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回忆伯父

精品 回忆伯父


作者:雪地梧桐 秀才,2368.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13发表时间:2010-05-08 21:39:31

我的老家是位于县城东南方向的一座小山村,和豫北的大部分村庄一样,群山环绕山村黄土覆盖田埂,宁静祥和的静守着四季更替世事变迁,乡亲们忙于耕耘农田奔波生计,重复着乡土生活。在故乡的土地上,埋着我的世代先人和我去时10年的父亲。每每想到这儿,我的心就会疼痛,魂魄会不由自主的飘逸在故乡的山岭土地间,毕竟,那里是我的根啊。去年春天,我的伯父去世了,伯父是父亲一生敬重的兄长,一直惦记着写一篇祭文来缅怀。伯父与我生前生活在两地,只是在过年过节回家探亲时相见。我把与伯父在一起的情形收集起来,在整理加恩的叙述,写下此文,以表敬仰与哀思。
   我的奶奶是30年前去世的,我当时4,5岁光景,我一直怪自己记性太差,未能回忆起奶奶生前的摸样。由于种种的原因,奶奶未曾留下一张遗照,可供我们在以后的岁月里瞻仰,更是一件遗憾的事情。爷爷饿死于旧社会,30多岁的享年,匆匆的一生,我便更是无缘相见了。于是关于故乡和亲情的牵挂,便是留在家乡的伯父。
   伯父生于上世纪的20年代,为家中的长子,上有寡母下有弟妹。爷爷的过早离世,生活的重担便落到了伯父的身上。伯父很体谅奶奶在旧社会含辛茹苦的把儿女带大,所以十分孝顺奶奶,同时也提奶奶分忧,承担起抚养弟妹的责任。地里面的农活,都是伯父作为主劳力,弟妹们跟在身后做些零碎农活。家里面有啥好吃的,都是先尽着母亲和弟妹享用,看着她们高兴的样子,感觉比啥都好。自青少年起,伯父就投身于春耕秋收的农活中,忙碌于操持家务的烦劳之中。稼穑之苦,练就了伯父淳朴善良的品格,坚韧强壮的体魄。正是伯父的艰辛付出,才使得奶奶有机会安康过晚年的生活,兄妹幸免饿死在凄风苦雨的旧社会,有幸迎来新中国的曙光。
   1948年,家乡解放了。由于长期生活的磨砺,伯父已经练就成了通达明理、热情豁达的青年。新社会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有品质有才干的青年投身其中,伯父的条件正好符合,这样伯父便在村委会当上了干部。旧社会苦水里面熬大的农人,更知道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加上对党的感恩戴德的心情,愈加激发起伯父服务社会服务家乡的干事热情。
   关于那段伯父的经历,我不太清楚,无非就是书上说的,打土豪劣绅,分田地到穷人。不过我深知伯父有颗善良公正的心,他会正确的领会党的号召,合理对待改造分子,善良对待农民的。有个细节我的印象很深,常听家人说起过。每到村里面有个大事小情,伯父总会及时到村委会扯起喇叭,叫唤乡亲注意耕种农田,做些促生产,搞建设之类的宣传,那股工作的热情劲,可以看出伯父的工作积极性。
   伯父不只是热衷于政工工作,他有一手驾马车的技术,在解放初期,交通条件还十分落后,驾马车出行或者运输一直是主要的工具。一匹马或者驴就是不竭的“动力”,几捆青草就是廉价的“燃料”,(在这方面,要远远优越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的),身后面驾个木质的车架,便是承人载物的车厢,无论多远的路,多重的货物,四个蹄子撒起欢来,都能顺利到达目的地。伯父熟谙马车,“喻喻,喔喔”,不偏左来不偏右,“嘚驾,……”,一路朝前,奔向新中国的好生活。伯父爱惜马驴,经常更换磨坏的马掌,注意保护脚力,及时清理马厮,保持良好的马驴的卧宿环境,通风透气保暖乘凉。是啊,日夜为伴朝夕相处,建立起来了深厚的感情,马驴无异于自己的手脚啊,自然要倍加的小心侍弄。不知道伯父拉过多少人,送过多少货,只知道村里面仅有的几辆马车,伯父驾马车的技术是最好的,拉货是最多的。
   后来,伯父的弟妹逐渐成了家,我的几个姑姑嫁到了邻村,父亲和叔父有幸参加了工作。之后有了各自的孩子,也就是我的叔伯姑舅兄姊们。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好,日子也过的越来越好。有幸生活在党的富民政策中,有幸和父老乡亲们和谐的相处。一家人过着祥和安宁幸福的生活。
   童年回家的记忆,大部分在过年的时候。忙于公务的父亲在此时才会有闲暇的时候。伯父的家在村南头,邻着路边,一座四方的院落,土坯的围墙,墙头长满衰草。主屋坐东朝南,石阶为基,土坯垒墙,白灰抹面,青瓦盖顶,木格子窗户,油漆已近斑驳。一扇古老的门板,推开“咯吱”声响,房屋世代久远,或许是民国年代所建,或许更远,是清代?一进屋便是客厅,老式的桌椅,墙上是“福禄寿”三星年画。两边是通间作为寝室,寝室分为前后两厢土炕,炕的垒着煤火灶台。伯父和父亲坐在炕沿边交谈着,具体说些什么内容,由于年代久远,我已经记不太清楚,大概就是些家乡的人和事情。唠家常是一种语言的交流,更是亲情之间的互相宣泄,与亲人面对面的相处,那种温馨的感受会沁在人的心间。我这时候会无所事事的来回张望,记得伯父家的四周墙上,常有过期的报纸糊墙,用于保护日益斑驳的墙体,起到装潢的作用。再点灯绳子悬挂的地方,贴满了“小心烛火,安全用电”的字样,也常有一些安全用电的宣传画贴在墙上,上面配有图画,下面是文字解释。记得大都是些不要用湿毛巾擦拭灯泡,拴马不要把绳子系在电线杆上等内容。那时候用电是新鲜事物,安全用电知识的普及是很需要的。到了中午的时分,伯母便会招呼我们吃饭。伯母总是很盛情的招待我们,会把家里存留的好东西拿出来,让我们很是感动。比如自家的柴鸡蛋,粉条,和一些地里面的蔬菜之类,这些对于当时农村生活条件来说,是十分奢华的。那时候我的长兄姐姐都已经成家,伯父伯母两人在一起。好在二老的身体都很健康无恙,生活可以自理。兄姊们也都距离的近,长来走动照顾,伯父母生活过的安静温煦。
   一辈子劳动惯了的农人,是不会消闲下来尽享安逸的,总会找些事情来做,后来伯父养起了黄牛。黄牛的用处很多,可以用来耕地,是很好的畜力。再者市场上黄牛的价格很高,也是一项来钱的门道,贴补一下家用。记的牛圈就在南墙根,牛圈里面黄牛体态庞大壮实,神情悠然脾气温顺,不时的来回走动,或者啃着青草。草在家乡遍野都是,伯父便会挽着篮筐,拿好镰刀去山上割草用来喂牛。晴好的天气,伯父会赶牛到山上去。山上多荒坡,不长庄稼,却盛产野草。头顶天湛蓝云洁白,风吹来野草摇曳。优美的环境和怡然自得的心境,十分有利于养心怡神。后来到了晚年,在家人的一再劝说下,伯父在不再养牛。伯父喜欢养牛,或许是黄牛踏实忍耐勤劳的秉性和伯父的性格向吻合的缘故吧。后来到了晚年,伯父年老体衰,再加上家人的一再劝说下,伯父才不再养牛。
   记得前些年,父母退休后养过一阵子蝎子,据说山野之上多蝎子,便会到老家住上一阵子,伯父便领着父母上山衔蝎子。弯弯曲曲的山路上,伯父绑着那副绑腿和布鞋,带着略显蹒跚的步伐在前面带路,父母跟在后面。故乡的山水草木对于伯父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一生在一个地方反复耕耘刨食,人的身心早就融入其中。伯父熟稔的教着父母抓蝎子是技巧,不是提醒着不要让蝎子伤着了。累了便席地而坐,拿起别在腰间的水壶,喝上一口土参水。土参是家乡一种草本植物的俗称。味道淡雅,性平和,有通络活血的作用。伯父一生以此为茶饮,喝上一口,总会细细回味其中的味道。那段衔蝎子的日子,使得父亲有机会再次与伯父相处。父亲年少离家工作,忙碌了一辈子只有到了此时侯才有机会再次与亲人聚首,尽享天伦之乐。
   伯父是一个古道热肠的人,一生乐于助人,这个我是深有感触的。1994年我的姥姥去世,由于丧事来临突然,家人的情绪慌忙与悲伤掺杂,一时竟然忘记了把家中的所存的挡墓石拿来。母亲当时重病在县城,父亲在老家一时也想不出办法来。这时候伯父便把家中的碎石用推车推来,有担来了一箩筐石灰,及时的垒赌上墓口。那时候伯父已近是年迈体衰的老人了,他这个的体谅家人,热心的为家人接触燃眉之急,我的一家甚是感激,都从心底敬仰伯父。伯父替父亲尽孝道,用行动诠释了古语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理。后来,我父亲去世后,丧事也是由伯父在家操持的。
   我与伯父的相处是近些年的事情了,我的妻子原来在老家教书,这样我就有了常回家的机会。那时候伯父已经是年迈古稀的老人了。两老相依为命,还是在那座老院老屋里面生活。地里面的活,都给了堂兄照料,平时就是安然无事的颐养天年。我生性乖癖,不谙人情世故,每次回家,面对伯父母常常不太说话,常有窘态,伯父却是从不计较,温和的待我,那种宽厚胸怀犹如大地一样的厚重,慈祥之态宛若阳光普照。幸好媳妇懂事,帮忙我尽孝道,那时候媳妇学校发放过冬的取暖煤球,媳妇便会积攒起来,送到伯父家里面。伯父母很是待见我媳妇,自然我的心理面也是很温暖。
   伯父母待我犹如己出,或许是疼惜早逝的父亲,或许是我是家中的末子,伯父母总是偏爱于我,这一点我是很感激的。
   伯父母早些年病倒了瘫在床上,意识不清楚,只是生命的体征依然显现的很顽强。我深深的为伯父担忧和祝福……
   2009年春天,老家来电话说伯父去世了,走的很安详。我记得那时一个晴好的天气,气候温和阳光普照,本来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却带来如此的噩耗,这是多么鲜明的人生体验啊,只有这种解释让我心安理得。一生勤劳淳朴积德行善的伯父,上苍安排在一年中最好的季节让他升天,我知道伯父去的地方一定是天堂,那里比人间更温煦,那里树会成林,鲜花开成海洋,蜂鸟成群舞蹈,天籁之音氤氲不断……
   在伯父一周年的祭日,写下此文,以示纪念。伯父的一生品行高洁淳朴,他的光辉和形象是我前进的楷模。伯父葬于地下,在我的心中却是愈加的鲜活。

共 373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伯父的特殊经历,使得他更为成熟一些,他从很小的时候就能担起一家子,他乐于助人,他对亲人个个疼爱有加。形象鲜活的主人公形象。【编辑:月下笛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00509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月下笛声        2010-05-08 21:46:10
  特殊时代,特殊经历,造就了特殊的人!
让文字融入生活!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