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散文随笔】诗 话

精品 【菊韵☆散文随笔】诗 话


作者:厚土逍遥 举人,3811.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86发表时间:2010-08-03 12:54:38

诗话
   文/逍遥
   春秋战国时代,王公贵族们喜欢养门客,到了唐代,这个风气又有复兴的味道,杜甫诗句“岐王宅里寻常见”便可为证。也就是说,文人名士在王公贵族那里聚会是很寻常的事。
   话说公元737年的某晚,唐岐王请了一帮文人在家里吃饭,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说着说着就说到女人这个话题了。男人们在一起,喜欢以女人为话题,大概是比较正常的事儿。问题是,他们说着女人的话题,聊着聊着就聊到了“红颜祸水”上。
   有人站起来慷慨激昂地说:“这红颜祸水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女色误国。你看,夫差不就毁在西施手里么?上推夏、商、周,末代君王无不栽在女人手里。妹喜迷惑夏桀,妲己迷惑纣王,褒姒迷惑幽王,哪一个不是女色误国,断送了大好江山?就算息妫,好像错不在她,但息、蔡两国因她而灭却是不争的事实。这女色误国、红颜祸水,我辈实该谨记啊!”
   岐王听了点头称是,众人纷纷附和。这时候岐王提议:“王维啊,你何不就此作诗一首以警后人呢。”
   听了这话,一直默不作声的王维站了起来,未做丝毫犹豫,当即挥毫,写下一首五绝:“莫以今时宠,忘却昔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当时,在场诸人看了这首诗,变得鸦雀无声。那个夜晚,也因此永远留在了历史的灯火阑珊处。
   又过了一百年左右,时间已是晚唐,仍是在文人骚客的诗酒聚会上,又有人谈起了“红颜祸水”、“女色误国”,谈起了那个女人——息妫息夫人。在场诸人力推杜牧赋诗一首,以仿前朝盛世。杜牧也不推辞,同样挥毫立就成七绝一首:“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毕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同样写息夫人,两大文豪王维与杜牧的诗却大相径庭。为何?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息妫息夫人到底何许人,她为什么会在千年之后,还让酸腐文人津津乐道呢?
   息夫人的故事出自《左传•庄公十四年》。说楚国附近有两个小国,一个息国,一个蔡国。息侯与蔡侯本无多大交往,但因为他们娶了一对姐妹花——陈国国君陈侯的两个女儿,关系便发生了变化,就像孙策与周瑜娶乔公二女一样,成了连襟了。息、蔡两国之间因为有了亲戚关系,所以书信往来、礼仪问答,一直相安无事。坏就坏在有一天息妫思念起姐姐来,想到姐姐那儿串串门。按说,这没什么不好的,所以息侯派人把息夫人送到她姐姐那儿去了。
   这一去就像多米诺骨牌倒下的第一张牌,让无数人的命运、无数人的心情为之彻底发生了扭转。读这段历史不由让人感叹,这就是所谓的人生“蝴蝶效应”吧。
   也许有人会问,姐妹串门走动不是很正常吗,会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呢?是的,一般想来,确实不应该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但你很难想到,身为一国之君的蔡侯,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流氓。
   当时在接风宴上,蔡侯一见息妫立即目瞪口呆,惊为天人,心底说,天下怎会有如此绝色美人?大概男人被女人的美丽震撼后,一般会走两个极端。一种像段誉看到王语嫣后,敬爱之情上升为圣洁的情感,只肯远远追随,连碰一下手就觉得是亵渎;另一种就像蔡侯见到息夫人后,喜爱之情立即变为污浊的无耻情调。所以他在酒席上就开始污言秽语,动手动脚,极尽无耻之相。
   息妫受不了侮辱,拂袖而去,回到家里,向息侯哭诉。息侯勃然大怒,这做姐夫的调戏小姨子,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息侯就要发兵攻打蔡国。有时候,极怒之人的脑袋会短路。息侯当时就这样,他也不与人商量,跑去向楚国借兵了。楚文王一听说他们要打架了,心想,那好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反正春秋无义战,管你们谁对谁错,打去吧。他也不问所为何事,反正想瞧热闹,就让大将斗丹率兵帮助息侯把蔡国给灭了。蔡侯成了阶下囚,被送到郢城软禁起来。
   按说尘埃落定,哪知风波又起。有一天,楚文王刚巧碰着了蔡侯,顺便聊了起来。文王就问了:“老蔡啊,我倒忘了问你,你和老息是怎么一回事,他非要灭你不可呢?”蔡侯一听这话,使起了坏水:“老熊啊,你不知道,我是为了一个女人才亡国的啊。虽然亡国了,但牡丹花下死,我做鬼也风流啊。”于是他把息夫人的美丽极尽夸张之能事地在楚文王面前描述了一番,末了还来一句:“老熊啊,我虽然亡国了,但我见过真正的天下第一美人,死而无憾。而你,虽然身为泱泱大国之君,却没见过息夫人,算是白活了。”楚文王一听这话,立马抓肝挠肺地睡不着了。
   结果大概是可以想到的,楚国终于找个借口把息国给灭了,楚文王如愿以偿地把息夫人据为己有。后来有那么一天,趁着文王外出行猎,息妫溜出后宫与息侯见面,苦命夫妻劫后重逢相拥而泣,自知破镜难圆,双双殉情自杀。当时鲜血流在地上,朵朵状如桃花,楚人就在那溅血之处遍植桃树,并建桃花夫人庙纪念,所以后世又称息夫人为桃花夫人。
   说完息夫人的故事,我们再回头看那两首诗。
   杜诗“细腰宫”指的是楚宫,不是说“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吗?诗中头两句说的是息夫人居住在楚宫,面对花开花落,无言度春秋的场景。后两句是议论,是杜牧自个儿的观点,他说不知道息夫人是怎么死的,但毕竟息国灭亡因你而起,从这点看,你不在当时殉节,就比不上后来那个坠楼的绿珠了。
   “绿珠坠楼”是《世说新语》中的一个故事,说绿珠是石崇一手发现并培养的歌女,后来石崇被孙秀所杀,绿珠跳楼自尽为主人尽忠了。后世的封建卫道士们对绿珠这种为主尽忠的行为大家赞赏,经常拿出来说事儿。
   先不说绿珠殉节值不值当,就杜牧本人来看,他曾自言“楚腰纤细掌中轻”、“赢得青楼薄幸名”。也就是说,他并不是一个情感忠贞的人。既然自己是“青楼薄幸人”,又有什么资格去指责息妫呢?
   所以站在道学和男人的立场理解息妫是有些困难的,只有站在真情的立场才有可能理解那个真情的息夫人。幸好在公元737年的那个晚上,岐王宅里有一个真情的王维出现。
   王维《红豆》诗家喻户晓。红豆又叫“相思豆”正缘于此诗。妻子死后,王维一心礼佛,终身未再娶,是一个对爱情相当坚贞的人。所以,他才会设身处地地去考量息夫人的处境。
   “莫以今时宠,忘却昔日恩。”息夫人的处境可谓之两难。面对两个深爱自己的男人,一个因自己做了亡国奴,一个对自己百般宠爱,还生了两个儿子。真是爱又爱不得恨又恨不得。这正应了一句话:“再深的痛苦也只能像冰雪飞落大海,水深无声啊。”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虽然在矛盾里,虽然在两难里,虽然内心有着无限的凄楚,她也要在沉默里慢慢地学会坚强,也要在爱与恨之间恪守自己最脆弱却又是最牢不可破的底线。
   所以,我喜欢王维诗“看花两眼泪,不共楚王言”,也喜欢一段评论——“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男人的贞洁;息夫人的‘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是女子的坚定!”说这话的,也必然如王维,是有真情的人。
   息夫人的故事除了让人感动之外,我们还可以想到很多。它其实牵扯到一个重大的命题,一个规律性的现象,那就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情爱。
   除开桃花夫人息妫,后世以花命名的还有一位,那就是后蜀孟昶的花蕊夫人。宋太祖赵匡胤在对待女色的问题上,不比那个好色的楚文王好多少。灭掉后蜀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名闻天下的绝色佳人花蕊夫人费皇后送到汴京来侍寝。花蕊夫人和息夫人一样,一个弱女子在滚滚红尘里,尤其是在滚滚的政治尘埃里,所能做的只有默默承受命运,默默地抗争。她在宫中挂着孟昶的画像,平淡的日子里,“看像满眼泪,心共孟昶言”,可见夫妻之情极深。有一次,宋太祖偶然看到这幅画,就问是谁。花蕊夫人灵机一动,说是蜀中常奉的送子张仙,宋太祖说很好很好,结果宫中一下子流行起挂孟昶的画像。可笑赵匡胤,抢了别人的老婆,却不知道孟昶就一直站在墙上冷眼看着他。
   赵匡胤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和他哥哥一样好色与无耻。灭南唐后,他把李煜夫妇掳到汴京,让小周后进宫,常常十天半月才让回去,李煜见到小周后惟有相拥而泣。后来,李煜不堪其辱,写了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赵光义看了,索性横下心来把李煜给毒死了,小周后也就彻底地被他给霸占了。
   还有陈后主的妃子张丽华。隋炀帝当时还是晋王,灭陈后一直惦记着风华绝代的张丽华。结果去收编的大臣高熲认为张丽华女色误国,也没请示,把张丽华给杀了。杨广气得要命,后来找了个茬把高熲给杀了。事实上,高熲和杨广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就是因为上至帝王,下至这些以卫道士自居的士大夫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而他们又偏偏掌握着社会的决定权和话语权,张丽华、小周后、花蕊夫人、息夫人这些女人们的命运才注定是一场悲剧。但息夫人的不死、不言,“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却是这种悲剧里最大的亮色,最有价值的内涵。
   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

共 347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用洋洋洒洒的文字向我们介绍了历史上真性情的诸多女子。这些女子本不与政治沾边,但在后人的眼中却都多少成为“红颜祸水”,误殆国家。作者的文章由文人雅客舞文弄墨写起,由王维和杜牧的诗写起,带有明显的感情倾向我们展现历史的画卷,让读者对息夫人这个至真至纯的女子产生极大的同情。其实,历史上让人垂泪的女人又何止息夫人!我们撇开政治立场不谈,单单看那些专情男女就让人动心不已了。一直欣赏逍遥老师的文字,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在逍遥老师的笔下明白易懂。赞!【澜水微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纪开芹        2010-08-03 12:55:00
  作者用洋洋洒洒的文字向我们介绍了历史上真性情的诸多女子。这些女子本不与政治沾边,但在后人的眼中却都多少成为“红颜祸水”,误殆国家。作者的文章由文人雅客舞文弄墨写起,由王维和杜牧的诗写起,带有明显的感情倾向我们展现历史的画卷,让读者对息夫人这个至真至纯的女子产生极大的同情。其实,历史上让人垂泪的女人又何止息夫人!我们撇开政治立场不谈,单单看那些专情男女就让人动心不已了。一直欣赏逍遥老师的文字,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在逍遥老师的笔下明白易懂。赞!
中国作协会员
2 楼        文友:叶雨        2010-08-04 18:43:34
  跟着逍遥的作品一直读下去,学到不少历史故事和人物。千古艰难唯有一死,伤心岂肚息夫人,说的太对了。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3 楼        文友:蓝冰        2010-08-05 09:24:33
  感慨、感动、喜欢,蓝冰问好!
我叫蓝冰
4 楼        文友:江雪        2010-09-06 16:37:38
  学习历史知识!非常精彩!
诗歌爱好者 博客:http://hi.baidu.com/shanto%BD%AD%D1%A9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