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谁夺去了他们的幸福

编辑推荐 谁夺去了他们的幸福


作者:白荷 秀才,1711.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91发表时间:2010-08-03 12:11:25

父母亲是在我离家了十年后,才在我的再三请求下,撇下守了一辈子的老屋来到我居住的这个城市。城市不大,但在父母亲的眼里却是陌生和新奇的,高楼林立,宽阔的大马路上是川流不息的车辆。特别是夜里,霓虹灯闪烁的街头更有和白天不同的繁华。母亲说城里就是城里,夜晚和白天一样明亮,老家是农村没有路灯,天一黑外面就伸手不见五指,谁还出去,只能窝在家里睡觉。父亲说城里要啥有啥,半夜饿了还能买到吃的,真是方便。
   初来城市的新奇感很快就在父母亲的感觉里走远了。
   父亲哪里也不想去,只喜欢一个人坐在我家的阳台上,拉他一辈子都离不开的二胡。
   母亲只是在早晨出去到附近的菜市场买点菜,然后就回来为我们准备一天的饭菜,再就是洗洗涮涮,干点家务活。
   他们的话语明显地减少了,只是在我们下班回来时,才露出难得的笑容,听我们讲一些搜集回来的奇闻异事,其实他们知道这一切都是我们做儿女故意让他们开心的。
   窝银窝也难舍自己的穷窝,他们开始想家。
   其实那个家也就是他们一辈子生活的地方,是一个方正的四合院,并没有子孙需要他们照顾,因为我们兄妹三个都在不同的城市。
   我知道,那里有着父母亲太多的回忆,但更多的是希望。
   父亲因种种因素和大学失之交臂,聪明能干的他为家庭所迫过早和我母亲结了婚,作了我姥姥的上门女婿。为此他心中有太多的烦躁和痛苦,可看着漂亮能干的母亲,他逼迫自己要接受现实。他不光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山水画,更拿手的是二胡。劳作的辛苦、心中的烦闷、生活的贫穷、世事的纷杂等等一切的不如意,经他手一拉,就变成了优美的旋律,我也只能在父亲眯着眼睛,摇晃着身子的影子里看出了父亲的平静和温柔。
   记得年少时,每到夏夜,房子里热,我和哥哥都跑到街上和小朋友玩,忙了一天的父母亲洗了就坐在院子中间的石凳上聊天,更多时候,父亲是在拉二胡,拉我们的家乡戏,有熟悉的卷席筒,有风雪配,更有寇准背靴等等很多的豫剧和曲剧名段,母亲也会随着二胡的节奏小声地哼唱。那二胡声带着生活的沧桑和对未来的向往在小院的上方飘散,也引来不少乡邻过来听。听众越多,父亲就拉得越专心,就像是一个在台上专心致志的舞者,只为舞出自己的精彩,根本无暇顾及听众的感受,我也很多次在外面玩足玩够回来,就一头倒在父亲的二胡声里睡去了。
   可很多时候,母亲会因为父亲经常拉二胡和他吵架。母亲说他不务正业,农民就要有个种地的样子,晚上闲了可以拉一会,不能大白天拉那玩意,这样会叫人看成二流子。父亲就反驳,说母亲是剥夺他的人身自由,他爱在啥时间拉就在啥时间拉,谁能管住。母亲也不示弱,经常是一把夺过他手中的二胡,就走,父亲只能在唉声叹气中甘拜下风。
   父亲比母亲大四岁,也就多了很多宽容和忍让。母亲心地善良,就是特要强,什么事情都要干到人前面,而父亲脾气软,与世无争。他们之间的争吵也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更多的是父亲低头,他是爱我母亲的,知道母亲操持这个家的不易。
   可有一次,父亲真生气了,他有一个礼拜不理我母亲。
   那是个麦收时节,母亲因害怕变天,等着去打场,而父亲却说正晌午的急啥,而放不下手中的二胡。母亲一下跑到父亲面前,趁父亲不注意就夺去了他手中的二胡拿出去摔了,二胡杆子碰到石头上折断了,父亲看到这些,像发疯一样,一下拉住母亲的衣服想要打母亲,可手举得老高最终还是放下了。
   事后,母亲知道自己错了,想着再给父亲买把二胡,可父亲说啥也没同意,不知道是心死还是面对窘迫的生活心生的内疚,总之他没再提二胡。
   土地承包以后,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了,可面对日渐长大的我们,父母亲的担子更重了,一个大学生,两个高中生,这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亲身上,该是多大的一笔开支啊,父母亲夜以继日地操劳着,就是在夜晚,父亲也没拉过二胡,他没有二胡拉了。
   没有二胡的日子,父亲少了很多话语。闲暇之余,他开始画画练字。他练字从不舍得买好的纸张,而是在我们三个的废旧作业本上练,一本写完了,就把本子拿到阳光下晒干接着再在上面练。正是这样的积累,才使得父亲的毛笔字越写越好,这么多年来,村上谁家过事情都离不开父亲。
   再后来,我们三个都有了自己的工作,生活也日渐富裕,可父母亲却老了。
   老了的父母亲更加恩爱了。
   土地给别人种了,他们在家里没事干,母亲偷着给父亲买了新二胡,墨汁、宣纸等,想让父亲高兴。
   当父亲看着眼前的这些,笑着说老了不中用了。
   父亲说得是实话,他眼花,手也没有先前有力,画画和写字都太灵活了。只是二胡,父亲还能拉上几段,虽没有先前那么娴熟,但总能解解心慌。
   没事坐在一起拉闲,父亲就说是母亲把他一辈子毁了,没有母亲的阻拦,他可以当艺术家的。母亲说:你吹拉弹唱样样不精,还当啥艺术家。父亲说他没有受过丁点的教育,也没条件好好练习,这都是自学的,已经不错了,稍微有点条件,他都能成功。争到最后,也没有胜负。但谁也不生气,只是微笑着摇摇头。
   谁该为这个遗憾买单,我也说不清楚。
   父母亲出生在解放前夕,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动荡,为了家庭,为了自己肩上的重任努力地付出着,即使是吃了再多苦,当今天看到他们的儿女都长大成人时,所有的痛苦都消失已尽,有的只是安慰。
   父亲这辈子是不能实现他的艺术梦了。
   我知道我无力扭转这个现实,因为我找不回逝去的岁月,就算今天我创造最好的条件给他们,那也只是物质上的享受,可精神上的空虚和失落用什么来填补?
   我决定让他们回去,在有限的时间给他们创造更多的精神空间,让他们活着的每一分钟都能开心幸福吧。

共 223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字让我感动,平平淡淡的叙述,满含爱的理解和体贴,对父母,这就是孝了。我想很多父母都不愿意离开他们的老家,尽管城里各方面条件都好,但他们需要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东西,物质,对父母来说,不重要。想起我一遍又一遍请公公婆婆和我一起住,二老的心理,也和文中的父母一样的了。祝福天下所有的父母,安康幸福!【编辑:梅暗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梅暗香        2010-08-03 12:11:46
  母,这就是孝了。我想很多父母都不愿意离开他们的老家,尽管城里各方面条件都好,但他们需要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东西,物质,对父母来说,不重要。想起我一遍又一遍请公公婆婆和我一起住,二老的心理,也和文中的父母一样的了。祝福天下所有的父母,安康幸福!
爱哭爱笑,爱静爱闹。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