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散文随笔】斑驳的记忆

精品 【菊韵☆散文随笔】斑驳的记忆


作者:纪开芹 探花,15019.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72发表时间:2010-06-15 19:27:23

日前碰巧看到陶然的《“南大”往事》,于是勾起我对安徽教育学院的回忆。记下来吧!虽然有点“东施效颦”的意思,但毕竟那些也是我最为难忘的记忆。
   自我到安徽教育学院上学至今,正好五年了。五年的时间,或许在一些人眼中是眨眼即过的短暂一瞬,生活上没有大起大落,感情上没有大喜大悲,生活的湖心中始终没有投下小小的石子,自然不会激起阵阵涟漪。于我来说,却有许许多多值得纪念的人和事。回头看来,真的有点“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了。
   到教院读成本(成人本科)中文系,并不在于拿到那一纸本科文凭。更不带任何功利性,企望能到更高一层去任教。我只是带着对文学的挚爱,对中国博大精深的几千年文化的向往考入安徽教育学院成本中文系。那时候的我已经工作五年了。当然,心中还有一个隐秘的思想,幻想在教院两年的生活中能发奋努力,以教院为跳板实现我的考研梦想。
   对于考研,我一直耿耿于怀。我喜欢在古木参天的大学校园中漫步,喜欢过清朗而静谧的生活,喜欢在午后的日光中和朋友聊庄子,侃孟子。但是在我生活的狭小圈子里,既没有喜爱苏轼的人,更很少有人知道阮籍、嵇康。虽然自己也并非一心痴迷于文字的曼妙中,但仍然有点“高处不胜寒”的感觉。至少,我找不到可以聊天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于是,我像渴望在蓝天上自由飞翔的鸟儿一样,渴望冲破狭小地域的束缚,到更广阔的天空中翱翔。考研,是我跳出这个狭窄圈子的唯一办法。因为这个巨大的动力支撑着我,让我能够在炎热的夏季孜孜不倦地背诵英语单词,看专业书籍,使我能够在别人尽情玩耍时候静下心来默默看书,准备着成人高考。我坚信一条,玩耍是别人的专利。我的世界是宁静的,至少,在去教院读书以前是宁静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周围的热闹与我毫不相干,我自独守一方清凉。
   我的教院生活虽然不精彩但却深深地印在我心上。而且最让我怀念的是我的四个室友们。
   老二是个北方女孩,高挑的个子,温柔的性格。她来的最迟,所以刚来时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老二身体不好,神经衰弱,休息时睡眠质量很差,往往会被噩梦惊醒,或者在梦中呓语。开始时,我们每每为她的呓语所吓着,后来渐渐习惯,就对她的身体很关心了。我担心像老二这样弱不禁风的样子,整夜整夜不能安然休息,身体如何消受得起?好在第二天醒来,老二并不完全记得夜间发生的事情,只要按时吃药,便也无大碍。老二和我都异常喜爱音乐,而且我们所听的音乐往往趣味相投。于是,我们常常会头挨着头悄悄听那些能让彼此回忆某些事物的音乐,各自想着自己的心思。那时候寝室大多只有我们俩人,安静得很,整个校园都沉浸在银白色的灯光中。其他几个小妹妹都去上自习了,就数我俩年龄最大,秉性最懒,呆在寝室不想动弹,就这么凝听,这么遐想,这么回忆。
   回想起来,现在耳边仿佛还能听到她那北方人特有的音调。她的卷舌音很重,说起话来,很有点“九曲回肠”的感觉。“老大”这个“大”字通常是“多米索”七转八转,迂回几次,最后定格在“米”音上。我们每每会学她的腔调,给她的这个“大”字读音谱上曲子。有时候她“吧嗒吧嗒”,语速一快,我便只能听到结尾的卷舌音了。所以我总是半着急半玩笑对她说:“请说普通话!”然后她就一字一顿慢慢悠悠咬准字音重复一遍。那样柔和的话语时时在我耳边萦绕,成了我莫名微笑的源泉。
   侠大约是带着和我一样的心思到教院读书的。和我不同的是,我的生活轨迹最终沿着学校家庭旋转,而她却将所有的时间都放在用心苦读上了。所以,毕业后我俩的差别是我混了一张学士学位证书回到了原来的中学,她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湘潭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研究起了清词。
   对于侠,我始终带着赞赏的眼光来看待。侠是我们寝室中最小巧的一个北方女孩,白白净净的小脸蛋透出的是清秀与脱俗。侠好强的个性让我喜欢,所以,在我还没有放弃考研之前,我和侠是志同道合的。雪花飘飘的冬日,我和侠会一起背着重重的挎包,带着各色考研资料步行几里路到教学楼,找一个安静的教室端坐一晚,为各自的理想而奋斗,然后在晶莹的雪花中,嘻嘻哈哈,抖抖索索相扶相携回到我们温馨的寝室。那时候,寝室就如温暖的家,充溢着友爱和关怀。茉莉和静看到我们回来少不了会问候一声:“回来啦!”谁道成年人的心是不可捉摸的?谁道成人的感情带有功利性?我们都把自己当做孩子,一个远离父母求学的孩子,所以,我们一样具有孩提时纯真的感情。
   茉莉是我们寝室最小的小丫,比我小了好几岁。在我眼中她就是一个大孩子。茉莉喜欢挎着我的胳臂,拽着我的衣角跟在我身边。她完全是孩子脾气,遇到不顺心的事会哭,会闹。高兴的时候也喜欢对我们说“看你!嘿嘿……简直就是猪!”“猪”这个字眼于是在我的感觉中就可爱起来。那是茉莉最亲切的称呼。她在家中最喜欢说的话就是“老大说……老大怎样怎样”。于是,在她父母的眼中,我便很自然地成为他们所有人的老大了。
   我们寝室的电话放在我的书桌上,于是,当他们打来电话的时候,听到我的声音,就会向我问候:“是老大呀!xxx在不在?你让她打电话回家吧!”以至于后来在茉莉结婚的那天,我去祝贺,她的父母见到我仍然亲切地招呼我说:“老大来了!”引得别人对我刮目相看。其实,我不做老大好多年!但她们的身影却时常走进我梦中,醒来只留下一丝惆怅。
   静却不,她和茉莉的性格完全相反。茉莉的乖巧与天真在静那里不复找到。静的性格一如她的名字一样安静。她像一朵洁白的百合静静地绽放,不带有一丝张扬的个性,很有点“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的感觉。静是一个文文静静的女孩,五官长相包括身材都让我们羡慕不已。魔鬼的身材,天使的脸庞衬上她腼腆的笑容,很有古典的韵味。《红楼梦》第五回中的《警幻仙子赋》描写警幻仙子之美曰:“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蛾眉颦笑兮,将言而未语。其静若何,松生空谷。其艳若何,霞映澄塘。”用在静的身上倒也恰当。静感情很内敛,遇到不顺心的事总会放在心底,一个人默默承受。所以,她看上去是忧郁的。她每天只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情,从来不会大声喧哗,不会有令人惊讶的举动。她的举手投足、憷眉展笑之间自有一份宠辱不惊的沉着。
   有时候,我们在不上自习的晚上摆起时装秀,每个人甚至都会把自己所有的好看衣服统统拿出来,混在一起,不同的搭配结果会有不同的风味,就这样折腾一个晚上。“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穿着不同的服装,自个儿对照着镜子细细观赏自己的体态,左顾右盼,飞波流转。结果自尊心每每受到打击,穿来穿去就数我最胖。胖又怎么了?体态丰腴,那是唐朝美女的标志,你们,有么?杨玉环的身材你们有么?自我解嘲的话语引来大家阵阵欢笑,但心底里还是渴望着怎样减肥。
   抛却关于我的那些小妹妹们的记忆,教院大多老师给我的印象并不是很深刻。现在能回想起来的也不多。
   第一个留在我记忆中的当属我们的辅导员了。辅导员是我们六安人,干练精明,毕业于南大中文系。那时候辅导员带我们的是《鲁迅研究》这门课。辅导员的口才很好,他能连续在两节大课上侃侃而谈,而没有重复的地方。他说起鲁迅先生的文章眉飞色舞,神情并茂。他的言谈中有一些调侃,也有一些严肃。关于鲁迅的《野草》,他曾就《秋夜》篇中“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枣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揶揄着说,这大约也只能是先生的风格了,别人一般是学不来的。其实,我们并没有觉得他对先生有丝毫的不敬。听到他的话,我们都朗朗地笑。于是《野草》在我们的感觉中便不是那么晦涩难懂了。说到《狂人日记》,关于赵家的狗,辅导员的神情是富于变化的,赵家的狗怎样瞪着一双要吃人的眼睛注视着我们呢?我们没有看到赵家的狗虎视眈眈的眼睛,却听到了辅导员妙趣横生的解读。想来颇觉有趣。
   再一位印象颇深的是我们的现当代文学老师。现当代文学老师姓曹,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中年人。他是现当代文学的研究领域中颇有成就的老师。他上课时,我们有时只双臂合拢,做旁观状,大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之态。他的惟妙惟肖的讲解,在我们看来就像听评书家的的表演,或者也能说是听单口相声,总之很是一种享受。有时候却整得我们一节课笔走如飞。曹老师上课时感情很饱满,甚至有催人泪下的本领。印象最深的是那一次说唱。怎么就说到了王维的《渭城曲》,说到《阳关三叠》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当时他背着双手低着头,在讲台前来回踱着方步,很投入地唱了起来。“渭城朝雨,一霎挹轻尘。更洒遍客舍青青,弄柔凝,千缕柳色新。更洒遍客舍青青,千缕柳色新。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人生会少,自古富贵功名有定分……”那声音浑厚而苍凉,好像不是在上课,是他独自一人在吟咏,在歌唱,浑然不觉我们只那样痴痴望着。
   女教师中稍有印象的是周老师。她向来严厉不苟言笑,说话语速特快。她是我们文史老师。对于先秦两汉文学的一切都信手拈来。关于作者,关于背景,关于思想等等诸多方面。上课时候从没见过她带着资料,也从不见她拿着《中国古代文学史》,话语如滔滔大江,滚滚不绝。偶尔说到某些精彩片段,她也会莞尔一笑。可我总觉得她那笑脸完全是礼貌性的,是为了配合我们的笑脸或者为了配合故事的情节而展露的。上课过程中,她也喜欢提出一些问题让我们回答。问题一出口,某个同学也就被喊了出来,绝不给我们留有思考的余地。
   还有一个和我同龄的孙老师,她是我们现代汉语老师。她极其勤奋。每次在给我们上课之前都要忙到很晚。一次她告诉我们说上网查找资料一直弄到早晨四、五点钟,然后接着就上课了。课堂上的她是比较紧张的。大约是因为她的年龄偏小,而且又是刚刚毕业,更加上她所学的专业是古代文学。现在院校突然让她转换角色,面对的又是这么一帮年龄稍大的学生,紧张自是难免的了。可是每每看到她来上课,我的自尊心也就略微受到打击。不过想“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就无奈着挑一挑眉毛了。
   不过我那个时候也并非只一味来往于教室和寝室之间。图书馆也是我长跑的地方。
   我喜欢在图书馆中呆上半天,如果没课。图书馆不算小,各种图书都很有条理的分藏在不同楼层。我最喜欢去的是文学和哲学这两个藏书阁。教院图书馆没有那些标志性的语录。诸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样或接近生活的警句或名家言论一条都没有,好像显得有些单调。可是当我走进文学藏书阁时,闻到醉人心扉的浓浓的油墨味,书还没翻人已陶醉在其中了。文学藏书阁的两个管理员一老一少。年龄大一点的我们叫她阿姨。阿姨很不得我心。每次还书时候,阿姨都是“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直到确认我所借的书完好无损方才把借书证还给我。我哪里敢将书弄上一点破损?不仅仅是怕阿姨的责难。大凡爱书者有谁愿意不好好珍惜它呢?年龄稍小一点的倒好,不会婆婆妈妈故意刁难,所以至今也还记得。
   为了省却还书时的麻烦,我通常都是在空余时间呆在图书馆内坐看。我穿梭在各个书架之间,一会摸摸这本,一会碰碰那本,翻翻这本,又望望那本,别说看文字内容了,就单单看看书架上一排排的书名就足以让我流连在此了。
   夏天中午,我喜欢呆在图书馆内,坐在地板上,自己的前后左右上下都是书籍,于是顺手一摸,就能掏出一本,勿需挪动地方,亦不要花费心思寻找。藏书阁中静悄悄的,人很少。每个人都在书屋的一隅手捧书本,或站立或斜坐。没人言语亦没有“哗啦哗啦”的翻书声。管理员也昏昏欲睡,没有精神。真是傻瓜!白白浪费这么多好书不懂得欣赏。我心中暗自鄙夷。“轻针无心,落地有声,君子有意,默而不语。揽于目,静于心。”那时那地倒真的应了这句话了。
   记得每到周五晚上,教院中文系或英语系最爱放电影。
   那时我们看电影娱乐的成分相对减少,更多的是一种任务,完成对外国文学老师所讲内容的更深理解。可惜,我每到周五基本上便回家了,所以看到的电影也少之又少。然而每次都会记住电影名目,等到六安时到处搜罗,必定会在某一个影像店中买到我要的影碟,带回家中放在VCD上慢条斯理细细观赏。唯有不足的是与观看大屏幕比较,少了许多情趣。当时看过的电影有《特洛伊》、《斯巴达克斯》、《罗马假日》、《阿育王》、《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等这类好莱坞大片。不过它们多半是由外国文学名著改编而成的。看过名著之后再回头来观看电影,会发现情节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但是看电影重在讲究一个气氛。所以有些时候并不单单是书本可以了事,通常需要把各种艺术形式放在一块加以比较才能体味更深。周五按常理来说是个喜庆的日子。如果不回家,我们就早早忙好琐事,然后相约一起去占位子,找空隙,忙得跟赶赴一场盛宴似的。在偌大的阶梯教室里,四周拉上厚厚的窗帘,天将黑未黑时电影拉开序幕,被挤得满满的教室霎时就安静下来。于是很多迟到的外系同学就只能站在过道上辛苦几个小时了。
   当然,我们每看一场电影是照例要评论的。不过考虑到在公众场合要注意形象,更要注意礼貌,我们向来不会大声喧哗。即便是看《辛德勒的名单》这样反映纳粹分子血腥屠杀的电影,暗地里也只咬牙切齿,紧攥双拳,杏目怒视,绝不会歇斯底里口吐脏言。
   记得当初看《乱世佳人》这部电影,从开篇一直到结束,好像情感一直都比较泛滥,也许是感情压抑太久的缘故,后来出得教室门,突然就胃疼了,密密的汗珠滚落下来。她们取笑我,说我太投入了,室友陪我坐在校园的石凳上歇息,我们于是就轻声讨论,慢慢回想。这部影片将小说彻底视觉化,清晰地描绘出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的景象。斯嘉丽所在的环境实在令人无限向往。安宁、祥和,有着桃花源一样不食人间烟火似的气息。在表现战争时,导演的安排有史诗般的宏大,将战争与爱情融合在一起。或许正是这样的安排才给观众以视觉和心灵的强烈冲击,才让我对此终是恋恋不忘吧!
   又一次是看成龙和金喜善主演的《神话》。那时候学校并没有组织。我们几个老乡一起到校外的网吧去看这部电影。都说《神话》极具感染人的力量,老乡也很热情帮忙搜索。好容易一切正常收看了,我却因为不习惯呆在网吧而独自一人回到了学校。他们都摇头说老大(那时不管我大或小,熟悉我的人都称我为老大)很有点不可思议。即便不喜欢在网上看电影,也一样可以做其它更有趣的事情啊,比如聊天,比如看新闻。我则大呼上了鬼子当,我宁愿一个人呆在寝室靠在被子上闻着油墨发出的清香。回头想来,那时的我在他们的眼中大约也如唐三彩或元代的青花瓷瓶了,有古典的感觉,(其实说古董应该更贴切)但也不乏庄严。
   总结我两年的教院生活,起先是满怀豪情,壮志凌云一般,后来则是浑浑噩噩,不学无术。人呐!当理想和现实脱节的时候,便没有了奋斗的动力。一如我,当考研的梦想最终破灭时,支撑我勇往直前的力量就消失了。不过,不管现在的生活状态如何,我亦无憾了,因为我也曾经努力着去改变。现在的我偶尔会凝望我们毕业时的集体照片,那些久远的被岁月冲刷褪色的一些人的面孔逐渐模糊在眼前,但在心底却愈发清晰了。

共 596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些上学时候的记忆,总是那么的刻骨铭心,不管过去了多少岁月,都清晰地印在脑海里。作者从同宿舍的室友开始记忆,然后到院里教师,再到图书馆,甚至那些看过的电影都历历在目,可谓记忆犹新。通过这些回忆,也表达了作者对教院的怀念和留恋之情。我想作者这深厚的文学功底一定是来源于教院求学的那段经历,从教院学到了很多的文学知识,然后运用到教学运用到书写的这些文字中。很欣赏作者的随笔,文笔流畅,感情细腻,仿佛把人带到那读书的美好时光,让人回味无穷。一篇佳作,推荐给大家欣赏。【叶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雨        2010-06-15 19:30:01
  这些上学时候的记忆,总是那么的刻骨铭心,不管过去了多少岁月,都清晰地印在脑海里。作者从同宿舍的室友开始记忆,然后到院里教师,甚至那些看过的电影都历历在目,可谓记忆犹新。通过这些回忆,也表达了作者对教院的怀念和留恋之情。我想作者这深厚的文学功底一定是来源于教院求学的那段经历,从教院学到了很多的文学知识,然后运用到教学运用到书写的这些文字中。很欣赏作者的随笔,文笔流畅,感情细腻,仿佛把人带到那读书的美好时光,让人回味无穷。一篇佳作,推荐给大家欣赏。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2 楼        文友:纪开芹        2010-06-15 19:46:55
  谢谢姐姐辛苦编辑。呵呵···
中国作协会员
3 楼        文友:照妖镜        2010-06-15 21:12:43
  这是一篇不错的散文。原因在于作者叙事的舒缓,或许源于作者心态的平和。初读时并不在意,越读越感觉亲切,自然。作者与舍友,与老师之间的情节,最为精彩。作者能够抓住人物的特点,如小溪流水一样缓缓流淌。当现实与理想脱轨,剩下的就是回忆了。感觉个别地方举例太多,尤其是引用的东西。如果减少一下,会更好一些。初步认为这个应该是绝品。如果社团推荐了的话。一篇作品能打动人,不一定非要故事曲了又折,一对平凡夫妻,携手一辈子照样感人。
配角。主角的绝配。游曵于文学边缘,发现神中的妖。
4 楼        文友:纪开芹        2010-06-15 21:32:53
  谢谢照妖镜朋友这样鼓励我。呵呵···有你的鼓励我真的很开心!
中国作协会员
5 楼        文友:ran.t        2010-06-15 21:38:18
  假如我的散文仅仅是引出了这一篇佳作的话,《南大往事》也是不算白写了。问好微静。
6 楼        文友:纪开芹        2010-06-15 21:53:28
  谢谢陶然的评论。呵呵··我正在偷偷拜你为师呢!
中国作协会员
7 楼        文友:十五岚        2010-06-16 09:07:07
  过来祝澜水节日愉快!
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
回复7 楼        文友:纪开芹        2010-06-16 20:19:23
  谢谢姐姐,也祝姐姐端午节快乐!
8 楼        文友:逝者如斯        2010-06-17 13:12:38
  有时,晒晒封尘已久的往事,的确不错。
   真实的回忆,不同的心境,便是人生路上的朝前迈步!
   问好澜澜!
爱好文学,坚持写作,广交朋友
回复8 楼        文友:纪开芹        2010-06-18 20:59:38
  谢谢如斯的鼓励!送你迟到的节日祝福吧!
9 楼        文友:lo.vekim        2010-06-18 14:59:28
  小静的文文写得温婉动人。来看看小静。
回复9 楼        文友:纪开芹        2010-06-18 21:00:23
  呵呵··哪有温婉呀?你的文字才是柔情似水呢!
10 楼        文友:龙眠野渡        2010-06-18 22:42:31
  大学生活的回忆是相似的,这份美好岂能忘怀?
苍凉野渡孑立之人
回复10 楼        文友:纪开芹        2010-06-19 11:49:44
  谢谢龙眠好朋友的关注。大学生活大体都是那样,只是,有人漠然视之,有人重视感情罢了。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