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官与民,到底谁是谁的父母

精品 官与民,到底谁是谁的父母


作者:浏阳老虎 举人,3609.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618发表时间:2008-11-18 13:26:26


  
   3月4日晚上,看央视二套的“两会接力站”专题节目,其中有一个栏目是“小丫跑两会”。在几分钟的交谈里,王小丫在称呼陈光国时,竟然用了三个“父母官”,小丫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主持人,不是她长得漂亮,是她能展现女人的睿智,可在这个晚上,“父母官”在我听来实在是刺耳。
   当然了,我们不能将“父母官”的称谓等完全同于封建意识,更不能因为小丫言必称“父母官”,就认定她是“满脑子封建意识”,但作为一名主流媒体的名牌节目主持人,她根本没有搞清楚到底谁是父母——如果官员是老百姓的父母,那就难怪我们的“父母”经常在老百姓面前威风八面了!可很多人都说老百姓是官员的“衣食父母”呀!这个问题要搞清楚,也必须搞清楚,因为小而言之,它关系到官员与百姓的“鱼水”关系,大而言之,它关系到国家的民主制度的构建与实施。
  
   贰
  
   《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记载:召父渠在唐河县南七十里的湖阳镇,为汉南阳太守召信臣所开。据《汉书》记载,西汉元帝时,召信臣任南阳太守期间,关心百姓疾苦,兴修水利,筑坝开渠,灌溉良田,使郡内“水丰地沃”。他还禁止婚丧大办,严惩贪官,于是政治清平,百姓官吏无不敬爱,尊称他为“召父”。又据《后汉书》记载,东汉南阳郡太守杜诗善用计谋,严惩不法,减徭轻赋,兴修水利,疏浚旧渠并发明“水排”。当时南阳人把他与召信臣相比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父母官”一词即源于此。
   “父母官”的由来告诉我们,原来即使在封建意识浓厚的古代,也要是一心一意为老百姓服务谋利的官员才能称为“父母”官的。因为没有“父母”不爱“子女”的。“父母官”一词原本包含儒家的民本主义思想,有一份爱民情怀。可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父母官”一词但更多
   的反应的是官贵民贱、官主民从思想的反映。“父母”是与“子女”相对的,“官”是与“民”相对的。我们日常中称政府官员是“父母官”,那百姓就是其“子民”,在电视上称现代政府的副市长为“父母官”,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能经常听到一些县市和乡镇领导干部自称“父母官”,或者喜欢被他人尊称为“父母官”,并因此自以为是,甚至沾沾自喜,岂不知,这个称谓一下子给人一种当官的高高在上,老百姓只能依附于他们的感觉。这与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中央大力倡导的建设民主政府、法治政府的理念相去甚远!
  
   叁
  
   清初发生在苏州的著名的“哭庙案”,就与子民告知县有关。吴县令任某贪赃枉法,老百姓怨声载道。这时顺治皇帝去世,一帮秀才到供奉顺治灵位的地方哭诉,并控诉县令的种种不法之处。结果不仅没有告倒知县,这些秀才却多被杀,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金圣叹。乾隆南巡,经过河南夏邑,当地正闹大灾,有百姓向皇帝上告本县知县讳言灾害,不肯放赈救济灾民,结果反而被追究百姓告御状的背景。父母官这种不受当地百姓监督的特权,造成了这一层官吏的腐败。
   这没什么奇怪,因为在宗法社会中,父母是子女的“天”,对子女有绝对权力,子女对父母有绝对服从的义务。“子不言父过”,更不要说去状告父母了。知县是父母官,自然要享受父母一样的权利,因此子民是不能越级状告本县的知县的。
   今天的林嘉祥事件,买官卖官、众多贪官的外逃等等事件,都是“父母”缺乏“子女”监督与约束所至——最简单的是官员既然是“父母”,那吃点、喝点、拿点“子女”的东西财物就是“子女”应该的孝顺,“父母”看得起罗——汶川大地震时,帐篷在当时八角灾区一个生产队都分不到一顶!可“父母官”就有那本事给没遭灾的亲戚都搞来,上面有刺眼的“民政”两字呢!
  
   肆
  
   邓小平同志指出:“世界观的重要表现是为谁服务。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生存之本。”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你不知道,但来告状的,就是我衣食父母。”
   可见我们的小丫和某些的官员搞错了——老百姓才是官员的“父母”呀!网民是网站的衣食父母,观众是明星的衣食父母,相声演员郭德纲就说,“相声演员一定要认准你是干什么,是真指着相声吃饭还是通过相声向有关部门要钱来吃饭,我的衣食父母是观众。”
   可现实当中是,“衣食父母”只是成为有些人常用的语言?明星会把观众当成衣食父母来尊重吗?公务员会把观众当成衣食父母来看待吗?
   作为公务员,作为警察和军队,是政府养的,实质上也就是老百姓养的,可以说,老百姓是他们的衣食父母。“端了人家的碗,要服人家的管”。现在他们拿了我们发给他们的工资,就要保护我们老百姓——可警察是这样做的吗?公务员是这样做的吗?
   “人民养育了你们,人民有难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温总理这话说的很好,很实在。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发至心底的肺腑挚言。他适用于政府官员、解放军、公安干警、消防武警等人士,同样也适合于寄生于人民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的私营个体等等。只是这话从一个堂堂的大国总理嘴中说出,在我看来,这是总理的无奈,更是中国的民族悲哀!
   这里面包含了多少的痛心和无奈啊!
   《论语》云:“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些格言,都说明政府要实行德政,而不能实行以强力为基础的暴政。可我们今天的社会怎么有那么多的强行拆迁事件呢?那么多强扣强压民众的“新闻”呢?这是对待“衣食父母”的应有的态度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九年了,从毛泽东、华国峰、邓小平、赵紫阳、胡耀邦到现在的胡锦涛、温家宝,可以说我们国家历来都不缺乏爱民、亲民的领袖,我们缺乏的是爱民、亲民的官!
  
   伍
  
   《孟子》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它详细地说明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也被人称之为是中国古代具有民主思想的重要证明。但是,对于新的时代新的政治文明来说,这一思想是不够的,它与德政思想一样,过分地区别民与官的身份,而不是把官和民都首先看成是一个平等的公民。新的世纪的新的政治文明,需要的是平民的政治,在这样的政治中,官与民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制度上只是角色和职业有区别,在身份上是自由的——而且在这种自由下,应该达到“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
   卢梭《论政治经济学》:“祖国没有自由,祖国就不能继续存在;有自由而无道德,自由就不能继续保持;有道德而无公民,道德就将荡然无存。因此,如果你把人们都培养成公民,那你就一切全都有了。”
   把人们都培养成公民!我们老百姓可以一如既往提供官员们衣食,可以不要加上虚假的“父母”二字。
  
   陆
  
   在已经跨入21世纪的今天,中华文明要持续发展,不仅需要经济文明的发展,而且还需要文化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在这一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如何来构建新的政治文明所需要的新的官民关系呢?它需要什么样的制度基础呢?这才是我们的“肉食者”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
   “有一句话儿要牢记在心头,我们都来自来自那老百姓。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啊!老百姓的儿女他朴实忠诚,忠诚!老百姓啊老百姓,我们就该为你多做些事情。为了你的工作,为了你的家庭,为了这好生活,更舒心更稳定,更舒心更稳定。”
   这是刘和刚唱得《我的衣食父母》,当有一天,这个歌不流传了,我想,歌词里的描绘可能也就实现了。因为“保障每个社会成员的自由与安全;这是民主政治必不可少的两个条件,而要使这两个条件同时得到实现的关键,在于人人平等。”因为,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社会契约论》的贯穿始终的指导思想,也应该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的理念。

共 305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以“小丫跑两会”的话语方式作为本文立论的突破点,然后结合史料对父母官这一称谓的由来作了一番详尽的梳理,最后归结现代民主法制社会应该以民为主。论证精密,观点也突出。【编辑:邬海波】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空灵如镜        2008-11-20 20:59:56
  父母者,抚育子女,父母官者,以治下百姓当子女养育,是可称之为父母官职;父母年事高者,将子女养大,自然要收子女的孝道了。只是,如今的食肉者,只当收孝敬的父母官,而不当为民服务的父母官。此时的官有一些成为既得利益者,与民为敌,哪里把百姓当成自己的衣食父母?
以后不来了哈
2 楼        文友:溪洋        2012-10-04 01:43:54
  佳作欣赏,问好,祝福!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3 楼        文友:巴枢虱        2015-09-12 18:25:26
  写的真不错,祝创作愉快!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