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碎思录》小序

  《碎思录》小序


作者:叶超英 秀才,2485.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56发表时间:2010-10-17 10:28:01
摘要: 我的想法就在于自由自在,想到就写,随手就记,不拘一格,不刻意不强迫,但求我手写我心。寻思良久之后,终于想到了“碎思录”一词,似乎这个词更适合形容这种可长可短、信马由缰、随想随记、不顾章法的笔记式写法,于是便把自己的这种类似于灵感火花的零思碎想命名为“碎思录”。既是碎思,所思所录中有片面的、不成熟的想法就很自然了。但最后还是有一个“野心”的,那就是一旦自认为可以成“章”了,还是要写成正儿八经的“大作”:文章。

在写了大大小小的若干文字之后,一方面总觉得缚手缚脚,不能轻装上阵,有“戴着镣铐跳舞”的沉重之感;另一方面总觉得所写的东西总是难以达到自己的理想,难有得意之作。
   为了写出让自己满意的东西,就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没有新鲜的东西就不动笔。结果,许多的念头刚一冒出来,用“新意”一衡量,就先自泄了气:这个意思古人已经说了,那个意思今人已经写了。加之要写成一篇过得去的文章,也还是要有一些“章法”的。一想到“章法”,头就大了,觉得要架一个很大的式,正襟危坐的,任怎么折腾也翻不出什么新花样来。有时“硬写”下来,耗神费力,疲惫不堪,如同产妇之难产,心累,身也累。只好恪守名家说过的“写不出就不硬写”的信条,加上自己所立的“没有新意时就不动笔”的规矩,又出现了新的困惑:许多的想法还没等写出来,就已“胎死腹中”,没有了写作的冲动。这样,半年过去也就写成寥寥几篇而已。对于一个除了写点东西其他什么都不会干也不能干的人来说,无异于好武之人被废了武功,惶惶不可终日,整日处于一种焦虑之中:不写点什么,就觉得这日子白过了。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要走出“写还是不写”的二难困境,于是有了这些“碎思录”。
   “零思碎想”“片言只语”“随笔小札”“忽然想到”“想到就说”“灵光闪烁”“随写随记”等词语都可以用来形容对一些想法的捕捉记录,接近于文体之一种:“随笔”。在阅读了一定数量的名家随笔之后发现,随笔虽然随便,但还是有较长的篇幅,一般在千字以上,实际上还是“文章”。而我的意愿却在于对一些不想放弃的思绪进行记录,趋向于短小和自由。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有大著《日思录》,记下每日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吾辈凡人,断不敢有成为思想家之妄想,但喜欢天马行空地乱想,乱想之后又想来一番信笔涂鸦的记录。有些念头、想法还是怪有意思的。所以,不管上帝发笑不发笑,不管大方之家是否发笑,先记录下来再说。这既是一种思虑的印痕,也是一种活着的记忆。曾想名之为“日思录”,但考虑到不一定每天都思考一番,那太累了;也许一天有很多想法,也许十天半月才有那么一句两句断想。曾在网上看到一位作家将自己的每日所思所想起名为“日思录”,以每天一篇来要求和鞭策自己。在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或是难以做到每日“思”,或是有了每日一“思”,也难以做到每日一“录”,最后只好成了“断思录”。“断思录”是不切合“日思录”含义的。
   我的想法就在于自由自在,想到就写,随手就记,不拘一格,不刻意不强迫,但求我手写我心。寻思良久之后,终于想到了“碎思录”一词,似乎这个词更适合形容这种可长可短、信马由缰、随想随记、不顾章法的笔记式写法,于是便把自己的这种类似于灵感火花的零思碎想命名为“碎思录”。既是碎思,所思所录中有片面的、不成熟的想法就很自然了。但最后还是有一个“野心”的,那就是一旦自认为可以成“章”了,还是要写成正儿八经的“大作”:文章。
   (2010、9、17)
  

共 11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但凡文字,无论是长篇大论抑或是心情小文,窃以为真实随意就够。成文成章,自是有一番讲究。而碎思,几乎可以说是和日记差不多吧,又不似日记般每天必记。灵光一闪,即可记之,或多或少,也是心情之体验。罗列整理,加以点缀,成章也未尝不可。我手写我心,期待你的碎思录更丰盈的积累。【编辑:秋风向晚】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风向晚        2010-10-17 10:28:32
  但凡文字,无论是长篇大论抑或是心情小文,窃以为真实随意就够。成文成章,自是有一番讲究。而碎思,几乎可以说是和日记差不多吧,又不似日记般每天必记。灵光一闪,即可记之,或多或少,也是心情之体验。罗列整理,加以点缀,成章也未尝不可。我手写我心,期待你的碎思录更丰盈的积累。
从原来的《红袖添香》搬运过来作为收存。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