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跳楼讨薪是法治社会的悲哀

  跳楼讨薪是法治社会的悲哀


作者:空中飞 榜眼,24615.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15发表时间:2008-11-30 11:45:39

跳楼讨薪是法治社会的悲哀 每当年关将至,民工跳楼讨薪的新闻就时不时地出没于各大报刊媒体,尤以建筑工人讨薪者为多。随着房价的暴涨和前段时间的大幅下跌,买房人为维护自己权益(合法的以及不合法的),以“跳楼”做筹码与开发商斗智斗勇的新闻又大量涌现,近日,连卖楼的售楼小姐都加入了这支队伍。据《重庆晚报》报道:24日在郑州“公园一号”楼盘工地的25楼上站着6位售楼小姐,她们决定要以集体跳楼的方式讨薪。受金融危机影响,楼盘滞销,工资拿的很低,而且公司承诺的销售返点又无法兑现。,只好用这种下下策的方式讨回自己的工钱。
   随着时代变迁,中国的字词也与时俱进,常被赋予新义,如亏本大甩卖被称为“跳楼价”,而民工讨要工资登上楼顶、塔吊则被称为“跳楼秀”。国内不时传出“跳楼”讨薪事件,但售楼小姐“跳楼”还是头回听说。她们这“一跳”还真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网友热议说这是在做秀。“秀”是近年流行的新词,有“表演作秀”之义。用跳楼讨薪这种冒着生命危险的极端方式来讨要自己的血汗钱,并不是人人都愿意做的。6名售楼小姐果真是在作秀吗?本来属于自己的薪酬却被拖延,被克扣,求助法律,并不能够立即见效,求助政府,经常遭遇推诿扯皮,这时候让她们保持足够的理智,已只具理论意义,而爬上高楼主张自己的权益似乎也就成了一种屡试不爽的模式。一次次跳楼讨薪,无不反映出我们有关部门对欠薪重视不够,规章执行不严,监管机制失灵,投诉效率太低。她们的目的或许只是想借这种形式讨回自己的辛苦钱。但是也必须承认,如果她们的诉求得不到重视和回应,身处25层高楼,脚下是诱人的蓝天白云,楼下是冷漠的看客,稍不注意,身手一撒,瞬间消逝,这样的悲剧时刻都有可能发生。生命无价,不管那些跳楼者是不是在表演作秀,社会及媒体都有责任尊重生命,而让“跳楼秀”出现在新闻标题上,则显示了记者良心结茧和媒体责任缺失,这与楼下看客有何二致?人性冷漠世态炎凉至此,只能给她们的伤口再撒一把盐。
   一般来说,“跳楼”讨债都是无奈之举,值得同情。但郑州这群售楼小姐的做法,却引起网络的冷嘲热讽,说房价就是她们“忽悠”上去的,没想到“卖拐”的人也没落个好结果。虽然这种说法有失偏颇,但也反映了楼市的残酷现状,同时也暴露了楼市的某些秘密,原来拼命向你推销房子的售楼小姐,都是有回扣的。这意味着你付给房产公司的大笔房款,有一部分被当成了“销售返点”。更让我们“遐想”的是,连房市食物链中最低端的售楼人员都有“回扣”,真不知中间还有多少“灰色收入”被某些掌权者巧夺豪取走了。
   跳楼类似事件时有发生。2007年7月20日大江晚报报道:青山街靠近融汇广场附近某工地6名工人爬上四五十米高的塔吊上面欲轻生。跳楼讨薪事态发生后,交警、公安等部门联合行动,6名工人讨薪最终获得解决全部返回地面。”
   跳楼不是最好的讨薪方式,甚至还会受到处罚,料想那些女孩也都知道,以跳楼的方式来讨要工资明显过激,最好是双方能通过劳动监察或法律手段来解决。我也不否认6名美丽的女孩真想跳楼寻死,但若不如此,又能轻易达到目的吗?为了生存,她们可以不顾脸面,不顾尊严,不顾生命。由此看来,跳楼从来没有“秀”,有的只是无奈,只是呼喊,售楼小姐跳楼讨薪称不想再向父母要生活费了。她们说:“在外面忙了一年,到头来拿张欠条回家,是能当饭吃还是当水喝?只要能要回我们的工资,我们什么都豁出去了。”况且每个月的房租、吃饭和交通都要自己掏钱,而且父母为了自己上大学,已经付出了昂贵的学费代价,如今如果还要回家让父母养活,那真的是无颜见江东父老了。房地产不景气的时候,销售小姐们要比农民工的压力大的多。这就是为什么美女售楼员和农民工一样,选择采取跳楼这种方式讨薪的最重要原因。
   房地产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一直以来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但是由于世界整体经济的不景气,加上过去几年中国房价畸形上涨,房价严重背离居民的实际收入,因此今年的“地产巨人”出现了发展透支。虽然房价依然在高位徘徊,但是成交量大幅度缩减,加上经济危机对民众信心的摧毁,楼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萧条。谁也没有想到,房地产市场变化比小孩的脸还快,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转眼就是乌云密布了。去年房子卖的比萝卜白菜还容易,但是今年的房子就如同钻石、古董一样,想让客户出手买一套房比登天还难。房子不好卖了,就拿不到销售提成,收入就大大减少,更糟糕的消息是,由于楼市观望,开发商的资金难以回笼,因此连销售员的工资也不发了,这让6位销售美女被迫采取极端手法,爬上25层高楼,就象当年董存瑞炸碉堡之前高呼:“还我血汗钱”。
   时令已是小雪,25层楼顶高不胜寒,6名女孩在瑟瑟寒风中相拥而立2个多小时,这些元素让我宁肯相信这样一个事实,如果不是万不得已,被逼无奈,又有谁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在25层高楼楼顶这个特别的“舞台”上“秀”来“秀”去?售楼小姐“不惜一跳”并不足取,我们需要看到的是,金融危机之后的房市能清醒起来,别再虚高“发烧”,把人家往楼顶上逼了。在民警和保安的协调下,房产公司答应为她们结算工资和提成。财务人员将钱取出先给工资和80%的提成,到下月中旬,将把剩余的20%全部返还给她们。这6名女孩都是去年7月份毕业的大学生。其中,4名是今年3月份应聘到该公司,两名是6月份应聘来的。目前,此事已基本解决。
   这种讨薪的方式后面有一个共同的非正常的逻辑:即领导重视,基层解决,这种模式一方面表明行政力量仍然是解决社会事务的主要力量,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法律被悬置的尴尬。以非正常的、偏激的手段解决问题,实在是法治社会的悲哀,有关部门职责的缺失难脱干系。
   为了不让这样的事件频繁发生,我们的各级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还有那些开发商们也应该考虑,如何尽可能做到让打工者满意,即使有所拖欠,也应该合理解释,别让矛盾升级导致这样的事件发生,这才是真正地从源头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年关工资清欠在所难免。作为劳动部门无需等待国家每年出台清欠文件,应主动、及早地介入清欠,保护处于弱势群体的劳动者的合法利益,让他们在辛劳一年之后拿到应得的工资满意而归。
   如今有一些业主诚信意识、法律意识的缺失,才造成欠薪现象屡屡发生,折射了当今社会的讨薪困境。试想,假如在我们的社会里,法律让人敬畏和信仰,人们高度重视诚信,维权渠道畅通,何来恶意欠薪?何来“跳楼”维权?为什么会经常出现跳楼讨薪这样的问题呢?我认为这是政府的耻辱。叫嚷了多年的民工讨薪难的问题还是得不到有效解决,难道泱泱大国,亿万人民,真的就没有解决这
   个问题的智慧了吗?答案是否定的!问题是政府不重视不作为,当权者把心思根本没有花在老百姓的身上。实际上这个问题,通过制定一个讨薪的快捷方便有效的制度就可解决。比如出台法律措施:民工讨薪打官司绿色通道,快速受理,快速处理,律师费由败诉方支付;拖欠工资方败诉后除了立即支付工资外,还得缴纳罚款,这个罚款额度应该根据拖欠工资方财力确定,要罚得他心疼,罚得他不敢再犯。凡是有钱不付、恶意拖欠的“老赖”,应将其记录在案,直接影响日后企业资信评定,并在国家巨额拖动内需的工程建设中“一票否决”。我想,政府真要有心,以上措施实施起来应该不难,而弱势群体的利益也能得到保障。希望我们的政府部门行动起来吧,让跳楼讨薪,甚至爬塔吊、自杀、围堵工地不再发生。
   在很多城市讨薪正变得越来越难,而地方政府在处理讨薪事件中竟然显得那样投鼠忌器左顾右盼,远远不像打击刑事犯罪那样得心应手理直气壮?其中究竟有何难言之隐?本质上,讨薪难问题的存在不是一个社会问题,而是政府效率效能建设上出了毛病。讨薪,关键在于政策的稳定和常态化,以及政府部门的倾心投入,着力点应放在平时。倘若有一个畅通而合理的机制和平台,何至于在短短一天之内要受理如此多的投诉?倘若有关部门多给一些关注,何至于有这么多的农民工权益被侵犯却迟迟得不到解决?遗憾的是,类似的“集中”讨薪活动还在各地不停地开展,这就是“讨薪”问题年年讲年年治却年年都有的根源所在。或许,只有“讨薪”不再“集中”了,不再轰轰烈烈大张旗鼓了,“讨薪”难才算真正解决了。
   好在6位售楼小姐这么一跳,立刻催生郑州市成立了劳动保障监察支队第一个“劳动保障青年服务岗”(以下简称“服务岗”),正式在河南神力混凝土有限公司挂牌。支队将选调监察人员直接派驻到企业,保护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这种在劳动密集型企业推出的“片警式”办公模式,在全国属首次尝试。他们选择了一批高素质、高学历、事业心强、有较强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派驻到企业。像“片警”一样深入企业,为各类务工人员的劳动保障提供贴心的服务。有效预防和及时调解挂牌企业劳资纠纷,预防跳楼讨薪,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共 353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选调监察人员直接派驻到企业,保护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有效预防和及时调解挂牌企业劳资纠纷,预防跳楼讨薪,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确实是国家和政府应该做的。【编辑:单培文】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单培文        2008-11-30 11:46:13
  改了栏目,不知对否。
-刻画心灵的印记
2 楼        文友:粗茶淡饭        2008-11-30 13:40:57
  爬上高楼主张自己的权益似乎也就成了一种屡试不爽的模式。
http://blog.sina.com.cn/ccdf411
3 楼        文友:空中飞        2008-11-30 13:58:15
  如果不是万不得已,被逼无奈,又有谁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在25层高楼楼顶这个特别的“舞台”上“秀”来“秀”去?售楼小姐“不惜一跳”并不足取,我们需要看到的是,金融危机之后的房市能清醒起来,别再虚高“发烧”,把人家往楼顶上逼了。
空中飞博客 http://blog.people.com.cn/home.do?uid=1127
4 楼        文友:草鞋        2008-11-30 14:08:23
  本质上,讨薪难问题的存在不是一个社会问题,而是政府效率效能建设上出了毛病。讨薪,关键在于政策的稳定和常态化,以及政府部门的倾心投入,着力点应放在平时。倘若有一个畅通而合理的机制和平台,何至于在短短一天之内要受理如此多的投诉?
http://blog.sina.com.cn/ch141
5 楼        文友:柴檩际        2015-09-12 18:46:35
  写的真不错,祝创作愉快!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