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实事求是的倾听百姓的心声

  实事求是的倾听百姓的心声


作者:空中飞 榜眼,24615.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66发表时间:2008-11-28 13:47:34

这次召开的十七大,证明我国的各种路线方针日显更成熟了,中央的集体智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同时,温总理又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以及胡主席最近提出的四个必须坚持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讲话,着重强调了在公平正义基础上的理性有序节约科学持久发展。这是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财富和福音。这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社会组织保障。
   近几年来,对于民意的关切已经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施政的重要内容,这无疑是以人为本的举措,显示了对于普通民众意见的真真切切的关注和实实在在的倾听。民意当然是公众的满意度的表现,也是政府服务对象的意见表达,对于民意的真正的关切当然显示了政府的工作的更加亲民和更加实事求是。这当然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也会得到公众的良好的回应。
   当然,“民意”其实也是一种相当复杂的复合体,如何认识民意,可能还需要我们下更大的功夫,对今天的社会有更为深入的理解。西谚有云:“民意如流水”。说的就是民意本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当前,社会的利益结构非常复杂,社会的形态已经极其微妙和丰富,要在其中寻找民意的真实的意思表示,其实并不是看看报纸上的言论版或者网络上博客或者跟帖的爽快发言这么简单。其实了解民意既是一件相当专业的工作,又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眼看穿。如果仅仅根据一部分“民意”的反映,或者仅仅根据最大的声音做出回应,做出的决策也未必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真正的民意,反而会被一种新的简单化局限了自己的视野,未必能够真实地体现社会发展的趋势。这种现实的复杂性往往需要我们更为理性、更为客观地体察民意的走向和民意的丰富性。
   在我看来,“民意”说起来是老百姓的心声,但在今天的社会里老百姓其实千差万别,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非常多样,如何找到一种社会的“共识”其实是相当不容易的,而这种“共识”又需要一个较长时间才能够证明其客观真实。在一个利益相对一致,社会相对简单的时期,这可能比较容易把握。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许多政策几乎是人人叫好,其原因就是大家的利益大致一致,大家共同受益。但在今天事情就变得越来越复杂,一个政策出台或者一种发展路向的选择,都会有七嘴八舌的议论和众说纷纭的意见,让人觉得非常复杂,难以抉择。同时,就是今天大家一致叫好的事情,也有可能经过一段实践之后大家又都觉得不可行。所以,民意其实在空间上是复杂的,在时间上是变化的。我们可能需要更加深入的观察和思考。民意现实地看是一个“变量”:在空间上是不同意见的混杂叠加,在时间上是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对于这个“变量”的理性的分析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理性科学决策的一部分在空间上,由于利益的多样化,也由于观察事物的角度和知识面等各种方面的复杂原因,我们看到的许多民意的表现往往两极化。有些利益主体由于文化性格的原因可能比较沉默,也可能在社会中的位置未必引人注目而往往会成为意见的“盲点”,他们的意见就可能因没有出口而受到忽视。如一些中等收入者的意愿的表达往往由于文化上的温和性而缺少浮现的空间,而那些处于中等收入者下层的年轻的“草根”反而由于其在互联网上强烈的表达的意愿而使其意见变得在“民意”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他们在社会中的实际影响不一定完全匹配。而由于他们的情绪比较激烈,通过跟帖和博客的表达方式往往匿名发表意见而使得对于公共政策的理性和客观的探讨的空间有所压缩。
   一些专业人士的“民意”或者被简单斥责,或者这些人由于这样的舆论状况而缄口不言,这也会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一种民意扭曲。由于媒体和舆论在某些方面的简单化,未必能让各种信息、各种不同意见充分地为公众了解,往往是一种情绪的表达,使得“民意”变成了一种同样简单化的情绪的表达。这未必能够反映民意的所有方面。“民意”中有理性的民意,也有感性的民意;有激进些的民意,也有温和些的民意。有的时候确实是“理直气壮”所以声音大,但有的时候也存在“有理不在声高”的情况。如何对其进行分析和梳理,而不是仅仅看谁的声音大,就认为谁有道理,可能对于社会的发展更为有利。
   同时,在时间上,民意也有此一时,彼一时的变化。有此时的民意和彼时的民意,有短期的民意和长期的民意。有时候,大家一时觉得好的策略,实践检验后大家也有可能觉得不可行。有时候,一时间大家觉得不好,并给予批评的策略,过后看却是有远见卓识的看法。有时候,多数人的看法当时是“共识”,但后来却发现“真理在少数人手里”的情况也确实存在。对于这些问题都需要有客观和实事求是的看法。照顾到短期的民意,也要考虑民众的长远利益;对民众现实的需求给予回应的同时,也要注意考虑他们未来的需求。
   所以,“民意”是复杂的,充满了辩证性。在这里,对于民意的体察,必须谨慎和客观地考虑综合平衡多种不同群体的要求,也要在短期和长期上求得平衡。这就需要有更为充分的信息提供和更为专业的了解民意的了解的方式,避免冲动性决策和简单化反应我想,我们的社会需要适应和学习一个民意多样化的状态,我们的大众需要学习更为理智地了解公共事务并表达自己的“民意”,我们的政府需要实事求是的倾听百姓的心声。
   (写于2007-11-0704:54:00)

共 21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实事求是的倾听百姓的心声,重点在实事求是,要对民意的真实性与合理性作出科学的判断。【编辑:邬海波】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在水一方818        2008-11-28 19:35:44
  对于民意的关切已经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施政的重要内容,这无疑是以人为本的举措。
学习一下
2 楼        文友:空中飞        2008-11-28 19:48:23
  今天大家一致叫好的事情,也有可能经过一段实践之后大家又都觉得不可行。所以,民意其实在空间上是复杂的,在时间上是变化的。我们可能需要更加深入的观察和思考。
空中飞博客 http://blog.people.com.cn/home.do?uid=1127
3 楼        文友:罗骆秆        2015-09-12 18:43:33
  写的真不错,祝创作愉快!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