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欢喜酒家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酒家*散文】海边的思绪

精品 【酒家*散文】海边的思绪


作者:漠北雪莲 举人,4395.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61发表时间:2010-09-06 15:24:48
摘要:见到了向往已久的大海,引发了万千的思绪……

【酒家*散文】海边的思绪 海边的早晨天亮得早。朝霞染红了天际,金色的霞光像巨人的手掌拉开了柔软的天幕,红日从地平线上慢慢升起。海风轻拂着我的面颊,我嗅到了海水的味道。
   大巴车载着我迫切的心情一路疾驶。沿路南国秀丽的山水,如画的风景让我目不暇接。我急切寻找大海,隐隐约约听到了汽笛鸣叫,隔着车窗,天际边朦朦胧胧有渡轮的影子,车内有人发话:镇海到了。
   进入我视线的是,坐落在招宝山下的镇海遗址。它既是我们的先辈用血肉之躯铸成的历史丰碑,同时也记载了外国侵略者的累累罪行。穿过千年的风尘,我看到了外国人从这里输入的鸦片,看到了他们凭借海上的强势,接连不断侵犯我国领海、骚扰我边防军民,到处攻城劫寨、杀人放火、奸淫掳掠。从明朝中叶起,外国列强虎视眈眈,早就窥视着这块古老的东方国土。不法商人勾结倭寇,想从海上打开缺口,乘此而入。我们的人民一刻也没有放松警惕。筑城墙,修城池,在招宝山,戚家山,演绎了一次又一次军民浴血奋战,抗击侵略者的悲壮战歌。从民族英雄戚继光、林则徐、裕谦到抗击日寇的中国人民,他们英勇不屈的精神,为中国革命的历史写下了光辉篇章。
   弯曲的大刀,生锈的钢炮,残存的战舰图片记载着纯粹的文字,亘古佳话述说着沧桑的历史。我的眼前重叠着两千多年前,在风沙肆虐的阳关古道上,发配边关的民族之魂林则徐孤单的身影。从鸦片战争到清朝末年,软弱无能的清朝政府,不顾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尊严。闭门锁国,做着天朝的美梦。自1842年英军攻陷镇江,切断京杭大运河南北交通,继而直抵南京城下。无力再战的清政府,在英军的炮口下,被迫签定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是清政府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中国的主权。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赔偿外国数万两的白银。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口岸城市对外通商,此外英国还享有协议关税,而由于清政府官员长期以天朝自居,不熟悉国际关系,在随后的《南京条约》两个补充文件谈判中遭受了进一步的利益损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的签订使英国得到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优惠国待遇和开设租界等特权。
   鸦片战争以后,中华帝国关闭自守的古老大门,被英国的尖兵利炮打开。从此,外国列强乘虚而入,中华帝国顿时陷入半殖民地状态。
   怀着一腔热血报国的将士,遭到的不是被发配就是被排挤。铁蹄蹂躏下的人民饱尝着亡国奴的耻辱和失去家园的悲痛。古老的炮台,土炮、战舰,被岁月的风雨洗刷着,历史的沉积随着岁月的流失,在一页页地加厚。落后就要挨打,软弱任人宰割。一幅幅泛黄模糊图片的再现,一篇篇繁体文字的割让赔款条约,记录着中华名族千百年的沧桑历史和带血的教训,也留下了我们民族曾经的耻辱。
   注视着这一切,每位游客的脸上都是凝重的表情。没有人吵闹,更没有人喧哗,只有慢慢的脚步和沉重的心情。人群滞留在另一个大厅内;大幅的彩色照片,一艘艘装备先进的战舰,一个个英俊威武的中国海军官兵,把我们带回了祖国繁荣强盛的今天,我们的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我迫不及待地要看大海。登上招宝山上极目远眺,一艘艘帆船在甬江江面上来回穿梭,像数叶白帆,在金光闪闪的江面上悠悠地漂动着。飘着各色旗帜的外国商船停靠在码头,装卸货物。奔腾的江水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欣喜若狂地汇集入海。对面的大海张开它神奇的双臂,接纳着来自甬江、钱塘江的激流,它用博大无私的胸怀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我读过高尔基的《海燕》,我想象中的大海永远是狂风咆哮,在电视画面上看过的大海一直是浪涛滚滚。但亲临在它身边,蔚蓝色的海水皎洁无比,一阵海风吹来,千万个粼粼的皱纹层层叠叠,向前推进,又恋恋不舍地朝后退却。往远处望去,天和海连在一起,没有边际。它如同北方高原那片苍茫的土地一样,凝聚着一种无法言说的神秘的生命力,给人一种超越自然的深刻。
   “哗哗哗”海水拍打着礁石。眼前的大海,像是给我们述说着屈辱的过去,又在展示着它辉煌的今天,满怀豪情地迎接灿烂的明天。

共 159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作者深情地叙述了看海的过程。镇海,一个铸造了历史丰碑的地方,作者回顾了历史,将自己的激情写进了字里行间,让人眼前不禁闪过民族英雄戚继光、林则徐、裕谦抗击日寇的壮举,他们代表了民族的精神,永生不灭的精神!走过历史,现在的中国海军变得强大,它保卫着祖国!而今天大海边的辉煌,经济的发达,展示了中国已经强大起来,我们有理由迎接更美好的明天!过去饱受摧残的历史一去不返了,人们安居乐业,再不会任人宰割!文章饱含深情、有理有据、引经据典,将民族精神寓于其中让人深深感动,确实是一篇斗志昂扬的借物抒情的散文,欣赏。推荐阅读!【编辑:故事中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故事中人        2010-09-06 15:25:32
  这篇文章,作者深情地叙述了看海的过程。镇海,一个铸造了历史丰碑的地方,作者回顾了历史,将自己的激情写进了字里行间,让人眼前不禁闪过民族英雄戚继光、林则徐、裕谦抗击日寇的壮举,他们代表了民族的精神,永生不灭的精神!走过历史,现在的中国海军变得强大,它保卫着祖国!而今天大海边的辉煌,经济的发达,展示了中国已经强大起来,我们有理由迎接更美好的明天!过去饱受摧残的历史一去不返了,人们安居乐业,再不会任人宰割!文章饱含深情、有理有据、引经据典,将民族精神寓于其中让人深深感动,确实是一篇斗志昂扬的借物抒情的散文,欣赏。
平凡的人有着平凡的故事
2 楼        文友:故事中人        2010-09-06 15:25:47
  问好作者。
平凡的人有着平凡的故事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