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洮儿河上渔歌荡(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洮儿河上渔歌荡(散文)


作者:江畔钓叟 布衣,191.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发表时间:2025-11-19 21:27:35

洮儿河在大安市境内,干流自舍力镇(原六合乡)庆有村入境,经舍力镇、新艾里蒙古族乡、烧锅镇乡、丰收镇、安广镇、红岗子乡,在安广镇永兴村内刻流入月亮泡,通过水库哈尔金闸泄入嫩江。大安市境内流长147公里,流域面积1267平方公里。
   下游地势平坦,河道弯曲迁回,班泥沙底,河岸多苇塘,水草繁茂。处于比较宽阔的平原上,明显的河床既窄又浅,流量在50立方米/秒时就开始出槽漫滩,汛期水面宽度3.5—10公里,河道自然比降较缓,上游来水带着大量泥沙,至此因水流流速缓慢,泥沙开始降落。据实测资料,汛期年平均输沙率为19.1公斤/秒,年平均输沙量为60.4万吨。
   洮儿河流域处在我国北方较寒冷地区,季节性温差较大,并受贝加尔湖和西伯利亚较强冷空气影响,每年洮儿河的结冰期较早,一般在10月下旬,封河时间是11月中旬,封冻期达五个月以上,最大冰厚1.13米,历年平均冰厚0.89米。最高水温32℃。
   洮儿河水草丰美、渔业资源丰富,养育了成千上万的沿岸人民。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沿岸人民在洮儿河上扎簗子、下须笼、撒旋网、插箔、下挂子,从事捕捞生产;到了冬季,两岸居民便赶着大车,带着冰钏、洋镐,成群结队来到冰面上翻冰捕鱼,从而积淀了丰厚的渔猎文化。
   吉林本土作家周云戈先生跟我讲述了他亲身经历的故事: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秋天。我和十几名男劳力去新荒泡“五号坝”参加全县水利大会战。队长把我安排在由两人组成的“炊事班”。伙食点设在一位赵姓的房东家,赵大哥是生产队打鱼的。赵家给了我们很多方便,盐酱、葱花、辣椒、烧柴随用随取。特别是赵大哥三天两头给我们送鱼吃。刚安营扎寨时,早晨两锅圈苞米面大饼子,一盆高粱米水饭,半钵子大萝卜咸菜;晌午还是苞米面大饼子,一锅大白菜炖土豆;晚饭干脆就是一锅高粱米粥,相伴的还是大萝卜咸菜。赵家大哥和大嫂看到我们伙食差,便主动跟领工的队长说:“明天你打发人去网房子取些鱼,给大伙改善改善。”赵大嫂让她女儿小兰给我领路,不巧赶到网房子时,那天的鱼全让公社给取走了。于是赵大哥决定徒手抓鱼。便把我和小兰带到网房子后不远处的芦花荡,他光着脚下到水里,先是用脚将芦苇一片一片地踩倒,然后双手并用,左手逮住一条,右手也旋即逮住了一条。“歘——歘歘!”那片被他踩踏的芦花窠子瞬间成了张巨大的鱼罩。那天,赵大哥和我们一起回了家。他亲手炖鱼,还搓了一盆生鱼,拿出了自家的高粱烧,与几个大点年纪的人开怀痛饮。之后我便每隔一天去他的那个叫内刻的网房子去背次鱼。
   有一次,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宋有志驾车拉着我和摄影家郭振富去到保大桥采风,为《大安渔业史话》拍摄照片,有幸亲眼目睹了洮儿河的波澜壮阔。一望无际的水面,大海般冲击着视觉。民堤右侧是河面,涛声阵阵,轻舟游弋;左侧是红绿相间的青纱帐,红的是苞米棒子的红缨,绿的是苞米杆儿。长堤上,几个人正在兴致勃勃地撒网。快门频按,留下了美好的瞬间。
   前段时间,一位家住新艾里乡翟家围子的远方表弟田海龙,跟我唠起他在洮儿河打鱼的事情,他在河套里一边种地,一边捕鱼。他在洮儿河下了十几趟网箔和地笼,每天都可以捕获几斤、十几斤、几十斤抑或上百斤洮儿河野生鱼,鲫鱼、黄桑、白鱼、鲶鱼、鲤鱼、泥鳅一应俱全,有时甚至打出甲鱼、敖花、鲫狗等珍稀品种,拉到舍力镇集市销售,小日子过得很滋润,天天在抖音发小视频。称之“今天的下酒菜”。
   他说在他的上游、下游扎箔捕鱼的人很多,也有外地来撒旋网的,网箔如织、渔舟游弋,天天都有收获。
   “驻足堤边望大河。收纲芦荡唱渔歌。隔岸青纱方挑帐。碧浪。扁舟一叶泛清波。但见艄公挥木楫。游弋。依稀岸上唤阿哥。老树枝头花鹊闹。秋早。狂风暴雨奈君何!”这首定风波,见证了洮儿河秀美与丰庶。
   洮儿河在大安渔业生产特别是生态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保护好、利用好洮儿河这一得天独厚的地表水资源,对于推进大安绿色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思想和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生态大安、美丽大安、富庶大安的前景一定更加美好!
  
  

共 168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以洮儿河为轴,融地理数据与人文风情于一炉,兼具“自然史”与“风物志”之韵。开篇精准铺陈河道、流域等概况,继而借赵大哥徒手抓鱼、表弟抖音晒渔获等故事,让渔猎文化有了温度。古今场景交织,定风波词点睛,尽显河之丰庶与岸民活力。文末升华为生态保护,使河的意蕴从滋养生命延伸至发展根基,质朴笔墨中藏深情,乡土肌理与时代脉搏共跳动。是一篇极具东北地方特色的优美散文,倾情推荐,好文共赏!【编辑:淇水碧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5-11-19 21:32:02
  这是一篇极具东北地方特色的优美散文,讲述了洮儿河的时代变迁。
与文字相伴,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