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妩媚今朝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今朝散文】话说仙山杳湖岭(外一篇)

编辑推荐 【今朝散文】话说仙山杳湖岭(外一篇)


作者:南国树 举人,4332.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39发表时间:2010-04-27 18:27:13

杳湖岭也叫杳湖山、杳雾山。远远望去,山顶岚霭升腾,云雾缭绕,渺渺茫茫,所以称杳雾山、杳雾岭。后因方言之差,讹为今天的名字--杳湖岭、杳湖山。
   杳湖岭位于湖南祁东步云桥镇坪塘境内,由砂页岩组成,海拔607米。它孤峰峻拔,独出云表,形势险要,山风尤烈。当地百姓称之为“风车口”。一九五八年以前,杳湖岭堪称天然的生态乐园。山岭中,树木繁多,郁郁苍苍,参天古木随处可见,珍花异卉争奇斗妍。飞禽唱和,走兽嬉戏。清泉汩汩,小溪潺潺,瀑布飞玉泻珠。山上的植被因海拔不同,也明显均分为两个层次(有趣是,它竟以半山亭为分界)。这为当地的风景增添了一个奇丽的景点
   杳湖岭有一个美称--“千年仙山”。它为何获得了这个美称呢?带着这个问题,我查阅了有关资料,并多次实地查访,归纳出下面几点,可为佐证。
   明代祁阳知县(1953年前,祁东属祁阳县)宁宗弟曾这么写道:“祁邑杳湖,支出九嶷,东枕衡岳,西向湘山,南通熊岭,北接邵陵。其山岭有石壁千仞,形似龙头,足以俯视群峦者,此山之大几也。民或祷云雨,或祈嗣寿,焚香于龙头石上,靡不应验.......”这段文字给人们传达的信息有:杳湖岭脉派非凡,与湖湘的几座名山仙峰均有渊源;与四周群峦相较它是龙头老大的位置,灵验的龙头石本身就具有仙风灵气;龙头石显灵在至迟在宋朝以前。
   我曽经几次在秋高天朗的时节登临杳湖山巅,举目四望,远处尽是茫茫云海,点点的峰峦小丘就似大海中的岛屿、礁石浮沉其间。附近的群山诸峦似狮,似虎,似豹......竞相向杳湖岭这条昂首的巨龙脚下聚拥过来。杳湖岭欣然享受着王者的威权,尽情展现着仙家的风采!
   有资料记载,在宋代杳湖岭就有规较大的佛教建筑群,还有一口声音响彻方圆几十里的大黄钟,菩萨也十分灵验。这就告诉我们,千年前,杳湖山有仙风灵气。如果不灵,就没有香客,没有香客,就没有香火钱,没有香火钱,就修不成上规模的宗教建筑群。
   明代武当玄帝飞剑降帕于杳湖山的神秘故事也为它引来了一股股仙风灵气。杳湖岭脚下的曾志秀笃信道教,敬拜玄帝菩萨,可他到中年尚嗣无子。尽管如此,他依旧每年步行武当拜谒.菩萨感其心诚,先后赐其两子,后来让其复观四孙。晚年的志秀已无法像以前那样拜谒玄帝了。一次他专诚来到玄帝前,将一块罗帕系于玄帝手中的长剑柄上,祈帝将它们飞降于志秀家附近的山上,以便在那建观塑帝像虔诚供奉。不久,玄帝飞剑降帕于杳湖岭,满足了志秀的心愿,志秀也兑现了诺言。从此,杳湖岭与南岳一样成了佛道两教和睦共处的宗教名山。
   由于杳湖岭仙山的名气近扬远播,明代至民国初年,香客骤增。许多时候,到杳湖山进香的人日逾千人。每年秋天,本、邻县进香的人络绎不绝。那条通往山顶佛庵道观的蜿蜒的石板小径上善男信女摩肩接踵,他们汇成了一条长龙逶迤地向上爬行着。
   以上内容足以说明,杳湖岭是一座千年仙山,一座名副其实的仙山!它那缭绕山顶、飘逸山中云雾岚霭就是仙风灵气。
   自一九五八年至文革结束,杳湖山先后遭受了几次劫难。树木砍伐殆尽,宗教建筑群被一次野火几乎烧光,所有菩萨被砸个稀巴烂。后来,所有庵堂、道观被拆毁,成了一片废墟......作为一座千年仙山的杳雾岭,在那特殊年代,再也难寻往昔的名气和风光了。
   由于宗教政策的落实,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南岳宗教协会的倡导和协助下,人们集资修建了规模极小的佛道共处的杳湖山庵。每逢烧香许愿的日子,求道拜佛的也不少。随着道佛菩萨的再度灵验,杳雾岭千年仙山的名气逐渐得以恢复。如果政府能将它作为宗教名山和旅游景点来建设,那么在不远的将来,千年仙山杳湖岭一定会以崭新的面目、更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展现在人类和大自然的面前!
  
  
   我是一股山泉
  
   我是一股山泉,一股快乐、清澈的山泉。
  
   我的故乡在大山的深处。从那里,我汩汩地流出,且源源不断。
  
   沿着那条蜿蜒的山溪,我一路笑语欢歌,一路逶迤地走来。
  
   小草因我精神抖擞,生机盎然,花儿因我缤纷多彩,无比娇艳。
  
   我是一股山泉,一股勇敢、执著的山泉。
  
   无论遇到多少障碍,我都义无反顾,一往无前。
  
   因为江河湖泊非我所爱,汪洋大海才是我的终点站。

共 169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杳湖山,此山锦绣,大可开拓为旅游圣地,甚好!我是一股山泉系属美丽诗篇.编辑推荐【编辑:我江山128abc】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