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今日杂谈】“不二”杂谈

精品 【菊韵☆今日杂谈】“不二”杂谈


作者:沐雨 秀才,2620.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60发表时间:2010-06-28 17:52:40

【菊韵☆今日杂谈】“不二”杂谈 “不二”杂谈
   沐雨/文
  
   到海南游玩,大多数人会慕名前往三亚南山佛教文化圣地,去朝拜南海观音。独特的地理位置,恢宏的寺庙建筑,浓厚的佛教文化,都会给虔诚的善男信女和游客们,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和记忆。
  
   一般的风景游览胜地或寺院,第一道山门的上方,大多都会在正中最显眼处,挂上风景地或寺庙名称的匾额。但是,奇怪的是,我见到的南山佛教文化苑却一改常规,大门外面上书“不二”,大门内面上书“实一”。也许一般游人对此会视而不见,或见怪不怪,或一头雾水,而我对此倒是饶有兴趣,很想搞清“所以然”。
  
   “不二”二字,在我们日常口语或书写当中,也是常见的。“说一不二”,“不二选择”,“不二人选”为最典型;“独一无二”,“一分为二”,“合二为一”,“一心二用”等等词句,也有相似之处。
  
   那么,此处的“不二”与我们平时所说的“不二”是一致,还是不同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很想探个究竟?但终不知如何解惑。在游玩完南山景区,返回出口处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块专门介绍“不二”这二字的牌坊,于是,我便认真地阅读起来。
  
   经过一番细致地推敲、琢磨,我似乎明白了一些意思,但终不能得法,想不到“不二”竟然会有如此深奥的内涵。原来,“不二”在佛家的世界里,是“不二法门”。在佛教中,对事物认识的规范,称之为法;所有得道的圣人都是这里证悟的,又称之为门。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不二法门是最高境界。入得此门,便进入了佛教的圣境,可以直见圣道,也就是达到了超越生死的涅槃境界。从佛教哲学观来看,“不二”即是“非此非彼又即此即彼”、“众生平等”、“自他平等”、“心佛平等”等,是佛教认识世界万事万物的方法和观念,演绎阐述的是世间万物本质与表象的关系。
  
   这样看来,这个“不二”还真是禅机颇深,并非常人能一时参悟得透的。佛教,在一般的俗人眼里,那就是“阿弥陀佛”的念经,就是虚无飘渺的木鱼、青灯,就是吃素、烧香、拜佛。其实,佛教自创立以来,就是各路大智大觉的圣人们开坛博论,弘扬佛法,开启智慧之门,为神圣的使命。佛教自从古印度传入中原华夏大地后,与本土的儒教、道教等百家思想流派进行了有机的融合,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意识形态。比如,墨家的精髓“兼爱非攻”就与佛家普度众生,戒杀生的慈爱和儒家提倡的仁爱,不谋而合;而道家的无为而治、跳出三界的虚无境界又与佛家的远离红尘、六根清净、无欲静修的行为准则,颇为相似。作为常人,虽然不能参透“佛语”的奥秘,但至少也应该略知“佛理”一二,否则,面对高悬的“不二”,真会觉得云里雾里,懵懵懂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
  
   如果仅仅是对佛教中“不二”佛意,“一头雾水”也就罢了,毕竟常人不是智者高僧,想入“法门”自是遥远。但是,现实生活中,还是要对平常所用的“不二”词义有所了解的,因为“不二”一词,是从“佛语”中衍生而来,多少也蕴涵着生活的哲理。
  
   中国的古老《易经》,就是把“一生二、二生一”,“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浅显道理,作为原始“八卦”的出发点,把简单的表象演化成深奥无比的哲学体系。笔者在二十多年前,曾经系统的学习过哲学,但学习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因此,我是无神论者,信仰唯物主义的。不过,我依然认为,唯心主义哲学在某些方面还是有值得借鉴的作用。就拿“不二”来说,许多人就习惯于用生硬的方法来理解它。“不二”是什么?“不二”当然就是“一”啦,南山大门的背面也是书上“实一”二字作为对应词,从表面上看,“实一”的对应是工整的,也符合楹联的规范。但是,如果拿“不二”用“非此非彼”来理解,就不是“一”那么简单了。“一”是具象、表象的,而“不二”却是抽象、意象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看到一些不可思议的“怪”现象:某项发明创造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某某事情被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某某人被提拔到什么领导岗位是不二人选;某某事情的拍板决定是不二的选择。但在我看来,这些东西都有大话空话之嫌。辩证唯物主义也认为,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其相对性,不是“一”和“二”那么简单的。任何事物都有其相对性,真理有相对性,就连我们人,也有相对性。人们习惯的把人,简单地划分成“好人”与“坏人”,“男人”与“女人”,“富人”与“穷人”,“死人”与“活人”,“人”与“非人”,殊不知同样的一个人亦是千差万别的,不仅仅是外观容貌的差别,更主要的还是思想、思维、性格、言行举止等方面有着区别。
  
   从人性上看,远不是以“好人”与“坏人”来划分,就可以将人群“一分为二”的,但人们往往还是热衷于以“好人”与“坏人”来判断、区分人性的善与恶,甚至把是否犯过罪来作为衡量“好人”与“坏人”的标准,连国家的政策导向,也把是否有过“污点”,作为限制这类人进入“政界”或某些行业的终身框框。正是因为有此潜在的价值取向,所以有些暗地里坏事干绝的人,也会“违心”地做起一两件善事来,为什么?道理明摆着,贴上“慈善家”的标签,当然就是“好人”啦,而佛家判断“好人”与“坏人”,是以“心”为标准的,“心”虽然也是动态的,但人如果拥有一颗“好心肠”那是常态的,我的理解,就是佛家所说的“实一”,也就是“恒心”,常怀一颗爱心的人,才算得是真正意义上的“好人”。
  
   当今的某些权势熏天的“领导”,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更把“不二”奉若神明,把“说一不二”当成他们“发号施令”的法宝,哪怕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也听不得任何不同的“声音”和意见建议,而普通的百姓,或是迷信领导的权威,或是惧怕招惹是非,对领导的“不二”,往往确信无疑,“保持高度的一致”,或睁眼闭眼,听之任之,硬是把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地区,变成权势领导说了算的“一言堂”王国。由此回想起那“文革”的十年浩劫,不正是因为全国的老百姓,把毛主席的每一句话都当成“不二”的“最高指示”,“一句顶一万句”,才导致中国的发展历史进程出现停滞和倒退吗?这样的“不二”思维惯势,是可怕的,别说入不了“法门”,就连人们正常的思维和生活常态,也会变得混乱和无所适从。不久前才刚刚落幕的那出张悟本“‘豆’你玩”闹剧,不也正是因为某些民众过于迷信所谓的食疗“专家”的“一派胡言”,视作“不二选择”的秘方,才导致普通的豆类等农产品价格如同“过山龙”一般疯狂炒作吗?
  
   我站在南山的“不二”门楼前静静地思索,如今的世界,如今的人们是否该到这里来反省一番。美国的金融危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实例,过于迷信“权威”,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大到整个世界,小到个人,都难以幸免,就算是佛祖转世,我想,恐怕也拿不出“不二真经”来拯救这个世界和人们的灵魂吧。

共 272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从南山佛门前的“不二”入手,层层深入地分析了“不二”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从佛学和哲学两个角度来阐明“不二”的深怪现象,并把“不二”和“实一”相对照着来论述,强调我们应该常怀一颗爱心,才能真正做到“实一”。可以说,文章前半部分是理论,后半部分是实际,作者把理论与实际紧密地结合了起来。赞!【澜水微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纪开芹        2010-06-28 17:53:15
  作者从南山佛门前的“不二”入手,层层深入地分析了“不二”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从佛学和哲学两个角度来阐明“不二”的深怪现象,并把“不二”和“实一”相对照着来论述,强调我们应该常怀一颗爱心,才能真正做到“实一”。可以说,文章前半部分是理论,后半部分是实际,作者把理论与实际紧密地结合了起来。
中国作协会员
2 楼        文友:逝者如斯        2010-06-28 18:30:07
  不二法门,另一层境界!读罢此文,增长不少知识矣。
   问好沐雨!
爱好文学,坚持写作,广交朋友
3 楼        文友:十五岚        2010-06-28 19:27:07
  充满佛学哲理!学习!问好沐雨!
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
4 楼        文友:十五岚        2010-06-28 19:27:09
  充满佛学哲理!学习!问好沐雨!
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
5 楼        文友:叶雨        2010-06-28 19:42:18
  佩服作者的“较真”精神,就连旅游途中见到这个“不二”非研究个底朝天不可。从字面含义到佛教意义,作者联想到社会、生活。如果人们都能去那里“反省”一番,那么世界一定不是这个样子了,迷信权威必将给世界到来灾难。世界这样,个人也是这样。说的真好,深刻、深邃、深奥。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6 楼        文友:沐雨        2010-06-28 21:08:22
  谢谢二位编辑对沐雨拙作的美誉和精彩点评!中国的古典哲学就来自于儒、释、道等诸子百家,深邃智慧的光芒,可谓奥妙无穷。我只是心灵的点滴感悟,实在是浅显,把它写成文字,意在自我提高,也愿与网友切磋一二。
热衷文哲史,写作偏好杂文,随笔,诗歌,散文。
7 楼        文友:司药        2010-06-29 17:05:04
  借法“治”人,如有更多“权势、权威”领略此文,恐怕还真“灵魂回转”呢——我佛功德无量,但求芸芸众生得其道,修其行。
细节细微处,自成词话。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