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通假字,古文中一颗伤雅的痣瘢

精品 通假字,古文中一颗伤雅的痣瘢


作者:雪峰枫竹影 举人,3909.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377发表时间:2010-05-28 12:22:46

通假,是习见于古文的一种用字现象或行为,是汉字间以某种关系而产生的通用假借。归结来看,通假主要表现为如下情形:
   1.同音同义字通假例:对碁陪谢博,把剑觅徐君(杜甫《别房太尉墓》)“碁”通”棋”。
   2.同音异义字通假例: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司马迁《史记》)“蚤”通”早”。
   3.音近字通假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苟况《劝学》)“有”通”又”。
   4.形似字通假例:秦王必说见臣(《荆轲刺秦王》)“说”通”悦”。
   5.音近形似字通假例:魂魄结兮天沈沈,鬼神聚兮云(李华《吊古战场文》)“沈”通”沉”。
   6.义近字通假例: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贾谊《论积贮疏》)殴,殴打;驱,驱赶。此可视为“殴”通“驱”。
   7.意义相关字通假例: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盘桓(陶潜《归去来兮辞》)“景”通“影”。
   8.多音多义字通假例①: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战国策、魏策》)“趣”通“促”。
   例②: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司马光《肥水之战》)“趣”通“趋”。
   上述几种通假也可笼统分为异体字通假。通假字的使用给古文的阅读、理解造成了困难,又加重了后人特别是学生的学习压力。那么,它是怎么产生的呢?主要原因是:
   一、字不够用,临时抓差充当
   起初,文字数量极少,人们在欲表达而又没有相应文字情况下,便挪借用字,抓差顶替,完成记事目的,例如上古没有“悦”“现”“智”“返”等字,但这样的新概念却已产生,于是便出现了“说”“见”“知”“反”等的通用替代现象。
   二、新生字没约定俗成
   有些字本已产生,但尚未被广泛认同,一定时期里新字、旧字还在通互使用,最典型的如“喻”“谕”,直至汉代以前,二者都以“懂得、明白”义通用。再如“樽”字,《庄子》“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句中就已有意义明确的使用,然而时至唐、宋,以“尊”代“樽”者仍数见不鲜,同是杜甫诗,就是“莫思身外无穷事,旦尽尊前有限杯”和“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两种用法,《战国策》“河伯娶妇”文中也存在“取”“娶”同义并用情况。它们说明,相当数量的通假字是在新旧字职能被人们逐渐认定和区分中产生的。
   三、字义转移
   有的字原本表示了一个明确意义,可后来又造出了具有相同意义的另一字,而且真的鹊巢鸠占,原字本义反而被取消,变成新意义的字了,如“莫”“其”“然”等,都是由于“暮”“萁”“燃”等的分别取代而发生了意义转移,以现在用字标准看,表示原来意义的它们便是通假字了,也就是说,我们再用“莫”字表示“暮”义就错了,就是学习古人也用通假字了。
   四、作者笔误
   金无足赤,即便名流大家也难免偶有“错别字”流布,科技和文化相对落后的古代,文章中出现错误用字也属正常和可能。例:“太后盛气而揖之”中“揖”我们通常以为它是“胥”的笔误。
   五、他人舛错
   古籍流传、整理过程中,或传写有误,或故意换字,都有可能造成通假字,如“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句中“揖”,按《史记、赵世家》载,应作“胥”,通“须”,等待意,故“揖”当为后人误写。
   六、异体字的使用
   异体字与正体字同时产生,同音同义,但跟正体字相比,它笔画多,结构怪异,难于识记和书写,如“僊”和“弔”分别是“仙”和“吊”的另一种写法,所以在古代它们差不多一直以俗字存在,使用范围和频率远远小于正体字。
   七、各家各说
   数千年语言、文字的演变造成“古今言殊”,它们的研究也见仁见智,成岭成峰,以“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句为例,其中“缦”字就有至少三种解释:①“缦”通“慢”(中国青年出版社《古文选读》),②“缦”通“曼”(张必东、王先海《新编中学语文备课全书》1998版),③缦立:久立(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1995版)。
   通假字使文句难读、费解,是中国古文优美乐章中的不和谐音,是精美文化盛宴上拗口硌牙的恼人砾石。它诡谲,故弄玄虚,给读者的阅读带来时间和精力的大量浪费和消耗,严重影响文意的痛快理解与表达,而且,类如手术中用的钢针和缝合线,通假字也是以临时功能者身份“植”入文章的,是终究要取出或者拆除的。中学《语文》教材编写坚持“古为今用”原则,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培养语感”为指导思想,古文选编谨密严肃,科学务实,基本实现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教育目的和要求,并创新,有发展。
   但是还不够。作为民族文化传播、文字改革的重要实践者,教育,理应走在最前面,在文字规范事业上眼界再开阔一些,步子再大一些,热情和勇气再多一分。我们给古文添加了标点符号,我们改革了它的竖写方式,我们修订了包括《庄子》在内的一些诗文的用词、句子甚至层段,我们废除了繁体字,那么,在古文通假字的剔止上,为什么不来一个大的“革命”呢?我们知道,通假字决非风景,它是优美古文脸上一片污目哀心的瘢痂,是猥琐晦黯的一颗陋痣。剔正通假字,不害句意,不损题旨,也丝毫不会削弱古文意义和价值,相反,它会使古文老树著花,重焕灿烂光彩。我以为,具体操作步骤或办法可以是:
   1、搞好通假字废除宣传,动员。要确立和交待这一工作的目的、意义、原则和指导方针。
   2、从各级各类教材着手,袪除通假字,一律采用今字。我们已经迈出了废除异体字通假的第一步,我们也一定能迈出废除假借字通假、古今字通假的第二步,第三步……专家、学者、教师要联系、沟通,集思广益,去分歧,求统一,让我们的出台观点或结论具有必然的权威性。
   3、编订一部《中国古代汉语通假字大辞典》,系统集录和说明中国文字发展中这一独特的历史现象,给各类古文研习者提供检索性帮助。在此基础上,着手进行可能范围内所有通假字的废除。
   4、有特殊意义或价值的文献或古籍可以尊重原貌,保留通假字。
   鲁迅先生说:“旧形式要采取,必有所删除,既有所删除,必有所增益,这结果是新形式的出现,也就是变革。”它告诉我们,继承文化遗产时,不宜全盘照搬,要有所舍弃,有所改造;尊重历史不是泥古,必须适时和适当的通变,去伪存真。废除通假字,是还历史以真实,是对古文化精华和精髓真正意义的继承和发展。废除通假字任务艰巨,工程浩大庞杂,但只要我们目标明确,信念坚定,勤勉不辍,就能够去就有序地完成这一于古无害,于今有益,对未来更有深远意义的工作。

共 255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通假字,古文常见现象,却使文句难读、费解。作者对其进行详细归纳,总结原因,分析种类,提出方法,可见是下了苦功夫的,惟有如此,才有此类精彩之作。【编辑:单培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005029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单培文        2010-05-28 12:24:27
  同为语文教师,却写不出此类作品,惭愧。
-刻画心灵的印记
2 楼        文友:铁禾        2010-06-01 23:15:20
  所谓的通假字,只不过是我们对那些名人写错字的不忍心戳穿而已~
铁禾
3 楼        文友:月上贺兰        2010-06-14 21:21:09
  端午到了,我送你一个爱心粽子,第一层,体贴!第二层,关怀!第三层,浪漫!第四层,温馨!中间夹层,甜蜜!祝你天天都有一个好心情!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