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乡村寓言

编辑推荐 乡村寓言


作者:墨原 布衣,404.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51发表时间:2010-07-24 15:33:51

冬天很冷,冷得人感到无限寂寞。
   这日刚吃完早饭丙森就来找他,说武麦叔,咱村要选屯长了。他听完之后笑了笑,说丙森你咋胡扯,屯长不是由村长安排吗?咋也要选举?
   丙森瞧一眼他的表情,说武麦叔,你还识文断字哩!你咋就不晓得现在都是啥年月了,村长还敢一手遮天,不是没病找病吗?你没听说咱双庙镇高书记送礼撞到了枪口上,结果让新来的县长把职位全给撸了,至今还闲在家里哩!
   双庙镇高书记的事他听说过,是去年发生的。当时,高书记刚从双庙镇调到县里任文化局的局长。本想跟新来的县长拉上关系,以便有机会离开文化局这个清水衙门。可没料到的是,新来的县长却不领这份情,不但高书记送的礼没有收,反倒让高书记下了岗。
   他说:“高书记那是自找的,能怪得了谁,要叫我说,他早就应该呆在家里了,你瞧他把咱们双庙镇搞的,至今还没有一家企业。”
   丙森说:“武麦叔,我看这次你当屯长最合适,你别整日光顾着活自己的人,你应把你的本事使出来。”
   他又笑了笑,说咱不是当官的材料,屯长这职位有许多人都想争着当哩!咱算个啥,咱还是好好活自己的人算了!
   丙森说:“武麦叔,你咋就没信心哩?我可是受许多村里人的托付才来找你的,他们都说要选你当屯长,你可不能凉了大伙的心!”
   他有些呆楞住,他不知村里人会这样看待他,信任他。
   当然,他心里清楚,他能获得今天这样的推举,完全是他帮助过村里人的结果。比如谁家的孩子订亲缺钱,寻到他的头上借,他从来都是有求必应;再比如,哪家的婴儿得了病,需要用钱医治,他便总是解囊相助。现在经丙森这么一说,他感觉自己是应该竞选一下屯长了。
   在他的心里,虽说屯长不算啥职位,且比村长还要小一个级别。但别看这职位小得如同绿豆样大,可却能发芽能长出根须,倘若绽出叶来,就能左右整个村子的大小事情。其实他早有意当这个村的屯长了。可他想当屯长没有别的目的,就是想为村里人做一些实在的事。
   因为这些年里,他曾亲眼目睹过本村屯长的作为。比如每年夏天去兰河那里修筑河堤,只要屯长的米尺一拉,让你家修五米,你就不敢修四米九寸。要是少修一分一厘,就会当众罚你的款。对此他心里非常清楚,因为每年修河堤,政府都要拨款下来的。然而到了屯长这里,政府的拨款却变成了罚款,谁要是不修或者少修了,不但挣不到钱,反倒要挨处罚。他想,自己要有机会当上屯长主持村里的事,一定不会这么做,那样愧人愧心哩!但想归想,他却从来没有当屯长的机会。
   他所以有这般想法,皆缘于他曾经当过兵打过越战,并且在部队熟读过许多古代的兵书。什么《三韬六略》、什么《孙子兵法》、什么《李卫公问对》、什么《司马法》等等。可以说,只要是古代留下来的兵书典籍,他通通读过,而且已不知读了多少遍。现在他虽然转业回到了村子里,可他仿佛不是活在当今社会,而是活在春秋战国与汉唐时期。
   为此,村里有人嘲笑过他,说他错生了时代,要么定是个当将军的材料。他听了,既不辩解也不争论,他知道自己该怎样活人。当然他更知道,即使自己是孙武子在世,也首先要种自己的田耕自己的地。
   在村子里,只有丙森最理解他,也最了解他,所以一听说这次要重新选屯长了,便联系了许多村里人,大伙合计都决定投他的票。
   可能丙森说的话不假,当他再出现在村街上时,果然就有许多村人热情地同他打招呼,说武麦,明日选举可就看你的了,我们都打算投你的票,你可不能辜负了我们大伙儿的心!
   来日,果然是选屯长的日子。
   这天一清早,就见镇长坐着轿车来到了村子里,并且由村长陪着先是各家各户走访,宣传民主选举的意义。后来就将轿车停在了上一任屯长家的门口。上一任屯长很年轻,刚盖起的四间砖瓦大屋窗明脊净,宅院宽阔,衬托得上一任屯长也红光满面。上一任屯长见镇长村长来了,便笑着脸说:“选举的事我都安排好了,就等你们高层领导来主持选举工作了。”
   镇长瞅一眼上一任屯长,说这次选举是上面的精神,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我们这里,你可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一切都是为了发展的需要。
   上一任屯长朝镇长点着头,说我不会有任何心理负担,现在不是提倡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吗!镇长笑笑,说这就好,这才不愧是村子里的基层干部。
   这时村长也搭话说:“树明这人就是懂道理,当初我安排他当屯长,看重的就是他这一点。”
   其实村长说的是假话,当初他安排这个叫树明的人当屯长,完全是因为树明总找他的麻烦,说他贪占村里的款项和多种村子里的田地;再有,就是树明曾经手提两把菜刀追撵过他,说你狗日的夏国臣,好处都让你一个人捞了,你要不让我当上屯长,我就跟你没完。当时村长的媳妇吓得哭天喊地,说树明你可不能这样啊,你要砍了他,我们一家人可怎么活呀!当时村长和媳妇为了要一个儿子,已生了六个丫头。此件事情发生后,没出半个月,这个叫树明的人果然就当上了这个村的屯长,而且一当就当到现在。
   上一任屯长听村长说他懂道理,在心里暗骂着,说你狗日的夏国臣,你就溜须拍马吧!
   镇长不晓得村长与屯长曾经发生过什么事,现在他所关心的就是如何响应上面的号召,一是发展地方的经济,二是使农民生活如何达到小康水平。
   投票选举新屯长的地点就在村长的家里。
   为了此次选举,村长早就让媳妇在自家的屋子里生暖了炉火,木柴拌子也堆满了炉子的周围。此时炉火燃得很盛,木柴拌子喷出的烈焰舔着炉壁,使屋中越聚越多的村人都感到村长家有一种春天般的温暖。
   在村人的心目中,前几任屯长都是村长委派的,让张三当,张三便走马上任,叫李四当,李四就成了执掌村子里大事小情的人物。然而现在不同了,现在屯长要由全村的人来进行民主选举,而这也是村人们期盼已久的。
   这时他也来到了村长家,就蹲在暖暖的炉子旁边。
   此刻有村人已代替了村长的媳妇,不停地往炉膛里塞着木柴拌子,像塞着多年的积愤和今日的渴望。屋中的其他村人这时谁也不言声,会抽烟的都在喷云吐雾,似乎在思考着啥心事,让思考顺着烟雾漫漫飘升。不会抽烟的,就将双手袖在衣筒里,好象在拿捏着什么物事,一脸的深沉一脸的宁静。只有前来瞧热闹的一些孩童显得不安份,屋里屋外蹿着,透着无邪透着天真烂漫,仿佛这里不是在进行选屯长,而是在唱着一场村间的野台子戏。
   见此情景,他蹲在那也拧了一根烟点着,让一团烟雾虚在脸上。
   以往,他感觉谁当屯长都一样,除了多弄些公家的田地自己来种,再不就跟村上镇上的干部交往,有了便宜的事就给自家,没有便宜的事就由村人担当,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本事。他曾深恶着屯长这一职位,也深恶着村长镇长的眼睛都瞎了,本来一个好端的村落,不经屯长治理还好,可经屯长吆喝三喝四的一治理,不但人情淡了,连偷盗抢劫的事都时有发生。
   特别让他气愤的是,去年镇里的农业银行来村里收取农业货款,当日晚间因为银行收货款的人没有走,不知怎么就被几个蒙面的人给抢了,抢得村里人都面露惶恐,说这还了得,那可是官家的事,谁的胆子这么大,连官家的钱都敢抢,这还有王法没有?
   他当时笑笑,说啥叫王法,当官的要清正廉明,就像中央说的以人民的利益为重,我就不信会发生这种事情!许多村人是不晓得什么是人民利益的,就笑他
   卖弄学问,有本事你来当咱村的屯长啊,我们就不信你能把咱村治理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他知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出自汉武帝时期,想汉武帝所以敢大张起鼓地抗击匈奴,一是有卫青和霍去病这样的良将猛将,再者就是注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去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总之,无论是当时的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以国家的强大为第一要义,只有齐心协力,共同为民族的发展而发展,为民族的崛起而崛起,这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真正建设。能指点的吗?瞧你都不知道自己姓啥了!
   他深知自己言微语轻,别说一个国家的事一个民族的事,就是他活着的这个村子里的事,他也无法左右。
   现在重新选屯长了,而且村里人都决定选他,他在心里感到光荣的同时,也感到自己的肩上有了重担。
   就在他默默抽烟的时候,突然,上一任屯长吼了一嗓儿,说大伙都安静一下,现在听镇长给我们讲话。
   屋子里立马静下来,静得鸦雀无声,静得没有一丝杂音。
   镇长原先是镇上经管站的站长,是村人久已熟知的原老镇长的儿子。只见镇长站在一张事先摆放好的桌子前,先咳嗽了一下,然后扫一眼村人,说大伙都认识我,废话我也就不多说了,现在什么事都提倡民主,那我们今日选屯长的事也来个民主,选上谁是谁,希望大伙都按自己的意愿填写选票,不要有什么顾虑,
   我的话就这些。说罢,镇长瞅一眼村长,说国臣你还有什么要交待的吗?
   村长见镇长这么抬举他,便跨前一步,双手叉起腰,说刚才镇长说了,这次要讲民主,那么大伙就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被选上的不要高兴,没选上的不要气愤,总之我们要发扬民主精神。
   村长的话一停,屋子里的村人都你瞅瞅我,我瞅瞅你,仿佛往日都不认识一样。
   这当口儿,村人们都开始填起选票来,只有他还在默默地抽烟,烟雾在他的眼前散散漫漫,如春日里的云絮子,又似春日里淡远在村外树林间的云烟。
   接着,村人们都开始动起来,一张薄薄的纸片捏在各自的手里,就像捏着各自的命运。当他们将手里的纸片都填写完毕后,便纷纷投进选举用的箱子里。瞅着村人们的表情,他的心开始激动起来。他不知自己接下来该做什么,更不知镇长村长是否说话算数。
   过了片刻,只见他也捏着一张纸片,慢慢走近投票箱。看他的模样,仿佛在做着什么重大的决定。终于,一页选票从他的手里滑落下来,滑进选票箱里那情形,就像一个人的旅程,从开始到结束,过程是那样的缓慢;又像一枚树叶,在告别枝头之后,款款也抵达属于自己要去的地方。
   选举结束了,村长家的屋子里又恢复了先前的宁静,宁静得都听不见人的喘息声。当最终唱票的时候,他却仅仅得了一票,而前一任屯长的票数最多,是六十七票。
   瞅着都闲坐着的村人们,他蹲在那里又拧了一根烟。他不知道选举的结果为何会是这样?更不知道为何村人们又都选举了原来的屯长?
   屋中的炉火依旧燃得很旺,烤热了村人的脸也烤热了他的脸。可有人似乎还觉得屋子里不够暖,便弓着身又往炉膛里填塞木柴拌子,炉膛里的火先是暗了一下,冒出几缕青烟,继而便传出木柴呼呼燃烧的爆烈声,恰如落雨时隐隐滚过天空的雷声。

共 411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小说围绕选举屯长这件事,将几个不同的的人物的心里描写的极其细致,并且还穿插了一些有关人物的介绍,以及简要的叙述了现任屯长,是如何当上屯长的。小说的结尾出乎人的意料,选举的结果竟然还是原来的屯长。只有自己投了自己一票,其余的人都投了原来的屯长,这是为什么?小说最后一段对于炉火的描写很耐人寻味,仿佛在暗示着什么。【编辑:红荆】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荆鸟        2010-07-24 15:34:43
  小说某些细节的描写很到位,很耐人寻味。
2 楼        文友:桐疏枝寒        2010-07-24 20:22:54
  让人寻味的选举屯长故事,值得反思的基层工作。情节平素直铺,人物心理描述细腻,结局令人寻味。
   欣赏学习,祝朋友快乐,问候编辑。
3 楼        文友:上官欢儿        2010-07-25 17:15:22
  非常深刻而尖锐的乡村寓言。武麦本来没有任何奢望,只想活好自己,可是在村人的鼓动下,他动心了,他希望自己真的能够当选成屯长,这样他就有机会有能力为村民们做些好事善事,结果却出乎意料,村民们并没有如他想的一般真的选他,唯一的一票却让他更加孤立于村民之外,对他而言,怕也是天大的讽刺吧。个人以为这是一篇非常成功的小说,值得学习与借鉴,不过若要细细推敲,似乎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连人民利益都不懂的村民会说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样的话么,呵呵,个见,勿怪,问好墨原,希望可以看到你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上官欢儿
4 楼        文友:蔚风        2010-07-25 18:47:12
  耐人寻味的一篇小说,值得欣赏。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善于积累素材,才能使作品更加完美。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