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散文·家园】我的父亲母亲

精品 【散文·家园】我的父亲母亲


作者:漠北雪莲 举人,4395.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04发表时间:2010-08-25 00:21:08
摘要:回忆父亲母亲……

引言
   闲暇时,轻轻地翻开相册,一边又一遍地凝视着父亲母亲的照片,记忆的闸门随之打开。
   小时候,我们总是盼望父亲回家,因为,父亲不是每周都能够回家的,他是几个月才能回来一次。每次回家,却能给我们带来糖果,点心之类的好吃。那时候,这些副食品不象今天是敞开供应,而是要凭粮票或是票证才能买到,父亲蹬着他的专车--一辆半旧的自行车在不平的路上,颠簸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家,在距村子还有好一段路的时候,父亲早早就下车,一直推着车子进村,为的是和一路上碰到的本家族的爷爷奶奶,叔叔婶子们问好,村子里的孩子们,一直跟在父亲的车子后面到我家的门口,大人们进屋和父母亲说话,孩子们则好奇地触摸车子的各个部位,看时候不早了,大人叫上自家的孩子回家,而孩子们大都是不愿意离开,我们姊妹早就按捺不住了,盼望他们早点走,母亲知道她的小谗猫们等不急了,取过父亲的手提包,为我们分发食品,一人2块糖,一个点心,余下的留着是弟弟享用,我们双手捧着点心,一小口一小口地细嚼慢咽,不小心掉下去一小点,都要捡起来吃掉。在物品极为匮乏的年代,这算是一种奢侈的享受。晚上,寂静的村子只能听到一两声“汪、汪、汪”的狗叫声。我们一家人则是很兴奋地围在一起,妈妈做针线活,我们让父亲讲故事,故事的内容,其实就是父亲的成长史。
   第一章离家出走
   我的父亲出生在西北农村一个并不算富裕,但很殷实的大家庭里,11岁才被爷爷送进村子上的一所私塾学校,接受启蒙教育,最初学的知识便是背诵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3年的时间背完了”四书“、“五经”之后,和我的三叔一起,又被送去离家8里多地的镇子上读正规的小学。父亲很珍惜读书的机会,因为大伯在家种地,一大家子的人都在为生活奔波,只有他跟三叔读书。所以,他学习很勤奋,成绩也很好。可是,就在父亲快要完成完小学业的最后一学期,解放大西北的号角吹响。在兵荒马乱的年月,大家庭中生活拮据,无力支付俩人的学费,爷爷决定让父亲放弃学业,三叔继续读书。
   爷爷兄弟三人,他是老大,太爷很早就去世了,爷爷过早地担起了家庭的重任,理所当然的成了这个家的家长。爷爷做这个决定也是迫于无奈,那怕是宁可委屈了自己的儿子,也不能让同族的人说他不公平。可在当时父亲的那个年龄,是根本无法理解爷爷的做法。
   一九四九年的秋天,辍学在家的父亲跟着爷爷和大伯去割豌豆,解放军的大部队从青海追击马步芳的残军出了扁都口,他们一边急行军追敌人,一路在做宣传工作。沿路村子的人们,胆子小的丢下成熟的庄稼躲在家里不敢出门,胆子大点的只是站在远远的地方看热闹,我的父亲不顾爷爷的劝阻跟在队伍的后面,他想看看解放军究竟是怎样的人?他们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当亲眼目睹了一切,又听了他们的宣传后,父亲心里有了自己的打算。对未来还很迷茫的他,更无法谈理想。但是,他不愿意自己就这样呆在家里,他有自己的思想,他是血气方刚的青年人,更懂得好男儿志在四方的道理。那些天,解放军的宣传员走到哪儿,父亲就跟到哪儿,爷爷是又气又怕,怕父亲被抓了壮丁,气的是自从不让他上学后,性格倔犟的父亲不愿意和他多说一句话。
   县城解放了,解放大军乘胜追击,为解放新疆扩充部队,在本地招收一批新兵。一天下午,正在收割庄稼的父亲借机跑回家,趁家中没人,瞒着爷爷奶奶及全家人,离家出走了。
   第二章追逐梦想
   之前,父亲早就看了招收新兵的告示,招兵的地点就是现在的张掖市,那时候称张掖是甘州,在通往甘州的这条路上人烟稀少,道路经常被风沙掩埋,在漫无边际的沙漠中,偶尔有人走,也只是赶着大轱辘马车,朝着大概的方向前行。我的父亲披着黄昏的晚霞,从家中出发。走到县城已是掌灯时分,解放县城时,战争过后弥漫在天空的硝烟、火药味还未完全散尽。城郊外没有清理完的死尸横七竖八堆积,吃红了眼的野狗在尸体中闻来舔去,血腥味中夹杂着腐烂变臭的尸体味。一路上到处都是战争留下的疮伤,目睹着颓壁残垣的村镇,父亲没有胆怯,更没有退缩。他在路边捡起了一根木棍,以防备野狗袭击。漆黑的夜晚,他忍着饥饿,深一脚浅一脚的、踏着车辙的痕迹前行,时不时地抬头看看星星,那颗硕大的北斗星,一直眨着眼睛,给他照亮,给他引路。我的父亲,沿着这条漫长而又荒凉的道路,在荒芜的沙漠之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行走了一夜的父亲,饥饿难耐。但,看着东方微微发亮的天空,他的心豁然开朗。他要找的目的地-----甘州城,已经隐约可见了。
   经过一系列审查之后,父亲被批准入伍。那一夜,父亲激动地无法合眼,第二天,他换上了崭新的军装,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战士,整装待发,为进入新疆做准备。可在老家,就父亲出走的当天晚上,爷爷带领全家人在寻找他,奶奶哭天喊地埋怨爷爷,一家人乱作一团,就在这时候,邻村的一位伯父,在甘州城看到了身着军装的父亲,他们给爷爷带来消息。爷爷跟大伯连夜启程,赶天亮到了甘州城,找到了父亲所在的部队。当父亲一身戎装站在爷爷面前时,爷爷死活不让他当兵。因为在此之前,爷爷的印象中,国民党马步芳的队伍就是军队的象征。他也亲眼看到在马步芳的部队中,当官的是怎样惩罚和对待士兵的,他找了好多理由给部队的领导,就是不让父亲走。万般无奈之下,经部队的介绍,父亲留在当地,进了地方政府的干部培训班。
   正是由于父亲的叛逆性格,才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父亲在文工团工作不久,参加了围剿土匪的战斗,虽然没能穿上梦寐以求的军装,但也过了一把参战的瘾。紧接着举世瞩目的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人肆意挑衅,飞机在我国东北上空盘旋,战火烧到了我们的家门口,一批批热血青年,“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高唱战歌,奔赴前线。父亲再次要求到前线去。此时,他在地方政府的军管会担任保卫工作,上级没有批准他的请求。轻易不掉泪的父亲,流下了委屈的泪水。
   父亲有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积极努力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光荣地加入了他信仰的组织------中国共产党。在一次表彰大会上他遇到了让他一见倾心的人,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出生贫寒,兄妹9人,她排行第三,家中实在无力抚养,母亲8岁时被送到了远方亲戚家,在那儿她是人家使唤的丫头,母亲受尽了凌侮和磨难。解放了,由于母亲积极的表现,她很快成了一名出色的妇女干部,巧合的是表彰大会上,他们都是劳动模范,父亲还代表劳模发了言。第一次相识,爱,便在他们的心中悄悄燃起。
   他们的相爱,在那个年代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解放初期,尤其在农村,一个姑娘自己找婆家,那是怎样的行为啊!况且,母亲的养父母已经把她许配给了别人,但母亲坚决不同意这门亲事,他们以断绝关系要挟母亲,可是,决心一定的母亲没有屈服,冲破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毅然决然地和父亲结合了。
   第三章命运的转折
   正当父母亲满怀信心,在事业上大踏步前行时,那场置人于死地的“反右派”斗争开始了。对党衷心耿耿的父亲,因对工作认真负责,没有夸大事实,没有向上级造假,更没有虚报亩产能突破千斤或万斤的谎言,而是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结果一夜之间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很偏远的藏族地区接受改造……
   每当讲到这一段,父亲若有所思,转身下地说;“不早了,该休息了。”开始,我们不以为然,并没感觉到异常,可好几次都是这样,哥和姐都不解地看着父亲,我和弟弟也是硬缠着父亲让他讲完,“爸,你讲完吧,我们都不困,”弟弟求助旁边的母亲,可母亲默不作声,专心地纳着鞋底,使劲地抽着麻绳,像是把满腹的心事都纳在鞋底之中。
   后来,我们渐渐懂事了,问母亲到底怎么回事,讲给我们听好吗?我们用加倍干活的行动,让母亲给我们揭晓父亲不愿触摸的“伤痛”。
   原来,父亲“改造”的那个地方极为落后贫穷,天灾加人祸,使刚刚从苦海里脱离出来的老百姓,没有一点防御灾害的能力,别说粮食,就是能吃的野菜都让人挖光了。有的因饥饿而死,有的外出以乞讨谋生,“十室九户空,千家守一锅”的凄惨景象是当地的真实写照,剩下极少数的人,也由于饥饿倒下去的越来越多。一位母亲,她三天没有吃一口饭,饥饿中的孩子躺在炕上已经无力再起来,无奈她偷了队部的两个洋芋,塞进裤脚里面,可不料还是被人发现了,噩运也随之而来,可怜的她拖着虚弱的身子,脖子上挂着沉重的牌子游行,她的孩子就在她被批斗时,永远离开了她,离开了人世,当接受完批斗的母亲回家发现儿子早就咽气,她也跳崖自尽了。耿直的父亲再也不能坐视不管,他冒着坐牢的危险,一次又一次向上级反映真实情况,并想尽各种办法拯救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百姓。上面给他的口粮,也是每天几两的标准,每顿饭,也只能喝点清汤,即使这样他也难以下咽,看着那些饿得面黄肌瘦的孩子们,父亲怎能忍心不拯救他们呢,他也因长期饥饿引起严重的脱水浮肿,不能下地了。
   就在这危难时刻,中央召开了西北局会议,彻底纠正错误路线,紧急抢救被下放的人员,组织上派人去接父亲,他是被人用担架抬回来的。当父亲被送回家时,一年没见过父亲面的母亲,完全不认得了,他脸因浮肿变得特别“胖”,躺在床上不能动,给他喂水,喂饭也不知道下咽,下意识的动作只是缓缓地摇头,或点头。看着父亲的模样,母亲认为他不可能康复,迟早会离开她、离开人世的,只是时间问题。想想一年来遭受的冷眼和歧视,再看看一直昏迷的父亲,母亲有点绝望。虽然父亲只能说断断续续的话语,但他一直还是在鼓励母亲,一定要坚强的活下去,为了他们的孩子,哪怕是他不在了……
   听到这儿,我们全家都泣不成声……
   在那样疯狂的年月,幸运的是我父亲保住了性命,还有更多的和父亲一样的前辈们,没有等到为他们昭雪的那一天,永远长眠在了带给他们痛苦和屈侮的地方。
   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父亲康复,恢复工作,并再次担任领导职务。虽然,那场运动给父亲的身体带来了伤害,心灵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可他坚定的信仰不变,对党的忠心不变,一如既往地投入到了工作中。
   我们兄妹的相继出生,给父母亲带来了极大的乐趣,同时也给他们增添了更大的负担和意想不到的麻烦,哥哥还不到上学的年龄,我又很小,爷爷奶奶远在几百里之外,照顾不了我们。父亲的工作不容许他分心来照顾家庭,这样就难为了母亲,有时候,我们被反锁在家里,母亲回来后看到的情景是大的抱着小的一块哭,母亲上班一直放心不下我们。为了让父亲安心工作,为了我们,母亲忍痛离开了她挚爱的岗位,辞去了她热爱的工作,回家做了家庭主妇。
   六十年代初期,上级号召动员干部家属到农村去,父亲带头送我们回老家,当时母亲是有怨言的,因为很多领导都是持观望和等待的态度,可父亲毫无疑义,他说“上面这样做,自有这样做的道理,我是领导,是党员,我不带头,还有谁带头?”他耐心地说服母亲,把母亲、哥哥、姐姐和只有3个月大的我,义无反顾地送回了家乡。
   就这样,我们和父亲两地分居,农村的条件是艰苦的,母亲带着我们兄妹三人,艰难的维持生计。刚到老家,我们四口人吃的是商品粮,可老家十多口人有时也是等米下锅,我们的口粮要养活一大家子人,自然我们有时也得饿肚子。六岁的哥哥,每天跟着婶子挖野菜,四岁的姐姐给伯母看孩子,嗷嗷待哺的我,饿得哇哇乱叫,每顿饭都是用菜汤充饥,母亲还要用奶水喂我,就在这极其艰难的日子里,她没有再埋怨父亲,每次写信只是给父亲报平安。
   难熬的日子过了3年,父亲调动工作,回到了老家的县城,我们一家终于团聚了。父亲一心扑在工作上,母亲操持家务,我们的好日子刚刚开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了,这是一个曾让一代人蒙受冤屈的运动,我的父亲也不例外,先是隔离审查,然后被关进牛棚长达三年之久。造反派们给他定的罪名是“一贯坚持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第四章患难真情
   在父亲被关进牛棚的三年里,我的母亲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经受了身心的的巨大折磨。
   母亲回忆,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她和许多人在饲养场干活,别人在一起唧唧楚楚说话,好像有意躲着她,从他们的眼神中母亲预感到有什么事情发生,晚上收工,一位大伯有意落在后面叫住母亲,说明了真相。原来,去县城办事的人,亲眼目睹了红卫兵在父亲的单位夺权和批斗父亲的全过程。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母亲表现出了异常的冷静。运动刚开始,她就感觉到,父亲这次又是躲不过去的。回到家,母亲面对的是不懂事的孩子们,哥哥稍大一点,可母亲不愿让他分担大人的痛苦。一整夜焦虑难熬没有合眼的母亲,待天刚蒙蒙亮安顿好我们,向队长请假,迎着刺骨的寒风,步行去县城看望父亲。
  

共 13962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久远的历史,铭刻着曾经发生的往事,峥嵘岁月,终究难以磨灭往日的伤痛。几度风霜侵袭,几度困境的磨练,终见云开雾散,苦尽甘来。散文以细腻的笔锋,一波三折的起伏,使人阅后感慨万千。推荐阅读,问好作者[编辑:棱枫]【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棱枫        2010-08-25 00:33:10
  这篇小说看得我泪眼纷飞,我的思路随着故事的高迭起伏,好像置身其中,难于往返。谢谢雪莲精耕细作的描述,给我们带来了一篇好作品。先祝贺又一绝品闻世!问好作者,祝福快乐!
与文结缘,梦系诗生.
回复1 楼        文友:漠北雪莲        2010-08-25 10:39:39
  谢谢编辑老师,真的很感谢军警老师们的热情!祝好!
2 楼        文友:漠北雪莲        2010-08-25 10:38:39
  谢谢编辑老师!这是一篇较长的散文,不是小说。不好意思。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3 楼        文友:大连儒艮        2010-08-25 16:28:02
  厚重感人~~那个值得回忆的年代,值得敬重的前辈!不凡的家史,社会的映照~~~欣赏问好了雪莲朋友!
喜山尤爱海,善水乐搏击,习文习诗作,心淡风疏竹。
回复3 楼        文友:漠北雪莲        2010-08-25 21:15:48
  谢谢谢谢!祝好!
4 楼        文友:翅膀        2010-08-25 20:53:00
  那个沉重的年代,躲过了是一种幸运;经历过却沉淀成厚厚的资本。
一介草寇
回复4 楼        文友:漠北雪莲        2010-08-25 21:16:25
  感谢朋友赏读!祝好!
5 楼        文友:江南雨竹        2010-08-25 22:28:50
  万言书,诉不尽父亲母亲的坎坷一生及子女对他们的感恩。
永远的绿色
回复5 楼        文友:漠北雪莲        2010-08-26 10:41:23
  是啊!父母是我们的江河天地,永远都无法诉完、诉尽……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