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杂谈★鹏鸣诗集〗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精品 〖菊韵杂谈★鹏鸣诗集〗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论贾平凹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继承与探索


作者:鹏鸣 举人,4059.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870发表时间:2010-05-29 08:14:24

〖菊韵杂谈★鹏鸣诗集〗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废都》是贾平凹在四十岁写出的长篇小说,一出版即引起广泛的社会轰动。贾平凹以超乎寻常的勇气突破了长期以来被禁锢的艺术禁区,在二十世纪末的中国树起了一块新的文学里程的艺术丰碑,但同时,十几年来评论界围绕《废都》的批判声也一直不绝于耳。
  
   《废都》的销量如此之大,影响如此之广,引发的争论如此之剧,这可能是上个世纪末最大的文学事件。中国当代文学史中事件频仍,但只有《废都》是文学界自发性的事件,其他的力量不过推波助澜而已。
  
   在文学创作中,创作动机的实现固然要依赖材料的储备和艺术发现的获得,但实际上创作动机却常常是暗中支配和决定作家搜集材料的范围及其艺术发现方向的潜在操纵力量。有什么样的创作动机,实际上也就暗示了作家某一具体作品在选材和艺术上的走向。
  
   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号召改革开放“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在此策动之下,整个中国大地以前所未有之势,翻卷起市场经济和商业主义的新一轮狂潮。正当此时,经历了一场肉体病痛折磨和精神困顿的贾平凹却避开闹市,逃离到陕西耀县的桃曲坡水库住下,在这种似乎超然世外的半隐居般的环境中,开始写他的第一部关于城市的小说《废都》。
  
   1993年的贾平凹应对时代潮流,他确实抓住了某种历史情绪、历史无意识,但他显然是过分看重了时代的期待而偏离了原来的位置,他转过来描写城市中的知识分子。平心而论,他确实抓住时代潮流,九十年代初的问题就是知识分子的问题。
  
   《废都》讲的是在西京以作家庄之蝶为首的四大文化名人的颓废故事。从题材上看,似乎没有太特别之处。然而,通读全书,我们便会发现,在这颓废故事的背后蕴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精神之“废”和深刻的文化失望。
  
   《废都》的“废”是形容词,作“颓废”解当不会有大错;“都”即都城,也就是小说中所说的“西京”。
  
   在《废都》中,贾平凹写出了一部80年代的中国社会风俗史。采用了中国古典的草灰蛇线手法,而融入了西方的意识流和精神气质,中西合璧。《废都》也创造了一种新的语言,这在文学史上是不可多得的。作者以主人公庄之蝶为中心巧妙地组织人物关系,围绕着庄之蝶的四位女性——牛月清、唐宛儿、柳月、阿灿,她们分别是不同经历、不同层次的女性,每个人的际遇、心理都展示着社会文化的一个侧面。
  
   有人说贾平凹使用的是非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有效地揭示了特定的主题思想。我认为在《废都》中现实主义和非现实主义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像贾平凹这样一个有成就的作家,他融现实主义与非现实主义于一炉,融传统与现代于胸臆之间,中西美学渗合,更融合中国现实原本就存在的种种东西,看似大杂烩,实则精严结构,逼真如贾平凹在后记中所说:“好的文章,囫囵囵的一脉山,山不需要雕琢,也不需要机巧地在这儿长一株白桦,那儿又该栽一棵兰草的……鬼魅狰狞,上帝无言。奇才是冬雪夏雷,大才是四季转换。”(“大才是四季转换”也就是说,能够顺其自然,能够顺应时势,在艺术上能够自自然然,不需要雕琢。)
  
   贾平凹在《废都》“后记”中说:“这些年里,灾难接踵而来。先是我患乙肝不愈,度过了变相牢狱的一年多医院生活,注射的针眼集中起来,又可以说经受了万箭穿身;吃过大包小包的中草药,这些草足能喂大一头牛的。再是母亲染病动手术,再是父亲得癌症又亡故;再是妹夫死去,可怜的妹妹拖着幼儿又住在娘家;是一场官司没完没了地纠缠我;再是为了他人而卷入单位的是是非非之中受尽屈辱,直至又陷入到另一种更可怕的困境里,流言蜚语铺天盖地而来……几十年奋斗营造的一切稀哩哗啦都打碎了,只剩下了肉体上精神上都有着病毒的我和我的三个字的姓名,而这名字又常常被别人叫着写着用着骂着。”这里要补充的是,此时的贾平凹还经历着婚变。短时的生活聚积了那么多的不幸,所以作家心态和情绪上的幻灭颓唐就可想而知。投射到作品中,也就有了上述所说的精神之“废”。
  
   刘心武认为贾平凹创作《废都》有三个背景值得注意:第一,贾平凹在心理上、精神上面对的难题太多,只有寻找明清的那种很成熟的文化资源,求得一种解脱。第二,是他所在的西安这个城市确实具有的极为巨大的名人效应。第三,小说所写的那些什么市长儿子、那些女人见到文化名人非常崇拜,这种情况在北京不可能出现,也很难想象,但在西安却是真实的。于是,这就造成了他那种特有的傲岸和痛苦。而这种做岸和痛苦,也只有在那个氛围中才有施展的可能。
  
   刘心武的分析颇有道理,它为我们如何正确读解《废都》提供了某些启示。《废都》这部书,从总的来看,就是写出了文人在这种背景下的自我迷失,他们“废”的尴尬处境。
  
   因此,写作《废都》时,一向胆怯、羞涩、淡泊自守的贾平凹已经有了“唯有心灵真实,任人笑骂评说。”的心理准备。在他看来,心灵的虚伪是更难以忍受的事实。《废都》问世之前他便知道“这本书的写作,实在是给我太大的安慰和太大的惩罚,明明是一朵光亮美艳的火焰,给了我这只黑暗中的飞蛾兴奋和追求,但诱我近去了却把我烧毁。”他力图在《废都》里找到那个真实的言语人格,“在生命的苦难中又惟一能安妥我破碎了的灵魂。”《废都》遭禁后获法国费米娜文学大奖,贾平凹在为获奖而举行的一个民间庆祝酒会上,作了这样的坦言:“我写作是我的生命需要写作,我并不要做持不同政见者,不是要发泄个人的什么怨恨,也不是为了金钱,我热爱我的祖国,热爱我们的民族,热爱关注国家的改革,以我的观察和感受的角度写这个时代。”
  
   尽管人们对《废都》褒贬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废都》是贾平凹对自身艺术探索的一次总的集大成,是他勇于开闯纯文学性描写的禁区新突破,是其进行以性写人的集其大成的作品,围绕着“废都意识”深刻地揭示了一个时代隐秘的世界。其严肃的主题不得不令人深思,即使我们觉得它里面的一些内容可恶和丑陋,也不得不为它的主题深思。
  
   《废都》是现实主义的悲剧作品,更多的是表现了知识分子在时代中的悲剧。在世纪末这么一个物欲横流的环境中,知识分子异化、堕落,丧失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在失去精神支柱后迷失了自我,找不到精神家园的归路。正如评论家雷达所说:“小说所写的庄之蝶的心态,正是开放社会中文人常有的一种浮躁情绪和失落心绪。它们被传统文化情调浸透了身心,而面对社会的大转折,固有的目标和价值体系瓦解了,于是无所选择,迷茫烦扰。”
  
   当然,《废都》在书写精神之“废”的同时,也包含了社会批判,自我批判和文化批判的严肃内容。如穿插引进大量的政治民谣、顺口溜和社会性传闻,对当下干部队伍腐败、社会风气败坏进行了批判。收破烂的疯老头所唱的歌谣,那头奶牛的哲学沉思都具有文化批判的意味。可以说,《废都》是一部融入了贾平凹过多的沧桑感受和真切的心灵体验的书,是九十年代初中国城市的废都,是精神与文化,是作家的灵魂追索,不同的是,一次是游荡,一次是回归。
  
   尽管庄之蝶形象表现了诸多作者对生活、人生的体验与感受,但是《废都》中的作家主体却应该是刘嫂牵到西京城里来的那头奶牛。这奶牛“堂而皇之地行走于大街”,“不急不躁”,“以哲学家的目光来看这个城市”。它虽然来到这个古都为时不短,但对于这都市的一切依然陌生。城市是什么呢?城市是一堆水泥嘛,这“牛”觉得发笑的是:人就是这样的贱性吗?创造了城市又把自己限制在城市。可悲的是,正是人建造了城市,而城市却将它们的种族退化,人退化得只剩下个机灵的脑袋,正是这脑袋使人越来越退化。这是作者填入牛头中的对现代城市的一个定位。
  
   重读《废都》,最深的感受是,这是一部中年人写的书,写的是中年的经验和心境。
  
   《废都》1993年出版,已经过了十多年了。最初的两年内,正版和各种盗版,据说加起来超过一千两百万册。准确的数字恐怕无法统计,事实上,盗版至今也没有断绝。
  
   在吵吵嚷嚷的“事件”中,这么多的人读《废都》,都读到了什么?恐怕不容易读出一个中年人无法诉说的精神上的寂寞、茫然和颓败吧?
  
   一旦成为“事件”和“现象”,创作中个人性的东西似乎就没有了位置,取而代之是社会的焦点和大众的兴趣。
  
   可是,如果没有这种个人性的精神上的东西,就不会有这样的创作,不会有这部书。
  
   大概很少有作家愿意自己的作品被认为是“颓废”的,贾平凹也不例外,他对加在自己身上的“颓废”的指责一直耿耿于怀。不过,如果从文学和艺术上来看,“颓废”其实并不就是一个坏字眼。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人把这个西方文学和艺术的概念(décadent,decadence)翻译成“颓加荡”,这个译法有点意思,差不多可以说音义兼收,形神兼备——“颓”是精神上的状况,“荡”是行为上的表现,与原文又有语音上的关联。法国的颓废派和英国的唯美主义所产生的一些好作品,是与对十九世纪末某种精神状况的揭示紧密相关的,并非只是表面上的放荡不羁。二三十年代上海出现过唯美——颓废的小团体,但他们的作品,往往只是对“颓废”的形式的模仿,大多有形(“荡”)无神(“颓”),精神上的深切感受不足,也不怎么具备艺术上的功夫。
  
   如果说《废都》写的是一个中年人的“颓废”经验和心境,其实是中肯的。贾平凹写庄之蝶这么一个名作家的日常生活,笔触很少伸到这个人的心灵深处,偶有指涉也赶快移开,似乎有意避免碰触;但越是躲避着,就越显出问题在那儿。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小说的处理是非常成功的,它不写这个人精神上的问题,写的都是庸常的琐事,有心的读者却应该能够不时地感受到这个人物精神上的茫然与危机。小说写性,这是最引人争议的了,如果和这个人物的精神状态结合起来看,其实就没有多么难理解。十年之后,贾平凹和人聊天时说,《废都》写性,“只是写了一种两性相悦的状态,旨在说庄之蝶一心要适应社会到底未能适应,一心要有作为到底不能作为,最后归宿于女人,希望他成就女人或女人成就他,却谁也成就不了谁,他同女人一块毁掉了。”(《十年一日说〈废都〉》,载《美文》,2003年4月)这种“两性相悦”,就是精神上的茫然和危机的一个出口吧,后来证明这个出口并不就连着一条出路。
  
   这里被认为是“大肆描写”、“过度渲染”的性,其实是可怜的性,是在现实的重重包围中偷偷摸摸的“两性相悦”,这个“悦”,差不多是庄之蝶精神上的救命稻草,他在日常生活的无聊和苦恼中,几乎找不到什么“相悦”的时候。庄之蝶的“颓废”,是在社会的围困中偷偷摸摸的“颓废”,这不仅是说外在行为上的“偷”情,而且更是说他精神上的痛苦处于黑暗的、不见人的状态中。
  
   这么一说,《废都》的“颓废”就和法国英国的颓废派及其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模仿者区别开来了:那样的“颓废”是公开的“颓废”,不仅以公开的“颓废”精神,而且以公开的“颓废”行为,来反抗现实,挑战世俗,并且大胆地把“颓废”化为个人生活和艺术创作的独特形式。在感觉上,这样的“颓废”是青年人的“颓废”,坦荡,单纯,没有功利算计,不用小心翼翼。
  
   庄之蝶是“一心要适应社会到底未能适应”的,他虽然有精神上的苦恼,但他没有想过要站到这个社会和现实的对立面上,说到底,他就是这个社会和世俗的一部分,而且不是普通的部分,他是这个社会和世俗中家喻户晓的名人。他其实特别重视这个社会和世俗,特别在意他在其中的位置。他精神上的茫然和危机,也许沾到“虚无”的边了,他有时会有“虚无”的情绪,但他其实是说不大上多么“虚无”的,因而他的“颓废”也就不是彻底的、义无返顾的。没有彻底的“虚无”,没有彻底的“颓废”,面对精神的困境和现实中的困境,有的就多是伤感和自怜了。再加上他又是文人,又是名人,身份意识又重,自己就觉得自己不是一般人。确实,对于伤感和自怜,这部作品在艺术上显得有点不够节制。
  
   这个人物精神上的不彻底,却可能使得从他身上反映出来的现实更真实。这个现实,指的就是束缚包围着他的现实,在很大意义上,是一个经历诸多世事磨难之后的中年人的现实。生命的河流流到中年这个阶段,怕是已经有些污浊了,因为有了那么多现实的因素加入进来;但也浑厚了,同样是因为有那么多的现实因素加入进来。
  
   有人说《废都》是现代版《金瓶梅》,此语不差。《废都》出版于1993年6月,同年在《十月》杂志和《中国青年报》刊登和连载。出版前,它就被一些小报“广而告之”地宣称为“当代的《金瓶梅》”。
  
   西门庆的正房夫人是《废都》中庄之蝶夫人的原型:大度,敦厚,少妒,半老徐娘,余韵依然,却风情不再;而且两人均多年无子。
  

共 812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读过《废都》,也很喜欢贾老师的其他作品。但今天这样深刻、明晰、透彻地理解《废都》还得感谢鹏鸣老师!《文学史上的里程碑》不仅恰到好处地对贾平凹进行了分析、解读、评价,而且让读者循着清晰的脉络,去感受时代的精神之废。推荐加精!【编辑:天野幽客】【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005029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十五岚        2010-05-29 09:54:02
  学习鹏鸣老师的文章!问好!
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
2 楼        文友:叶雨        2010-05-29 09:54:36
  我也是从读《废都》知道贾平凹这个名字的,当时看废都就觉得这作者一定是个超凡脱俗的作家,不然不会那么大胆地挑战现代文学。今天看了鹏鸣教授的这篇文章,才明白了,原来贾平凹是对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发扬。还是大哥认识深刻,分析透彻,常读这样的作品,使人长知识,感谢鹏鸣大哥的佳作赐予菊韵社团,社团因你而精彩!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3 楼        文友:叶雨        2010-05-29 10:03:44
  敢和《金瓶梅》相提并论的作品,当《废都》莫属了。其实文化的美与丑,并不是华丽词汇修饰出来的。要透过文字看实质,那些敢于正视人性的美与丑,那些刻画人们内心世界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就像西方的裸体艺术一样,看你怎么欣赏了,文学艺术是分不开的。看完鹏鸣教授的这篇文,便会觉得心境有多宽,审美有多广,艺术无止境,文学无边界。传统的是民族的,民族的是世界的。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4 楼        文友:鹏鸣        2010-05-29 12:16:37
  贾平凹的《废都》把人间的美丑写绝了。透过文字的表层,深刻地挖掘出了文字背后人性的真实本质!
以诗为伴 欢度人生
5 楼        文友:鹏鸣        2010-05-29 12:19:56
  这篇评论文章仅仅是我读了十几遍《废都》后的真实认识。还需大家批评指教!
以诗为伴 欢度人生
6 楼        文友:叶雨        2010-05-29 13:47:04
  难怪大哥分析的这么透彻,理解的那么到位啊,原来是读了十几遍的,真是佩服。学习大哥的这种精神,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7 楼        文友:鹏鸣        2010-05-29 16:01:39
  该文选自我的文学研究专著《世界文学简论》一书。(国际文化出版社2009年香港版)让大家见笑了!
以诗为伴 欢度人生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