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海蓝云天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海蓝·杂文】患病心得(二)

编辑推荐 【海蓝·杂文】患病心得(二)


作者:乐知 秀才,2876.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20发表时间:2010-08-29 15:45:47

刚刚开始针灸的时候,以为那些穿白大褂做着打下手工做的女孩是护士呢!后来发现名中医在接待患者的时候,还要跟他们讲解,偶尔还会提出些问题。我才知道诊室里没有一个护士,穿白大褂的青年男女都是名中医带的研究生。心里不免暗暗为他们可惜,整个上午就做一些消毒和递针起针这样看一眼就会的工作,不是浪费时间和父母的血汗钱吗?心里留着这样的疑问,但我不善于主动和陌生人交谈,除了几句“麻烦给消下毒”、“谢谢”之类必须说的话之外,都是找个空挡老老实实的坐着或站着。
  
   好像是第二次去针灸,到了该其针的时间了,还没有人理我,犹豫半天,看到一个戴眼镜的女研究生手里没什么活了,我走了过去:“麻烦你把针帮我薅(hao)下去好吗?”这位看上去比较文静的女生笑眯眯的对我说:“不能说‘薅’,应该叫起针或者拔针。”真是老土,当成薅草了,自己也想笑,可是半个脸上扎着十多枚钢针,加上肌肉已经瘫痪了,笑起来真的很困难。
  
   名中医扎上阵之后,还要桌子上的电灸灯烤电二十分钟左右。这个治疗由患者自己做,拿个小镜子自己看着感觉着,逐个针眼照射。
  
   都是在一个诊室里进行,也就有机会听听名中医的讲解,多少对中医有了些了解。名中医特别爱说的就是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中医所说的“辨证”和哲学上的辨证概念既相似,又有很大的不同。主要的意思大概就是针对同样的病情临床表现,中医要根据患者的职业、年龄、性别、身体状况以及病史等情况制定治疗方案。说不上三句,名中医就要打击一下西医,对学生也是对患者宣传祖国中医的伟大,西医如何如何。这种对中医事业的热爱和自豪感情值得钦佩,可是为什么就不能辩证的认识呢?辩证的做法应该是取西医所长,来补中医所短,不是更有利于中医的发展吗?以前在家的时候,也是经常听到岳母对中医的否定,在我的印象里,岳父母好像从来没有吃过中药。
  
   名中医的确有水平,就医的患者好多都是外省市慕名而来。有一位患者西医诊断脊椎病变,在各个医院骨科治疗三四年,花了两三万元钱,病情却愈加严重,一个胳膊都太不提来了,骨科医生建议做手术。名中医看过之后,诊断为神经性疾病,针灸了一次,患者胳膊就轻松了好多,家属感激不尽。名中医说,如果不是耽误时间太长,针灸一周就可以彻底治愈,但现在恐怕会留点后遗症。
  
   名中医也是很负责任的。一天来了一位二十多岁的男性患者,因头痛别的医院诊断需要做开颅手术。名中医看过患者的CT之后,马上建议他们听从西医的意见,赶紧去做手术,并推荐了北京和上海最擅长这种手术的医院。名中医的表现让我尤其佩服,尽管有门户之见,但始终把患者放在第一位,是一位有良心的好医生。
  
   因为每天见面,虽然我很少说话,但与一些患者也慢慢熟悉了起来。我也注意观察,想找出面瘫患者的规律。患者男女老幼都有,最小的是一位十八九的小姑娘,最大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也有四五十岁的中年人。
  
   从打开始看医生开始,几乎见过的每个医生,包括那些实习的研究生,都要问我最近是不是患过感冒,身体不好,或者有其他的疾病?我都回答没有。后来我直接就说,患病前的那段时间是我一个时期以来身体感觉最好的时候。还纳闷为什么都要这么问?从其他患者那里了解到,多是感冒引起,或者有什么着急上火的情况发生,可我优哉游哉,真的什么事也没有,这病的的确莫名其妙。
  
   时间长了,还是让我发现了患者的规律,就是面瘫的半个脸多数都是左脸,这让我有些兴奋。不过,为什么那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是右面的半张脸呢?我继续留心观察和琢磨。上网查找有关资料,结果非常失望。
  
   面瘫患者针灸后都要烤电,距离很近,非常方便我观察。有一天,灵机一动,想起来了,应该和使用左右手有关。可问题又来了,按照解剖学上大脑右半球控制左侧身体,左半球控制右侧身体的理论,右撇子应该是是右侧面不灵活,容易发病呀!估计这应该是医学上的一个新的课题。我太佩服自己了。
  
   十多天之后,我找了个机会,在不太冒昧的情况下,问那位右侧脸患病的大娘是不是左撇子?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名中医接待患者的时候,兴致好的时候,就会问研究生一些问题,好像都是古书上的一些中医理论,之乎者也的,但七八个研究生,多数时候都是大眼瞪小眼,很少能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名中医也不管满屋子都是人,总要挖苦几句,所以这些研究生都有点怕老师,有意躲着。
  
   为了提高针灸效率,一个研究生负责一位患者,事先站在患者旁边一个最方便的位置上,拿好针,名中医过来后,就按照固定的姿势把针递到名中医的手中,名中医接过并扎在患者面部的穴位上,一位患者用不了一分钟时间。这些研究生在所负责的患者扎完后,立即闪身躲开,如果再没有其他的患者,就会远远地,并不仔细观察老师是怎么用针的,这让我很不理解。既然是来实习的,就应该时刻想着如何全面提高个人的水平,就应该想着哪一天可以代替老师独自操针。总是安于打下手为己任,做个护士倒是称职了,可什么时候能出徒呢?
  
   有了一些熟悉后,一天,趁着名中医不在,我问一位研究生,你们什么时候才可以动手呢?他说不知道。我说你就拿我做实验吧,我能感觉出来你扎的对不对,手法如何?但一个多月时间,没有发现任何一个研究生有特别强烈的一试身手的愿望。
  
   拿患者做试验的确要慎重,涉及人的健康和生命,但这也是成长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必经过程。少了这一环,永远也不能成熟起来。只要小心谨慎,把握好关键的要素,而且主动向老师求助,慢慢就会熟能生巧。记得当初我大学毕业后,第一次到机场实习,事先领导一再要求只能看不能动,尤其不能启动操纵飞机发动机。可我事先背熟了有关动作要领,看到飞机后实在是按耐不住,软磨硬泡之后,师傅还是答应了我。领导看到我进驾驶舱就知道要干什么了,为了逃脱干系,领导不是上前制止,而是远远地躲开了。反正有师傅在旁边,一是不会出什么问题,二是即使出了问题,要求也讲了,责任由我和师傅承担。结果,条令规定一年的实习期,我两个月就开始单独负责一个机组的飞行任务了。
  
   私下里也挑拨过他们的师生关系,说你们就整天这么自己交着学费给老师打工,他也没教你们什么,何必在这里守着呢?研究生说了,下午老师会给讲讲课,关键是实习结束的时候,老师的鉴定很重要,没有鉴定拿不到学位的。
  
   这使我想起了那位博士生,他们的师兄,不知道跟老师多少年了,可以替名中医开处方了,但也只是照本宣科,究竟有多少的实践能力呢?

共 26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生了一场病,在病中认识到了很多生病之外所不能体会的,也对医、患关系有了很深的阐述。问好作者。【编辑:雪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舞        2010-08-29 15:46:32
  很细致也很有说服力的文章,问好。
我一路狂奔,渴望在拥挤匆忙的人群里找到一个和我相似的面孔,她有和我仓皇相似的命运.我可以在她的身上看到自己生命的参照,何去何从,不再那么
2 楼        文友:乐知        2010-08-30 11:26:36
  雪舞辛苦了!
天马行空独往来, 曲高和寡何故悲, 沧海桑田终有限, 一粒粟中见精神。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