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散文随笔】半枝梅的味道

编辑推荐 【菊韵☆散文随笔】半枝梅的味道


作者:善水游鱼 秀才,1793.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684发表时间:2010-06-05 12:35:47

【菊韵☆散文随笔】半枝梅的味道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倘若邢岫烟、李纹、薛宝琴走出芦雪庵,娉娉婷婷踏上丰山的土地,吟哦再联即景诗,恐怕得出的不只是“咏半枝梅”四个字,断然还有令其叫绝的惊叹了。
  
   丰山,坐落在和县境内,那儿一个叫杜村的村庄里,有一株千年古梅,雅称“半枝梅”。据测量,梅树的高度有6米,冠幅达8.5米,梅树的整个形状很像《红楼梦》中芦雪庵的那株,“其间有小枝分歧,或如蟠螭,或如僵蚓,或孤削如笔,或密聚如林”,不同的是,丰山的这株梅属于稀有的玉蝶梅种,每年腊尽春初开花,花色粉红耀眼,花香浓烈醉人。
  
   最初我颇为纳罕,为何叫作“半枝梅”?后经查考,得知源于三种传说。其中一说似乎逼真可信。明末清初画家戴本孝,每年都要到丰山杜村赏梅,有一次赏梅赏到黄昏,一时兴起,遂研墨展纸,借着月色临梅作画,刚画成半树,忽然云遮月隐看不清了,只好带着遗憾收拢笔墨归去。不想这半树梅花的画儿,独具风韵,出神入化,备受众人赞赏,一时引起轰动,名传遐迩,于是“半枝梅“的雅号就渐渐流传开来。
  
   传说是美丽的,然而传说总免不了羼入人文色彩,或许,正是这种后天的附丽,方才使得“半枝梅“散发着迷人的味道。
  
   其实,半枝梅乃是北宋名人杜默亲手所植。杜默的老家就在丰山杜村。这位时称“歌豪”的才子曾一度在京城官场厮混,任过不同官职,后托辞卸职归田,顺带几株玉蝶梅植在老家宅旁。自此与梅为伴,但逢梅开之时,呼朋唤友,饮酒赋诗,赏梅怀抒,怡然自得。
  
   如果到此为止,大约不会有半枝梅后来的神奇效应。应该感谢乾隆时期的大学士朱筠与和州知州刘长城。1773年,他俩观梅后,欣然命人在梅旁修建“梅豪亭”,并亲自撰写碑文和楹联。从此,半枝梅平添几多文化意蕴,渐渐走进历史的册页里,走进世代人们的心目中。
  
   闲来读宋人林逋《山园小梅》,满眼疏影横斜,粉蝶欲飞,想象杜默当年面对宅旁的“至爱”,那种“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的共有醉态,是何等的惬意舒心!
  
   而我对丰山千年古梅的着迷,全在一个“半”字上。“半”字犹如一枚橄榄,耐人咀嚼半天,半天后还会像牧归的羊,半卧在向阳的墙根下慢慢反刍着。
  
   不知道世人为何多以“圆满”为美,其实有时候“残缺”也是一种美,一种更富意蕴的幽微之美,譬如月圆与月亏。当我们轻声唱起《半个月亮爬上来》的时候,心灵深处马上会显现夜幕四合、飞鸟归林、一弯新月舴艋一样荡漾在天空的图景,不由得你会生起催眠术般的感觉,恍若进入别一种梦境。
  
   不禁想起林语堂的《半字歌》。林先生一生书通二酉,披风历雨,只“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这两句,就足以破解“半”字个中三昧。移目半枝梅,半枝梅的“半”,却也如一幅画,那一半留白,则如一座跑马场,一任观者自由驰驱,作无尽遐想与期冀。回头静思,却却又不敢想象,设若丰山古梅不曾唤作“半枝梅”,没了那份雅驯,纵使它独有孤存,惊艳盖世,想来也如村姑一般,湮没在庸常的烟火草木间。
  
   哦,半枝梅,好一个“半”字,因了你,千年古梅尽得风流,余韵绵绵。

共 125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半支梅的传说的确很美!“残缺”也是一种美,一种更富意蕴的幽微之美,譬如月圆与月亏。非常认同这种观点,对林语堂的《半字歌》更是喜欢。作者文历知识丰富,语言沉练简洁,颇具吸引力和说服力!推荐阅读,多谢赐稿。[逝者如斯]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雨        2010-06-05 22:08:53
  只知道梅以曲为美,却没体会到这半支梅竟然也有这美的味道。这种残缺的美是给人们带来希望和憧憬的美。感谢作者又赐佳作,欣赏美文的同时,还可以学到知识,真好。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2 楼        文友:善水游鱼        2010-07-11 18:30:47
  试探索,像病梅,以为文曲为美。
兰生幽谷,不因无人佩戴而不芬芳;月挂中天,不因暂满还缺而不自圆。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