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江南散文】华东散记

编辑推荐 【江南散文】华东散记


作者:一夜迷茫 秀才,1607.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75发表时间:2010-10-26 14:44:21

梦幻一般的行程在我时隔数日之后再行回忆时悄然浮现于眼前,在这样一个静谧的午后,少了喧嚣的记忆竟然多了些许灵动,让我的目光,穿越了彼时心灵的嘈杂,写一篇把所有的风景都看透的文字。
   ——写在前面
   窗外的天,灰蒙蒙的,或许是因为雨季的缘故吧,透过车窗,看着飞掠而过的树木和建筑,我内心泛起了一丝迷惑,这就是我期许已久的南国了么?
   这里是合肥的郊外,错乱的建筑和随意堆砌的垃圾不断涌入视线,正在修筑的道路坑洼遍布,大巴车驶在上面颠簸不停,已经在火车上熬煎了一夜的我们,再加上这一路的颠簸,不由的抱怨出声来。看着窗外的景象,我寻思憧憬的风景,是不是如传说中那样迷人?
   南国之行,已经拉开了序幕,我索性闭上眼睛,打个盹,养足精神准备后面的行程。
  
   迷迷糊糊的不知道过了多久,听到导游介绍说到了南京长江大桥,我登时就精神了起来,可惜的是窗外的雨这时候密了起来,映入眼帘的只有浑浊的流水和近处几艘货轮。这个时候南国汛情仍是比较严重,河床里的水是涨起来了,可此刻的江水却并无丝毫张牙舞爪为患的样子,驯服的顺着河道缓缓的流动,忽然的就想起之前探寻黄河源头时内心的感慨了——河水,究竟流淌着谁的伤心?
   人怜往事若流水,潇湘无情东流去?依石叹,昔年如昨,一江春水一江恨。
   岁月渐欲催颜老,奈何枯木又临秋?对镜观,前途仍渺,半鬓风霜半鬓春。
   填完这一阕词,抬起头,车早就进了南京市区了,这一江水,竟让我思索了颇久。
  
  
   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到雨花台,再到总统府,走马观花般的匆匆一瞥,我们在南京的行程尽只剩下夫子庙游玩一项了,坐在餐厅里,对着桌上那倒尽胃口的饭菜,我不知道该如何下筷,这是一个积淀了屈辱和伤心的城市,累累白骨、森森冤魂,可是我伸手触及的却是冰冷的建筑和匆忙行走人们的漠然。如同秦淮河,这一泓少了风花雪月的流水,在岁月的沉淀中,竟然失去了历史的厚重。不由得想起宋人朱敦儒的一首《相见欢》:
   金陵城上西楼,依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也许,随着一场秋风的临近,我也会忘却了这一程行走,就像我匆忙走过,竟然没有在这里买下什么特产一样。攥不住流水,挽不住秋风,两手空空的一程,这是怎样的匆匆啊?
  
   许久以来我以为紫砂壶也是用陶泥烧制的,可是在无锡紫砂壶展销馆里却被告知原料并非陶泥而是紫砂岩,让我汗颜不已。
   把玩着手中的壶盏,感受着那细腻的质感从指肚向内心的蔓延,回想着今天的行程,本以为受那曾经占据记忆的两部影视剧的影响,三国城和水浒城或许能够让我眼前一亮,重拾儿时的记忆,可惜的是在城内行走时,我丝毫无法将眼前的景象和儿时的记忆串联起来,不是记忆的模糊,而是这物是人非的改变,沦落为旅游景点的影视基地,和印象中的剧情场景,没有了丝毫的联系。
   城内游人如织,穿梭于仿古建筑之间,置身于喧嚣的人流之中,我的思维仍停留在太湖的浩渺之中。乘坐仿古战船在太湖上游荡少许,雾蒙蒙的天气不能极目远眺,视线到不了多远就水天一色了,白色的水鸟展翅轻翔,在这浩渺的水面上,就像精灵一般的穿梭。我俯下身去,掬起一捧水,感受那微微的凉意从掌心蔓延,我不禁宛然,这南国的水,竟让我的指尖有了柔腻的感觉,这双撩动过春水的手,竟然会被秋水撩动,是冥冥中的缘分吗?
  
   黄浦江畔,灯火通明,早在电视上见过了这河畔的灯光,此时看来倒也没有什么惊艳的地方,倒是乘坐在观光游轮上,感受着扑面而来的习习凉风,看着两岸灯光变幻出的图案,倒觉得周围的喧嚣仿佛远了,这置身于水上,置身于茫茫夜色之间的恬然让我一下子忘却了旅途的疲惫。自己和水是有缘的,这不刚作别了美丽的太湖,又投身于黄浦江的怀抱,人生似水,佳期如梦,那么,今夜我将做一个甜蜜的梦,不为了铭记,只因为邂逅。
  
  
   百年世博,百年难遇,周围的人都兴奋不已,可我在进出了几个馆之后,就彻底的没有了热情。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这一届世博会的主题,可是我进出了几个馆之后,倒也没有看到能够触动心弦的东西,在一些小国家的馆里,我们看到的无非就是些锅碗瓢盆,布料手工艺品之类,虽说地域风情独具,也是与生活息息相关,可是看着那些空旷的展台,想着扑天而来的宣传,隐隐有了一丝被忽悠的感觉,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此感,这一天转下来,除了双腿的酸痛之外,此感最为强烈了。
   不过世博会在上海真是个不错的选择,正是有了城市的兴起才有了上海的辉煌,百年前这里还不过是一个小渔村而已,而百年之后,已经成为了世界目光的焦点,这得益于这个国度的强盛,也得益于这得天独厚的地里位置。或许上海人为了感念这一点吧,对于风水玄学的讲究让我瞠目结舌,建筑、经营、出行等无不讲究,我可谓是大开了眼界,夜里忽然想,或许是在这个新兴而起的城市里,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积淀的缺失,让人们对于快速崛起的城市有所畏惧,因而用风水之论寻求一种内心的安逸,要不然,浮躁的气息会充斥这个都市的上空。也许我只是匆忙走过,并没有触及到这个城市文化的东西,那么,我期待重来。
  
   城市是孤独的,尤其是快速崛起的城市,当我在登上了环球国际金融中心后,俯瞰芸芸众生时我的脑海忽然浮现这样的一句。可不是吗?白日里我曾仰望的高楼此时全部在我的脚下,甚至模糊的只能辨出个大概。
   眼睛贴着冰冷的玻璃,试图一点一点的的剥离出这个城市的轮廓,可许久之后,我徒劳了。驻足的地方太高了,远处的一切都成了星星点点,闪烁不已的提醒着它的存在,可惜我辨不出那究竟是什么样子。
   这么高的伫立,除了孤独的形容,我语竭词穷。却想起了若是从这里踮脚飞翔,那浩浩乎凭风的感觉,倒成了一种向往。我被我的想法给吓坏了,赶紧下去,还是脚踏实地的安然。
  
   憧憬南国,向往的是南国的水和那巧夺天工的园林,这个旷日持久的心愿在游过乌镇之后才得以告慰。乌镇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水乡,导游如是这样的给介绍。跟随着大队的人流,我一边观察一边思索。
   保存完成的古老建筑是乌镇最大的亮点,狭窄的巷子里游人拥堵不堪,脚下是不知道什么年代铺就的青石,雨落在上面,脚下的石头仿佛有了一丝的生气,轻轻踩上去,微微的传出一些声响,感受着蒙蒙的雨丝在肌肤上作怪般的轻抚,若不是人多喧嚣了一些,我或许会在财神湾的码头,扶着栏杆眺望更多的时间。
   跟随着人流,缓缓的向前移动,目光在这古老的建筑上穿梭不停。或许是为了开发旅游资源,两侧的屋子里间或的有人居住,摆着仿古的桌椅家饰,出售一些手工艺品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小玩意,不过大多的房子都是一样的布局,我想或许是那个年代里,森严的等级制度决定的吧。之所以不认为是经济的原因,是因为我看到这里的家俱无不是精雕细琢而成,镂空的床、雕花的屏风、做工精细的烟袋兽、唯妙唯俏的寿星公和散财童子都让我惊诧不已,因为这些纯粹手工制作的木雕,在代表了一种技术的成熟的同时,更反映了财力的殷实,因为几乎每一个门户上,都有一个或者几个这样的饰件。
   往前走,到了茅盾的故居,兴致盎然的进去拜谒一番,探寻一代文豪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居。
   这是一个不大的院落,或许是建筑的密集吧,穿过了两道门就到了院落的尽头,前厅里是茅盾幼年生活过的堂屋,据说少年时的茅盾是在这里,在慈祥的奶奶监督之下完成了启蒙功课。看着中间的那把太师椅,我眼前浮现出了油灯下,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孩,一笔一划的描摹大字的场景,旁边是一个年逾古稀,遍布皱纹的脸上写满了慈爱和关切,窗外是无垠的黑夜,而屋里昏黄的油灯,却成为了这条巷子里最为明亮,温暖的一束光。
   恰少年,竞成才,灯下寒窗十数载,功成离家国不在,提笔书无奈。
   白发时,爱尚切,设奖为国哺英才,始有文坛繁荣开,名垂千万载。
   鞠一躬,带着敬仰,缓缓随着人流离去。
  
   乌镇其实算不得是园林,在我游玩过苏州定园后,泛舟西湖上时我才反映过来犯了一个常识的错误。
   定园是明初名臣刘伯温的私家园林,精巧的布局和巧夺天工的建筑让我不由的叹服古人的智慧,但或许是因为时间紧凑的缘故吧,西湖十景之一的花港观鱼在我看来也是未能脱得掉定园布局过于紧凑,让空间稍显压抑的弊病,或许这样的亭台楼阁,应该是在一个闲适的午后,捧一盏清茶细细品读的,那么此行匆忙,走马观花般匆匆一瞥的我还是不要感慨的好,毕竟,风景可以看透,但风景后面的生活和文化,却需要感悟了。
  
  

共 338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的旅游景点自然是让人眼睛一亮,不过更让读者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的是作者的独到的感悟,让我们随着读者的思维去感受如此的美景更有一番风味,其实作者的最后说的好,值得我们真正去参透和感喟的应该是那些美丽背后的感悟,问好作者,谢谢您对江南的支持。--无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