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平民散文】一个家族的简史、聚散或悲欢

编辑推荐 【平民散文】一个家族的简史、聚散或悲欢 ——唐涛甫长篇小说《海峡涛声》赏析


作者:西风2006 榜眼,38156.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11发表时间:2010-05-19 05:52:07

读罢泉州唐涛甫老先生新近出版的长篇小说《海峡涛声》,不由得心潮难平感慨良多。我除了钦佩唐老在古稀之年笔耕不辍宝刀不老的可贵的创作精神外,还惊叹于他驾驭语言和结构故事的能力。毫无疑问,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海峡涛声》,说是一部辽阔恢弘的人生画卷并不为过,其作品在思想和艺术上可以说达到了比较高的程度。
   同唐涛甫老先生第一部长篇小说《山海风雨》相比,这部长篇小说不论是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有了更多的亮点和可取之处,甚至是一种质的跨越。如果说自传体长篇小说《山海风雨》反映的仅仅是个人在特殊年代里的苦难、挣扎、屈辱和誓志不渝的奋斗历程,那么《海峡涛声》反映的则是一个江氏家族在特殊年代里的聚散、荣辱和悲欢,或者大而说之,是整个中华民族在特定的历史年代里,经受的伤痛、荣辱和悲欢。从这个意义上说,《海峡涛声》具有深广的社会意义,字里行间洋溢而出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可盼海峡两岸早日统一的良好愿望,甚至隔海相望的亲人们那种血浓于水割舍不断的依依亲情,读来让人们嘘唏不止的情形,又仿佛让人们沐浴了一场可贵的精神与寻根的洗礼。
   《海峡涛声》穿越六十年的岁月风烟,故事情节错落有致跌宕起伏,读来颇能感受人生的种种况味。说的是剌桐城江德辉江氏家族,在这漫长岁月中的起起落落沉沉浮浮,从而道出了个人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一脉相承息息相关的道理。在这部小说中,不论是江氏家族还是剌桐城那座历尽沧桑的古大厝,都是一种绝好的象征和隐喻,就像《三国演义》桃花三结义一样,当江氏家族的江凤鸣、江成器、江复兴三的年轻汉子结拜为兄弟后,命运之神却神差鬼使的将他们推拥到台湾金门,于是两岸之间亲人那浓浓乡愁便开始发酵了。我们可以从台湾诗人余光中《乡愁》一诗中品味到这样滚烫的热烈的乡愁的意味,我们也可以从书中男主人公辗转来到台湾,在台湾隔海相望那望眼欲穿的动人的情形。这时候,故乡的古大厝旁的那棵枝繁叶茂的相思树,是那样的孤单、凄楚甚至肝肠寸断,它在岁月风雨里顽强的挺立着,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在呼唤着游子的归来。毋庸置疑,这位母亲就是我们共同的有着悠久历史的可爱的祖国。
   可以这么说,《山海风雨》和《海峡涛声》是一对姊妹篇,因为《山海风雨》里的男主人公江涛,依然在《海峡涛声》里深思、行走和歌唱,而江涛就是作者唐涛甫。我们知道,唐涛甫出生在菲律宾一个华侨家庭,他在国外和台湾有许多亲人,海外华侨的所思所想,对于唐涛甫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所以唐涛甫在人生的暮年,有太多的理由去勾勒出江德辉这个庞大的家族在过去岁月中的聚散、兴衰和悲欢,有太多的理由去聆听众多的海外游子思念故国家园的那一颗颗怦然跳动的赤子之心。我说过小说不是论文不是发言稿,不论怎样深遂独到的思想,都必须以小说描绘的那种氛围和对主人公如何刻画来实现。值得钦佩的是,唐涛甫老先生游韧有余的做到了这一点。书中有许多闽南民俗的生活细节,读来倍感亲切和温暖。所有这一切,都足见唐老深厚的生活和文学的底蕴。
   《海峡涛声》展示的社会生活场景是宏大的,主题是积极的阳光的,思想是厚重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应该得到文学界的普遍关注。我想唐老先生在写作之前,一定查阅了很多的历史资料,做了创作前的精心准备。果真如此,唐老先生在创作《海峡涛声》之前,曾经在古稀之年兴致勃勃的踏上了台湾宝岛,书中展现的台湾每一处绚丽的风景,都是唐老亲眼目睹过的。这不但体现了唐老对祖国宝岛的热爱之情,还体现了他对文学的忠诚、认真和执着。在那特殊的年代里,江氏家族同中华民族一样,饱受着战乱的蹂躏、创伤和洗劫,经受过建国后的一场场政治风暴,但是历尽苦难痴心不改,被迫分离的两岸的亲人在浓浓的思念和遥遥的相望中,最终在神州改革开放的温暖春风中得以团圆,得以掀开崭新的令人欢欣的一页。当阔别多年的亲人最终在剌桐城古大厝相逢,当妩媚的相思树在清风里摇曳生姿,当阻隔多年的亲情的潮水欢快的汇聚在一起,我们有理由相信;祖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是历史的必然。
   小说采用电影蒙太奇闪回的艺术手法,栩栩如生的再现了两岸离散的亲人相同或相似的种种的生活场景。这些精彩的细节的巧妙排列与组合,就像一部徐徐展开、扣人心弦的电视剧,每一个章每一个情节都那么情深意长。据说唐老在年轻的时候就创伤剧本,据说唐老打算把这部长篇改编成电视剧。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作为爱国主义教育最好的文学教材之一的《海峡涛声》,将会赢得更多人们的追溯、感叹和喜爱。我衷心祝愿唐老这一夙愿如期实现。
   最后还想说的是:生活是文学创伤的源泉,特别是小说,虽然源自于生活却不能拘泥于生活。同唐老的第一部长篇相比,《海峡涛声》揉进了诸多的友情和爱情的生动的描写,这无疑增加了作品的趣味和可读性。最主要的是,由于不同生活场景的转换或展现,使作品更加丰满和琳琅满目,这无疑是一种成功的突破。同时我多么渴望,精力充沛、才思敏捷的唐涛甫老先生在古稀之年佳作迭出——我有充分的理由开始这样的期待。2000字

共 201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通过多角度,客观的赏析了唐涛甫长篇小说《海峡涛声》,让读者对这个小说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勾起了一定的乐趣!【编辑“:旷世苍狼】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