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刘墉秉公断案故事(五)??

精品 刘墉秉公断案故事(五)??


作者:rzddlhc 进士,6800.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906发表时间:2010-10-18 16:31:43

刘墉秉公断案故事(五)??
  
  
   在封建社会,官贵民贱,官尊民卑,官吏专权,百姓无权。在统治者眼里,“草民、贱民、刁民”根本不是人,没有一点儿人的尊严,都是戴罪之身,官府说你有罪你就有罪,想什么时候治你罪就什么时候治你罪。刘墉不是这样的“昏官”,百姓都说他“是一个为民秉公断案的青天大老爷!”?
   刘墉在执法中,坚决抛弃权贵、关系、金钱、色情的干扰,主持正义,公正执法,不枉不纵,无私断案,使一个个“戏法者”都得到了应有的惩处。?
   “为官者,必须秉公断案,明辨是非,以惩治邪恶,伸张正义,岂能徇私枉法!”愿刘墉的心声继续扣击我们的心灵,愿我们的执法者做得更好!?
  
  
   1、擒拿神偷??
  
   有段时间,京城出现了一个专偷皇宫宝物的神偷,来无影,去无踪,即使紫禁城墙高池深,戒备森严。但神偷依旧来去自如。?
   因为皇宫内大大小小的琐事十分繁杂,出现一名小偷也不是什么大事,倒也没有惊动高高在上的万岁爷。?
   直到有一天,乾隆皇帝发现放在御书房的玉玺竟然不翼而飞,于是勃然大怒,令紫禁城内外作地毯式的搜索。妙就妙在这里,玉玺居然在三天后又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了皇帝的御桌上。?
   这下子乾隆慌了,他想:“这神偷在深宫内苑里这般地来去自如,这次玉玺失窃倒也算了,下次如果他要取朕的项上人头,那不就晚了三秋了吗?”?
   乾隆越想越恐惧,马上召见大臣们商讨对策,众大臣面面相觑,只见和珅率先打破沉默:“启奏陛下,臣有一计,定可捉拿此贼。”?
   乾隆急问:“爱卿有何对策?”?
   “这需要多管齐下!”和珅禀奏道:“一要加派三千御林兵严守禁城,务求滴水不漏;二要加强宫内防盗机关,严防里应外合;三要出入京城的百姓,一律接受身份及行李检查,以防赃物外流。如此一来,此恶贼一定无所遁形,难逃法网。”?
   乾隆大喜:“很好,就依爱卿所言,马上去做。”不料这计策实施了半年,神偷猖獗依旧,接连几件宝物被偷不说,京城的人民也都感到不便,怨声载道。?
   乾隆看这样下去实在不是办法,只得再召开会议讨论:“刘爱卿,你一向足智多谋,这次得拿点主意啊?”乾隆沉不住气,开门见山地点名刘墉想想办法。?
   刘墉伸出三根手指头缓缓地说:“启奏陛下,依臣愚见,倒可以从三方面下手:第一将紫禁城外增派的御林军都撤掉;第二将所有宝库的大锁通通拿掉;第三将存放宝物的箱子全部打开。如此一来,必能手到擒来。”?
   乾隆听了甚感不解:“刘爱卿,你是聪明人,怎么说起这糊涂话来了?”?
   刘墉眯着眼睛,嘴角浮起一丝微笑:“陛下试试,便知成效!”于是乾隆下令照办,不出十天,神偷居然就被轻易地捉到了!?
   原来这位神偷已有三十年偷窃历史,上千次的成功经验告诉他,进入目的地后,要先机警地躲过警卫,找到门后迅速开锁、进入、拿宝物,拿到后迅速往窗外跳,只要精准地执行这些步骤,即使再严守的地方也能顺利偷出宝物。可是这次进入目的地后,竟然没有警卫,也没有锁门,进去后只看见箱子全部打开,窗户也被拿掉了,在这一连串的犹豫中,浮现了前所未有的疑问、惊慌与恐惧。?
   就在这犹疑的片刻,说时迟那时快,巡逻的卫兵一拥而上,将神偷拿下。那神偷口中喃喃念着:“怎么会这样呢?怎么会这样呢?”?
  
  
  
   2、教训胡少爷
  
   安徽安庆有个富家胡少爷,名字叫胡来,他依仗家中有钱有势,往往看中了人家的美貌妇女,就用金钱作钓饵去勾引,不少妇女贪图金钱而被他污辱。?
   一天,这个少爷在大街上闲逛,看到一位女子十分漂亮,便跟随身后来到女子的家中。这位胡少爷见家中只有一位老妈在家,便起恶意:“女子啊!我们做个夫妻吧!”?
   那女子一听火气速来:“快滚,你这个流氓!”不仅如此,这女子还把胡少爷告到了刘墉的府上。?
   刘墉升堂,将原告、被告都传上堂来。原告婆媳在堂上诉说后,刘墉将惊堂木一拍,被告的胡少爷赶忙分辩道:“小人因家庭富裕,素来喜欢救助别人。听说他们家中贫苦,特想救助。不料他们竟说我不怀好心。刘大人哪!你要为我作主啊!”?
   刘墉听后,点点头说:“原来如此,有的人为福不仁,而你却有钱行善,难能可贵啊!”?
   刘墉转而脸色一沉,呵斥婆媳两个:“胡公子好心去救助你们,而你们却告他不怀好心。照你们说来,今后就不要行善了!再说,照你们这样的话,好人就得不到好报了!”?
   婆媳二人见刘墉发火,就不敢再说什么了,心里想,这个当官的还不知收了多少贿呢!真是“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
   刘墉对胡少爷说:“你真行啊!咱们这里若多一些你这样的好少爷的话,那我们这里就可以是极乐世界了。哈,哈!你暂且跪在一旁,我有些案子,咱们再好好谈谈!”刘墉同时对婆媳俩说:“你们没事的话,就退堂为好了!”?
   胡少爷听了,心里乐洋洋的,幸亏我能言善辩,刘大人果然相信了我的话。?
   这时,书吏将第二个案件状纸交给了刘墉。刘墉一看,乃是一件债务诉讼案件。“你们为了什么事来打官司?”刘墉问。?
   原告说:“大人哪!他欠了我二十两银子,已经五年没还了。我家里现在穷得都揭不开锅了。大人一定要为我作主啊!”?
   刘墉说:“杀人要偿命,借债要还钱。你借了他的钱,为什么迟迟不还?”被告说:“大人你不知道啊!我家里老人、媳妇都生病,实在是拿不出啊!”刘墉说:“这就难了,一个想讨钱,一个无力还,这可怎么办呢?”刘墉琢磨了一会儿,突然高兴地说:“我说胡少爷啊!你是个大善人,这事就靠你了,你帮他还那二十两银子怎么样?不用想了,就这么定了!”?
   胡少爷一楞,但又不敢推辞,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老爷的吩咐,小的照办就是了!”说完就想走。?
   刘大人用手一拦,说:“胡少爷慢些走,我还有一案,咱们接着审。”胡少爷只好接着听下去。?
   第三个案子是老子控告儿子不孝。老人说:“我儿子太不像话了,我病得这个样子,他不给我看病,也不给我饭吃,世上哪有这样的儿子啊!”?
   刘墉听后指着胡少爷说:“老人家,你如果不嫌弃的话,我把这个胡少爷说给你,让他给你当个儿子吧!他可孝顺了!”?
   “大人哪!现在只要有人给我看病、给我饭吃,怎么着都行啊!”老人跪在地上磕起头来了。?
   “就这么办了!胡少爷,快把老人家领回家去吧!这是你行善的最好机会了!”刘墉两眼直盯着胡少爷说。?
   胡少爷不敢多说些什么,直说“老爷的吩咐,小的照办就是了!”?
   刘墉听罢,哈哈大笑,然后对胡少爷说:“你要听着,这两件事情你要是办不好,我可就新账老账一起算了!”?
   “一定办好!一定办好!”胡少爷说得很坚定。?〖HJ〗
  
  
  
   3、公正断剑
  
   山西太原地方上有个富翁,临终时因他儿子还太小,就将家产交代给他女婿掌管,并立下遗嘱将家传的一口宝剑传给他的儿子。后来儿子长大之后,向他姐夫要宝剑,可是姐夫不给,于是此事就闹到公堂上来了。?
   当时刘墉正在山西太原任知府,这个案子也就到了刘墉手中了。刘墉听完他们各自的申诉,经过调查访问后,就在公堂上作出判决,断定不仅这口宝剑要归还原主,而且整个家产也必须物归原主,即归还给富翁的儿子,而这十几年来女婿对家产的享用也就不再计较。这个断案的结果,获得了当地老百姓普遍的赞扬,认为刘墉确实是位严明公正、为民作主的好父母官。?〖HJ〗
   原来,这个富翁早已看出他的女婿平常为人的险恶居心。他不把整个家产写进遗嘱传给他的儿子,是因为担心儿子年纪太小,女婿为了取得整个家产可能谋财害命,危及他儿子生命的安全。为了保护儿子,他只传宝剑不谈家产,相信将来等儿子长大以后,一定会有公正严明的地方官为儿子作主。富翁的愿望让刘墉给实现了。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富翁是多么深思熟虑,女婿又是多么贪得无厌,若是他归还宝剑,将不会失去家产。这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必然结果,贪心的人永远是无法满足的,最终必然得寸进尺,走向反面,落得狼狈不堪的下场。而刘墉又是多么地公正严明,多么地聪明而有智慧。?
   刘墉为人仁厚,做事公正,他在做下级官吏时就得到上司的赏识,认为他有宰相器量,后来果然一直做到一品宰相的高官,成为清朝一个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4、蛛丝破案?
  
   刘墉破案十分神奇,任何案子到了他的手中很快就会被攻克。?
   刘墉在破案中,很善于通过一些蛛丝马迹侦破案件。?
   刘墉刚到金陵任知府时,路经一块草丛之地,忽见一大群飞蚋围绕着刘墉的马头转。飞蚋是蚊子类的一种小昆虫,会吸人畜的血液。刘墉感到很奇怪,荒郊野外哪来这么多的小飞虫呢?于是他顺着群蚋的来路仔细查看,发现不远的草丛中竟有一具无名尸体,已经腐烂得辩认不清相貌了。?
   从死者身上看,似乎找不到有什么可以证明其身份的东西。刘墉经过仔细检查,终于发现死者颈上系着一个小木印。通过验证,这小木印是某种布号的印证,刘墉由此确定死者肯定是布商。?
   据此,刘墉断定必然是一伙强盗见财起意,杀死布商,抢走布匹。于是他立刻派人到市场上去侦查,装成买布者,专看卖布的印文,发现印文和死者身上的小木印想合者,立即抓住,从而很快就将这伙强盗捕获。?
   还有一次,他正在翻阅公文,忽然一阵旋风吹来,一片树叶落在桌上,刘墉发现这片树叶不同于附近的树叶。身边的人员告诉他,这种树叶只有在城郊的一座古寺中才有。刘墉立刻派人到古寺中去查看,发现那棵古树下的土有新挖的迹象。刘墉当即令人发掘,竟掘出一名妇女的尸体来。?
   经过调查审问寺庙的僧人,这名妇女原来是寺庙中的僧人杀害的,凶手终于受到了应有的惩处。仅见一片树叶就能破案,这当然有点神乎其神,肯定是刘墉还发现了其他一些可疑的蛛丝马迹,再经过反复调查分析,才捕到了杀人凶犯。?
   还有一次,刘墉遇到一起盗金案。一个商人从外地经商归来,此时天气已经黝黑,商人怕在路上遇到强盗,赚来的金子不敢随身携带,于是将其藏在一个古祠堂的丛石下面,准备第二天白天再去取回来。?
   商人到家后,将这一情况告诉了自己的妻子。翌日一早,商人起床后去古祠取金,昨晚所藏的金子不翼而飞。?
   商人怀着万般焦急的心情告到刘墉府上。刘墉经过调查分析,认为商人藏金时没有外人看见,回家后又只向自己的妻子说了,所以这个盗金案很有可能与商人的妻子有关。于是立即将商人的妻子传来,经过再三盘问,商人妻子终于坦白了真相。原来,在其丈夫外出经商的时候,她勾引上了本村的一个野夫。那天晚上商人突然从外地回来,野夫正在家中,已经来不及逃走,只好在家中躲了起来。商人和妻子的话全被野夫听到了,商人睡熟之后,他便偷偷溜了出来,将金子盗走了。结果,那个盗金犯很快就被抓获了。?
  
  
  
  
   5、私访莲花庵?
  
   百姓赵洪一天早晨打水时,从城隍庙中的井中捞出一个女人头,便迅速报了案。?
   在寻找女人尸的过程中,正好又从同一井中打捞出一具年轻男子的尸体,人头已被砸去一半,独不见女人尸身。这种情况叫刘墉实在有些为难,一案未了,又来一案。且都是无原告被告,要想破案,非下大功夫不可。?
   为了解案情,刘墉决定装扮成卖药的郎中去查访。在一家酒馆中,刘墉从两个喝酒人的谈话中了解到,城中有个尼姑庵叫莲花庵,庵中住着主持妙修姑娘及表妹净师傅,均为年轻美貌女子。听其中一人说,那井中捞出的女人头好象是净师傅的头。半信半疑中,刘墉决定到莲花庵去探探情况。?
   在去莲花庵的途中,刘墉遇到一个女人要求他给家中男人驱邪。在她家中,刘墉看到此家男人虽有病态,却有一副地痞无赖相,便有意恐吓试探,说确有冤死鬼附体需要画符驱鬼。?
   刘墉在裁纸做符时发现,此家的刀柄上刻有“长保记”三个字。见此,刘墉联想到井中捞出的男尸臂上刻的字:“一年长吉庆,四季保平安”。除去前后各二字,岂不是“长保”二字吗?莫非此人就是杀害男尸的凶手?便又诈称病人三日内必须到城隍庙中去上香,才能免去灾祸,并问得这家男人叫李四,妻子刁氏。?
   在探庵过程中,刘墉又在去莲花庵东边荒路上意外拾到一个蓝布包裹,打开一看,却是个盐腌的男婴,通身如胭脂一般红。刘墉想这肯定是私情所生,其中必有隐情,不然的话,谁会把自己的亲骨肉腌成这个样子呢?回到衙府,刘墉一面派衙差王明去查办男婴一事,一面派衙差杜成、贾瑞去城隍庙守候,捕捉叫李四的上香人。?
   李四捉到后,经刘墉提审,果系杀害男子的凶手并因此受惊而生病。李四供述,死者是他的盟兄长保,是个在外地做买卖的,发财后回家探亲遇到了李四,免不了要到李四家喝顿酒。在李四家喝酒时,李四见财生出邪念,将长保杀害,剥下衣服后抛入官井中,刻有“长保”两字的刀子留在了李四家,不料成了破案的线索。?
  

共 22755 字 5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通过叙述刘墉断案的几个小故事,既表现了他的主持正义为民做主除恶务尽的气概,也表现了他的聪明过人。 这不是大清时代,但好多社会现象类似那个时代,所以正如作者开头写的:“为官者,必须秉公断案,明辨是非,以惩治邪恶,伸张正义,岂能徇私枉法!”愿刘墉的心声继续扣击我们的心灵,愿我们的执法者做得更好!?这也许就是这部小说的实际意义。(实习编辑 鲁芒)【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01019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鲁芒        2010-10-18 16:32:13
  通过叙述刘墉断案的几个小故事,既表现了他的主持正义为民做主除恶务尽的气概,也表现了他的聪明过人。
   这不是大清时代,但好多社会现象类似那个时代,所以正如作者开头写的:“为官者,必须秉公断案,明辨是非,以惩治邪恶,伸张正义,岂能徇私枉法!”愿刘墉的心声继续扣击我们的心灵,愿我们的执法者做得更好!?这也许就是这部小说的实际意义。(实习编辑 鲁芒)
小说作者,也喜欢诗歌和散文。长篇小说《风雨流年》曾获得方正科技杯网络文学大赛月度冠军。主张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2 楼        文友:rzddlhc        2010-10-18 18:02:44
  编辑说得好!这就是作者的心愿!古为今用,这是我编著该故事的动力源泉。
热爱真善美,反对假丑恶。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