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我的父亲

精品 我的父亲


作者:舞雪 秀才,1370.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38发表时间:2010-06-28 11:15:19

父亲去世已经整整二十年了,虽然他在农村做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使乡亲们在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提起他,三里五乡的人们无不为他所做出的业绩竖起大拇指!同时,他的事迹也被地方各级党组织所认定。
   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在省直机关工作的父亲在单位领导多次劝留无果的前提下、放弃舒适安逸和令人羡慕的高薪待遇回到家乡,充分利用他的勤劳和智慧以及在在原单位学到的知识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开始了他呕心沥血的后半生生涯。
   乡亲们早就看出了父亲的事业心和自生的聪明才智,回来不久就一致推选做了生产队长,当年就解决了本队的温饱问题,年底分红比其他队里高出一半还多,弄得他们好不眼红。全村党员第二年一致推选父亲做了村党支部书记。
   正当父亲带领社员们在河滩里开荒种田,治沙造林初见成效时“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一些被父亲得罪过的人在外来势力的煽动下经策划他们一夜之间偷偷摸摸地在我家胡同了、院子里贴满了大字报,说父亲是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
   父亲在无奈的前提下陪着四类分子们受批、挨斗、游街和非法关押并多次遭到毒打。在此期间父亲一直凭自己的真本事默默地继续为集体和乡亲们做着贡献,造反派让父亲为队里喂猪,年底使本队的猪出栏最多,让父亲看稻田,本队的产量最高。父亲每到一处都不会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时时刻刻都在认真地为群众的利益履行自己的职责。造反派们不服气就暗地里派人搞破坏都被彻夜不回家的父亲当场抓住。
   父亲一心为全村百姓的思想众乡亲心里是最清楚的,大风暴过去的一九六九年,部分群众自发地到公社、区里要求为父亲平反。父亲经不住上级党委主要负责人的劝说和全村老百姓的期望又一次全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父亲为了党和群众的利益使村里的事业尽快得到发展发展,不计前嫌,主动提出利用在运动中反对过自己甚至打骂过自己的人,部分支委乃至上级领导考虑到德才兼备问题提出不同意见,父亲说咱们以理服人吧,自此、三位文革骨干在父亲的感化下脱胎换骨的作为父亲的贴身为村里的事业全力地做好父亲的助手,村里的派性问题解决了矛盾自然就减少了。形成了团结战斗,奋发向上,谋求发展的先进集体。
   一九七三年邓小平的复出为父亲进一步带领大家大展宏图倾注了活力,他充分利用自己在水利部门学到的技术带领社员们治沙治水,利用不到两年的时间把所属滹沱河畔扩大耕地千余亩加上原来开荒地总计三千余亩土地全部营造成了稻田和果园,并在果园里间作了小麦、花生、西瓜和其他作物、同时村里相距办起了畜牧场,开辟了养鱼等基地不到三年大见成效,让其他村和城里人好不眼红,记着有一年春节时有人送给党支部一副对联,“上联是大米白面鱼;下联是桃子苹果梨;横批是又饱又好。”
   三中全会后村里在父亲的带领下充分利用政策和天时地利条件走向了农、牧、工、商并举的发展之路,先后建起了砖厂、石棉瓦厂、铸造厂、鞋厂、纸箱厂和果脯厂等近二十个企业,并利用所赚来的钱及时把村里村外的道路铺上了柏油马路,为了方便三千名村民和近五千名外来务工者的所需,村中心街道两旁建立了二十多个商业网点。在八十年代初就使整个村里的面貌初步显露出城市化的缩影。一举成为区、市以及全省第一批文明村;父亲也连年被评为省级优秀党员和劳动模范。一九八三年经上级筛选评定我村成为唯一的市级对外开放村,向国际展示中国现代化新农村的形象。同时在我村的影响下石家庄周边各村也看好了办鞋厂等企业所带来的效益,父亲从不隐瞒村里和企业发展的奥秘、及时向他们在人员、设备、资金、技术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使省会周边形成了以鞋业为龙头的主导产业,同时使当时石家庄最著名的南三条市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鞋辅料和制成品的交易市场而盛名中外。
   父亲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并经常教育我们儿女们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决不能利用任何权利为自己和家里谋取私利。记得有一次我用队里的拖拉机到华北药厂往家里拉了一桶喂猪的泔水被他发现了除对我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外让我主动地把泔水送到了村办畜牧场。在他的薰陶之下,我们做儿女的个个表现出色,当今都已在不同的岗位上做出优异成绩,在每年上级表彰会父亲都能得到大批的奖金都分文不留统统论功行赏奖励给对村里有贡献的人,年终分配总是拿班子成员平均工资。
   一九八九年父亲这位农村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因过度劳累不幸去世了,终年六十五岁。临终前他从兜里掏出了他唯一存留的一百元钱让大哥向组织上交了最后一次党费。地方党委和政府弘扬父亲的业绩,以利于激励后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把父亲的名字载入了在改革开放时期产生的唯一一名进入历史名人录的人。我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农村最普通的共产党员。
  
   作于2009年5月

共 189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父亲勤劳、智慧,一心一意为全村百姓着想,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为大家谋福。文章语言朴实,以人物性格为主,进行赞颂,让读者也对父亲敬佩。【编辑:单培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单培文        2010-06-28 11:15:37
  好人啊。
-刻画心灵的印记
2 楼        文友:郑力萍        2010-06-29 22:45:47
  有这样一位父亲是值得骄傲的。如果每个人都像这位父亲一样,这世界是否会更加美好
一直想流浪
3 楼        文友:郑力萍        2010-06-29 22:45:54
  有这样一位父亲是值得骄傲的。如果每个人都像这位父亲一样,这世界是否会更加美好
一直想流浪
4 楼        文友:独舟钓江雪        2010-08-22 18:09:35
  多好的人物,多么好的素材,你是他的女儿(我猜的,不知道错否?),应该把他写出来——写成一部长篇小说。
一介布衣,一名百姓,一位作者,一个常人。 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回复4 楼        文友:舞雪        2010-11-03 16:08:53
  谢谢老师的精彩评论、是呀,父亲去世不久地方好几家报纸都刊登了他的事迹!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