节奏,不徐不疾、一丝不苟地做着自己该做的动作,脸上散发着认真的微笑。我甚至有点感动:不错,她们是沉浸在太极拳刚柔相济的举手投足里,沉浸在留住青春尾巴的憧憬里而乐此不疲。我想,音乐就该为她们的执着而兢兢业业服务,而不是节外生枝地干扰。自己舒服就好,自己满足就好!难道不是吗?
在另一个小广场,一个被少妇们占领的阵地,则显得生机勃勃、热闹非凡。她们随着《荷塘月色》的音乐翩翩起舞,如痴如醉,把广场舞跳出了活力,跳出了灵动,跳出了韵味,跳出了风采。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她们身材婀娜,匀称饱满,整齐划一,气势如虹,难怪旁边簇拥着那么多的观众,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她们脸上洋溢着自如的笑容,那么投入地轻歌曼舞,让我的心情迅速受到感染,也自然而然地松弛、舒展开来。
公园里,还有拉着自己的音响,一个人或几个人合在一起引吭高歌的,有一男一女在深情对唱的,还有打扮入时、感情饱满拍抖音、搞直播的。我把能看到的所有人浏览了一遍,或许可称为“阅人无数”,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每一个人都很放松、很安逸、很舒坦,我认为这就是美好生活的自然流露,是太平盛世的具体表征。我想到,如果生活在缺衣少食、捉襟见肘的时候,人们成天忙于解决温饱,忙于生计,只会忧心忡忡、面有菜色;如果生活在兵荒马乱、内忧外患的乱世,则更会时常提心吊胆,郁郁寡欢而目光游移、满脸沧桑,绝不会看到怡然自得的满足表情。
我回望历史,曾几何时,中国几千年来战乱频仍,民不聊生,人们纷纷发出“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的感慨。而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没有战乱,百姓安居乐业。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彻底解决了温饱问题,人民丰衣足食,生活幸福。何谓幸福?我看并不是钱越多越幸福,房子越大越幸福,车子越豪华越幸福,而是国泰民安、内心踏实、安然无恙最幸福!人们脸上流露的安逸、坦然、放心、微笑是真正的幸福!
我沉思良久,不禁发自内心地感慨:
时间能自己支配,
空间能自己挑选,
白天能四处闲逛,
晚上能安然入眠,
精神能安逸放松,
闲暇能歌舞蹁跹,
身体能经常锻炼,
周遭能和谐一片,
环境能洁净文明,
人们能常见笑脸——
这就是小康社会、太平盛世
幸福的最好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