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还是乡下的家好(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还是乡下的家好(散文)


作者:田野文化 白丁,41.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0发表时间:2025-11-20 10:06:13

每到冬天,我和老伴都要在城里的儿子家住上两三个月。每天进出楼道的时候,总会碰到上下楼的楼上楼下的邻居,我们之间从没有打过招呼或停下来说句话。
   有时候,傍晚时分,在楼下闲坐,看到的是孩子们在一块踢毽子、打羽毛球或嬉戏玩耍,他们的家长,不是低头在手机上玩游戏,就是操着各自不同的方言,有一句没一句地交流着自己孩子的话题。由此看出,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如果不是因为孩子,都是陌路人。我们虽然生活在一个院子里,哪怕是住在一个楼道里,甚至是对门,平时很难有共同的语言交流。要不是孩子们怕我和老伴冬天取暖中煤气,我还真舍不得乡下的那个家。
   曾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我家盖房子,开工那天,全队近四十户人家,不用喊,不用叫,他们自带工具,一家不缺,来到了我家的建房工地帮工。就在那天,我将他们分成四个小组,给他们一一排开。干活中间,那可真让人高兴,大家说说笑笑,个个干的都很卖力。由此可见,那个年代乡邻之间的感情。我的占地面积75平方米的大瓦房仅用了十多天就全面竣工了。
   我的青年时代,庄子里只要有人结婚,晚上整个村子里的年轻人都相约着去他家闹洞房,一个晚上,相互嬉闹着,大家都不着恼。一个庄子里的伙伴,都是相熟的邻居,即便是长辈或者是晚辈,都不抗口,因为结婚三天无大小。无论是新郎新娘还是来闹洞房的,都是有着充分心理准备而来的。如果晚上没有人来闹洞房或者听房,反倒显得这家人,人缘不好。
   年轻人闹腾到下半夜,看着是各自回家了,其实他们还会返回来去听墙根,趴在人家卧室的后窗外,当听到床板吱吱呀呀的声响,轻者掩口相视而笑,坏一点的,会在关键时刻突然大声咳嗽,然后等洞房里的声音戛然而止时都会拍手哄笑着散开。即便第二天见了面,拿这事打趣,彼此都一笑了之,不会有什么难堪。因为大家都知道,邻居间,只要没有不共戴天的仇恨,再过分的玩笑,都没有什么恶意。再说,一个村子里的玩伴大多都有着拐弯子的亲戚关系,或者是从小穿着开裆裤一块长大的,能有什么冤恨情仇。他们心里清楚,闹洞房是来寻开心闹着玩的,也是让新郎新娘增加情趣的,使小夫妻俩从此敞开情怀去相互爱慕和启迪他们之间的感情而已。
   再着,乡下人注重远亲不如近邻这个道理,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家里有个什么事,最靠得住的,最能及时赶到,最直接的指望,就是这些每天都能相见的近邻了。
   那个年代,虽然贫穷,可是,每当家里做了可口的饭菜,比如包了饺子、炸了丸子、蒸了包子,母亲都要我给邻居一户一户地送过去,让他们都尝尝;同样,邻居家有了新鲜的菜肴,即便是蒸熟了红薯、煮熟了的鲜嫩玉米,都不会忘了我家。平日里吃饭的时候,全庄里的人家各自端着硕大的海碗,拿着小菜,有的抓着几个馒头,从家里出来,一溜排倚着坐在墙根相互看罢对方的饭碗,然后低头吃着自己碗里的饭菜。如果那一个孩子看上了对方碗里的饭菜,他会立刻将碗递过来,小孩子家也不客气,伸出饭碗,对方会把自己碗里的饭倒进孩子的碗里,让孩子吃个高兴。
   人们吃完了饭,并不急着回家,把吃饭碗放在面前的地下,从口袋里掏出旱烟袋锅子,你一袋,他一袋地抽着,聊着,烟袋锅里的青烟袅袅,话语哔哩哗啦。那样的场景,让人明白,全庄和谐,处处充满着亲情。
   那一年,家住我家窑顶上的卫老先生病故,全庄子上的大人小孩都来烧纸随份子,庄里的妇女不约而同地帮忙刷锅洗碗、干杂活,那场面才叫壮观。一位耄耄之年的老人打趣地说:到我百年之后,也能有如此排场,什么都值了。
   全庄子里近五十户,不管是谁家有个头疼脑热地,大家相互走动,问寒问暖,不管是谁家有个急诊,乡邻们争着送病人去医院看医生。那场景,至今让我感到温暖,人称有这样的好邻居,真好!
   童年时代,我们几个玩伴,经常在一起玩耍,游戏中有过争吵,甚至有过打斗,可是,过不了吃顿饭的功夫,又在一起玩开了,丝毫不影响两家的关系。一旦谁家来个客人,家里缺少白面,只要你拿上面瓢去邻家借面,邻家再困难,也要借你一瓢白面,决不能让你在客人面前丢了面子。那情景至今让我感到温暖。
   生活在县城里,尤其是当下的经济时代,住在一栋楼房里的人,来自天南地北,全是陌生面孔。每天门一锁各自上班,下班回来门一关,都在忙着自己的家务,邻里之间,根本就没有认识和聊天的机会,如果你主动地去敲邻家的门,他不但没有亲热的言语,反而以为你有什么事要求他出面帮忙,或者引起邻家的高度警惕。
   过了正月十五,我和老伴回到了山里那个家,当我看到家乡的山川土地,是那么地雄厚、肥沃、壮美和无边。山里这个家在我的眼里,他不仅仅是山,也不仅仅是水和地,是我的左邻右舍,是我最亲最亲的各位乡亲!
   说句实话,在家乡这块土壤中,那个用爱心打磨了几辈人才打磨成了一个“親”字。这个“親”字就是浓缩的一页页历史,它是多么的亲切。在城里的三个多月时间,只要闲下来,我想到的总是乡下的父老乡亲,特别是我的左邻右舍。一个“親”字,说起来很轻很轻,看起来很淡很淡,可它却胜过浓浓的爱字千倍万倍。三个多月的时间,一百多天的光阴,我日思夜想,直到我回到乡下,走进家门的那一刻,我的心才觉得家乡的人,更亲密,黄土更纯香,水更甜。
   乡下的家,离别三个多月的家,我终于回来了。刚坐到客厅的沙发上,我的左邻右舍及房前屋后的邻居就来了好几个,问我城里的好,问儿子儿媳孝敬你们吗,多亲热的乡邻呀。由此,我想呀,不管走在何方,心都要在乡下的家,再走都走不出家乡这个圈子,它能让人记住了一个“親”字。
   人生要想走准自己的路,就要坦坦诚诚地做人。来来去去,生生死死,无论贫穷和富有、风光也好无名也罢,那怕你绕地球转了一圈,回到原地,回到乡下的家。一个“亲”字,一生的体验,尽在不言中。
   对,不管咋说,还是乡下的家好!
  
  

共 234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以城乡邻里关系为切入点,借冬居城里、回归乡下的亲身经历,勾勒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图景。作者用细腻笔触追忆乡村邻里互帮互助、亲密无间的往事,盖房共出力、婚俗闹洞房、饭菜互分享等场景鲜活生动,满含温情。对比之下,城里邻里“门对门不相识”的疏离感更显真切,形成强烈反差。全文围绕“亲”字展开,既诠释了“远亲不如近邻”的传统智慧,也流露对淳朴人情的眷恋,情感真挚动人。文字质朴无华,于平淡叙述中藏着对生活的深刻体悟,让读者在城乡生活的对照中,感受到传统邻里情的珍贵,引发对现代人际关系的思考。推荐共赏!【编辑:纪昀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11-20 10:06:33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2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11-20 10:06:50
  欢迎赐稿柳岸,柳岸因你而更精彩!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3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11-20 10:07:15
  文章以城乡邻里关系为切入点,借冬居城里、回归乡下的亲身经历,勾勒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图景。作者用细腻笔触追忆乡村邻里互帮互助、亲密无间的往事,盖房共出力、婚俗闹洞房、饭菜互分享等场景鲜活生动,满含温情。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4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11-20 10:07:42
  对比之下,城里邻里“门对门不相识”的疏离感更显真切,形成强烈反差。全文围绕“亲”字展开,既诠释了“远亲不如近邻”的传统智慧,也流露对淳朴人情的眷恋,情感真挚动人。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5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11-20 10:07:58
  文字质朴无华,于平淡叙述中藏着对生活的深刻体悟,让读者在城乡生活的对照中,感受到传统邻里情的珍贵,引发对现代人际关系的思考。推荐共赏!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6 楼        文友:老百        2025-11-20 15:57:56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