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评论★鹏鸣诗集〗乡愁,肚肠裂断的哀伤

绝品 〖菊韵评论★鹏鸣诗集〗乡愁,肚肠裂断的哀伤 ——在中国古典诗歌传承中吟咏《乡愁》的余光中


作者:鹏鸣 举人,4059.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371发表时间:2010-08-15 08:14:41
摘要:任凭走到天涯海角,总要叶落归根,回归故里,那里有父老乡亲;任凭怎么飘泊游荡,总要迷途知返,泊回故渊,那里有兄弟姐妹。台湾同胞本就和大陆一脉相连,千百年来谁又能割得断!如今的香港、澳门已经得到了祖国的滋润,台湾岛啊!何时能和大陆成为一体?海峡两岸的人民在期盼着。在这热切的期盼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多少人在悲伤、在流泪,心头无奈地萦绕着团团别恨离愁。他们利用手中的笔,借助口中的歌无时不在宣泄自己心中的那份愁结,其中台湾诗人——于光中的《乡愁》正是这种情绪的真实再现

〖菊韵评论★鹏鸣诗集〗乡愁,肚肠裂断的哀伤 任凭走到天涯海角,总要叶落归根,回归故里,那里有父老乡亲;任凭怎么飘泊游荡,总要迷途知返,泊回故渊,那里有兄弟姐妹。台湾同胞本就和大陆一脉相连,千百年来谁又能割得断!如今的香港、澳门已经得到了祖国的滋润,台湾岛啊!何时能和大陆成为一体?海峡两岸的人民在期盼着。在这热切的期盼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多少人在悲伤、在流泪,心头无奈地萦绕着团团别恨离愁。他们利用手中的笔,借助口中的歌无时不在宣泄自己心中的那份愁结,其中台湾诗人——于光中的《乡愁》正是这种情绪的真实再现。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阅读此诗,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同时,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感情,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使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乡愁,是中国诗歌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同时也是台湾文学的一大主题,余光中的《乡愁》诗是乡愁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诗歌内涵丰富,主题深刻,形式优美,语言朴素而又蕴藉深厚,将常见的主题表达得充满新意。
   余光中的《乡愁》就是其中最情深意长、婉转动人的一曲。从诗的特质方面来说,《乡愁》是自我与非我的情思契合,是时空的跨越,是心灵的现实化;从诗的形式方面来看,《乡愁》一表现为结构美,二表现为音乐美。因此,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可以说是诗的内容与形式的完美融合,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余光中作为台湾“乡愁诗”的代表诗人,其诗中的思乡恋土情结凝聚着强烈的民族感情和家园同构的哲学思想。在艺术形式上则集传统与现代于一身,风格多变,又于变化中求大体的统一。他的诗浸染着浓浓的“乡愁”,这种“乡愁”是诉说不尽的忧国怀乡的赤子情怀和解不开的中国情结。
   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来综合意象,可称为意象递进。“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这种表达时间的时序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到最后轰然而汇成了全诗的九级浪。
   《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它的形式美一是表现为结构美,二是表现为音乐美。《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传统的美。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脚踏海岛的繁华,内心却有难言的冷清;身沐椰林的柔阳,耳边却似呼啸的寒风。因为这不是思盼的故乡,心,永远在海岛上象一叶轻舟,漫无边际地漂荡。
   久别了当初熟悉的故乡,却忽然觉得它的影子有些迷茫,蓦然回首,终于发现:饮着故乡的水,才知道什么叫香醇;看着故乡的河,才明白什么叫清澈;望着故乡的山,才懂得什么叫幽深;凝视故乡的云,才通晓什么叫高远。这不是神经的错觉,这是对故乡的思念。
   思乡,是一种难以诉说的情愫;思乡,是对亲情的强烈渴望。没有了思乡的情怀,就象没有了线的风筝,即使飞的再高,也是漫无目的的飘荡;没有了思乡的情愫,就象没有了舵的船,即使行的再快,也是徒劳的远航。“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乡愁,是一生的牵挂。面对苍茫的高山,试问,什么是乡愁,高山不语,你却看到它一如既往的坚定;面对清涓的小河,试问,什么是乡愁,小河不语,你却看到它东去不返的执着;面对澎湃的大海,试问,什么是乡愁,大海不语,你却看到它内心滚滚的激扬。原来,乡愁是由坚定、执着、激扬铸就的一颗赤子之心,那声声振动的铿锵分明就是思乡之情的回荡。
   身处异乡地,心却在故乡。思乡之情犹如一根无形的长线,将人心牵住,纵使你在天涯海角,内心却永远有着一处空缺,留给远方的故乡,古往今来,概莫能外。“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仙李白在月明之夜也有过如此的感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人杜甫在思亲之时也有过如是的凄美;于光中的乡愁早已叩响了无数游子的思乡情境,闪耀着一颗归根的心灵。
   《乡愁》堪称是一首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诗人以独特的意象、严谨的结构、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
   高尔基说:“真正的诗,永远是心灵的诗,永远是灵魂的歌。”诗歌是最富情感的,诗人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而他的目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
   弥漫着深浓而苦涩的《乡愁》,不光表达了余光中的思乡之情,而且揉进了寻常人生体验的酸辛和沧桑,贴近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他的诗还将个体生命的别处体验融入以亲情为核心的族群情感,并透露了中华民族文化习俗鲜活柔韧的民间生命力和海外游子传承薪火的本能。

共 327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以前也读过余光中的这首《乡愁》,但远没有今天看到鹏鸣教授这篇评论后的感触深。经过鹏鸣教授这一详细的解读,把诗的中心和创作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展现在读者面前不仅仅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一个忧国忧民,渴望祖国统一的作家。余光中在《乡愁》中融进了渴望祖国统一的那种思乡情感,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抒发的不仅仅是对妻子和母亲的爱恋,更主要的是一种爱国主义精神。把诗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何等的崇高境界啊。这篇文章,鹏鸣教授从诗的本意、意向、形式和诗作者的思想情感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和分析,并给予了高度赞誉: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诗歌内涵丰富,主题深刻,形式优美,语言朴素而又蕴藉深厚,将常见的主题表达得充满新意;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可以说是诗的内容与形式的完美融合,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他的诗浸染着浓浓的“乡愁”,这种“乡愁”是诉说不尽的忧国怀乡的赤子情怀和解不开的中国情结;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弥漫着深浓而苦涩的《乡愁》,不光表达了余光中的思乡之情,而且揉进了寻常人生体验的酸辛和沧桑,贴近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他的诗还将个体生命的别处体验融入以亲情为核心的族群情感,并透露了中华民族文化习俗鲜活柔韧的民间生命力和海外游子传承薪火的本能。感谢鹏鸣教授将一篇极有深度和意义的评论文章奉献给社团,给我们大家一次学习和赏识的机会,这是难得可贵的文章,推荐大家阅读。【编辑:叶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雨        2010-08-15 08:15:21
  以前也读过余光中的这首《乡愁》,但远没有今天看到鹏鸣教授这篇评论后的感触深。经过鹏鸣教授这一详细的解读,把诗的中心和创作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展现在读者面前不仅仅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一个忧国忧民,渴望祖国统一的作家。余光中在《乡愁》中融进了渴望祖国统一的那种思乡情感,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抒发的不仅仅是对妻子和母亲的爱恋,更主要的是一种爱国主义精神。把诗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何等的崇高境界啊。这篇文章,鹏鸣教授从诗的本意、意向、形式和诗作者的思想情感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和分析,并给予了高度赞誉: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诗歌内涵丰富,主题深刻,形式优美,语言朴素而又蕴藉深厚,将常见的主题表达得充满新意;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可以说是诗的内容与形式的完美融合,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他的诗浸染着浓浓的“乡愁”,这种“乡愁”是诉说不尽的忧国怀乡的赤子情怀和解不开的中国情结;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弥漫着深浓而苦涩的《乡愁》,不光表达了余光中的思乡之情,而且揉进了寻常人生体验的酸辛和沧桑,贴近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他的诗还将个体生命的别处体验融入以亲情为核心的族群情感,并透露了中华民族文化习俗鲜活柔韧的民间生命力和海外游子传承薪火的本能。感谢鹏鸣教授将一篇极有深度和意义的评论文章奉献给社团,给我们大家一次学习和赏识的机会,这是难得可贵的文章,推荐大家阅读。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2 楼        文友:叶雨        2010-08-15 08:16:29
  感谢鹏鸣教授给我们送来这么有深度有思想的厚重文章,又给我们大家一次学习的机会。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3 楼        文友:十五岚        2010-08-15 17:50:50
  学习《乡愁》,感受《乡愁》。问好鹏鸣老师!
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
4 楼        文友:吴睿        2010-08-15 19:53:17
  鹏鸣老师对《乡愁》一诗剖析得非常好,学习了。
生活中的傻子
5 楼        文友:片羽飞寰        2010-08-15 20:14:35
  学习好文佳评!
心若在,梦就在
6 楼        文友:晋忻李        2010-08-24 23:06:47
  情深意浓,美诗美评。学习了。
晋忻李
7 楼        文友:叶雨        2010-08-25 08:03:54
  诗人也好作家也好,如果离开了祖国这片创作的热土,离开了对祖国母亲的大爱,那是写不出大气之作的。这也是《乡愁》被大家认可的原因之所在。鹏鸣教授的评析更是经典到位,值得学习。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8 楼        文友:叶雨        2010-08-25 08:04:51
  祝贺大哥又摘一皇冠! target=_blank>http://www.vsread.com/bbsuploadimg/2010-06-15/1276616039.jpg">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9 楼        文友:杨牧之        2010-08-25 09:29:32
  好文章,这样的文章具有欣赏性,读后催人奋进!
我的博客http://yangmuzhi.blog.sohu.com/
10 楼        文友:桐疏枝寒        2010-08-25 11:02:22
  鹏鸣老师对《乡愁》的剖析,使我们进一步欣赏到了《乡愁》的文学美和时代美。欣赏《乡愁》,感受那浓浓的思乡之情,个人与民族、与时代、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这思乡之情,越来越浓......
共 13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