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闲品《三国》之二:武圣为什么不是完美的赵子龙

  闲品《三国》之二:武圣为什么不是完美的赵子龙


作者:残剑 秀才,1589.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42发表时间:2010-10-01 21:06:51

《三国演义》成就了关羽的“武圣”之名,但堪称完美的赵子龙却与此无缘。
   作为武将,若以武艺、将才、谋略、成败以及人品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比较,赵云绝不在关羽之下,但关云长荣登“武圣”宝座绝非偶然,这不是子龙的过错。
   首先,就《三国演义》中所有最出色的将军的出场而言:关羽有先声夺人之利,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是“三国”得以“演义”的灵魂,而赵子龙只是十八镇诸侯之一公孙瓒帐下的一名将军,直到关羽温酒斩华雄、刘关张三英战吕布这些重头节目之后,方才走上前台。人们在印象中已有先入为主的牵挂。
   其次,同为五虎上将,关羽名列第一,这是帝王也难逃脱的人情因素。恐怕作者在作品的谋篇布局中无意中用上了后人的《厚黑学》“关系圆心理论”。通篇三国,刘备作为一方之主,多次只是提到与关张同生共死,而不是赵马黄。这是人的心理亲疏秉性使然。不是刘备不爱赵云。
   第三,最主要的恐怕是人们对于“忠义”二字的诠释和理解偏向于关羽。为何?关羽占尽了享受好评的“人和”!无论在哪方阵营,关羽都占上风。于刘备一方自不必说;于曹操一方,关羽诛颜良、斩文丑,华容道上义释曹操,把个“恩义”二字演绎得淋漓尽致,及至死后,曹操都不敢怠慢;于孙权一方,关羽尽管失了荆州,但仍能与赵云打个平手。反观赵云,自追随刘备之后,刘备只把他当最爱将而非兄弟,只有诸葛亮因为和他一样非“兄弟”中人,自始至终对他厚爱有加。而人之为“圣”,先决条件是要被大多数认可的。
   最后,文学作品对于人物形象塑造的需求。罗贯中著就《三国演义》,这和所有演义体作品一样,对笔下人物笔墨有轻重。通篇《三国演义》,关羽占据的篇幅远远多于赵云,留给赵子龙的只有大战长坂坡最为经典。而其实在赵云的一生征战生涯中,他从没出过关羽那样的“败走麦城”经历,他是常胜将军。但他始终只是整个作品中的点缀,他在作者的笔下只是一个忠实的执行者。这不是作者的过错,同样不是赵云的过错。任何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都会这样既有红花也有绿叶。因为“武圣”之名不是老罗封的,是后人给的,于“武圣”的名头,常山赵子龙恐怕只能是“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了。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赵云为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他唯一胜过关羽的恐怕只有一样:善终。

共 92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原著基础上的人物剖析,虽然短小,却切中要点,所谈能够令人信服。领略作者这种探讨性的文字,很惬意,期待后续!【编辑:夏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夏冰        2010-10-01 21:07:21
  在原著基础上的人物剖析,虽然短小,却切中要点,所谈能够令人信服。领略作者这种探讨性的文字,很惬意,期待后续!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文学的路上走。目前致力于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回复1 楼        文友:残剑        2010-10-03 11:08:05
  一直喜欢三国,所以写写心得,个人看法。呵呵
2 楼        文友:刚子哥哥        2010-10-01 21:10:13
  观点我在《三峡行》之“三国行”中的观点相似,可以交流一下。
十八九岁扛过枪,保家卫国巡边疆, 参加工作沾过光,公务人员酒穿肠, 单位改革下过岗,破碎追求与梦想, 如今大小算经商,辛苦打拼励图强。
回复2 楼        文友:残剑        2010-10-03 11:07:32
  不知道怎么进去。大汗!
3 楼        文友:刚子哥哥        2010-10-01 21:11:02
  观点我在《三峡行》之“三国行”中的观点相似,可以交流一下。
十八九岁扛过枪,保家卫国巡边疆, 参加工作沾过光,公务人员酒穿肠, 单位改革下过岗,破碎追求与梦想, 如今大小算经商,辛苦打拼励图强。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