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聚会

编辑推荐 聚会


作者:江苏黄云峰 探花,18807.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97发表时间:2010-10-28 09:14:03

聚会 母亲见我这一趟去马陵回来心情很好,而且对未来的工作充满希望,自然非常高兴。她巴不得我能立即寻到好的生活出路,独立生存于世,从别人的冷眼中走出来,找回自己的自尊。
   的确,一个嫁出的姑娘,离婚后老是蹲在娘家依靠母亲过日子,总不是个好事。
   这天晚上,娘儿俩饭吃得很舒心。饭后,我洗澡上床看书,母亲便忙着“聚会”去了。她是个虔诚的基督徒,“聚会”是雷打不动的,看她那种认真的样子,我有时感到非常好笑。
   早在十九世纪末,哲学家尼采就曾大声向世界宣告:上帝死了。这个唯意志论者之所以给上帝发出讣告,是想“扩张自我”,所以,在信奉基督教的西方人心中是尼采死了,上帝还活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她诞生那天起,就否认上帝的存在。可是,这些年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竟出现了“上帝热”,上帝在中国也活了。这个子虚乌有的上帝究竟凭什么活着呢?
   儿子去世后,我在别人的劝告下,曾一度跨进过上帝的门槛。当时,每逢星期天,我都要随母亲骑车来到马陵市最大的教堂——马陵区教堂。这个教堂坐落在马陵市南郊。去做礼拜的老年女教徒很多,她们大多旧时打扮:包团头,穿老蓝大襟褂,褂底总是露出鲜艳的大红棉袄的一条边。她们裹腿不裹脚,有的拄拐棍,有的骑三轮车,有的用木棍挑着半旧的黑皮革包,有的拎旧布书包或篮子,那包里、篮里装的只有两样东西:黑布套蒙面的《圣经》和《赞美诗》。
   教堂门前很平坦,一排排不同型号不同式样的自行车整整齐齐地排列在门口,一个老年女教徒看车,不收存车钱。
   教堂很高很大,能容纳一两千人。米黄色的胶木活动靠椅,每次都坐满信徒。牧师传教时,教堂内鸦雀无声,只有牧师声音在厅堂内飘荡,厅内很少有人走动。
   教堂门口有个红漆的奉献箱,不少教徒进教堂时都掏钱塞进耶稣的这个“聚钱篓”里,谁也不留姓名,教堂也不给收据,更没有摊派,一切自愿。据说,有的教徒一次能奉献几百甚至上千元。马陵区教堂落成,国家仅贷款四万多元,其余的六万余元,全是教徒奉献的。听母亲说,盖马陵教堂时,参加义务劳动的教徒,最大的八十岁,最小的七岁。在“一切向钱看”的今天,他们能如此无私地奉献,真是不可思议。
   上帝的门槛并不高,大门也是敞开的。信与不信,都可以进,无须送礼;也没有等级之别,中外之分,蓝眼睛可以进,黑眼睛也可以进;有乌纱帽的和无乌纱帽的,有钱的和无钱的在这里皆以兄弟姊妹相称,似乎真正体现了人格的平等,怪不得有如此众多的人往这里挤。
   母亲说,上帝是有灵的。她说,有个男教徒,无病信教。原来他妻子有病,到处看不好,后来信耶稣教后,病就好了。他妻子劝他信教,他就信了。他说他能感觉到上帝的威力。他原来抽烟很厉害,一天三包。信教不到两个月,突然就不抽烟了,他自己都感到莫名其妙。
   后来细想,那是主的旨意。有个泼妇,在家骂公婆,在外骂亲邻,全村没有一个不讨厌她的,是个人人恨、人人怕的女人。她信教后,一改原来的脾气,孝敬公婆,和睦四邻。她说这就是上帝的安排。上帝有没有安排,只有天知道。但是《摩西十诫》的作用倒是不可低估。那个女人是怕进不了天堂,所以才改掉了恶习。
   在信教的那段日子里,我曾发现不少人徘徊在上帝的门口,上帝正对他们招手。
   我曾遇到马陵市某局的一个股长,是个中年汉子。他说,他来教堂是被上帝的“圣乐”所吸引的。他说:“他们那里教的音乐很好听。有一次,开会路过那儿,见一架风琴伴着几个青年妇女唱圣诗,那歌轻飘飘、软绵绵、甜丝丝的,给人一种飘然欲仙的感觉。哪像《红高粱》那样,直着脖子喊。我若有空,把他们的那些歌拿来好好研究研究。”
   我还遇到一位老干部,他说他是想来看看上帝的“羔羊”如何顺从。他说:“马陵这个祠堂(指教堂),办得很热闹,每个礼拜都有好多人来念经(实际是听传道,他误认为同和尚一样念经),不管热天冷天,不管刮风下雨,这些信徒都准时来。尤其是那些年龄大的,跌跌爬爬一次也缺。我们共产党开会现在是做不到这样了。”
   我曾在教堂里见到一个高三女学生。这女孩十八岁,长着一个苹果型脸蛋,父母亲都是马陵中学老师。她说来教堂是对“上帝”好奇。我问她:“你信教吗?”她说:“我不信教,我信共产主义,共产党比上帝伟大得多。”“既然不信教,为什么还来?”我问。她说:“非信教才能来吗?我来这儿是看看牧师是怎样传教的。你听了牧师的传教吗?我看讲得不咋的,既不生动,也不新鲜,根本比不上我们老师口才,一点也吸引不了我。听说他还是南京神学院毕业的呢。”
   我出于好奇,还问过一个青年工人来教堂的目的。他说他是来试探上帝的。他当时穿一件流行的长大型灰色羊毛衫上衣,现代派青年打扮,烟客,22岁。他说他在某厂工作,祖父、父母都是共产党员,现离休在家。他说:“人总得有个精神支柱。你问我为何来信教,我可以坦白地告诉你,我看不惯社会上那些腐败现象,看不惯那些贪官污吏,看不惯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那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他们说上帝施爱于人,我想来这里寻找爱,寻找人性,寻找精神寄托。”后来,他听说中国的基督教要在共产党管理之下,大为不满。说上帝也不自由,基督能不能信,还在两可之间。
   有关人士认为,近年来中国的基督徒逐年增多,发展迅速,信仰基础由原来的治病信教转为追求基督,从宏观上讲,是浩劫年代左的政策压抑宗教所致。人本身存在着一种逆反心理,越压抑越适得其反。从微观上说,中国现在是社会主义初期阶段,有宗教存在与发展的土壤和气候。
   也有人跟我说,上帝能“热”起来,有两方面因素。从历史上看,中国有几千年的封建历史,长期以来,由于落后,愚昧和统治阶级的欺骗、愚弄,神权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基督教从唐代(七世纪)已传入中国,鸦片战争时,已大肆渗入中国城乡,所以,上帝在中国“复活”是有思想基础的。从现实看,因为目前的党风和社会风气不正,腐败现象越来越严重,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太大,社会不稳定,人们的信仰产生危机,便转而向上帝寻求精神寄托。
   无论别人怎么对上帝“热”,我只信了半个来月时间,便和上帝“拜拜”了。当然,这并不是说我是个唯物论者,我认为信仰这些东西,只能是自欺欺人。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上帝是控制不了的。但是,我也不反对母亲信教。老年人晚上没事,去教堂和其他老人在一起“聚会”,就像在别人家串门拉呱一样,那是一种生命的消遣,是一种晚年的抚慰,是对未来世界的憧憬。
   母亲“聚会”走后,我躺在床上看书,——就是今天牛老师送我的那两本书,看得正入迷时,四哥突然慌慌张张跑来,一推开门就问我:“俺妈呢?”
   我发觉四哥说话的声音有点怪怪的,好像出了什么大事,便一骨碌爬起来:“妈聚会去了,什么事?”“二哥家二丫喝药了!”四哥说完就急慌忙地跑走了。
   听了这话,头脑顿时“嗡”的一声,像炸了似的,我顾不了许多,赶紧跳下床,趿着凉鞋紧跟在四哥后面跑进了黑黑的夜里。
   上帝呵,母亲对你如此虔诚,你就是这样对待你的“羔羊”的后代吗?

共 28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聚会”——去基督教堂做礼拜。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她诞生那天起,就否认上帝的存在。可是,这些年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竟出现了“上帝热”,上帝在中国也活了。这个子虚乌有的上帝究竟凭什么活着呢?其实加入基督教的一些教徒弃恶从善的原因,只是怕进不了天堂,所以才改掉了恶习。小说的结尾以“二哥家二丫喝药”的事,有力地抨击了所谓的“上帝”——“上帝呵,母亲对你如此虔诚,你就是这样对待你的‘羔羊’的后代吗?”小说发映出了中国根深蒂固的神权观念,值得深思。问好作者!【实习编辑:上官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官竹        2010-10-28 09:14:38
  “聚会”——去基督教堂做礼拜。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她诞生那天起,就否认上帝的存在。可是,这些年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竟出现了“上帝热”,上帝在中国也活了。这个子虚乌有的上帝究竟凭什么活着呢?其实加入基督教的一些教徒弃恶从善的原因,只是怕进不了天堂,所以才改掉了恶习。小说的结尾以“二哥家二丫喝药”的事,有力地抨击了所谓的“上帝”——“上帝呵,母亲对你如此虔诚,你就是这样对待你的‘羔羊’的后代吗?”小说发映出了中国根深蒂固的神权观念,值得深思。问好作者!
联系QQ:1071086492
回复1 楼        文友:江苏黄云峰        2010-10-29 08:58:07
  谢谢点评!
2 楼        文友:晋忻李        2010-10-28 20:58:15
  别开生面的切入点,发人深思。赞一个!
晋忻李
回复2 楼        文友:江苏黄云峰        2010-10-29 08:57:31
  谢谢支持!
3 楼        文友:郑力萍        2010-10-31 00:06:22
  信教只是一种信仰,追求一种心理上的平衡。有种信仰终究是好的,至少可以让自己心平静下来,不浮躁,但信教不是万能的。上帝,不是万能的。
一直想流浪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