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学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梧桐散文】扫描塞罕坝

精品 【梧桐散文】扫描塞罕坝


作者:然野 进士,9404.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90发表时间:2010-07-26 13:46:43
摘要:塞罕坝,一个充满蒙族风情的名字,这个蒙语中的“美丽高岭,”被世人称之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梧桐散文】扫描塞罕坝 塞罕坝,一个充满蒙族风情的名字,这个蒙语中的“美丽高岭,”被世人称之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泱泱华夏,有一个叫做坝上的地方,这个地理的专属名词,泛指冀北张家口承德两市以北,地势陡然升高形成的百多公里的高原草甸。这里的平均海拔在一千五百米以上,平地,就是泰山极顶的高度,一个“坝”字,抬起了“高”的释义,竖起了通向内蒙古草原的阶梯。
  
   塞罕坝,就坐落在坝上东北部的围场县。要说这围场地界,还真的有一番来历,清帝国建立后,尤其是到了康熙朝国泰民安,居安思危的康熙帝,看着自己的八旗铁骑日渐松散,于是下令,每年的秋季来到围场行围打猎,史称“木兰秋狝”。此时的八旗兵,金戈铁马接受康熙帝的检阅,行围打猎重现祖宗排兵布阵的辉煌,一个皇家的演兵场,一个皇家的行猎场,粉墨重彩的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皇家猎场,自然非比寻常,虽时过境迁,但历史遗迹比比皆是,虽斗转星移,可草原风光依然那么美丽,随着旅游热的升温,塞罕坝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尤其是在炎炎夏日,是人们趋之若鹜的好地方。
  
   塞罕坝美,美在清凉。
   数伏了,阳光炙烤着人们,只要上坝,迎接你的就是清凉。驾车走在通往坝上的路上,暑气渐消飒爽袭来,当你看到浩瀚草原的时候,燥热已经甩在了后面。天蓝了,云白了,肺腑吸纳的全是草木清香,地广了,人稀了,看到的尽是洒在草地上的牛羊。草原上的人们,已经懂得如何经营自己的家园。围栏种草,退耕还林,圈舍饲养,草牧同步,修养生息后的草原,把自己的精华和大美毫无保留的献上。草原微风起微风掀绿浪,绿浪送清风清风裹清凉,面对广袤的草原方觉出人类的渺小,面对自然敬畏自然感恩自然,瞬时就化作了阵阵清凉。这凉,是天造就,这凉,是地奉献,这凉,是人追寻。
  
   塞罕坝美,美在色彩。
   放眼望去,一览无余的草原就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织锦。各色的花朵五光十色争奇斗艳,穗状的白,戴瓣的紫,成串的红,盛开的黄,含苞的青,绽蕾的绿,开放的花大气,含羞的蕾妖娆,就连草穗儿都摇曳得多姿多彩,在百花丛中彰显别样情调。这鲜花组成的色彩,沁香裹绿招蜂引蝶,各展千秋婀娜多姿。草原在视线里延伸,织锦向远方铺盖,那微耸突起的山峦坡地上,开满了黄灿灿的油菜花,就像草原镶上了金丝带。色彩在这里得到了诠释,找到了展示的舞台,这么多的色彩交织在一起让人眼花缭乱,如果说万紫千红是对色彩的一种形容,那么目不暇接也是不到位的一种词汇。词穷了,美极了,帅呆了!
  
   塞罕坝美,美在清幽。
   塞罕坝浩瀚两千三百多平方公里,这仅是木兰围场景观的一部分。这里的植被覆盖率高达98%,森林占三分之一,湖泊淖塘比比皆是,延伸的湿地可见蒲草芦苇水鸟翻飞,如果单一站在一块地方猜想,活脱脱一个江南再现。这里南探京津,北接内蒙草原,一条蜿蜒曲折的景区公路隐其中,串起了森林、草原、湖泊和相关景点。这里尽可自由行走,处处是景,层层如画,鸟鸣声声,暗香阵阵。茂密的森林遮天蔽日,林荫下草花繁盛密不见土,林木墨绿,小草黄绿,花开娇媚,清风送爽。随便找一块地方小息,座驾停在林荫,游者躺在草地,仰看湛蓝的天,轻瞄飘拂的云,风景如画人在画中,欣赏这美丽的风景,享受大自然的恩泽。不时有野蜂嗡嗡面颊旁,蚱蜢蹦跳在身旁边,白色、黑色、褐色的蝴蝶在脸前缭绕,人以本能的融入自然。
  
   塞罕坝美,美在人文。
   塞罕坝以皇家猎场开始了人为的辉煌,更以康熙帝三十八次御临驻跸名燥史册。第一次北巡,康熙帝开始思考如何加强对蒙古地区的管制,待第三次北巡陪祖母孝庄皇太后来的时候,就选定了这里作为御用的皇家猎场。行猎为由,更主要的是意在“肆武绥藩”,“猎士五更行,千骑列云涯”,激励八旗男儿的斗志情怀。行猎必有行宫,后发展在承德修建了避暑山庄,先有围场木兰秋狝,后有避暑山庄就是历史的写照。
  
   塞罕坝的山水草原,铸就了历史的痕迹,将军泡子,曾洒过康熙亲舅舅征战的鲜血;康熙亮兵台,可以感受当年帝王阅兵的气势;御道口,可能就是当年康熙进入围场的清水泼街黄土垫道。那开遍围场塞罕坝森林公园的金莲花,想当年就受到康熙帝的青睐,他信口吟出“塞外黄花恰似金钉钉地”,大学士纪晓岚马上应答“京城白塔犹如银钻钻天”君臣的景联巧对留下了千古佳话。
  
   不能不说,塞罕坝广阔的森林面积,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当时的下乡知青和林业工人,风餐露宿勤恳植树,年复一年绿树成林,如今已是四十一万亩的浩瀚林海。在海拔一千七百八十米的东坝梁上,林区人建起了七角八层、高四十二点八米、跨度二十一米的赛罕塔。这个集森林防火瞭望、景区观光、摄影照相、佛事陈列多功能为一体的塔,巍然耸立在塞罕坝的最高处。登塔环视令人神情激荡,蓝天碧野尽收眼底。在它的旁边,就是康熙帝当年亲自命名的塞北灵验佛庙,这个整体按照当年搬迁翻建的微缩小庙,也许称得上是最小的皇家寺院。
  
   草原上的湖泊河流,无声的蓄积,静静地流淌,流向远方。它们记得,这里曾饮过战马洗过将士的征尘,它滋润着草原沃野,那河流的源头上分明写着“滦河源”,如今它奔流入津,成为天津卫的水源地,可它的源头在塞罕坝……

共 20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编者按】 看了然野的散文,让我也身临其境地到了塞罕坝,感受了那里的清凉,那里的斑斓,那里的清幽,那里的文化,实乃一次免费旅游呀!我原以为河北没有那么好的绿化之地的,看来是错了。感谢然野给大家带来如此美文!欣赏推荐——编辑:故事不多【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故事不多        2010-07-26 13:48:12
  问候然野,看了此文我恨不得马上去看看塞罕坝的美丽风景呀!
新人,向大家学习。
2 楼        文友:悠云微澜        2010-07-26 22:21:03
  天外美景,貌似不在人间,看之,令人向往。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