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精品散文】关于死

编辑推荐 【精品散文】关于死


作者:刚子哥哥 举人,3469.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54发表时间:2010-10-12 14:06:11

“一切都已了断/终于能够睡个好觉了/那扇通往永恒的门/已经打开/它/不会拒绝任何/一缕轻烟袅袅升起消散/这世界/似乎什么也没缺少……”。一不留神就读到这样一首小诗,关于死亡话题的,阅完,心里出奇的平静。原来,一个人对死亡的态度,可以做到如此超然洒脱,仿若独自走进一座瑰丽奇幻的花园,或者在些许疲惫之后合上眼睛小憩片刻般的悠闲。
   人一生很多东西不会拥有,但有一样东西每个人一定都会有,那便是死亡。曼利厄斯说:一降生我们就开始死了,因为生的末端是死的开端。死亡也许是免费的,但它是用一生换来的。对于生命这样一个永恒的大主题来说,死亡是其中最为神秘一个环节,因为没有人拥有亲身的经历,因此就注定毫无经验可言。于是,一切关于死亡的传奇与文字,都是臆想,都是凭空而生,都是主观的产物。也正是因为这样,死亡对于人们来说就愈加神秘莫测,愈加恐惧不安,愈加无法面对。
   人的一生其实始终与死亡相伴,甚至可以说我们随时随地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特别当你接触过那些推销人寿保险的业务员后,你会感到我们迈出的每一步都面临凶险,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充满病毒。每天充斥报面的交通意外事故,隔三岔五震惊全球的空难,新闻里屡见不鲜的暴力、食物中毒以及各种各样不知不觉中身体病变形成的绝症,还有战争、毒品以及无法预料的各类地震、海啸、泥石流等之类的地质灾难等,死亡的阴影总如影随行般在我们身边徘徊游荡,挥之不去。谁都真的无法预料,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什么时候落到自已的头上。我们每个人都真实地见证过死亡,如高龄长辈的瞌然去世、朋友同事英年早逝等,正因为这个话题过于熟悉,每天都在发生,因而我们便对这些不涉及到自已关系的死亡少了些本应有的惊骇、婉惜与惦念,更多的是淡然、冷漠与无所谓。如果不是父母兄姊儿女,一般都没有锥心的痛,也不会有刺骨的寒。
   罗曼•罗兰说:以死来鄙薄自己,出卖自己,否定自己的信仰,是世间最大的刑罚,最大的罪过,宁可受世间的痛苦和灾难,也千万不要走到这个地步。是的,生命只有一次,死亡代表一切都永远消失。然而,人生有时就是一个受苦的过程,或者在某个阶段总会有苦难的环节,于是死亡的念头总是那么顺理成章地在某段意识里闪现。我可以肯定,每个成年人都曾有过死的念头,或者想象过死亡的具体情节。毫不隐晦地承认,我就曾经真实的有意愿站在死亡的关口。那是四年前某个秋日,我如一只孤鹰站在广州某座高楼的二十多层,心如槁灰,一次又一次创业失败的打击,再加上当时岳母娘病危带来的心理摧毁,真感觉人生的路途没有再走下去的必要。面对陌生的城市,半空中的我感觉自已如一片随时都会飘落的树叶,似只要一阵风起,便会不由自主地飘下去。我那时的脑海其实非常清醒,想象的不是那些痛苦而无奈的人生经历,而是极其认真地构划着当我跳下去到落地的那个过程里我会有着怎样最后的心路之旅,当时感觉居然是轻松的,也是解脱的,我感觉当时我的脸上绝对还带有笑容,我甚至想到死后我会有灵魂,它会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在哪里停泊。几年过去了,我仍然经常会回味那个场景,离死亡如此之近,近到触手可及,甚至就拉住了死神的衣袂。我在想,如果当时真的跳下去了,绝对不是痛苦的一跳,而是在不由自主的思绪里超脱的一跃,或者真的可以说,灵魂先出窍,然后才是肉身的毁灭。我当时真有灵魂出窍的感觉,幸运的是出窍的时间并不太长。后来看到一些媒体或现实中选择轻生的人,我在想,也许,他们也是在一种飘渺的感觉中走出了人们认为愚蠢的一步。
   泰戈尔有句名言: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也许是一个人生命最完美的诠释。谁都想生命历程丰富多彩,谁都想生命质量绚烂如花,当一个人一生该拥有的都拥有后,该精彩的都精彩过后,死亡便只不过是一个平静谢幕的程序而已。可是,亿万年来无数化为尘土的人们,又真有几个是不带着遗憾与未竟的心愿而死去的呢?上世纪初叶黎巴嫩享誉世界的诗人、画家纪伯伦曾有一篇著名的散文诗《死之美》,用非常优美的诗化语言描绘了自已死亡时的情景,让人感到死亡也可以如此动人,让人觉得死亡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他曾这样说:当你解答了生命的一切奥秘,你就渴望死亡,因为它不过是生命的另一个奥秘,生和死是勇敢的两种最高贵的表现。可是,就是这位世界仰视的文坛巨子,最后也没能死在自已一生都在热情讴歌赞美的祖国黎巴嫩,而是满腹遗憾地病逝于美国。他做到了勇敢的生,勇敢的死,生命也如夏花之绚烂,可他却无法用他手中的笔让他的祖国远离战火远离灾难,最后客死异乡,只能让一具肉体葬回祖国以示遗志。一个如此不在乎生死的人,甚至渴望死亡的人都无法做到死如秋叶之静美,何况凡夫俗子呢?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中国其实是一个非常注重于死亡方式的国度,很多时候都喜欢将一个人的死与国家民族大节或个人品行操守统一起来,有时甚至做到牵强的地步。是否视死如归、慷慨赴死常常是我们自小判定一个人是否是英雄好汉的唯一标准。文天祥过伶仃洋时一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多少中华儿女热血沸腾,谭嗣同戊戌变法失败后那番“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的憾天之语也如洪钟巨鼓激励着苦难中的国人,而在中国共党从建党到建国二十八年的血腥历程里,太多视死如归的先烈们也让我们一直高山仰止未敢相忘。许多英雄因为死亡而成为英雄,活着的英雄却总是少之又少。坎贝尔说:活在活着的人的心里,就是没有死去。可是英雄的肉体的确是死去了。一个人能以死亡换取社会价值的认同,固然伟大,可是我也总想,这样的英雄在死亡的时候真的想过自已的伟大吗?英雄一定并不想死亡,那一刹那的举动或许只是英雄如平日里一次正常正确的行为,平日生活里可能也如你我一样有着各种不同的瑕疵。我宁愿相信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英雄,毕竟,以那样的方式成为英雄太过残酷,代价也过于巨大。所以我希望宣传舆论能造就更多的能行走在大街上人群中的英雄,让英雄能与我们面对面有说有笑,用他们的一言一行感染着我们,感染着社会,而不是让英雄的名字象一颗流星转瞬即逝。
   幽默的萧伯纳这样哲理地说过:死亡并不困难,生存则是非常艰难的。的确,活着比死一定困难,因为活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无数的挑战。而死亡不过是一瞬间,一了百了。幸运的是,人的行为特质与其它动物最大的区分就是能不断地接受挑战,也能不断地向未知挑战。
   所以,就让我们活着吧,直到真的要死的那一天。

共 262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然而诗人并没能成就这种完美的诠释。“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然而英雄的勇敢选择可能出于无奈。生命何其珍贵,怎能轻言放弃?文章纵横的视野,以个人体验,及古今中外的事例,拓展和延伸了文章的内涵。让一个沉重的主题,获得厚重的蕴意。[编辑:冷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冷月        2010-10-12 14:14:02
  死亡就像大海一样浩淼深邃,而生命只是一朵小小浪花,转瞬而逝,让人不由感慨万千。我想,没有认识死的人,也不会懂得生。所以,有些人虽生犹死,有些人虽死犹生。或许一个人拥有视死如归的心境,才能真正实现生命的意义。
2 楼        文友:浅水芦苇        2010-10-12 14:21:56
  无论你以怎样的方式面对死亡,也许都是无奈的。生活的再坎坷,也有其生存的价值,为自己,为家人,也为朋友,好好活出个样来才是最重要的。至于死亡,那是不可避免的,何不顺其自然呢
因为喜欢,所以快乐!
3 楼        文友:冷月        2010-10-12 14:27:25
  芦苇说得好。
4 楼        文友:蝶花逐梦飞        2010-10-18 17:29:16
  先好好活着,死后的事任他人评说。:)
平凡简单的岁月,捡拾欢喜与忧伤,揉搓成希望的长青藤,月亮和太阳不经意走过,我便攀着它走向了高处,旖旎的梦深处,我在飞翔.
5 楼        文友:铁禾        2010-10-24 17:20:27
  没有死亡,活着岂不是很寂寞?
铁禾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